• 我的订阅
  • 人文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6 10: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古时候,普天之下,除了皇帝,最具有权力的就是宰相了,宰相虽然不是天下江山的主宰者,但却是天下权力的实际操纵者。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宰相都是令人羡慕的官位,无数读书人用尽一生的努力,最高梦想也不过是登上宰相之位。

相比于宰相,县官是非常小的官职,有人说县官是九品芝麻官,但实际上县官在很多时候连九品都谈不上。一个是常伴天子左右的宰相,一个是一生都可能没有见过天子县官,那么问题来了,倘若宰相退官回乡,那么在一乡之内,宰相和县官谁更有实力呢?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权倾朝野

正如上文所说,宰相不是天下江山的主宰,但却是天下权力的实际操作者。这是因为,对于皇帝而言,朝中内外大小之事,他无法以一人之力完全处理,于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宰相应运而生,自诞生起,宰相就是百官之首,就是朝堂之上的权威。

1、万人敬仰

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一个朝代中,宰相的权力完全可以和皇帝相媲美,甚至在很多时候实际权力要远高于皇帝。在封建社会的很多朝代,发展至中期时,宰相的实际权利都会普遍高于皇权。

这也不难理解,纵观历史上的许多朝代,大多数朝代除了开国皇帝有着较高的能力外,其他皇帝大多数是“子承父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龙位上坐着的那个人,其真实能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而与此同时,龙位之下,却有着一个人,几乎能与皇帝平起平坐,这个人就是宰相。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几乎每个王朝的中期,宰相的权力都非常的大,这是因为,宰相在为皇帝操劳、替皇帝行使权力的同时,也使得其自身权利日益增大。权力这种东西十分神奇,它似乎具有着自我增长性,仿佛就像是具有的生命,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我积累。

朝中为宰相者,成为宰相之后,在其为宰的生涯中,随着其在朝中地位的不断稳定,其手中的权力也不断增大,最终甚至能够独揽大权,成为天下权力的实际操纵者。

2、高处不胜寒

对于宰相来说,其权力的不断扩大也必然会受到皇帝的关注。虽然通常来说每个朝代中期的皇帝都普遍不如开国皇帝那么能力高强,但能够登上皇位的人,也确实都是人中龙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的主要任务就是治人,因此在皇帝成长的过程中,大多饱读治人之术。

宰相权力过大,势必会引来皇帝的注意,自秦始皇建立宰相制度之后,此后的历朝历代,每一任皇帝都极其注重与宰相关系的处理。皇帝与宰相的关系不仅仅影响着君臣的和谐,还影响着江山的稳定,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说,宰相权力过大,都是皇帝和江山的不幸。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为了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十分注重对宰相权力的限制。在历朝历代中,皇帝对宰相权力实行限制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频繁的更换宰相,杜绝宰相建立党羽,甚至必要时,会给宰相安插罪名,诛杀九族,以防后患。

一个能够登上宰相之位的人,通常是时代的精英,他们不仅仅是饱读诗书之人,也是深谙权谋之人。历史上一次次血的教训,告诉历代宰相们,有朝一日,年迈之时,应当辞官回乡,以保晚节和后人。

3、虎落平阳

当宰相回到故乡之后,此时,他已经不再是天下权力的操纵者,而是退官为民的普通大众。官场是黑暗的,无论多么开明的朝代,无论多么和谐的朝堂,都避免不了官场的斗争。宰相作为文官之首,不免会加入到各种权力斗争中。

当然,宰相是文臣之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这种权利能够使宰相们在数次权力斗争当中稳操胜券,但这种胜利也为他们晚间的人生埋下悲哀的伏笔。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落井下石是一种人性,尤其是对于封建时期的底层官员来说,他们长期混迹于官场底层,阿谀奉承和相互算计已经成为了为官之本,当有朝一日他们有机会面对辞官回乡的宰相时,他们往往会心怀恶意。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官场底层的混迹使他们形成欺软怕硬的心理,另一方面是由于官场的党派斗争使得他们加入到了对辞官回乡宰相的迫害中。

县令的苦恼

正如上文所说,由于种种原因,在宰相退官回乡之后,他通常会面对和县官的关系处理问题。一个是昔日的朝廷权力主宰,一个是现在的九品芝麻官,这二者之中,又会产生怎样的关系碰撞呢?

1、藕断丝连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辞官回乡的宰相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高位,但隐形的权力却依旧。中国社会,在历史的任何朝代,都是一种关系社会,宰相辞官回乡之后,虽然已经失去了宰相之位,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政治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这种政治影响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第一,宰相长期混迹于官场,在数次的政治斗争中,他已经与朝中的许多大臣结下了藕断丝连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会因为他退下宰相之位而瞬间消失。

第二,在古代朝廷中,许多大臣们都喜欢用提拔后生的方式来强大自己的政治集团,以此来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这种政治力量会在宰相退官回乡之后继续在朝廷中发挥作用,在古代,许多大臣们在退官回乡之后,依然通过种种关系网来操纵着朝中大事。

第三,自古以来,普通百姓都对身居高位者有着一种无形的膜拜,这种膜拜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宰相,退官回乡之后的一种资本。在历史的任何时期,民心都是治国之本。宰相退官回乡之后,通常会受到普通百姓的追捧,许多普通百姓会将他们作为家乡的荣耀,甚至会为宰相兴修祠堂,令后人仰慕。

因此,在古代,宰相们在退官回乡之后,虽然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虽然已经失去了对天下大权的实际操纵,但他依旧不用担心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和权威。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2、无可奈何

对于县官来说,每逢有宰相退朝回乡,他都是十分尴尬的。一方面,宰相退朝回故乡,是一方水土的荣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版图辽阔的国家,在如此辽阔的版图上,某一方水土能够走出一位宰相,实乃一方百姓的荣耀,作为地方父母官,县官们也通常以此为荣。但另一方面,宰相的退官回乡也给当地的县官们带来了许多苦恼。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当宰相退官回乡之后,一方水土中就极容易形成两股势力,一股势力拥护着退官回乡后的宰相,另外一股势力拥护着地方父母官,这两股势力之间通常会产生摩擦。

面对这种摩擦,县官们通常是十分矛盾的,他们一方面想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怕得罪宰相,因此,每逢宰相动用自己的关系网来为难县官时,县官总是无可奈何的,毕竟对于县官们来说,这个对手实在太强大,强大到如果与他作对,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由此可见,在古代,县官确实是一个苦差事,他们是朝廷权力的末端,他们是一方百姓父母,承担着兴旺一方百姓的责任,从这个层面上看,县官确实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官位。再加之,每逢有宰相退官回乡,都无异于在县官身边出现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虽然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爪牙,但却依然能够轻而易举的要了自己的性命。

当辞官回乡的宰相与县官发生摩擦时,县官虽然是一方父母官,虽然是地方的权力主宰,但是,面对着具有复杂关系网的退官宰相,他也是十分卑微的。县官们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人,他们是惹不起的。

因此,即便从官位上来说,在宰相辞官回乡后,一方水土上,县官的官位是最大的,但实际上,真正具有权威的,还是那个昔日的宰相。

权倾朝野到虎落平阳:宰相的荣衰与县官的困境

总结:

宰相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千年之久,千年之间,宰相成为了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官位,无数读书人废寝忘食,发奋读书,正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百官之首,毕竟,这个官位的权利实在是太大,这个官位,诱惑也太大。

它大到哪怕有一天为宰相者退官回乡,依然能够受万人景仰,依然能够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宰相强大的权力面前,九品一方父母官手中的那点权利,简直是微不足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将军、宰相等致仕之后,县令敢不敢管他们?
...后,也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是没有实际权利的。而县官作为一县的父母官,虽然位居官僚系统的最末位,只是个“九品芝麻官”,但毕竟对一县的百姓具有管理的权力。从古代官僚体制来看,
2023-05-10 09:43:00
杜如晦回乡探亲,路遇老妇伤心诉冤毅然刀下救人断案
...朝中许多大官。”老妇人说:“啊呀!客官,明天正当午时,县官要开斩我那冤枉的女婿张生啊!你如能搭救他,老身今生难忘客官大恩,来世变牛变马也要……”杜如晦说,“老嫂言重了。不知您
2023-03-05 15:48:00
李泌是如何在动荡的年代里展现非凡智慧和胆识的
前言你是否曾想过,在那个权力至上、朝野争斗不断的时代,一个人能否在不为帝王相的情况下,依然左右朝政?一个人能否在不被官位所束缚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远见?一个人能否在不受猜忌
2024-03-13 15:49:00
从无厘头状元到权倾朝野的宰相:陆扆的传奇人生
...要是寒窗苦读数十载能成为状元,那可是令千百万士人和朝野上下都极为羡慕的事。如果状元入仕后又能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那就更会被视为千古美谈了。历史上,即是状元又是宰相
2024-02-15 18:07:00
元和中兴:揭秘唐宪宗如何靠会用人,成就大唐最后的盛世
...宪宗针对藩镇割据的特点,重点抓两方面:第一,提高州县官的权力,加强州县官任免权限的管理,注意发挥州县官的作用。宪宗在即位诏书中指出:“理天下者,先修其国,国命之重,寄在方镇,
2024-02-17 16:11:00
李隆基能创造开元盛世是因为他有这2个优点
...事效。!重视地方官员县令的任免,他经常亲自出题考核县官,经过亲自考核验证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称职。如果优秀,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李隆基认为县令是
2023-01-07 18:16:00
李伯禽和李平阳的故事是怎样的
...史长河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李伯禽与李平阳的故事。这是一段跨越了时空的兄弟情,充满了深厚的亲情和无私的奉献。李伯禽,字公显,是中国唐朝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
2024-06-06 10:03:00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相之二的姚崇、宋璟,二人均是多次任相。2.不同时期的朝野局势除了唐宰相任免频繁多变且灵活随意外,整个唐代不同时期的朝野局势也是推动宰相复任问题的一大原因。就如前文所提到的姚崇
2023-05-18 05:04:00
我国历史上最牛的太监,官拜宰相封爵为王
...而真正能官拜宰相的却是罕见,他有两次拥立之功,权倾朝野,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他就是李辅国。李辅国,唐朝著名的太监,是唐朝第一个官拜宰相的太监,长的奇丑无比。安史之乱期间,劝说
2022-12-29 17: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