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8 05:04: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宰相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宰相之职在社会官制结构中占有着重要地位。传说中有“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

可见,宰相制度发展到唐朝已有了悠久的历史,趋于成熟。唐代宰相在最初的设置上沿袭了隋朝的制度,以三省之长官尚书令、侍中、中书令为宰相,共掌国家大事。

贞观之后,唐代宰相制度发生了变化,宰相复任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据研究,唐代光是复任的宰相便有83人,占据唐代宰相总数约22%。宰相复任之所以在唐代如此频繁,与那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及宰相制度的设置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给当时的政局带来了不同方面的影响。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一、唐代的宰相制度及政治环境为宰相复任预留了空间

1.唐代宰相任免频繁多变且灵活随意

《新唐书》曾记载:“唐宰相三百六十九人。”而后更有专家学者研究史料,表明唐朝宰相的真正人数要远远大于369人,而共有381名宰相,这个人数是西汉宰相的九倍,是两宋时期宰相总和的三倍,唐代宰相人数的繁多在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是十分罕见的现象。

虽说唐承袭隋制,但在官员的任期上还是出现了变化。《通典》记载:“……至广德以来,乃立制限,……官以三考而代,无替四考而罢”。

唐朝官员的任职大约都在三到五年的时间,相比隋文帝时规定的“文武官以四考交代”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而《历代职官表》中记载:“诸州或得三考,畿府罕及二年”可知,唐朝官员的任期都要比实际规定的时间短。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而宰相一职虽说没有对任期的确切规定,却基本与官员任职相一致,但又呈现出了灵活多变的特点。据学者统计,唐宰相单次任期在一年之内的便有181人次,占据任相总人次的37%。还有12人次,任相时间在1个月之内。

任相十年以上,例如22年的房玄龄、13年又7个月的魏徵等,只有19人,占宰相总人数的5%、任相总人次的4%。可见,唐代宰相任期的时间都比较短,变动频繁且灵活随意。这种情况下就为宰相的复任预留了空间,统据计,唐代宰相的任职共有482人次。

几乎每隔三年半就会出现一位复任宰相,有些还不止入相两次,甚至多达四次、五次。例如辅佐唐玄宗开启“开元盛世”,唐朝四大名相之二的姚崇、宋璟,二人均是多次任相。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2.不同时期的朝野局势

除了唐宰相任免频繁多变且灵活随意外,整个唐代不同时期的朝野局势也是推动宰相复任问题的一大原因。就如前文所提到的姚崇,他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一生三次复任宰相之职,每一次的罢免、复任都体现了唐朝不同时期下朝野政局内部激烈的权利之争。

姚崇第一次复任之时,是在参与策划“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统治后期,受其宠幸的面首张氏兄弟参与朝政,卖弄权力,使得朝中大臣分成两派,双方剑拔弩张、斗争不休。而后,姚崇就作为重要幕后人,联合一众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唐中宗李显。

但谁知,唐中宗又在宫廷政变中被毒死,直到唐睿宗时期,姚崇才第二次任职宰相。这一时期,朝局仍旧动荡不安,处在各方权势的拼命争夺中。一方是权势膨胀的太平公主,一方是太子李隆基。而姚崇则因得罪太平公主被再次罢相。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姚崇的第三次入相便是在唐玄宗统治期间,他提出了十条政治意见,被唐玄宗重任,助其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从姚崇的三次复任宰相之职,就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背景下,特殊的政治局面会造成宰相职位的反复调整。

3.统治者的用人政策

作为国家元首,皇帝行使着国家的最高统治权,而宰相作为政府首脑,则行使着国家最高管理权。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关系推动了宰相制度的演变,统治者的用人政策也促使了宰相复任现象频发。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唐会要》记载:“武则天朝起于弘道元年十二月,终于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三日,宰相共78人。”唐朝尤以武则天时期,任用宰相人数多,变动频繁而且复任较多,这与武则天的用人政策有着一定的关系。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武则天的执政注定是要被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所忌讳的,因此她选官重用酷吏,而这其中便不乏有一些宰相是因为善于搞好与统治者的关系而被再次任职的,如被称为“苏模棱”的苏味道,他也是“三苏”的先祖。苏味道几度为相,但“竟不能有所发明,但脂违其间,苟度取容而己。”

可见武后执政期间大量选拔官吏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来笼络人心,以此维护政局。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新唐书》便称:“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才真贤太后。”同时,武则天时期宰相复任出题较多的原因,也有她的爱才之心。

例如武周一代名相狄仁杰,武则天在位15年期间,狄仁杰曾两次担任宰相之职,受到了武则天的极大信任,《新唐书》中称:“狄公之贤,北斗之南,一人而已”。这也是狄仁杰能受到武则天多次任命担任宰相之职的一大原因。

由此可见,唐朝统治者的用人政策也造成了这一时期宰相频繁复任的问题出现。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二、唐代宰相的复任具有双面性

1.发挥才能、稳固新政权

宰相的复任问题从侧面也反映了唐朝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君权与相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宰相凭借着出色的政治能力成为“百官之首”。

有时他们还要兼任外官,或是外官来兼任宰相,统治者对于宰相很是看重,如《资治通鉴》记载:“宰相之职,不可分也,非如给事则有吏过、兵过,舍人则有六押,至于宰相,天下之事咸共平章。’……上笑曰:‘朕适失辞;卿言是也。’”。

宰相或兼外官,回朝后任相的,如刘宴。这些能力出众的宰相们,往往身身兼数职,复任之后便能重新发挥才干。但更多的宰相复任后却是在朝局政权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唐朝时期,藩镇割据力量之分壮大,以至于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而为了对抗中央势力,总是维护朝廷利益的宰相便被其当成是眼中钉、肉中刺。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而武元衡多次复任宰相便是唐宪宗用来对抗吴元济的。《资治通鉴》记载:“悉以用兵事委宰相武元衡”。这也侧面反映出当朝宰相在国家政权和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统治者们不惜多次复任宰相,以求维护新政权,维持统治集团的内部稳定。

2.政策缺乏创新性、形成党争之气

宰相复任问题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能够为国家、为统治者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唐高祖时期任用了12位宰相,这个时期的宰相们大多都是“世贵名家,历职清贵”的身世。

这些宰相们往往是一些中年官吏,再次复任之后资历深的宰相们大多都具有相对较强的保守性,对待新生事物不敏感,因此在实行政策时往往因循守旧,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但这些都是从政策上来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若是从政治时局来看,宰相复任问题易带来严重的党争之气。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中晚唐时期的重要政治问题便是“牛李党争”。《旧唐书》记载:“比相嫌恶,因是列为朋党,皆挟邪取权,两相倾轧。自是纷纭排陷,垂四十年。”宰相复任问题便在此形成了“宰相——朋党”的结党模式。宰相复任后便促使一些仕宦群体依附于宰相以求取仕进,促进了党人势气的扩大。

士族门阀的解体,使得大量宗族迁往长安,寻求宗族庇佑。李德裕便是靠着朋党的力量在被贬之后靠着贿赂再次当上了宰相。由此可见,宰相的复任问题所带来的的最大消极影响便是促进了党争之气。

唐朝复任宰相有83人,为何会这么多?

三、总结

唐代时期宰相人数众多,他们的复任问题也是那个特殊时期之下所形成的,宰相任免的灵活多变与当时唐朝实行的较短的任免制度有着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有着朝局政治因素以及统治者用人政策的影响。

唐朝时期宰相复任问题的出现为当时国家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力,一些因政治斗争被罢免的宰相们,因为复任再一次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更帮助了统治集团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同时宰相复任问题在政策上有因循守旧,具有缺乏创新力的表现。

而宰相复任带来最大的反面影响便是在中晚唐后期形成了腐蚀国家生命力的党争之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09: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第一杠精专杠武则天,最后和来俊成同一天被斩
唐朝第一杠精:专杠武则天!结局是和来俊成同一天被斩 2023-02-1712:2801武则天当政时期,人们要想混得好,就得投其所好,把这个女人忽悠舒服了,她一高兴,你也就舒服了。
2023-02-18 17:39:00
“青鹅”二到底有什么深意?能让武则天看过之后就斩杀了当朝宰相
...。史书有载,当这位宰相写下了“青鹅”二字后就被女帝武则天判处了斩首极刑。就在百官都感到困惑不解之时,武则天给出了“解疑”的思路,让他们将这两个字拆开来看。青鹅两字,有何深意所
2023-11-01 19:01:00
她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罢黜宰相寇准,独揽大权11年,还差点称帝
...帝,其权势也是比皇帝有过之无不及。到了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则直接称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统女皇帝。但今天笔者说的不是这两位,而是宋朝时期的一位皇后,她的政治手腕也是十分厉
2025-04-15 16:30:00
武则天时期,法官道德的两极分化
...了公与私的界限,将司法权力变成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武则天时期的司法道德理念 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实现她的政治抱负,大规模地更换官员,引入支持自己的人员。在此期间有大量的法官被
2023-02-22 20:59:00
武则天在位期间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是什么呢?
作为中国统治者中的一个特例。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皇帝中的四项世界纪录,这个纪录不仅中国史上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任用宰相最多武则天珍惜人才是出了名
2023-07-04 13:33:00
宰相因写两个字招来了灭门之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它可以影响很多事情,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就有这么一个宰相,因为写下了“青鵝”两个字,而招来了灭门之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宰相裴炎这位宰相便是裴炎
2023-02-01 11:17:00
武则天被逼退位后,姚崇痛哭流涕,张柬之:恐怕您要大祸临头了
武则天被迫退位,满朝文武都感到震惊。然而,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姚崇痛哭流涕,似乎为她的命运感到深深不舍。就在众人纷纷议论时,张柬之却冷静地说道:“恐怕您要大祸临头了。”为什么一个
2024-11-24 10:16:00
...高祖曾经供奉佛像以求福运气,太宗也曾派过玄奘西行,武则天更是实行了种类繁多的佛教措施…… 所以,佛教在皇帝们的支持态度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另一方面,它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与政
2022-12-14 09:41:00
武则天不是“舍江山,要美男”的人,看薛怀义被宰相殴打就知道了
...己定江山。对于纯粹的女人来说,显然薛怀义更重要。但武则天却不是一个纯粹的女人,她是皇帝,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她是周王朝的统治者。作为皇帝她没有儿女情长的资格,在她的眼里国家才是
2023-02-17 19: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