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
清朝,一言以蔽之,做官便是吃空饷、摆烂。然则,为何历来传颂的官场奇事,往往泣述官场江湖的艰难困苦?今日一探究竟,方知官途修行,实非池中之物。
旗手入关,运筹帷幄之间。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人人皆知“官”二字无上荣耀。一旦得志,便是锦衣玉食、权倾朝野。正是有此虚名在前,纵然官职多有难当,亦无人不竞相一战。
“最易”的官职
世人皆曰,最易当之官,莫若翰林。一言以蔽之,翰林院即是清朝皇帝的智囊团,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人才于一堂,皆称得上是人中龙凤。身为翰林,平日只需述职侍奉,偶尔献计谋策,便可名利双收。再加上可享有诸多特权,简直是人生至味。因而历来最是人才辈出,鼎盛一时。
然而翰林终究是朝中之官,过分安逸终非上策。故每逢秋季乡试,朝廷便派遣数人充任乡试考官,前往各地监督考试。此举一来可防范舞弊;二来亦可检验翰林们的才能和办事能力。
数百年来,这已成为翰林的一项重要差事,深得各方好评。但对当事人而言,此差事却是既要面临巨大压力,又没什么实质好处,实在是难上加难。
乡试监考,艰难之路
每逢立秋,礼部便根据皇帝旨意,公布当年乡试考官名单。自此,涉事考官便要开始长途奔波的旅程。根据礼部规定,考官们须在名单公布后的5日内离京赶赴任地,毫无例外。
这一严苛要求,直接导致考官们只有极短的准备时间。更难的是,乡试日期恰逢炎夏,考官们不得不在酷暑中赶路。光是路程就已寸步难行,更何况他们还要带着行李和考试文卷,忍受数月的风餐露宿。据传林则徐曾在担任江西考官时,花了足足50天才赶到考点,可见路途之艰辛。
身体被饥渴和劳顿摧残是小事,更令考官们头痛的是舞弊风险。科举考试事关天下,若出现严重舞弊,考官们第一个就要受罚。因此,他们必须时刻警惕,严格监督全过程,确保一切公正无私。这无疑给他们的精神带来了巨大压力。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丢官甚至丢命。考官中为此病故、遭罢免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以这么说,这差事对翰林们而言,与其是一份荣耀,不如说是一份磨难。除却巨大风险,实也没什么好处。唯一可取之处或许就是名声大噪、往后更容易高升。只可惜,能够安然无恙完成任务者,终究是少之又少。
刑部差使,左右为难
提牢官乃刑部一职,主要负责看管重要囚犯。这本是项基层差事,性质并不突出。但因看管对象多是显贵人物,地位崇高,故也颇受关注。提牢官必须时刻防止这些大人物逃脱,同时又不能过分刁难,以免招来权势报复。可谓是进退两难,必须小心应对。
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提牢官多由刑部临时抽调,任期仅一年。这短短一年,就要与囚犯狎狎相处,双方均心知肚明对方的底细,照理很难和睦相处。刑部为防止提牢官徇私舞弊,严令禁止与犯人过分亲近。一旦被发现通敌塞责,提牢官立即便要受处分,前程尽毁。
相对而言,提牢官对犯人也毫无办法。这些人往往势力巨大,提牢官无论如何不敢招惹。只能寸步不离地监视,生怕对方趁隙脱逃。可笑的是,这些犯人往往心高气傲,对提牢官极其轻蔑,随时准备找机会整治他们一番。提牢官无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一年后,若提牢官安然度过,便可大大提高在刑部的地位,开始真正仕途。但若有任何差错,只怕永无翻身之日。可见这是个极难缠的差事,许多官员望而却步,不敢接手。偏偏提牢官又时常空缺,刑部苦于没有人选。在这左右为难下,能否妥善完成差使,全凭运气和本事了。
附府县官,永远的替罪羊
附郭县,是古代一个特殊的行政单位。它没有自己完整的地域,而是依附于一个较大的府州县。可以这么比喻:府州县是主体,附郭县就像一个寄生生物,全靠主体养活。
这种奇特的设置,使得附郭县官的地位十分尴尬。他们名义上有着县官的身份,但自己并无实权。所有政事都要听命于上级府州县官的调遣。更麻烦的是,府州县官手头的烂摊子,往往都会扔给附郭县官。这些棘手、难办的差事,府州县官从来不愿碰。而附郭县官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只能听天由命。
一旦出了差错,责任第一时间就会推到附郭县官头上。上级官员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当做替罪羊,强令承担所有责任。附郭县官想要开脱都难,往往直接被撤职查办。数百年来,无数附郭县官就是这么黯然下台的。
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随时被撤职的恐惧,让附郭县官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小心翼翼,做事滴水不漏。
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许多老油条为了自保,甚至花重金请来各路人马充当智囊。这些“师爷”深谙官场陋规,能帮助主子规避风险。只要有他们指点迷津,附郭县官就能稍安心些。尽管命运多舛,附郭县官也不是毫无出头之日。
他们若能顶住压力,将棘手事情办得漂亮,便会得上级青睐。到了考核时,府州县官必会举荐有功之人。届时便可扬眉吐气,仕途一片光明。只是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否抓住全凭本事。在这牛刀小试的日子里,能不能保全自己的官职乌纱帽,才是附郭县官最关心的问题。
官场风起云涌,谁敢称最“易”
官场如是,江湖亦然。世人或许以为朝中翰林最为清闲,刑部差使又岂会有难度,区区一个县官又怎会左右无主。殊不知在这似锦还宜的表象下,隐藏着无数磨难和陷阱。等真正历练过那崎岖不平的官路后,方知仕途修行之不易。
所以,当嘉庆年间,李鸿章说出“天下最容易的就是当官”这番话时,在场的文武百官心里都打上了问号。他们深知那“易”字不过是句空话,真正的官场没有容易可言。官职看似越大越好,实则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稍有不慎便要狼狈收场,甚至家破人亡。
他日酒会闲谈,或略一隐瞒这艰辛,口口声声夸大官职的好处。但到了凌晨,面对空荡荡的床铺和寂静的庭院,他们都不得不正视那日渐逼近的的风险和压力。或许还需要背负朝野的指责和家人的不解......这一刻,高高在上的官员也只是普通人。仰望星空,迷茫困顿,怀揣着片片心事入眠。
不过话又说回来,正因艰辛,方生快意。官场风起云涌,一生几见?好逸恶劳是常态,谁又敢大张旗鼓地迎接苦难挑战?能亲历其间,已是莫大幸事。更何况那乌纱帽下的权力虚荣,足可勾人心魄,让人甘之如饴。
所以说,世俗看待官场,永远是矛盾的。它既是难以言喻的折磨,也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如那句话一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唯有经历过这片沃土的最高高低低,方能认清人心险恶,悟透仕途真谛。也唯有如此,才配的上那身官职袍服。
结语
无论最终得失成败,江山依旧在。我们每个人都在官路上历练磨砺,朝着各自的目标和境界前行。虽然道阻且长,但只要不忘初心,继续努力,终有一天也可驾驭人生的潮流,游刃有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