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江南乡试案。这次乡试案,发生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当时,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着手准备科举秋试。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特派太常寺少卿左必藩担任主考官,翰林院编...……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鲁迅)遭遇家庭变故。起因是光绪十九年(1893)的浙江乡试。这一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命家仆陶阿顺带着一封信,前去拜访此次乡试的正主考殷如璋。周、殷二人皆为同治辛未科进士,有同年之谊,但周福清写信的目的并不...……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顺天举人,后以取士不公被罢革;三十八年已卯科顺天下乡试发榜后,因取士不公,人心不服;三十九年庚辰科会试,所中大臣之弟居多,又引起天下士子公愤。经过了这几次教训,康熙皇帝决定要对科举制度,作出一次大的变...……更多
清朝科考最大舞弊案,24名举人文理不通,18名考官被绞死
...。顺天府科考舞弊案才平息不久,顺治十四年丁酉科江南乡试又出了问题。放榜之后,120人中举,虽然中举的多是江南名士,但取中的举人里面不少是贿赂考官所得,以致放榜后两江议论纷纷。两位主考官在乡试后乘船回乡之时...……更多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人士。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不仅会作诗,连字、画也是一绝;他的画,兼并南北画派的风格,以画山水见长,比如下面这幅...……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少帮他举行庆祝活动的人。明清时期,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级别的科举制度在诸多庆祝活动中,有一项非常著名的庆祝活动:“闹五魁”。“闹五魁”是只针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出现的一种活动,指的是放榜...……更多
徐州历史上唯一一位“饽饽状元”李蟠
...说食量也很大。李蟠的文章在徐州小有名气,很早便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康熙三十六年进京参加会试,成绩优异,从而进入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殿试。清朝的殿试按规定只考策文一项,清晨入殿,日落交卷。李蟠考试当天...……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大明,科举层级逐步成熟,于是从最低一级的童生科考到乡试、会试、馆试都会产生座主和门生关系,这就导致座主门生的联系在政治领域空前密集,极大的影响了明朝的社会政治生活。在这么多的座主和门生关系之中,以乡试...……更多
...首先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南诸省举行了乡试。值得一提的是,清军这年五月十五日刚刚占领南京,七日后方捕获南明弘光皇帝,就匆匆在江南省举行乡试,时人记载不乏当地士子被强迫参加的范例,这表明清朝...……更多
科举制度:古代寒门子弟的崛起之路,考试流程详解
...程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流程一共分为四步,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过了之后,就可以称得上是秀才,成为了秀才之后就可以参加乡试。乡试成绩合格了之后,就可以被称为举人,就可以参加会试。考试成绩合格之...……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考试。实际上,科举考试分为六级: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六级难度逐级攀升,有点类似今天的教育体系。前三级的考试并非难倒普通读书人,县试、府试的通过率颇高,而院试则是称为“秀才”的分水岭。...……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根据清朝的科举制度,...……更多
清朝科举案揭秘:一品重臣柏葰因何无辜丧命?
...学士,并且还是当朝一品重臣,地位堪比宰相。有一年的乡试的负责人,便是柏葰。按理说柏葰作为当朝有名的学士,负责一场乡试,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就连柏葰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这场乡试送了性命。此案还要从一位名...……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系列的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过了院试,才算正式踏入“科考”战场。第一场战役是“乡试”——这是淘汰率相当高的一场残酷战役,据统计,明清两朝的乡试录取率只有1%。通过了乡试,就是“中举”,作为“举人”,你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但“乡试...……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一般来说,需要经历三重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乡试的称举人,通过会试的是贡士,唯有殿试以后才能成为进士,进而入朝为官。但实际上,在这三级正式的科举考试前,还有一场科举预试,即...……更多
...,汉人和南人主要是多考了文学能力。 考试的等级分为乡试、会试和御试三个等级,是仿照的宋朝体制。乡试录取300人,会试录取100人。会试录取的百人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各录取25人,看似公平,实际一点不公...……更多
...、驻防取中率,蒙古取中率最高,次为驻防与满洲。翻译乡试取中率在童试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蒙古取中率依然高于满洲与驻防。由于宗室的特殊地位,其乡试取中率最高。会试环节,因驻防子弟须进京参试,故将其分别归入满...……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明、清各朝不断完善,是选拔文官的主要方式。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淘汰率极高。乡试即地方性的初试,通过者称为秀才;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中级考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殿试则是最高层级的考试...……更多
《从南京到新疆:林则徐的十三年》  跨年特展开幕
...名。1832年正月,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其间三次担任江南乡试监临官,作为科举考试官他公正衡文、选拔真才,并在江南乡试期间改革科场弊端,取得了一定成效。林则徐提倡“经世致用”,并且贯彻于书院教育和科举考试之中...……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是主流的创作方式与理念。必须说明的是,科目考选釆用乡试、会试,而乡试、会试的具体考场规则、组织方式与人员、考试内容与考试应答方式(唐之诗赋、明清之八股等),这些内容构成了科举制度,形成了科举文化,它们...……更多
他九次科举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抱憾病卒
...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可惜命中难逢文曲星,五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他咬紧牙关再寒窗十五年,才以第二名中举。归有光此时的古文已非常不错,与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称为“昆山三绝”,时任江南主考官张文...……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难?如此高难度的考试谁考谁疯
...称可怕古代的科举考试一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其实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入学考试,是对学生综合文化水平的有效考量,对于年龄是没有限制的。上至高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儿童都可以参加...……更多
和珅的聪明才智:凭借对乾隆的了解成功押题作弊
...得更是很严格。清朝一共出现过三次科举作弊案件,江南乡试舞弊、江南贡院科场案、戊午科场案。这三次科举考试作弊案件牵扯的人员大多数都被斩首示众了。戊午科场案发生在咸丰年间,此时已经是清朝晚期了,案件的主谋...……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和童生试,逐步选拔人才,如张居正、杨廷和、解缙等便因科举跻身仕途。科举考试分为几个级别,童生试为入学考试,通过者可进入学习。乡试合格者...……更多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都曾举行过科举考试。通常情况下,科举考试分为地方的乡试以及中央的省试和殿试,并且都是定期举行。只是因为朝代的不同,其每年举行的次数并不相同。 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中央选拔为官人才,也是古代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赐予老年考生功名,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三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乾隆年间,99岁还能参加考试的王健寒,另一位60多岁时成为秀才的高龄考生黄章,99岁...……更多
揭秘明朝四大才子:祝枝山、唐寅、徐祯卿、文徵明的传奇人生
...书法家,自古明代的文人多磨难,他也不例外,五次参加乡试,七次参加会试,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虽然科举仕途不是很顺利,他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震古烁今,他的书法被明朝人称为“本朝第一手”,尤其是狂草,睥睨天...……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促进了南北榜的出现明朝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是乡试,是省级范围的考试,一般是由各布政使司以及南北直隶机关举办。读书人一旦通过乡试,就能够获得举人的称号,并且能够前往京都参加高一级的会试,会试一般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邓艾看懂司马昭写的这封诏书,就不用惨死了
邓艾算是三国中较为令人惋惜的人物了,他是文武全才,一生和姜维多次交手,却未遭一败,他的偷渡阴平一仗堪称战史典范,他打仗身先士卒
2024-07-04 19:04:00
古人早已看透什么男人不能嫁,什么女人不能娶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到类似的俗语“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好女不嫁负心汉”,因此选择合适另一半至关重要,毕竟是要相守一生的人
2024-07-04 19:05:00
戚夫人被制成“人彘”,为何没有当场流血身亡
数年来,大家对于宫斗剧的热情从未消减。究其根本,是以好奇的目光,希望能窥见史书上只言片语的腥风血雨。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2024-07-04 19:06:00
庞统临死前说了哪6个字,当众揭穿刘备真面目
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时局动荡、势力割据,当时的刘备虽然弱小但以仁义之名著称,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和忠诚。然而,真实的历史和《三国演义》这一文学著作却为我们揭示了刘备复杂的另一面
2024-07-04 19:07:00
汉武帝在位时,匈奴女子为何总是在春季流产
前言在汉武帝的统治时期,匈奴女子为何总是在春季流产?这一神秘的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是自然的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2024-07-04 19:07:00
李克用拥有强悍的沙陀骑兵,为何总是败给朱温
李克用就是唐末的刘备,朱温就是唐末的曹操,不过李克用出身比皇叔高一些,不过经历还挺类似的,都是凭借组建义军镇压农民起义起家(黄巾起义
2024-07-04 19:08:00
皇帝为何不让年过50的妃嫔侍寝
近些年电视荧幕上出现很多清代后宫剧,剧中的女主们为了爱情、权力,各种心机、手段层出不穷,前一秒还是姐妹情深,下一刻便有可能互相嘲讽
2024-07-04 19:12:00
南京和北京,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两座城市,这两座城市,在历史上,都曾做过封建王朝的首都。然而!除了北京和南京外,很少有人知道
2024-07-04 19:13:00
为何说吕端大事不糊涂
自开封尹,宋太宗的次子许王赵元僖猝死以后,宋太宗因十分悲哀,故多年未再议“嗣君”之事。但宋太宗在高梁河一战中所受箭伤,累年复发
2024-07-04 19:14:00
俏尼姑侍奉皇上沐浴并被临幸,生下一儿子
公元1012年的一天晩上,一个俊俏尼姑去给宋真沐浴时,宋真宗见她婀娜多姿,仪态万千,心念顿起,便让她侍寝。完事之后才知道
2024-07-04 19:15:00
为何说:“以德报怨”后一句才是精华
我们中国从古代时期开始,就有了仁义礼智信,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场面。后来更是到了汉朝时期,可谓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2024-07-04 19:16:00
十、司马懿——“冢虎”司马懿的绰号,意指潜伏于墓穴中的猛虎,象征着他的阴险狡诈。他擅长权谋,是曹魏后期的核心人物,虽武艺非其所长
2024-07-04 19:17:00
清末穷人娶不上老婆,怎么传宗接代
提起“传宗接代”这件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备受整个家族关注的大事。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之中,更是流传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理念
2024-07-04 19:18:00
才女出对联为难和尚,和尚对的下联为何让她羞得跑开
在中国古代时期,女子的地位相较于男子比较低,男子尚且很少有机会能够读书接受教育,女子能接受教育的机会则更加渺茫,所以古代出一个才女是非常不容易的
2024-07-04 19:19:00
为何李渊起兵敢立刻称帝,朱元璋起义要广积粮缓称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李渊也从太原起兵反隋,不久,李渊占领长安并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从起兵到称帝,李渊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时间
2024-07-04 1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