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科举制度的重大挫折:辛卯科江南乡试案
...现了一次大问题,出现了震惊朝野的大案——辛卯科江南乡试案。这次乡试案,发生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当时,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着手准备科举秋试。康熙皇帝非常重视,特派太常寺少卿左必藩担任主考官,翰林院编...……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鲁迅)遭遇家庭变故。起因是光绪十九年(1893)的浙江乡试。这一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命家仆陶阿顺带着一封信,前去拜访此次乡试的正主考殷如璋。周、殷二人皆为同治辛未科进士,有同年之谊,但周福清写信的目的并不...……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顺天举人,后以取士不公被罢革;三十八年已卯科顺天下乡试发榜后,因取士不公,人心不服;三十九年庚辰科会试,所中大臣之弟居多,又引起天下士子公愤。经过了这几次教训,康熙皇帝决定要对科举制度,作出一次大的变...……更多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苏州人士。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不仅会作诗,连字、画也是一绝;他的画,兼并南北画派的风格,以画山水见长,比如下面这幅...……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少帮他举行庆祝活动的人。明清时期,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个级别的科举制度在诸多庆祝活动中,有一项非常著名的庆祝活动:“闹五魁”。“闹五魁”是只针对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出现的一种活动,指的是放榜...……更多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大明,科举层级逐步成熟,于是从最低一级的童生科考到乡试、会试、馆试都会产生座主和门生关系,这就导致座主门生的联系在政治领域空前密集,极大的影响了明朝的社会政治生活。在这么多的座主和门生关系之中,以乡试...……更多
细谈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一级都凝聚了考生们的心血与汗水。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对考生知识与能力的严峻考验。在院试之前,考生还需经过县试和府试的筛选。只有通过这两道关卡,才有资格参加更高一级...……更多
古人一般考上秀才多少岁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科举制度的基本设置。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其中乡试是第一步,也是考取秀才的阶段。乡试通常在县、府、州三级进行,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儒家经典。只有通过乡试的人,才...……更多
...首先在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南诸省举行了乡试。值得一提的是,清军这年五月十五日刚刚占领南京,七日后方捕获南明弘光皇帝,就匆匆在江南省举行乡试,时人记载不乏当地士子被强迫参加的范例,这表明清朝...……更多
科举制度:古代寒门子弟的崛起之路,考试流程详解
...程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流程一共分为四步,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过了之后,就可以称得上是秀才,成为了秀才之后就可以参加乡试。乡试成绩合格了之后,就可以被称为举人,就可以参加会试。考试成绩合格之...……更多
我国的科举制度为何有众多弊端,还能延续上千年
...考试。实际上,科举考试分为六级: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六级难度逐级攀升,有点类似今天的教育体系。前三级的考试并非难倒普通读书人,县试、府试的通过率颇高,而院试则是称为“秀才”的分水岭。...……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的变化。根据清朝的科举制度,...……更多
聊聊景泰年间一场有趣的“科场徇私案”
乡试徇私案始末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丙子年,按制逢子、午、卯、酉年为乡试大比,两京一十三省首府都要为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而忙碌起来。八月初,各省乡试如期举行,顺天府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规制自然最高,...……更多
漫长的科举历史中,究竟考查了哪些科目呢
...诗赋和策论。到了宋代,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善,设置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考试科目也更加多样,包括经义、诗赋、论、策等。经义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释;诗赋则考查应试者的文学才华;论是议论文,检验...……更多
清朝科举案揭秘:一品重臣柏葰因何无辜丧命?
...学士,并且还是当朝一品重臣,地位堪比宰相。有一年的乡试的负责人,便是柏葰。按理说柏葰作为当朝有名的学士,负责一场乡试,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就连柏葰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这场乡试送了性命。此案还要从一位名...……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过了院试,才算正式踏入“科考”战场。第一场战役是“乡试”——这是淘汰率相当高的一场残酷战役,据统计,明清两朝的乡试录取率只有1%。通过了乡试,就是“中举”,作为“举人”,你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但“乡试...……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系列的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读书人需要证明自己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和对儒家经典的初步了解。通过县试...……更多
聊聊乾隆时期的选官制度
...唐时期,至明清两代达到鼎盛。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在县、府一级举行,考中者称为秀才;会试在省一级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者可成为进士。在乾隆时期,科举考试的...……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读书人想要入仕做官,一般来说,需要经历三重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乡试的称举人,通过会试的是贡士,唯有殿试以后才能成为进士,进而入朝为官。但实际上,在这三级正式的科举考试前,还有一场科举预试,即...……更多
...,汉人和南人主要是多考了文学能力。 考试的等级分为乡试、会试和御试三个等级,是仿照的宋朝体制。乡试录取300人,会试录取100人。会试录取的百人中,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各录取25人,看似公平,实际一点不公...……更多
...、驻防取中率,蒙古取中率最高,次为驻防与满洲。翻译乡试取中率在童试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蒙古取中率依然高于满洲与驻防。由于宗室的特殊地位,其乡试取中率最高。会试环节,因驻防子弟须进京参试,故将其分别归入满...……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明、清各朝不断完善,是选拔文官的主要方式。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淘汰率极高。乡试即地方性的初试,通过者称为秀才;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中级考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殿试则是最高层级的考试...……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是主流的创作方式与理念。必须说明的是,科目考选釆用乡试、会试,而乡试、会试的具体考场规则、组织方式与人员、考试内容与考试应答方式(唐之诗赋、明清之八股等),这些内容构成了科举制度,形成了科举文化,它们...……更多
《从南京到新疆:林则徐的十三年》  跨年特展开幕
...名。1832年正月,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其间三次担任江南乡试监临官,作为科举考试官他公正衡文、选拔真才,并在江南乡试期间改革科场弊端,取得了一定成效。林则徐提倡“经世致用”,并且贯彻于书院教育和科举考试之中...……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难?如此高难度的考试谁考谁疯
...称可怕古代的科举考试一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试其实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入学考试,是对学生综合文化水平的有效考量,对于年龄是没有限制的。上至高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儿童都可以参加...……更多
他九次科举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抱憾病卒
...试,二十岁考了个第一。可惜命中难逢文曲星,五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他咬紧牙关再寒窗十五年,才以第二名中举。归有光此时的古文已非常不错,与俞仲蔚的诗歌、张子宾的制艺被称为“昆山三绝”,时任江南主考官张文...……更多
...但即使到作者生活的年代,这一过程尚未完成,比如江南乡试一直设在南京。吴敬梓对南京情有独钟,《儒林外史》大部分故事发生在南京,行文抒意常带魏晋风度、六朝遗风,尤其是《儒林外史》常从南京士人和市民中寻找理...……更多
聊聊蒲松龄的科举之路
...蒲松龄并未中过举人。在清代,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会试合格者称为贡生,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根据历史记载,蒲松龄并未参加过乡试,因此也就没有中过举人。从蒲松龄的自述...……更多
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吗?背后两个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始于隋朝,兴于唐代,终于清末。科举制分为岁科粮试、乡试、乡试复试、会试、会试复试、殿试等,古往今来,很多人终其一生,就为了能够博得功名。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毕竟除了战场杀敌外,是寒门仕子能够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古代的王朝都定都在北方?而不选择南方呢?帝王的考虑都一样
相信很多人在阅读不同的历史文章时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古时候的大部分帝王们,对于都城的选址,往往都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都会将都城建在北方
2025-02-12 23:51:00
宋朝皇帝垂钓时,有2条规矩,一大臣触犯规矩,惹来横祸
古人说:伴君如伴虎。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为了彰显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绝对权威,皇帝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都有一定之规,很多事物都是皇帝一人独享
2025-02-13 00:31:00
中国传奇长寿老人:从光绪23年活到2014年,一辈子膝下无儿无女
自古以来,长寿就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从封建时期的秦始皇为了长寿斥巨资寻求长生不老丹药,到现代社会的各种养生堂、长寿秘方的出现
2025-02-13 00:51:00
央媒看太原2月1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山西太原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公布 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为题,关注太原市小店区郑村考古发掘工作
2025-02-13 07:34:00
南北朝时期南京城已有元宵灯会东风夜放花千树 一夜鱼龙金陵始□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王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2025-02-12 15:09:00
潍坊作家张葆海长篇小说《大御医》出版
鲁网2月12日讯近日,潍坊作家张葆海所著长篇小说《大御医》出版。该书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中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优秀读物一等奖
2025-02-12 15:29:00
大江大河3:宋运辉升任东海厂长,马保平入狱5年,雷东宝最惨
宋运辉升任东海厂厂长,马保平喜提5年银手镯,雷东宝结局最惨。当年宋运辉是东海厂最年轻的干部,得到赏识后职位节节攀升,也难免遭到他人的忌惮
2025-02-12 16:44:00
古代一类女子,被人喊了这个名字后,从此无法做人,下场还很悲惨
之前在介绍古代市井职业时,和大家谈到了“牙婆”。所谓牙婆,就是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其实不仅买卖人口,牙婆作为中间人
2025-02-12 16:56:00
三国最仁义的将领,数千敌军下跪请求他逃走,他却与城池共生死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许多惊艳卓绝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智谋过人的诸葛亮,英勇无敌的赵子龙,还有赤胆忠心的关羽
2025-02-12 17:22:00
龙岩举办纪念十一位闽西籍开国功臣诞辰百年联展
图为现场捐赠文物。邱妤 摄东南网龙岩10月15日讯(记者 邱妤)15日上午, “红土骄子 功立千秋——纪念十一位闽西籍开国功臣诞辰百年联展”开展仪式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举行
2025-02-12 17:28:00
诸葛亮为何不取代刘禅而自立,不更有益于蜀国发展?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人格完美的一个典范,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一座道德的丰碑。在历史上,无论在普通百姓还是在文人士大夫心目中
2025-02-12 17:28:00
宋朝两大猛将,凭实力对战岳家军,岳飞也要高挂免战牌
中国古代史上下几千年,一代忠臣名将,不得不提岳飞。戎马一生,在知名度和威名方面,足以与白起、卫青、霍去病不相上下。岳飞带领麾下岳家军南征北战
2025-02-12 17:36:00
80年代时,中国为了两个人差点要跟美国开战,这是怎么回事?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因为体制的关系,一直被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压和排挤,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美两国才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2025-02-12 17:40:00
原创新婚之夜为什么叫“洞房之夜”?不要误会,古人也是迫于无奈
新婚之夜为什么叫“洞房之夜”?不要误会,古人也是迫于无奈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一讲古代成亲时洞房的名字。新婚之夜为什么叫“洞房之夜”
2025-02-12 18:07:00
历史上最牛假太监,让太后偷偷怀孕,还生了两个儿子
太监在古代时被称为宦官,可别小瞧了宦官这个职位,有的宦官可以权倾朝野,左右朝政。然而古代再厉害的太监也就是拥有权力,可是有一位太监则比他们更加厉害
2025-02-12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