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她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难以割舍的女子,情深义重让人动容
...,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朝云随苏轼到岭南时,才三十岁出头,而当时苏东坡已年近花甲。眼看主人再无东山再起的希望,苏轼身边的侍儿姬妾都陆续离去,只有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更多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前言你知道吗?这位大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竟然如此跌宕起伏,充满了喜悲交织的戏剧性。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到一代文坛巨擘,再到晚年的坎坷遭遇,他的人生历程无疑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书香门第的子弟苏...……更多
...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他一生宦海沉浮,卷在政治漩涡之中,却光风霁月;他一路被贬,颠沛流离,却每到一处皆生活得有滋有味。”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千...……更多
聊聊宋人如何写信
...藏满满的信息量。士大夫面对来信会不会“已读不回”?苏轼与章惇恩怨情仇,黄庭坚晚年被贬重庆,宋朝文人的亲笔书信中流露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心绪?古时不同身份的人写信,用词、格式、书体的使用有什么讲究?澎湃问吧...……更多
...凤呈祥”“花开富贵”“纳福吉祥”等美好祝愿。大诗人苏轼则是陶枕的头号粉丝。在《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中,苏轼写道:“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这里的“瓦”指的是陶,苏轼的枕头是从僧人这里借来的,当...……更多
马伯庸:跟着苏轼学历史
...下午,知名作家马伯庸受邀在重庆八中宏帆中学,以《和苏轼一起学历史》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马伯庸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从小苏轼写作业讲到陆游撸猫,再到费曼学习法,讲座上妙语连珠,诗文、历史故事信手...……更多
看了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我顿悟人生的苦、难、烦,不过如此
...现,人生的苦、难、烦,不过如此。1生活再难,难不过苏轼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磨难的人,是读不懂苏轼的。他本是天之骄子,奈何命运多舛,苦难几乎贯穿了一生。纪录片《历史那些事》中讲到,当苏轼20岁时,他就凭借出色...……更多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因果关系。唐宋八大家之中,就有五位是宋代人: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而且千古文章四大家里,其中两位也是宋代人:欧阳修和苏轼。足以说明了宋代的文化高度繁荣,明显在文化上胜于唐代。相信大家...……更多
天真烂漫是吾师
...,仕途坎坷,颠沛流离,一生寒食,处处黄州,却将赤子之心烛火高举一直没变,没变分毫。他的天真烂漫救他出水火,让他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好象游离在浮世之外,对待生命里诸多的大不幸,他全都报以爽朗烂漫的笑声。...……更多
唐朝诗人在正史中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仕途突然失意。对前途的迷茫和绝望,让他生起了归隐之心。从此,他在历史上“消失”了十五个年头,直到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刻,才被朝廷重新起用。《登鹳雀楼》是唐诗五绝中,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自它问世之后,...……更多
何㮚的“朋友圈”:宋高宗的“霸府僚属”
...元祐曲学故也”,《宋史·何㮚传》进一步聚焦,“㮚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十一月三日,张愨、胡松年等人也以“朋附王黼,规摇时政”奉祠。同一日,王时雍、韩驹再除职。何㮚,字文缜,仙井监人,“政和五年,进士...……更多
苏轼这样的好官,为什么总被小人攻击?
...容仁和的时代,但是我们耳熟的名臣,如范仲淹、韩琦、苏轼、文彦博、富弼等等,也照样不止一次命悬一线,被小人反复算计。年少时,我们认为这是正邪之争,小人陷害君子的经典戏目。可是,小人为什么一定要与君子死磕...……更多
欧阳修在滁州的岁月与文学创作
...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文学俊杰如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等崛起,使得宋代文学艺术再度达到巅峰。这个时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时代,其中六位大师就在这一时期涌现。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等文...……更多
北宋大文豪苏轼,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而且东坡居士不光是诗文作的好,他的字、画、为政之道,甚至是美食水平,在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以苏轼的才华,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拿到状元,应该是...……更多
“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收官 北大教授赵冬梅深度讲解苏轼“过岭”
...与个体选择》为题,在三苏祠的春色中,为观众细细解读苏轼的命定与选择。这场讲座也是“东坡大家讲”第一季最后一场讲座,第二季“东坡大家讲”也正在筹备过程中。臣子贬谪“过岭”,这是当时宋朝对大臣非常严厉的惩...……更多
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是遇到以下两种亲人
...的态度,让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曾有一对北宋时期的兄弟苏轼和苏辙,他们曾一起入朝做官、读书。然而,在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陷入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辙却选择了去京城求助。苏轼写下了几句诗,表达了他对苏辙的感激...……更多
苏轼晚年顿悟:人生的真谛,不过两个字而已
公元1093年,62岁的苏轼,被贬到当时最为偏远的蛮荒之地——海南儋州。据史料记载,官员被贬海南,实际等同于流放,而且海南岛当时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为艰苦,所以流放海南岛和被判处死几乎没有太多差别。更何况,...……更多
苏轼为什么多次向北宋皇帝推荐高俅
...情又是如何呢?其实在历史上确有高俅,根据史书记载,苏轼当时是十分看重这个颇有才气的少年,想到大名鼎鼎的东坡老先生对其都有如此赞誉,想必真人应该是一个才学渊博的人。但是水浒中记录的高俅却完全不同,首先便...……更多
苏东坡以诚化宿怨
...的三司行衙,回拜程之才,会于合江楼。苏轼以拳拳为民之心,再次向程之才提出了为西湖筑堤修桥,解决百姓饥年生活困难的要求。程之才赴广东前,宰相章淳明确指示他到广东后,要加紧处理处置苏轼“谤讪先帝”的要事。...……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宋代,皇帝才开始给状元们立马封官。就熟悉的王安石和苏轼来说,王安石考科举那一年,他本来是理应是殿试第一,但王安石自年轻开始就有点狂,宋仁宗不是很喜欢王安石这类“外儒内法”的尖锐派,于是同科进士杨寘成了...……更多
人生若只如初见,愿心如所愿,愿初见是念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苏轼的一首江城子,不知不觉度过多少夜雨侵。生死十年间,往昔不可追,逝去的人儿,逝去的年华,已然成过往。谁能逃得过岁月的侵蚀,躲得过命运的轮回,生死之间...……更多
苏轼的坎坷仕途与三位夫人的情感传奇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他创作的诗词,家喻户晓,直到现今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意境非凡。苏轼虽然在文学上的造诣能够流传千古,但苏轼一生的仕途却颇为坎坷,尤其是苏轼在被贬官之后,生活上都变得困苦不堪。即...……更多
北宋末年的政治风云:从王安石变法到蔡京的崛起
...众人谩骂,但他的优秀却是无法磨灭的。擅长书法,曾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列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只是后人不喜欢蔡京这个人,最后以蔡襄取代了蔡京。蔡京之所以受到宋徽宗的青睐,是因为赵佶在端王时期就已经欣赏...……更多
此人受范仲淹点拨,清贫一生,他是谁
...社会风尚,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做到了“以百姓之心为心“。后因其弟反对王安石变法,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辞官回到家乡眉县横渠。回到横渠后,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并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更多
本文转自:眉山日报□四川眉山 熊朝东作为一州长官的苏轼,恪尽吏职,据实向朝廷奏报灾情,义勤于政事。尤其对于治蝗,苏轼不是停留在嘴巴上,而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壮士断腕的气概,一面据实...……更多
...志而无悔”。但王安石疾风骤雨式的变法,也遭到富弼、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反对,他在惊涛骇浪之中独自走上了一条“孤勇”之路。王安石变法持续十余年,极大程度上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变法举措涵盖范围之广、变革力...……更多
司马光7岁砸缸救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却变得不懂得变通
...。那时与他一样属于文坛泰斗的有很多人,比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这些人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其实他们都是宋神宗期间的人,而苏轼可以说是师承欧阳修。当时王安石主张变法,想让重文抑武的宋朝扩大...……更多
好评如潮的《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你还没看吗?
...现。 这可不只是我们熟知的一些夹带辛酸的趣闻,譬如苏轼会在拮据的时候,在房梁上悬挂一串又一串的钱币,每日无论如何不能超过定额。它更要强调故事背景的关联,须知探访人才到中唐,就见识了卖马蹄饼、刻碑文、杂...……更多
苏东坡为啥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于、长于巴蜀大地的苏洵、苏轼、苏辙(以下称为“三苏”),自小受到三国文化的熏陶,自然对三国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再加上史学是三苏蜀学的一个重要学术方向,所以三苏写了不少关于三国的...……更多
他在宋朝就发现了石油还记录下来,是位百科全书式科学家
...。想必很多人已经猜出来了,这位大文豪就是千古有名的苏轼苏东坡,沈括干的事,叫打小报告。可能现代人虽然觉得打小报告十分令人厌恶,却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对于自视甚高的士大夫阶层,告密打小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私立济南齐鲁学校三(7)中队队员走进国泰红色钱币艺术馆
货币是社会流通领域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随着网上支付的普及,队员们接触到钱币的机会越来越少,为了加深队员们对人民币的认识
2024-06-18 09:40:00
让全世界爱上安化黑茶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来呦,qia茶呦……”“qia”,是湖南安化的本土方言,意思是:“吃,来吃茶。”这是安化人独有的打招呼方式
2024-06-18 10:33:00
文昌是个好地方 | 清代“硕儒”潘存和溪北书院的“不了情”
编者按千年古邑,多彩文昌。走在文昌街头,经常会看到醒目的标牌:“文昌是个好地方”。盘点文昌美誉不胜枚举:椰子之乡、华侨之乡
2024-06-17 23:44:00
听不进去别人说话,对下属一点也不好,动不动就要打打杀杀,不把手下人的性命看重,但是事实上,在很多历史记载中,项羽却是一个十分宽容的人
2024-06-18 05:18:00
如果嫡长子性格宽仁,文官集团与百姓则会格外拥戴,因为有利于皇权平稳的过度。毫无疑问,朱高炽就是这样的嫡长子。大明建立之初
2024-06-18 05:22:00
两京被收复后,国家渐渐太平,各路权臣开始窝里斗,玩弄权术。以李辅国为首,觉得李泌跟皇帝太亲近,又是太子的心腹,早晚阻碍自己的前程
2024-06-18 05:14:00
一、抚恤灾民。公元1409年,凤阳发大水,得知情况后的朱棣派朱高炽前去赈灾。公元1420年,决定迁都的朱棣派朱高炽先行一步
2024-06-18 05:21:00
三国争霸,曹操前期虽然也有战术上的失利,但确实在战役上都获得胜利。而后期在扩张上却变得缓慢和屡屡碰壁,除了后期军事能力衰退
2024-06-18 05:13:00
除了在阶级观念上无法打破之外,项羽本身的眼界格局也不是那么大。如果同时将项羽和刘邦看作是创业者,那么刘邦就是妥妥的白手起家
2024-06-18 05:19:00
如果从战斗力来说,项羽当之无愧可以获得霸王的称号,但是从做人方面来说,项羽离霸王还有十万八千里,因为他的心胸不但过于狭隘
2024-06-18 05:20:00
武惠妃此时跑到唐玄宗面前说太子三兄弟谋反,唐玄宗派人核实,发现太子三人果然带兵入宫,唐玄宗大怒,下令将太子三人逮捕,并于当日将三人贬为庶人
2024-06-18 05:27:00
宁王是朱权,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这个宁王的封地在大宁,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朵颜三卫
2024-06-18 05:35:00
在他的心目之中,自己只是汉朝的大臣,自己的领地只是刘家的天下。因此对于董卓来说,好不容易得到了富饶的京城地区,如果不好好抢掠一番
2024-06-18 05:24:00
在徽宗即位后,他更是如鱼得水,使出浑身解数,为皇上搜罗古玩字画,用尽心机讨得风流天子的欢心,从此开始平步青云,徽宗更是让他掌管很多朝中之事
2024-06-18 05:37:00
他是李旦,武则天最小的儿子,李显被武则天废黜后,李旦继承皇位,是为睿宗。然后武则天后面又觉得掌权不过瘾,想当个皇帝,把李旦废了
2024-06-18 0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