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1 19: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华夏文明历史上,宋代一直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这与当时社会“重文轻武”的风气大大有关,可以说是因果关系。唐宋八大家之中,就有五位是宋代人: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而且千古文章四大家里,其中两位也是宋代人:欧阳修和苏轼。足以说明了宋代的文化高度繁荣,明显在文化上胜于唐代。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相信大家一定对苏轼、欧阳修、李清照、王安石、辛弃疾等等这些著名词人非常了解,我们今天自然不必多说。其实,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位,在文化史、诗词史上也很著名。他与欧阳修齐名,合称“晏欧”,与自己的第七子称为“大晏”和“小晏”。他一生聪慧好学、刻苦努力,最终官至宰相,写得一手好词,故而人们称他为“宰相诗人”。

民国时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了“治学三境界”,其中第一境界就是选自他的诗词《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虽然有误解的成分,但为后世开创了不可磨灭的治学典范。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晏殊最得意的词句,也是最能代表他的词风的名句,一贯是那么的含蓄婉丽、婉转悠扬而不失其哲理,朗朗上口,须细细品读,方能咀嚼出那隐含其中的人生百态、红尘世俗。

他看见了春天的流水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身边人远去他写下了:“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独自赏花倍感孤独寂寞时他写下了:“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他看见最唯美的自然景色写下了:“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一生写词无数,也酷爱写词,喜欢动脑,也勤于思考。一次,他看见了一位女子在午睡,就写下了这首他的词中最冷门的艳词,描绘了仕女午睡而做春梦的情形,句句浓艳无比,更被后世称为:“此词绝艳!”:

《浣溪沙》北宋·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由最后一句“一场春梦日西斜”可知,此词描绘的是女子作完春梦,睡醒之后的景象。

“玉碗冰寒滴露华”表现出了屋里很热,拿冰放到水里来降低屋内的温度,这一般是大户人家的做法,表现了此女子是名门闺秀、大户人家。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粉融香雪透轻纱”第二句就展开了对刚刚睡醒之后女子的描写,刚睡醒女子很热,白皙皮肤上的汗珠都湿透了身上穿的轻纱,“轻纱”呼应第一句,再次说明了她不是一般女子。

“晚来妆面胜荷花”起床之后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这位女子的面容好似出水芙蓉般娇羞和纯洁。以荷花比作女子的面容,比喻新颖独特,富含张力唯美,为后世词作提供了素材。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妆容打扮完成之后,女子柔顺自然垂下的秀丽头发,与其娥眉间的相辅相成,更加突出了女子的美丽。女子还有着点点酒窝,如晚霞似的在脸上泛起了点点微红,简直可爱娇羞不已。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纵观此词,全词较多的使用比喻的写作手法,使读者更好地想象,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仕女午睡图,写夏日黄昏一位女子从春梦中醒来、梳洗妆扮、红脸微醺的景象。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全词含蓄婉丽,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吸引着万千读者,尤其是男子的眼球和红心,简直欲罢不能,甚至想走进这幅水墨画中,开始不一样的人生,可见词人晏殊的功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场师生 政坛陌路(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晏殊与欧阳修科场师生 政坛陌路(图)晏建怀晏殊欧阳修晏殊的身上闪耀着太多令欧阳修眼花缭乱的光环和艳羡不已的精彩。晏殊早慧,七岁能文,曾被钦差大臣张知白目为“神童
2023-09-18 05:26:00
...、“红杏尚书”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欧阳修。说柳永:词非常符合音律,但语句俗不可耐;评张先、宋祁:偶尔有两个好句子,通篇读下来,不够精彩;说晏殊、欧阳修、苏轼:
2024-07-01 12:21:00
宋仁宗手下究竟有多少贤臣能士
...、举荐过的人才有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等,使仁宗朝堂贤才济济。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仁宗时期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四岁父亲就去世,
2024-05-27 20:51:00
神童晏殊到底有多么逆天
...号称“神童”的晏殊,因为没有他,就可能没有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千古流传的大文豪了。晏殊自幼聪颖,五岁的时候就能创作诗词,被誉为“神童”。在景德元年,晏殊受到江南按抚张知白的推
2024-04-19 13:20:00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姐夫富弼、杨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富弼一度官至宰相,欧阳修范仲淹都在京中为官。少年时期的晏几道,享受着相门之后的政治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生活,在晏殊去世后他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发生
2024-02-29 02:28:00
在古代特别会吹牛也能当状元,他们靠吹牛当上了状元
...顺理成章地成了状元。第三位,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人——欧阳修。欧阳修是真有才华,没有走什么歪门邪道,也没有扯什么犊子。但这位仁兄太够义气了啊,据说考试那天,有个姓李的人因为肚子痛
2023-01-08 11:57:00
...人,一代名相范仲淹与王安石都是他的弟子,而且韩琦、欧阳修也得到过他的栽培与推荐。可以说,宋朝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几乎都与晏殊脱离不了关系。
2024-06-29 21:59:00
北宋名相晏殊写《浣溪沙》背后的故事
...易近人、唯才是举,非常擅于识别、提携新人。范仲淹、欧阳修、孔道辅、王安石等这些赫赫有名的政治家都出于他的门下,;韩琦、富弼等都曾得到过他的栽培、推荐。 庆历二年(1042年
2023-02-27 18:10:00
北宋时期十位著名词人排行,欧阳修仅排名第七
...宋时期十位著名词人,前两位实力与地位真是难分伯仲,欧阳修也仅排第七。1、苏轼:苏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了豪放派,他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的传
2023-05-12 08: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