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02:28:00 来源:戏说三国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宰相,承袭了北宋王朝前期的太平气象,虽然命运略有起伏但一生富贵无忧。

晏几道是晏殊最小的儿子,很招父亲疼爱。本身晏殊神童出身,晏几道也继承了父亲的优质基因,从小便才华横溢,但与晏殊的一生顺遂、逐步高升不同,晏几道出生即巅峰,而后人生一路急转直下,最后跌至谷底。

晏几道的一生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半生的养尊处优和后半生的穷困潦倒。

父亲晏殊的去世,对晏几道是个重大的打击,起初,晏家经过晏殊多年的经营,也算是树大根深,晏几道的两个姐夫富弼、杨察都在朝中担任要职,富弼一度官至宰相,欧阳修范仲淹都在京中为官。

少年时期的晏几道,享受着相门之后的政治地位,以及丰厚的物质生活,在晏殊去世后他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然而,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以参知政事的身份推出熙宁变法,北宋政坛刮起了剧烈的政治风暴。晏几道的姐夫富弼因政见不合被罢相,他的另一个姐夫杨察在仁宗年间去世,晏殊昔日的学生欧阳修因反对新法受到冲击。

保护伞都被风刮到了,京城贵公子晏几道的舒服日子到头了,他的倒霉还在继续,摊上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官司——郑侠案。

郑侠是晏几道的朋友,画了幅《流民图》献给宋神宗,用以反对王安石变法,郑侠为此入狱。偏偏有人在他家搜出晏几道的一首诗:“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顾。春风自是人间客,张主繁华得几时。”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在暗搓搓反对新政,于是晏几道被牵连入狱,幸亏宋神宗皇帝为晏几道说话,晏几道才没有被治罪。

后来的晏几道,被一连串的政治打击和经济窘迫激发出了逆反心理,每天就是吟诗作赋,怀念过去幸福的时光,怀念故人。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到了晚年宋徽宗时期,晏几道看似与社会达成了和解,他的仕途也有所提升,由乾宁军通判升迁至开封府推官,相当于七品官,对于终生在八品官徘徊的晏几道来说,这也算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之后,婴几道却并未趁势而上,在仕途上谋求更大的发展,而是毅然告别官场,回到了京城老宅居住。

终其一生,他也不曾和社会和解,身上依旧保持了旧社会文人的传统骨气。

晏殊和晏几道,明明是才情相当的父子,人生之路为何有天壤之别呢?

家庭教育

晏殊出身普通,父亲只是个基层小公务员,他的成功全部来自于自身的努力和兢兢业业。

晏几道出生在晏殊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他能够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的熏染和教育。但同时,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也磨灭了他的斗志。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晏殊可能忽视了晏几道的一些教育,加之晏殊去世后,晏几道由长嫂抚养,家庭教育更是跟不上,导致他在科举和政治上表现平平。

性格

晏殊的性子中本来就有点狷狂,还有点暴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这些棱角完全被磨平,甚至曾被欧阳修称为圆滑、老好人。

晏几道就完全不同了。豪门生活阻挡了外界的风雨,使他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练;家族的地位以及自身的才华,让他产生了自满情绪。这种自满情绪,既为他成年以后不屈服于社会的压力,坚持自我生活奠定了基础,也给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

显赫的家世和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虽然叛逆的他对拥有的一切不屑一顾,但他没有参加科举,而是与其他拥有显赫身份的世家子弟一样,借助恩荫入仕。

按照规定,荫补入仕者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才能获得选官资格,否则只能得到八品及以下的低级差遣,在升迁上也比科举出身的官员慢的多。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晏几道应该清楚这样的趋势,家族地位在很长的时间内给他造成错觉,使他在至关重要的人生选择上走上了异于宋代文人的另一条道路,不然凭他的才华,考试也不会成为什么难事。

时局动荡

晏几道的确没有老爸的好命。晏殊赶上了两个比较温和的皇帝宋真宗和宋仁宗,政治清明歌舞升平,宰相做的是四平八稳,他死后没多久,宋神宗上台风云突变,政治形势变得极端严峻。

晏几道是蜜罐里泡大的,他的性格、形象其实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很相像,都是被保护得太好,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世事艰辛。直到在复杂的生活激变中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落,家道中落使这种贵公子万分痛苦,但他脆弱的心灵又不愿直面惨淡的现实,只好以诗词抒发心中郁闷。

有时候运气真是挺玄的东西,说实话如果把晏殊放到晏几道这个时代,即便他再八面玲珑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安享晚年,可偏偏人家就是锦鲤体质,不服不行。

文学追求为世人所不容

晏几道的前半生,主要以女人为中心,写得词大多都与爱情有关,虽说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几乎是晏几道主要的精神寄托,但他这种不思进取放浪形骸的状态,却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

35岁时,晏几道曾献词给上司韩维,一首《浣溪沙》,字里行间也充满了意气风发的情感。但是这首词得到的评价却是“才有余德不足”,这里的德不是指人品,而是针对晏几道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的文学追求,韩维曾是晏殊的门下故吏,当时晏几道便有了一种人走茶凉的感觉,他失望极了。

更令他失望的是,之前那些妖娆的歌女,在他家道中落后,纷纷离他而去,所以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比晏殊的词明显要沉挚、悲凉。由于曲折的人生遭遇,晏几道词作的思想内容比晏殊要深刻。

晏殊与晏几道:父子才情相当,人生道路天壤之别

晏几道的书生气,他的耿直、倔强,他不受正统社会承认的文学爱好,甚至他的不善理财等,都被当时的社会诟病。但是,晏几道在历代诗词评家那里得到的都是赞誉。

他的词承袭花间词风,是北宋婉约令词的中流砥柱,虽然人生充斥着种种无可奈何,那些家道中落带来的打击以及情感的经历,折磨着他同时也成就了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
...止于儿女情长。目前播了10集左右,但我们熟悉的韩琦、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名人都已纷纷登场。他们各有各自的风采气质,让人充满了期待。在这些登场的人物中,最让我期待的是晏殊,倒
2023-04-23 12:04:00
激活文化“一池春水” 进贤主官这样实施“文化活县”战略
...化活县”战略,深挖“千年钟陵”文化底蕴,不断唱响“晏殊故里·进贤文笔”区域品牌。在实施“文化活县”战略的基础上,进贤该如何持续推动文化强县建设?围绕“文化活县”战略 明确工作
2024-04-18 06:59:00
北宋宰相晏殊是著作等身的杰出词人〔196〕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处:1、《宋史·晏殊传》;2、《珠玉词》。参资:古诗文网《浣溪沙赏析》。晏殊画像二、“神童”入仕,位极宰相晏殊〔991—1055年〕,字同
2023-12-10 10:40:00
卢仝的一生是怎样的
...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创作才情横溢,他的人格魅力独特,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卢仝出生于唐朝初年,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但他却有着坚定的文化追求和高尚的
2023-10-07 15:43:00
不负韶光,才是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晏殊,是北宋词坛的名人,开创了一代婉约词风。而在北宋政坛,他仕途坦荡,一路做到了宰相的职位。人们因此称他是“宰相词人”。他的词语言典雅清丽,深受世人喜爱,其中也有众多流传很广的佳
2023-05-04 22:03:00
科场师生 政坛陌路(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晏殊与欧阳修科场师生 政坛陌路(图)晏建怀晏殊欧阳修晏殊的身上闪耀着太多令欧阳修眼花缭乱的光环和艳羡不已的精彩。晏殊早慧,七岁能文,曾被钦差大臣张知白目为“神童
2023-09-18 05:26: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聂勇军晏殊是北宋初期名士、名相。他聪明好学,5岁便能创作诗文,有“神童”之称。他的一些词句至今仍在流传,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
2023-11-10 09:24:00
北宋名相晏殊写《浣溪沙》背后的故事
提起北宋名相晏殊,大家都很熟悉。他自幼聪明,有着\"神童\"的美誉,七岁时就能写文章。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了晏殊的事迹后,破格以神童的身份推荐他参加科举考试。第二年,十
2023-02-27 18:10:00
晏殊闲情雅致,写下最冷门艳词
...治学典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晏殊最得意的词句,也是最能代表他的词风的名句,一贯是那么的含蓄婉丽、婉转悠扬而不失其哲理,朗朗上口,须细细品读,方能咀嚼出那
2024-04-01 19: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