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但为国为民之心不变,
导语:苏轼,宋代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之一,优秀诗词的创作者。苏轼的为官之路,一步一个坎,步步都是坑,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环境之下,苏轼究竟抱着怎样的心态处理政务呢?忧国忧民的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更多
了解苏轼这位千古风流人物的传奇经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文学成就,又有政治波折。本文将简单概括苏轼的一生,带领大家了解这位千古风流人物的传奇经历。一、早年求学与成名苏轼...……更多
此心安处是吾乡 “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今日启动,封面新闻九路记者带你重走东坡路
...且远,在逆境中搜寻人间的有味清欢。仕宦生涯数十载,苏轼辗转于神州大地。初到开封的意气风发,被贬黄州的超然豁达,外放儋州的人生秋凉……他将心安处皆当作故乡,修水利、兴教育,甚至也自嘲平生为口忙,发明了不...……更多
文人治国:宋朝大诗人的政治生涯与文学贡献
...赠太傅,后获谥“文”,世称王文公。王安石画像 三、苏轼苏轼的一生无疑是坎坷的,他经历了好几个皇帝,做过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官。因为“乌台诗案”、新党执政等原因,苏轼被贬多次。他在《自题金山画...……更多
...为人有君子之风,温润如玉,即使对待王安石(《宋史·苏轼传》载:“……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也不愿以牙还牙,而是以德报怨,在王退隐后,路过金陵时拜访其并写...……更多
苏轼:在困境中绽放的文学巨星
...何人写出如此文章,能令欧梅二位交口称赞?此学子名叫苏轼,刚满21岁,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科考,便位列三甲。欧阳修对苏轼的评价甚高:“此人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他成功预测了苏轼的文学成就,但未...……更多
重读唐宋八大家,足以滋养一生的智慧
...;王安石乃中国历史上罕见大变革之推手,但终遭败绩;苏轼更是一生凡九迁……苦难的暴风雨不值得可颂,然而历经暴风雨所诞生的精神却值得人们再三玩味。追溯八大家的人生轨迹,探寻八种智慧,重修八堂文学课,便是贯...……更多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他们政见不合却又惺惺相惜
苏轼与王安石互相看不顺眼,这事几乎众所周知。但要说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反对变法,也是因此被卷入了“乌台诗案”遭贬官。可除了王安石变法这一回事,苏轼与王安石之...……更多
李白与苏轼:唐代与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的“诗仙”,苏轼是宋代现实主义的文学巨人。两人都是文学界的大师,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他们两人在死后都成了著名的“生”和“神。李白和苏轼的事业不是很顺利,等等。李白的诗洒脱,浪...……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更多
王安石与苏轼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学上的辉煌并未使他免受时代风云的影响。与他同时代的苏轼,更是一位风流俊雅、文学地位高于千古的人物。在文学论战中,苏轼凭借年轻、思维灵活等特质,让王安石感到难以招架。两位文学巨擎在探讨文学问题时频频碰撞...……更多
...影响,论功绩堪称“北宋第一宰相”。章惇的官宦经历与苏轼的关系变化是交相呼应的。章惇早年时候和苏轼是情同手足的好友,嘉祐七年(1062),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的苏轼与任商州令的章惇同试永兴军进士,二人初为官就相邻,...……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的诗人,甚至,被贬到天涯海角的话,这位诗人大概就是苏轼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名《自题金山画像》,这是苏轼对自己这一生的总结,当时的他已年过花甲,内心已经达到了无...……更多
19名师生演员 安徽一高校原创话剧展演
...观区文化馆展演。记者了解到,该话剧以性格豪放洒脱的苏轼作为主角,紧扣苏轼生平,采用多重时空和主题并置的写作方式,分为“与君别”“忆年少”“坠乌台”“双子星”“冠平生”“知何似”六个篇目,为观众们呈现出...……更多
苏轼与王安石:才子之间的对决与敬佩
苏轼与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当然,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苏轼比王安石更有才,但王安石却比苏轼更懂得为官之道。毕竟王安石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苏轼一生则屡...……更多
苏轼的贬谪人生:磨砺与豁达之旅
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生,称得上是波澜壮阔,四海沉浮。生平遭遇多次贬谪,客居他乡,辗转半生;政治上多逢失意,虽有经世之才却不得重用,被连番遭贬便是最痛的证明。生活的不如意和仕途的苦难足以轻易击溃...……更多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一条命,被贬黄州。此后的苏轼在仕途上完全丧失了进取之心,他开始游戏人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呼朋唤友,得过且过。但苏轼却始终鼓励后辈积极进取,当跟随他读书的年轻学子潘大临要赴省参加考试时,他便写下了一首词...……更多
北宋斜杠公务员苏轼,用美食救赎悲凉的人生
...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疏朗豪放、随遇而安,令人读之心折。他的诗句传到了京城,让他的敌人为之“胆寒”:这个境况如此悲惨、遭受了如此波折的苏轼,究竟要怎样才能够屈服认命?苏东坡随遇而安的乐天知命,却为他...……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乌台诗案的发生,主要与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苏轼有关,苏轼家的基因是真好,一家之中出了三个著名的词人,还都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第一个便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第二个是苏轼他自己,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更多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安石为其求情,这是历史少见的君子之...……更多
为何说苏轼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的走下去。果不其然,受到重用不到一个月,就再次遭到苏轼的政敌攻击。攻击他的正是已经官至宰相的章惇,也就是新法的绝对拥护者。 直接毫不手软的将他贬往了岭南,公元11世纪,抵达惠州的苏轼与友人游丰湖,登高览...……更多
姜青青:看见看不见的“宋四家”——苏东坡
...友的官场吃瘪开刷幽默了一把,并无什么坏心,更无害人之心。但文学家不懂政治家的心,这封信最终成为苏轼一贬再贬、差点怀疑人生的“引子”。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朝堂风向瞬间逆转,章惇重出江湖...……更多
秦观在苏轼面前班门弄斧写首词,为何至今仍令人动容
作为宋代文坛的两位顶级高手,苏轼与秦观,一个是豪放派一哥,一个是婉约派词宗。但卸下这样的荣耀,他们其实更是一对心心相惜的师徒。1078年,30岁的秦观还没多大名气,他对别人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更多
...人们的吟咏中回荡感召后世之人……风云变幻,人生无常苏轼、苏辙晚年再遭贬谪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CCTV-1央视综合频道1月26日晚八点档《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第九期苏轼苏辙篇(下)正式播出央视频APP同步推出“文脉探访...……更多
唐宋八大家,你最喜欢哪一个?
...氏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04“大器晚成”·苏洵许多人对苏洵(1009—1066)的印象,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还有很多人知道他,则是因为他被写进了《三字经》里:...……更多
聊聊王安石的诗歌特点和退休后的生活
...炼书法的典范!(二)字数不多但内容丰富大家都知道,苏轼和王安石对于变法的立场不同,在诗歌、作文方面也都有些不满。据说,苏轼读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后,用钦佩的语气说:“这不是人。”可以写啊!梁启...……更多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发生的
...。他要搜罗一些苏轼诋毁朝廷的证据。苏轼对人没有提防之心。他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园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如今沈括来了,苏轼自然热情接待。咱们只是政见不同,但不影响咱俩的关系。苏轼这样...……更多
冯梦龙不愿在宦海沉浮,与苏轼皆为文学奇才
...>冯梦龙绝非一般人,《三言》《东周列国志》《智囊全集》都是我中学最爱的书,甚至超...……更多
带你了解唐宋八大家的那些事儿
...文有很大的贡献,也让唐代的散文发展到了顶峰。3.宋朝苏轼说起东坡居士苏轼,我们就要重新了解下他们三苏的辈分,真的很难记。苏洵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老大。同时呢,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十年生死两茫茫,...……更多
读懂了苏东坡的龙井虾仁,就读懂了宋朝风韵
...年华。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时值北宋王安石变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大怒,命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被贬出京城,授杭州通判。三年后,苏轼由杭州调任密州,即今天的山东诸城,任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又有大动作,《赵佶楷书闰中秋月诗帖》《宋人摹卢鸿草堂十志图卷》这两件故宫博物院典藏稀世书画真迹于2月11日在展览中亮相
2025-02-12 07:03:00
中东一民族受战争困扰,声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如今要求回归祖国
如今盛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都说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不仅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发展,更是因为在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开始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
2025-02-11 21:35:00
金庸笔下4大神兽师父,都只是兽类,却都把徒弟教成天下第一高手
身处武侠的故事中,能够拜入名师门下,基本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主角也都有拜高人为师的经历,比如《天龙八部》中
2025-02-11 21:47:00
钱学森回国后为啥再没去过美国?美国曾多次邀请钱学森,都被拒绝
钱学森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为中国初期的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生前留下的诸多理念,时至今日都还让咱们的科研人员受用无穷
2025-02-11 20:27:00
萧何为何月下追韩信,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
韩信原是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还受过胯下之辱
2025-02-11 21:02:00
细说特权,苏联特权阶层的“特供”生活,可以奢侈到什么程度?
在苏联,尽管宣称实行平等的社会主义,却存在着由苏共党政军等重要职位的人员构成的特权阶层。他们享受着超越一般公民的待遇和特权
2025-02-11 21:04:00
张飞告诉你:得救之道,就在读书中
刘备:为图大事,我漂流半生,苦苦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直到今日,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将二位英雄赐予刘备,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2025-02-11 21:26:00
世界强国放言:二十万人拿下中国,见完中国军队:翻十倍都拿不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纷争不断。但也正是这些纷争造就了更为强大的帝国,使世界能更快地向前发展、不断进步。如果说在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
2025-02-11 21:31:00
四川造动画片《哪吒》,在这个冬天带着全民向前狂飚。我感兴趣的不是它在中国遥遥领先的票房,而是自它上市不到半月就直抵世界电影顶峰的汉语艺术的光辉成就
2025-02-11 16:41:00
2月10日上午7时45分,著名书法家李文采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李文采出生在浙江缙云,自小就表现出对书法的浓厚兴趣
2025-02-11 17:19:00
原创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
导语:他杀人后潜逃16年,被抓时已是寺庙主持,拍照从不敢露正脸在过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是以“人治”为主;到了近现代
2025-02-11 13:51:00
原创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
太平天国势力过于强大,清朝政府无奈之中刨了他的祖坟受中国封建制度的影响,古代无论是搬迁、盖房还是修建陵墓,特别看重风水一说
2025-02-11 13:57:00
原创史上最牛的高铁,每天营业收入1个亿,印钞机也望尘莫及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正式高速铁路系统,于是日本的三大城市圈(东京、名古屋、大阪)被沟通起来,促进了日本各方面的高速发展
2025-02-11 14:14:00
原创儿子更改国籍后获诺贝尔奖,其父是我国数学博士,至死都没有原谅
作为一名中国人,杨振宁在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国人都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同时国人也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杨振宁虽然是中国人,但是在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是美国国籍的身份
2025-02-11 14:17:00
贵州“美女书记”落马回顾:美国房产20多套,靠山倒台后主动投案
“关注”一下,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内容。在国家高压反腐之下,大批身居要职的官员先后落马,在这些官员中“女老虎”的民愤是最大的
2025-02-11 14: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