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最有毅力的考生,年近百岁白发苍苍才考上举人
...代科举制史》记载,清朝一个高龄考生,年近百岁,考上举人,可以说是史上最有毅力的考生。一千三百多年中,无数读书人在“功名”二字的利诱下,埋头苦读应试,屡败屡战直至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甘罢休。那么清朝乾...……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那些事儿
...考生李炜,三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乾隆年间,99岁还能参加考试的王健寒,另一位60多岁时成为秀才的高龄考生黄章,99岁高龄,恐怕对于知识的背诵能力已经退化得很厉害了吧,记忆力也早不如从...……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需要经历三重考试,即乡试、会试、殿试。通过乡试的称举人,通过会试的是贡士,唯有殿试以后才能成为进士,进而入朝为官。但实际上,在这三级正式的科举考试前,还有一场科举预试,即童子试。无论考生年龄大小,唯有...……更多
聊聊晚清的一桩科场案
...自首,随后被关押了9年,仕途尽毁。其子周伯宜没捞着举人,连秀才的身份也被革去,从此闲居在家,染上重病。此事使周家一度衰败,少年鲁迅经常为父亲的病出入当铺和药店,没少遭人白眼。纵观清代科场之狱,周福清贿...……更多
科举制度:一场跨越千年的智力角逐
...者称为秀才;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中级考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殿试则是最高层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或监考,通过者方可称为进士。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求考生不仅熟记经书,更要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更多
看看古人在考场上的作弊和反作弊
...乡试录取率只有1%。通过了乡试,就是“中举”,作为“举人”,你就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但“乡试”只是你出人头地的起点,之后还有第二场考试:会试。会试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属于中央级别的考试,考中者被称为“...……更多
俞鸿图到底写了什么样的七个字
...监考老师,他主要是负责乡间的监考,考上了的人就成为举人,也就是被举荐的人的意思,如果官员位置有空缺的话就可以由举人升上去做官,所以,能考上举人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为了能够稳当...……更多
古代科举有多难?如此高难度的考试谁考谁疯
...试的过程当中能获得认可,正式通过考试便可以被称之为举人。 由于极低的录取率,这使得很多人要到两鬓斑白的年纪才能拿下这般的功名,能通过会试的人则是更加凤毛麟角,这被称之为贡士。而达到这一程度之后还要去皇...……更多
“糊名法”的发明与应用:武则天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考试中,共涌现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超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数不胜数。由于科举制成为普通人上升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给予再高的评价也不为过。正是科举制对人身边地位改变的重要意义,于是通过作弊来取...……更多
在考场上出“丢人”到底是好还是坏
...已得到一些的声名,而他将要参加的乡试很关键,是成为举人的关键性考试,他的祖父李向阳就是明朝天启年间的举人,从而一家三代衣食无忧。此时的李蟠已经36岁了,36岁对于很多男人来讲是个坎儿,迈过去了就飞龙在天,...……更多
...省试、殿试。解试是各个州府组织的地方考试,考中就是举人,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试;省试是由中书省或礼部组织的中央考试,考中就是准进士,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是给通过省试的准进士们排...……更多
乾隆出上联挖苦丑陋考生,考生从容对出下联,乾隆大喜:赐探花
...吃饭时手不离卷,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8岁时考上了举人。很多人不清楚举人在清朝是什么身份,按照清朝的科举制度,应考者要经过“童试”、“乡试”层层筛选,才有机会成为举人。成为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走上了仕途...……更多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发疯的事迹,对于一个仅仅中举的举人来说,那种激动情绪似乎有些过于夸张。实际上,对于真正投身于科举的读书人来说,状元的荣誉犹如天方夜谭,每三年才有一个机会,而且,考试本身就非常艰难,...……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中如何防止舞弊?唐朝创设了各种措施
...唐代科举考试的必经程序。覆试制度,就是指若是对及第举人的考试结果存在较大争议,则要求该考生参加二次考试。比如长安二年,刚成年的张九龄因在乡试中表现不俗,考官沈佺期对其十分赞赏,张九龄一举高第。当时引发...……更多
...了采访,他们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他们充满毅力在市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每张桌子前都坐了一名读者。其中有不少就是参加考研的考生。“在图书馆很安静,大家都在学习,很有氛围感,而且图书资料也很...……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城举行,凡中秀才者皆可以参加。考中乡试的人被称为“举人”,第一名就称为“解元”。会试的等级就更高了,所以不再由各省举办,而是需要举人统一到京城的贡院应试。也因为在贡院举行,所以凡考中者,都被称为“贡士...……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办一次,每次分为三场考试。通过了乡试的人,就称为“举人”,拥有了做官的资格,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乡试是所有考试中最难通过的。会试,是乡试后的第二年在京都举办的考试,“春闱”指的就是会试,考试内容和乡...……更多
乾隆出一上联,考生转身想走却被封为状元
...誉文曲星下凡。不说别的,想想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了个举人就高兴地发了疯,可见状元有多难考了。关于状元还有一件趣事呢,就是在乾隆年间,一次科举考试中,就有俩人实力相近。最后乾隆亲自出马,最终才选定了状元人...……更多
到底是怎样的“要事”,值得左宗棠舍弃大义,非要完成
...正广邀天下举子同场竞技。左宗棠自20岁那年(1832)考中举人起,此后便屡试不第。若非生在乱世,他大概也无甚机会获得名臣曾国藩的青眼,以湖南巡抚幕僚的身份,被保举入京,任四品京堂,加入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在阵...……更多
古代科举考场上怎么夹带小抄?这个行为有多严重?
...。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童试(选拔秀才)、乡试(选拔举人)、会试(选拔进士)等层级,每一次进入贡院考试,要求都十分严格,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实际上,夹带始终屡禁不止。考生找来老鼠身上的...……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次没中秀才,一气之下,干脆反了。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而清朝有个传奇的才子,四十三岁才高中状元,当他抱着一麻袋馒头去京城参加殿试的时候,被皇帝注意到了,当即拍板,定了他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这位状元是...……更多
...。今年新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考生心态和毅力的考验。“不要虚度光阴,充实每一天,你会发现高中3年的生活除了成绩还会收获很多。”在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翠竹校区考点,南宁二中考生汤同学寄语学弟学妹...……更多
古代科举考试中最强的考生是谁呢
...”上可以看出,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让企图入仕的各位举人煞费苦心。小编也是佩服啊,这些作弊器具让今人大跌眼镜,手艺之精,用心之巧,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在科举制度已灭亡的今天,作弊行为依旧活跃在考场之中,这...……更多
在古代,土匪为什么不抢劫进京赶考的人?
...样才拥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通过就是中举。只有成为举人的学子,才有会试和殿试的资格,就像是我们念完初中考高中一样。考举人是在一个省里面与众多的学子对战,难度比我们考高中还大呢。古代的学子也是不容易啊。...……更多
山东平安产险淄博中支:高考护航金融宣传活动
...点。相信,这刻骨铭心的历练可以提升广大考生的意志和毅力,希望,广大考生学会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恰逢端午佳节之际,山东平安产险淄博中支祝愿广大考生“粽”横考场,一举高“粽”。同时,借助本次高考护航活动,...……更多
...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夯实考务保障 热情服务考生河北法制报2月15日讯(记者张世杰实习生刘晓阔)省司法厅今天组织召开全省2022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会议,落实考试组织实施、热情服务考生等具体工作...……更多
聊聊为新科举人乡试后所设的宴席——“鹿鸣宴”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人乡试后所设的宴席。始于唐代,延续于明清。就像今天高考成绩公布后铺天盖地的宴会一样,古代的学子在科举考试通过后也喜欢举办宴会庆祝,其规格和费用甚至远远高于现代。由于唐代以来科举制...……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及南北直隶机关举办。读书人一旦通过乡试,就能够获得举人的称号,并且能够前往京都参加高一级的会试,会试一般由礼部举办。中选会试的学子,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选中者即为进士。而在明...……更多
古代考生作弊绝招大盘点,连袜子上都写满了四书五经
...吗?后来详细的了解了科举制度,才发现要换作小编中了举人,估计要乐死了。古代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确实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虽然到了明清后期改成了八股文,受到了大家的批判,说什么扼杀人...……更多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所有中高考考生,免费畅游黄河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高考加油,无畏前行。用你的智慧与毅力,书写属于你的辉煌篇章! 鸟类放飞表演,看鸟儿翱翔天空。我将美景赠予你,愿你扬帆起远航,不负青春梦,高考加油!湿地风光,清新空气沁人心脾,生态风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本报6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滕)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以史明纪,强化纪律意识
2024-06-13 09:02: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籍明泉通讯员李光普)为丰富资料来源、提升编纂质量,即日起至10月31日,市档案馆(市方志办)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邢台年鉴(2024)》入鉴图片
2024-06-13 10:03:00
以城为钥  解码中国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甘武进 何为“城”?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城池为何而建
2024-06-13 05:16: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坞堆村的“思乡苑”■安新明过了端午节,年轻人各干其事上班去了,我约了几个朋友驱车前往稷山县汾南,去太阳乡坞堆村看薛武刚先生建成的“思乡苑”
2024-06-13 05:55: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红色记忆红军东征 转战太原阴旭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2024-06-13 06:20: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介子平徐继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
2024-06-13 06:21: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石阡用好困牛山红色资源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展示一段历史 传承一种精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啊
2024-06-13 06:2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陈俎宇“头青山、二者相、三龙广、四捧乍。”提及青山镇的历史,普安县青山镇中心校原校长倪嘉隆常提到这句话并解释
2024-06-13 06:24:00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
2024-06-12 20:26:00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
2024-06-12 20:32:00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
2024-06-12 20:32:00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
2024-06-12 20:33:00
清朝走向没落,李 鸿章有何过错
清朝走向没落,李,鸿章有何过错?大清败给洋人,都以为是武器的落后,实则不然,人和制度才是关键。清朝官员各谋私利轻,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6-12 20:36:00
英国档案是怎么描述鸦片战争的
说起鸦片战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提起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英国来说,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卖毒品才发动战争的
2024-06-12 20:35:00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火烧圆明园”事件中知者甚少的真相。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咸丰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皇后
2024-06-12 2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