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开展“寻脉传统文化,赓续文明之光”研学之旅
...豪感与责任心。百年前,梁启超曾写出振聋发聩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中国的未来,经历这次的时空之旅,相信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将犹如春雨般浇灌在同学们成长的心田,助力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中华...……更多
考古者郑嘉励:我们要让历史中的劳动者“开口说话” ■记者 许金艳 通讯员 杜锦智 摄影 冯玉坤
...方说真正对河姆渡遗址硬核知识感兴趣的人是很少的,全中国大概就100个人,1000个人算多了。硬核知识怎么样转化,跟人有关。比方说通过河姆渡遗址里面出土的各种动物的骨骼,各种鱼的骨骼、各种植物的种子,你去讨论距...……更多
“赛”“会”之城 千舸竞发
...南、活力浙江”的无限魅力,感知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后,在短短一周内创作出了这些展现文明互鉴的时代作品。昨日,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良渚论坛”在杭开幕。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更多
杭州余杭发布“文明圣地 良渚有礼”文明实践品牌
...在这里创造了以玉为核心的灿烂文化,从遗址挖掘的众多玉器来看,‘礼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玉见最美的你”褒奖礼活动通过首发原创歌曲《良渚有礼》、发布“良渚有礼”标识、褒奖“最美良...……更多
...场馆,在厚重历史和瑰丽文化中感知太原锦绣。随着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的开放,太原市拥有了101座博物馆,包括备案博物馆41座、类博物馆60座,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太原独特的...……更多
...这个平台上,我们要讲好良渚的故事,让更多人理解古代中国,从而更好理解现代中国、未来中国。”在贺信中,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了良渚遗址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这令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更多
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为纲,数百件罕见的“国宝天团”集中亮相。图为玉卮。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现场。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南京云锦研究所(南京云锦博物馆)展示“博物馆文物活化”代表作——云锦妆花吉...……更多
价值连城的国宝,完好无损的出现在妇好墓中
...母戊”大鼎的两耳上。似有震慑作用。大铜钺:大铜钺是中国古代用于劈砍的格斗冷兵器。由斧身和斧柄组成。斧身为石质、铜质或铁质,斧柄为木质。钺与斧形制相近,区别是钺形体薄、刃部宽且成圆弧形。钺主要是作为军权...……更多
殷墟风格纹饰有何特点?龙山时期石头城长啥样?来看这些考古新发现
...类人骨遗存,动植物资源,以及各类陶器制品等,揭示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壳丘头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表明,在距今4000~3200年左右,南岛语族人群在社会组织形态、生存模式以及手工业技术水平...……更多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深化联合考古、古城修复、文旅等领域合作——推动交流互鉴 增进人民友谊(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古丝绸之路绵亘千年,成为中国和中亚国家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更多
浙江临安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针等纹样。创新呈现吴越文化临安博物馆的设计团队,由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王澍领衔。谈及设计理念,王澍表示,他很早便开始探索将宋文化与建筑相结合的实践,尝试将传统...……更多
夏朝的谜底或许就在这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新闻周刊(ID:chinanewsweekly)作者:陈佳琳早上7点半,村里的女人们走进院子,在阳光尚未照射到的角落里,坐在小板凳上,清洗着浸在水桶里的陶片,用刷子拂去表面板结的泥土。院子另一头的槐树下...……更多
西安大白杨发现大型西汉墓地 出土各类遗物近万件
...墓葬为主,葬者当以长安城周边平民为主,其中可能包括玉器工匠和低级官吏。这些发现为复原西汉时期长安社会图景提供了重要素材。地处龙首塬高地 北距汉长安城覆盎门约1.1千米据了解,大白杨墓地位于西安市莲湖区红庙...……更多
汤惠生:未被考古耽误的岩画学家
汤惠生是中国考古界最钟情岩画的人,也是中国岩画界真正的考古学家。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到青海考古近二十年,经历原始深入青藏地区史前研究,成为青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转入南京师范大学成为考古学教授,参与...……更多
妇好墓中,出土了三个神秘的骨器,到底是什么
...本账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评论)1928年,中国考古专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附近偶然发现了一处商代建筑遗址。经过仔细考察,专家发现该遗址是古殷商王朝的都城遗址。因此,专家们也正式将其命名为殷墟。48...……更多
山东挖出一座遗址,颠覆西方学者观点:中华文明果然不是源自西方
...方”,也把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往后推。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陷入了低潮,以至于国内很多学者甚至成了西方列强抹杀中国的急先锋。文化,今天还有这样的学者。但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头”,逐渐证实了中华文明是有其渊...……更多
...40个“国际盲人节”, 在良渚博物院举办了一场《良良的古城世界》大字盲文版绘本的发布会。这本书是国内首本视障人士和健全人都可以阅读的青少年科普绘本,实现了文化科普无障碍。绘本保有原绘本故事情节精髓,将“可...……更多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可以保证灵魂不灭,尸身不腐
...候要堵住九窍,眼耳口鼻肛为八,还有一窍是什么?陪葬玉器古人对于丧葬之事非常看重,不同等级的人在下葬的时候也有相应的规定。越级办理葬礼,还有可能会招来刑罚、古人下葬的时候除了准备墓穴修建陵墓之外,在墓穴...……更多
在考古学里,为何古城都深埋地下
...处为古蜀王国的遗址,将其命名为金沙遗址,这是21世纪中国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但是,游客在游览金沙遗址时,会诧异地发现,古遗迹全在一个深坑中,距离地面还有一段距离。事实上,不止金沙遗址,很多古代遗迹都深埋...……更多
央媒看太原4月1日,中新网以《中国城市考古专家建言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研究》为题,对近日在太原举行的晋阳古城考古工作研讨会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与会专家认为,晋阳古城这种历史文化深厚,使用年代长,埋藏复杂...……更多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揭晓!杭州一地入选
...方工程建设,2022年3月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勘探,发现1处以良渚文化时期堆积为主体的遗址,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桐庐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500平方...……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穿越三千年,寻根“大邑商”
...阳小屯村一带,这里曾是殷商王朝中心区域。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的圣地,2月26日,全景式聚焦商代文明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为殷墟考古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集中展示了青铜器、玉器、甲骨、陶器等近400...……更多
...实反映了当时大运河的规模尺度、建筑工艺。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和通济渠夏邑济阳镇段两处遗产点名列其中,填补了我市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大运河商丘段,要真正成为商丘历史上繁华、...……更多
1924年,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中国西北一带发现了新的铜石并用遗址文化,因为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因而被命名为齐家文化。此后,考古学家们又在甘肃、青海发现了大量的齐家文化遗址,一共多达350多处。最引人瞩目的...……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开馆,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
...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更多
...号一周动态播放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对外开放试运行。《中国旅游报》、中华网、《香港商报》等多家媒体也进行了报道。省级媒体报道32篇。山西电视台、太原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多角度报道,《太原日报》《山西晚报》《山西...……更多
为何史记第一篇是五帝本纪
...传历史可能达不到这个程度,而考古给出另一个答案,即中国简牍文书出现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极有可能始于五帝时代。五帝时代已有文字关于中国文字,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甲骨文之前无文字,但其实五帝时期(...……更多
第一视点丨对话良渚 同在一片星空下
...对话良渚,他们说,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平台,来共同研究中国、研究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我们各自文明的贡献。文明对话,对话什么?它是心灵的沟通,眼界的开阔,共识的增进。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多
舜传位给禹后,为何却死在两千里外的湖南?
...远则是百越集团所属。百越彻底融入华夏已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事了,而舜所在的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前后,龙山文化的影响范围并没有到达苍梧之地,说舜因为勤民事主动巡狩此地,并不符合考古发现。那么真相究竟是...……更多
沙漠中的幽灵:且末古城的千年谜团
西域古城遗迹向来带着神秘,著名的楼兰古国,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曾经盛极一时,还吞并过许多个古国,比如说婼羌、小宛等等。但在经历了六百多年后,也是距今约1600年前,它忽然神秘的消失,仅仅是留下了古...……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土木研究生摆摊卖“军火烧饼”,1元1个,小学生抢着买。
2025-07-25 17:3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2025-07-25 19:49:00
书院拜师礼,少林练武功!海外华裔青少年登封寻根、文武兼修
大河网讯 7月24日,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遇见河南·文字营的营员们,开启了“天地之中”登封的文化之旅
2025-07-25 07:28:00
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南京:以文会友 “译”路繁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译路千山共远行,星河两岸梦初成
2025-07-25 07:49: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
2025-07-24 23:4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朱彦祝东秀漫步静静流淌的秦淮河畔、登上巍峨耸立的明城墙、走进雕梁画栋的金陵小城……7月22日至23日
2025-07-24 08:09:00
抗战中的太原|里应外合智取草庄头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草庄头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这次战斗是贯彻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经典战例。晋绥军区司令部特予通令嘉奖
2025-07-24 07:18:00
东北抗联英烈祁致中故居开始修缮
通讯员 李跃 王建节7月21日,曹县常乐集镇祁庄村,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彻村头,抗联英烈祁致中将军故居修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25-07-23 21:31:00
银币上的真理之光
一枚银币,诞生于90多年前。马克思的“面孔”为什么变成了“中国人”的模样?1931年6月,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湖北房县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2025-07-23 08:51:00
看!非遗云锦和商都文明“嗨”聊千年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
2025-07-23 09:25: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刘一鸿:“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大皖新闻讯 烽烟遍江淮,赤心照山河。在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壮阔史诗中,安徽籍烈士刘一鸿挺身而出,他以“江南大好河山,岂容日寇铁蹄践踏
2025-07-23 14:50:00
桐城学兵队击落日机史料被发现 为研究桐城抗战史增添史料新证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整理档案时,发现一则桐城学兵队击落日军飞机史料,该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桐城学兵队成立于1938年夏
2025-07-23 14:51:00
厦大桂林籍学子、抗日英烈易元勋的家人找到了
7月10日,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毛征生不假思索,把大伯易元勋的名字写在纸上。记者在资源县梅溪镇三茶村广子冲走访时
2025-07-23 15:04:00
总策划:夏广青统筹:黄建福 王庆东出镜:王萍拍摄、后期: 林鹏 王金慧 李冠霖 马习之
2025-07-23 16:08:00
“鸣鸣的下午茶”——“文人的责任”当以文化赋能时代
7月22日下午,“鸣鸣的下午茶”栏目走进新基地产集团,以文化赋能文企融合,活动主题为“文人的责任”。本次活动由南京知名文化界人士王朔主持
2025-07-23 1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