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博物馆之城 纳一城锦绣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9 06:49:00 来源:太原日报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太原市博物馆、晋祠博物馆被正式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太原市属一级博物馆,从“0”变“2”,不仅是量变,更是质变。太原市现有市属一级博物馆2座、省属一级博物馆3座,是山西一级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实现了一级博物馆引领构建博物馆之城质的有效提升。

对望时空,一眼千年

博物馆是奇妙的地方,像历史文化的“投影机”,也像当代文化的“发声器”。它传承文明,也展示时光,过去、现在、未来凝于一物一瞬,一眼千年。穿越流光,陈列的文物写满长长的故事,带着人类文明前行的印迹。

假日的太原市博物馆,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在基本陈列展厅,几组家庭跟随讲解员打卡代表性文物,孩子们手持“博物馆寻宝记”手册,边参观边识宝。佟冠霖小朋友是个小文博迷,不仅体验了琉璃瓦当制作,还与妈妈一同寻宝,“我们解锁了最新出炉的博物馆寻宝记,成就感满满。”

作为太原市唯一的综合类博物馆,太原市博物馆担负着太原地区文物的征集、收藏、修复、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馆藏文物5万余件,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有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家具等10余类。

藏品以大量反映太原地方历史文化的文物为特色,其中,涵盖大批太原本土考古发掘文物,春秋赵卿墓、北齐娄叡墓、北齐徐显秀墓等闻名全国的太原地区重大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在市博都能“相逢”,文物级别高,极富地方特色。

以藏品为基,太原市博物馆精品展览有10余项,其中,基本陈列“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展出文物1000余件,用考古和艺术讲述太原故事,透过文物梳理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该展入围第十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凸显博物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功能。

在研究领域,太原市博物馆的研究课题推陈出新,包括“太原盆地史前遗址的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研究”“新时代我市博物馆文物活化及利用专题研究”“太原市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太原市博物馆沉浸式交互体验项目”等,通过研究,更好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过去3年,太原市博物馆参观人次达110余万,这里成为“第二课堂”,线上线下500余场活动受到大朋友小朋友的欢迎。李蔓灵是位教育工作者,业余时间喜欢泡博物馆,“我们的节日”、文博讲堂、探秘考古·解密文明、对望时空·探访古人、太原记忆等市博的活动,她参加过多场, “一群喜好相同的人,在一个空间里共同探索一项热爱的事,是很愉快的体验。通过不同主题活动,走进历史,亲近文化,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又曾经过着怎样的生活。”

孩子们的活动几乎是量身定做,儿童剧场类沉浸式参观、暑期小小讲解员、锦绣太原研学、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等,以小朋友喜爱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走下展柜成为身边熟悉的“这一个”。家长们表示,博物馆里研学,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孩子很喜欢,了解文物前世今生的同时,还激发了对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的兴趣。

晋阳文化,万古一脉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博物馆,成为文物活化利用的最佳场所。

我市倾力建设博物馆之城,深入挖掘文物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个博物馆,提升晋阳文化、三晋文化、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晋祠博物馆,就是经典博物馆的代表。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博物馆,得晋阳文化的丰润滋养,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晋祠,古建园林、雕塑壁画、碑刻楹联融于一体,诗词歌赋、名人典故、传说逸事交相辉映,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和谐完美。

今年“五一”假期,10万人次参观晋祠,在排队进入时就感受到晋祠的“心意”,讲解员拿出“绝活”,特色文化演出、舞蹈表演等,让游客心头如清风拂过。宋塑侍女款款走来,翩翩舞姿展现晋阳的独特魅力。原创话剧《唐风晋韵话晋祠》,以晋祠历史和传说为蓝本,回眸晋祠千年,探源三晋文化。百人古筝表演,再唱《上春山》,乐曲悠扬,歌声喜乐,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碰撞交融。多样的文化选择和给养,游客其乐融融。

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万古一脉”,是全国首个在古建园林内制作的基本陈列,以山的守护和水的滋养为线索,从对物的解读出发,阐释千年文脉传承。展览和不可移动文物实体结合、创新运用多媒体、活态演绎民俗传说等,形成气韵独特、回味悠长的展示风格。“万古一脉”被评为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更好地贴近和服务公众。晋祠博物馆连续开展“晋心远扬”晋祠文化遗产传承及旅游体验综合项目,推出丰富的专题活动。体验节日习俗、演出特色节目、深度研学、国风文化节等,为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提供了舞台,参与度和体验感绝佳,文旅融合亮点不断。2023年,“晋心远扬”项目获评“2022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为山西唯一。

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晋祠博物馆保存着大量珍贵古建、古树名木,是晋阳文化上溯西周的唯一载体,也是三晋文脉绵延传承的实物孤例。学术研究为重中之重,晋祠博物馆出版专著数十部,包括馆藏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周边历史传说、名人杂记笔记等,同时启动晋祠学研究,以新视角、新途径搭建晋祠学知识体系。

馆城融合,人人共享

“太原城太原城,锦绣太原太原城。博物馆博物馆,今天数数博物馆。啥了?数数太原博物馆……来哇,打卡百座博物馆之城!”一段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盘点博物馆的视频,把太原101座博物馆推介给大众,以小短句配合方言,如数家珍,朗朗上口。

网友纷纷点赞,“趣味性好强啊。““我一个太原人都不知道有这么多博物馆,慢慢逛起来。”“真拧了嘛。”……太原掀起一波波文博游热潮,“五一”期间,70多万人走进我市文博场馆,在厚重历史和瑰丽文化中感知太原锦绣。

随着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的开放,太原市拥有了101座博物馆,包括备案博物馆41座、类博物馆60座,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5000多年的文明史,2500多年的建城史,赋予太原独特的文化风貌,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明。太原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各类馆藏文物18198件(套),丰厚的历史底蕴、先行的政策引导、数量与质量并进的博物馆,是太原建设博物馆之城最自信的源泉。

在太原历史文脉及现代城市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太原藏品资源、文化特色和群众需求,我市建立了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博物馆体系。

打造经典、智慧、群众、革命四个博物馆,形成特色博物馆集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馆城融合,人人共享”的博物馆之城。

以太原市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为主线,建设一批再现太原历史文化脉络与城市文明发展历程的标志性博物馆,完善历史类博物馆体系建设,全面展示晋阳文化特色。

以晋祠博物馆为龙头,山西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古建筑博物馆等为补充,打造古建筑系列博物馆,从太原古建珍宝、古建制作工艺等方面,系统展示古建魅力。

以晋商博物院为核心,亨升久旧址博物馆等为补充,打造晋商系列博物馆,展示晋商文化。

以太原兵工厂博物馆为主线,各重型工业工厂展示馆为补充,深度展示太原特色重工业遗产。

科技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赋予文化遗产全新生命力。5月11日,“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赴希腊古城,向世界展示天龙山石窟艺术的辉煌瑰丽。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从“国保”实物样本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和元素,以数字化技术打造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文物更鲜活可触。

我市博物馆奇妙之旅继续前行。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将在年内建成开放,打造集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文化宣传、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大遗址公园,展示晋阳风华。镇城仰韶文化遗址现场复原展示,也在进行中,凸显“九朝古都”历史文化价值,推动博物馆融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涵养太原城市底蕴。

博物馆,是“锦绣太原城”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支撑,集中展示考古研究成果,透过文物讲述晋阳历史文化。建设博物馆之城,历史流脉明晰可辨,文化衍变生动可感,活化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探寻城市文明之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太原市博物馆讲解员甘露。太原是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甘露一天的工作,从这几句开场白开始。工作9年来,她始
2023-11-05 18:22:00
《一路锦绣》山海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日,北京市珐琅厂与中外珐琅美术馆,于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举行以“献礼祖国,山海同心”为主题的《一路锦绣》山海尊首发仪式。《一路锦绣》山海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一路锦绣
2024-03-23 15:19:00
锦绣中国年丨天柱山博物馆里寻年味
大皖新闻讯 龙年春节期间,天柱山博物馆张灯结彩,营造出了浓浓的年味,又举办诸多活动喜迎新年,欢乐祥和的节庆氛围加上馆内妙趣横生的场景和互动游戏,受到了众多大小朋友的喜爱。“龙”重
2024-02-14 20:46:00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太原市博物馆分别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特殊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
2024-05-18 22:25:00
...多福寺明代壁画精品展,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展。今年2月起,多福寺明代壁画云南省巡展,走过昆明市博物馆、丽江市博物院、保山市博物馆、白沙壁画博物馆,至大理州祥云
2023-08-11 07:17:00
巧扎锦绣 彩染七夕 四川宋瓷博物馆七夕民俗活动别样多彩
...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市民了解七夕的传统民俗,遂宁市博物馆在七夕当日邀请到了蜀绣非遗传承人﹑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主理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海彦老师及其团队,面向广大市民推出“巧扎
2023-08-25 20:50:00
...中谱写了锦绣华章。位于西湖南畔,玉皇山脚的中国丝绸博物馆(简称国丝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专题类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纺织类专题博物馆,包括丝路馆、非遗
2023-12-31 07:54:00
锦绣中华齐鲁行,潍坊市博物馆将举行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
记者吴昊9月23日17时30分,潍坊市博物馆即将召开锦绣中华·齐鲁青未了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据悉,本次展览活动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锦绣中华”
2023-09-22 15:14:00
...河、晋阳古城、太原府城四大旅游板块。支持高君宇故居博物馆、晋商博物院、太原古县城、双塔博物馆等景区创A升A,持续推动晋祠天龙山、蒙山、太山、龙山、太原植物园、太原古县城、晋阳
2025-02-15 19: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新”动石家庄·逐浪正青春·海报|解锁活力石家庄N种打开方式
石家庄一座蕴藏无限可能的城市正以多元面貌惊艳亮相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它以深厚历史、红色根脉产业创新和生态焕新持续吸引全国目光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活力之城”的高光场景
2025-09-19 08:00:00
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奖名单公布我省747人荣获“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河北日报讯(记者赵泽众)近日
2025-09-19 08:00: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9月17日召开的河北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8月
2025-09-19 08:01:00
河北首条红色旅游专列“抗大号”开通!列车从邢台市信都区白马河站始发,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所在的浆水镇,全程55公里。坐上火车,接受抗大精神洗礼,沉浸式欣赏太行山的绝美风景
2025-09-19 08:04:00
“慢下来”的旅程带给游客更舒适旅游体验邯郸“两区三带”推动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初秋时节,武安旅游大道的观景平台和风格迥异的文旅驿站
2025-09-19 08:04:00
河北日报讯(苑立立、高一然)石家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河北省对金砖伙伴国实现出口254.8亿元,同比增长10
2025-09-19 08:05:00
我省各地举办多种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传承抗战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河北日报讯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河北省各地举办多种活动缅怀先烈
2025-09-19 08:06:00
邢台立足特色资源打造太行山沿线骑行赛道群骑行太行,解锁红川绿谷新体验河北日报讯(记者闫德见)9月14日9时许,骑行爱好者苑陆明随队沿抗大东线庞会大桥一路爬坡骑行至将军岭驿站时
2025-09-19 08:07:00
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看新变(四)|产旅融合互促 燃动活力太行
产旅融合互促 燃动活力太行——第九届省旅发大会看新变(四)9月16日,在邢台市抗大1940街区“县”在出发·河北县域特色产业赋能文旅市集上
2025-09-19 08:08:00
聚焦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到邢台,来一场生态康养度假游
9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位于内丘县扁鹊文化康养度假区内的扁鹊湖。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在邢台,生态康养度假游已经成为一张重要名片
2025-09-19 08:08:00
百姓看日报丨这个“账本”,做啥的?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 郭伟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解楚楚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09-19 08:08:00
非法占地!杭州萧山新街新塘头股份经济联合社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浙江)获悉,杭州萧山新街新塘头股份经济联合社因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
2025-09-19 08:10:00
粤黔协作共建4条乡村振兴特色带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近年来,粤黔两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首批遴选资源禀赋强、产业结构优、基础条件好的遵义市、六盘水市盘州市、铜仁市江口县
2025-09-19 05:17:00
贵州公安打造旅游景区特色警务 为八方游客筑起安全屏障
夏末初秋,正值赫章县阿西里西·韭菜坪景区盛花期。面对日均8000余人次游客潮,该县公安局创新“潮汐式”勤务机制:机关警力下沉与派出所民警组成“流动哨兵”
2025-09-19 05:48:00
【天眼问政·追踪】井盖冒粪水臭气熏天一年多仍未解决?涉事企业:待原因查明定责维修
一下雨就会冒粪水,路边臭气熏天,周边市民苦不堪言,多次向有关部门反馈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这是困扰了贵阳市南明区卧龙山庄小区居民一年多的难题
2025-09-19 0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