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一生致力于中国古籍的收藏、整理和介绍的黄丕烈
...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古籍的收藏、整理和介绍,为弘扬古代传统文化作出不懈的努力。下文就其在这方面的工作和成就分别进行评述。一、藏书:保存遗产发挥学术作用清代乾嘉之...……更多
...效不大。难怪有传言,清代大藏书家、校雠家、刻书家黄丕烈家里雇用的修书师傅一天有时只补一个洞。所以,修复古籍这一行的人,需要人们的理解,自己也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借此机会,草作4句顺口溜,送给不辞劳苦教...……更多
...名千元十驾,意指自己拥有千部元刻本书,以期与苏州黄丕烈的百宋一廛并美于世。对此黄丕烈曾交代:“予向名藏书所曰百宋一廛,其时海昌吴槎客闻之,即自题其居曰千元十驾。盖吴亦藏书者,谓千部之元版遂及百部之宋版...……更多
“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他们不但选书,还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学术。还有,像黄丕烈、潘祖荫、毛晋、叶昌炽、冯桂芬、管礼耕、谢家福、沈秉成、单镇、刘之泗等名家的诸多珍本也都曾在文学山房过手过。这就是江澄波从小的生长环境。耳濡目染中...……更多
987岁,苏东坡生日快乐!
...,还有人以“鹤南飞”分韵作诗。在收藏界享有盛名的黄丕烈,在苏轼生日之时,本想和怂恿他购得这部书的老友——潘亦隽一起共赏此书,对苏轼进行祭拜,没曾想寻故人不遇,只好身单影只地在其《注东坡先生诗》和陶诗部...……更多
聊聊经学大师郑玄
...而少功。’”郑玄注经,不仅兼录异文,考订疑误,而且致力于考镜源流,厘析篇帙。所以,精擅于校讎学的清人段玉裁,曾在《经义杂记序》中称赞郑玄成校讎学千古之大业。今人张舜徽先生著有《郑氏校讎学发微》,认为郑...……更多
...曾为微软开发喜马拉雅藏文字体和藏文输入法。如今他正致力于研究藏文古籍分类法的国家标准。他表示,藏文古籍文献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本质,就是创建各种数据库,进而展开操作,实现对藏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应用...……更多
昭化古城清代匾额体现川商“祥和”之气
...载,王培元廪生,五世王明哲廪生、王明伦秀才,六世王丕烈贡生,七世王永和贡生,八世王汝汉武秀才。民国十一年《重修乐楼记》碑刻中记载,王永吉担任建造乐楼的经理,居住今昭化古城西门张家大院。另一块匾额赠送的...……更多
...出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续致力于海内外古籍文献的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推动海外中国研究文献回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取得更多新进展。 ……更多
让《山海经》复活,古籍“来说话” 走进全民阅读大会展厅的观众“出不来了”
...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画院郭石夫工作室主任,如今致力于传承发展大写意花鸟画。从“古籍里的黄河”一步步走进河南古籍展现场,他感到特别惊讶和惊喜,“整个展览设计感很强,既有时代感,又有传统书香墨韵的感觉...……更多
...来,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倡导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协同发展,致力于建立一个共享、互信及合作的机制,推动城市的智能化进程,也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此次活动现场,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明日城市研究院大中华区院长徐亚敏分享了“...……更多
聊聊古代先贤的室名
...余万言,捆束委积,塞屋数楹,名之曰野史亭”。清代黄丕烈藏宋本百余种,名其室曰“百宋一廛”,因藏北宋本《陶渊明诗集》和南宋本汤氏注《陶渊明诗集》,又名“陶陶室”,因购得宋严州本和景德官本《仪礼》(一名《...……更多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古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顺利召开
...出古籍整理研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础作用,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吴国武代表古委会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工作。吴国武致辞杜泽逊与参会人员探讨了古典文献学的心得,并对古...……更多
VR点亮东方文化,PICO联手英特尔、咪咕引领文化IP新潮流
...质更高的串流体验。作为国内领先的VR科技公司,PICO一直致力于为行业探索前进方向。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并将最新的科技应用于文化传播领域。通过打造「何以华夏」系列内容,PICO再次证明了其在为行业探索...……更多
...和现实意义。汪海波希望遵义市广大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致力于深度挖掘,不断提升《遵义丛书》和《遵义丛书续编》的利用价值,让专业的学术宏著变得通俗易懂,更利于普及优秀传统文化;要致力科技赋能,通过数字技术让...……更多
融现代元素强一流职校 施加法匠艺育能工巧匠
...发展特色示范校、上海市优质中职培育校等创建为标杆,致力于品质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13年,学校面对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以及逐年提升的行业入门门槛,调整并优化专业布局,为学生谋求更宽广的发展之路,开...……更多
PICO携手英特尔发布文化IP「何以华夏」
...文化IP「何以华夏」。作为原创内容IP,「何以华夏」将致力于探索VR内容的全新类型,助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IP系列内容不仅包含了三家国家级博物馆的相关文物及文化主题的合作,也有与中国国家地理合作,知名博主无穷小...……更多
北宋时期的繁荣与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
...。苏轼就曾表示,诗歌创作不应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应该致力于写出千古流传的佳作。这一时期的词体创作也进入鼎盛期,为词人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词体注重抒情,与民间歌曲结合紧密,很受普通百姓欢迎。屈原赋的产生为...……更多
锔匠、诗人、隐士,锔匠先师胡令能
...家,道家代表人物。列子隐居郑国四十年不入仕途,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其著述对中国人思想影响甚大。列子卒后葬于圃田。胡令能出于对列子的崇拜,隐居于圃田列子陵园,终生为其守墓。地道的锔匠关于锔匠胡令能的身世...……更多
抓好规划落实 突出“头部产品”
...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我们也会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致力于将中国人文社科前沿领域成果向海外推介,实现凝聚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价值的优秀原创性学术成果走出去。” 清晰的思路还来自挖掘地方文化优势,以品牌化实...……更多
中新教育丨揭秘新学科专业 中国古典学“学什么”?
...国古典学还重视对古代中国多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致力于传授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吴洋说,与古代文学、古代哲学等专业领域相比,中国古典学专业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回归典籍本身,甚至尽可...……更多
2023年度“时代好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了独特的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亟待继承与发展。本丛书致力于探寻中华美学的精神内核,其价值与特色体现在:一是突破既往、填补空白;二是站位高远、创见独到;三是格调高雅、制作精良。丛书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更多
文化人物|一位70后古籍修复师的寻纸之旅
...代艺术进行对话。而很多人不知道,在浙江图书馆有一位古籍修复师,数年间走遍国内13个省(区),寻访手工古法造纸,这些可触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25种实物手工样纸,都被浓缩聚集在了她写就的《寻纸》一书中。一提...……更多
讲述新黄河人新黄河事
...播工程”重点项目,《黄河文化大会》第一季和第二季都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二季节目除了围绕黄河主题设立“百舸争流”“泾渭分明”“鱼跃龙门”“黄河入海”等答题...……更多
中国第一部会计通史在武汉发布
...法”起源于东汉的确凿证据。据悉,鉴于郭道扬40余年来致力于会计史研究并取得开创性成就,国际会计史学家学会理事会最终投票决定,2024年第16届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这将是全球会计史学界最高级...……更多
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揭牌成立
...的机构,属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分院之一,将致力于集聚海内外优质学术资源,深入挖掘南平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一论坛、一讲坛、一课堂”等联培联讲联研学术品牌。该研究院将整体性研究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更多
谢飞、唐国强悼念马精武:他一生致力于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武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员,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电影演员,用其教诲和指导让许多年轻演员获得了成功的机会。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中国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86年的生命...……更多
2023年中国医学—食疗整合联盟年会在江西樟树举办
...,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的“医学—食疗”整合发展之路,致力于食疗产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推广,先后开办了14个食疗相关专业,培养了百余名食疗产业相关博士、硕士,构建了“本—硕—博”食疗产业人才梯队;主...……更多
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活”起来本报记者 李 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08日 第 08 版)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在进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数...……更多
...: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田晓航)全国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工作标志性成果《新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9日在京正式发布,共收录全国379个藏书机构收藏的1912年以前写印的中医古籍8650种。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绘红楼梦 游大观园——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开展“绘红楼”手抄报活动
鲁网2月19日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春日里,大河学校四年级一班携手步入文学殿堂,共同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红楼梦”手抄报创作之旅
2025-02-19 17:30:00
从发现美洲到波士顿倾茶,短短200年,美国是如何独立的?
美国是一个历史相当短暂的国家,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如果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观看美国的发展史,将会发现这个国家的成长就是一本血腥的资本家成长史
2025-02-19 19:08:00
山东小伙于海宁:明知女友患癌将死,却执意结婚,如今孤单一人
如果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能与你分享欢乐和泪水的人,便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幸福。可如果你的男友或者女友患了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
2025-02-19 19:25:00
原创她是母仪天下的太后,一生克死三个男人,心中苦闷何人知
王政君,西汉成帝刘骜的生母,虽然贵为太后,母仪天下,吃喝不愁,但内心的苦闷只能自己忍受。她极其渴望有一个男人能够陪在她的身边
2025-02-19 19:46:00
他是末代“黑道教父”,身高1米58令人忌惮,4个女儿也无人敢娶
“若问黑道哪家强,快去东北找华强。”这句顺口溜中的“华强”,并不是香港演艺界大佬向华强,而是演员孙颜王扮演的刘华强,而这个人物的原型是石家庄的悍匪张宝林
2025-02-19 19:53:00
侯宗原国学:易经在古代的运用场景
在古代,易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本文将介绍易经在古代的一些运用场景。朝廷决策
2025-02-19 15:59:00
太监在夜里伺候妃嫔,为何暗藏苍耳于鞋底?怕她们不满意自己遭殃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产生过一个特殊的职业,名为太监。皇帝在后宫是除了小皇子一位唯一的成年男性,号称有佳丽三千,彰显着帝王尊贵的身份地位和皇权
2025-02-19 12:01:00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个省,从来没有出过皇帝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帝王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2025-02-19 12:10:00
中国有个名字,普通人没资格取这名,能力一般的皇帝也不敢取这名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神州大地的几千年漫长岁月中,封建王朝就有2000多年的统治历史。秦汉、隋唐
2025-02-19 12:15:00
为什么韩信非死不可?800年后的李世民,给出了标准答案
对于刘邦杀韩信一事,后世的人都觉得是一步烂棋,因为韩信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武将,虽然刘邦成功收复天下,但是周边的地区还是受到匈奴的侵扰
2025-02-19 12:31:00
世人皆知“说曹操,曹操到”,其实下半句更经典,只是没人敢提
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但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名言典故是出自于这两个经典名著的。世人皆知曹操乃是一代枭雄,刺杀董卓
2025-02-19 12:36:00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公元655年的10月13日这一天,唐高宗李治说王皇后诅咒武昭仪,就直接把王皇后和萧淑妃通通囚禁起来。七天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2025-02-19 12:53:00
太平天国崩盘后,十万女子大军就地解散,有人自杀、有人被抓
说到鸦片战争,怕是每个人都会想起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凌乱潦倒,当然这场战争也是以清政府失败结束了,对于外国暴力的威胁
2025-02-19 13:00:00
因为妻子太漂亮,这个将军被人暗杀了,民国的奇葩事还真多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人物传——庾恩旸》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1918年,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
2025-02-19 13:15:00
她15岁被丈夫卖到王府, 44岁意外成为皇后, 前夫竟也跟着富贵起来!
我们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都对于历史剧情有独钟,很多人在看过包青天的时候,还对里面的剧情念念不忘,特别是对那个精彩的桥段狸猫换太子
2025-02-19 1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