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文化人物|一位70后古籍修复师的寻纸之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4 20:28: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关澜

“纸张2000多年来一直作为文字和艺术的载体,而展览中的纸艺术家则将纸张本身作为艺术呈现,十分具有突破性。”本周,已举办到第三届的上海国际纸艺术双年展拉开帷幕,这一展览以纸为媒,推动传统非遗文化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而很多人不知道,在浙江图书馆有一位古籍修复师,数年间走遍国内13个省(区),寻访手工古法造纸,这些可触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25种实物手工样纸,都被浓缩聚集在了她写就的《寻纸》一书中。

一提起中国传统手工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宣纸,俨然成为中国手工纸的代名词,但宣纸只是传统手工纸的一种,因为原料不同,树皮、竹、麻皆可成纸。宋版书、唐宋书画何以做到“纸寿千年”?就是因为手工纸的工艺和原材料都是上乘的,在加工过程中又添加了弱碱性物质,这些都是让手工纸“长寿”的关键。而狼毒纸、羊脑笺均为古纸上品,这些纸又有什么来头?在汪帆的《寻纸》一书中,我们可以知晓一些答案。

文化人物|一位70后古籍修复师的寻纸之旅

今年45岁的汪帆,2001年进入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2007年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修复古籍,找到可以乱真的传统手工纸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2013年,浙江图书馆曾向拉萨一所学校采购过狼毒纸,喜欢旅游的汪帆在当年的进藏旅行中,自然而然动了寻访狼毒纸的心思。经过多方联系,汪帆在尼木县见到了狼毒纸手工艺人,那位老人席地而坐,用刀子削着狼毒草的根茎。狼毒草全株有毒,能有效防虫蛀。西藏空气稀薄,天气干燥,易于纸张保存,因此,由狼毒草藏纸书写、印制的西藏古籍经书,除自然磨损风化破裂外,绝少见到虫蛀现象,故狼毒草藏纸被誉为“写印馆藏文献资料的极品”。就这样,旅游与寻纸、爱好与工作结合在了一起,也让汪帆意识到,“在天南海北不为人知的广袤地区,还有许多古法手工如苔花般独自绽放。”

7年时间,汪帆走遍福建、江西、山西、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地,通过野外考察、勘访手工纸制作现场,了解并探索有利于手工修复纸传承、发展的途径。在丽江古镇,游客常会看到造东巴纸的手工作坊,其实纳西族东巴纸制作起来颇费时间,从蒸煮、漂洗、打浆、晾晒、碾压,费时颇多,但当地工匠拒绝机器化生产,要的就是那份无可替代的纯手工质感。当地做纸的工匠说,村子里有条贯穿全村的沟渠,里面的水是白色的。汪帆第二天还特意探访水之源头,确认这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白色的,这也正是东巴纸与众不同的秘密所在。

江西、福建深山里长满青苔的纸槽火墙,浙江山溪边成堆晾晒的竹料,沙漠绿洲里的桑皮纸作坊,走出工作室的汪帆在寻纸之旅中,触碰到了古法造纸的真实脉搏。在云南,被称为“活化石”的傣族手工纸造纸技艺延续800多年,古时用作抄佛经,如今包装普洱茶,生命力依然旺盛。当然汪帆也在旅途中遇到不少突发情况:高原反应会伴随头痛、呕吐等症状,山体滑坡导致路面受阻只能弃车步行,在西藏无人区迷路遇上独狼,在太行山谷独自行走……

文化人物|一位70后古籍修复师的寻纸之旅

作为修复工作者,汪帆寻纸的直接目的是找到用于古籍修复的纸张,但这类纸张要求非常严格,寻访过程中发现的古法手造纸未必够格,这一现实曾令她纠结不已:还要不要继续寻访下去?与此同时,汪帆也看到有很多工匠即使在困苦条件下,依然坚守手工纸行业,这怎能不让爱书之人心动!因此,汪帆寻访的目光也就越来越多聚焦到造纸过程中的关键主体——造纸工匠身上。

文化人物|一位70后古籍修复师的寻纸之旅

福建山区因竹资源丰富,一直是竹纸的重要产地,其中又以光滑如油、温润如玉的连史纸为代表。2016年夏天,汪帆跟着古法连史纸传承人邓金坤进山,匠人们要把已浸泡了两个月的竹纤维敲打成丝,漂洗、晾晒后运回家开始造纸。这些工序邓金坤从小耳濡目染,洗青、沤料、天然漂白、焙纸、捞纸,工序一个少不得。其中的捞纸是重要一环,纸工要借助竹帘捞起一部分纸浆,再借助一定的手法将其布散成成型的湿纸页。“‘连城捞纸法’要捞3下,很考验师傅的技术:既要增加纸张拉力,又要确保纸张薄度。一个学徒初步掌握按放竹帘的手艺需要4个月,要精通则需一生的磨炼。”

在一次次寻访中,汪帆结识了一批民间造纸工匠,却也耳闻目睹老一辈造纸人的离世。2014年,素有“桑皮纸之乡”称号的新疆和田墨玉造纸的传人托乎提·巴克老人过世。“之前我们曾通过中介向他购买过纸张,原以为自己一定有机会见到老人,无奈愿望如此脆弱。老一辈造纸人在老去,在逝去,有的幸而有人传承,有的却永远没有了传人。”同时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有造纸新旧两代人的观点碰撞,一位年轻造纸人坦言:“我想做好的纸,按照真正的古法工艺去操作,而我父亲却反对我的做法,怕我投入太多,一旦不如其他人用现代工艺做出来的纸便宜好卖,最后反被排挤出市场。”

正是目睹了当代造纸工匠在传统技艺与生存之道之间的挣扎与不易,汪帆越来越觉得,手工造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单靠古籍修复,这个市场太小了,这些工匠活不下去的。在日本,她在东京银座看到许多手工纸商店,形形色色的纸制艺术品令人购买欲大增。如何让手工纸存活下去?汪帆觉得,除了文化用纸(如古籍修复)之外,向艺术用纸、功能性用纸转化,可能是可行的道路。因此,她想做造纸工匠和全社会之间的桥梁,把手工造纸的工艺和现状告诉更多人。

文化人物|一位70后古籍修复师的寻纸之旅

在《寻纸》中有这样一段话:“造纸匠人们只有在首先解决了温饱,并且开始走上小康之路时,才会挺直腰,不纠结于些微利益,才会有底气谈襟怀,才有可能不无奢侈地腾出手来,为古籍修复界,手工纸的金字塔顶尖,呈上不负先人荣耀、量少却质优的好纸!”汪帆相信,只有让手工纸被更多的人看到,被更多的人支持,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程山水一张纸
...眼底;推窗,闲听鸟语花喧。我在孤山路28号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工作。古籍部的院落内红楼、白楼绿树掩映,空中荡漾着淡淡的樟木香味和古籍的陈年气息。若不抬头,则很难望见背依孤山的那幢
2023-11-17 12:59:00
千年皮纸展新卷!《人民日报》关注贵州丹寨县石桥村传承老手艺、探索新业态
...自治州丹寨县石桥村因“纸”而兴。当地手艺人研制出的古籍修复专用纸,走进专业文博机构;古法造纸融入现代工艺,创新品类、提升产能;依托文化资源,发展“古纸+”等文旅产业。传承老手
2023-12-22 13:15:00
...是文化的载体,其品质关乎书画典籍“寿命”。尤其是在古籍修复领域,选用纸张只有遵循相同工艺、达到相同品质,才能“修旧如旧”。但要如何恢复那些历史名纸?农民出身的朱中华,觉得只靠
2024-10-22 07:24:00
古籍与近现代纸质文献,哪种更“脆弱”?
...重点专项立项通知,由南京博物院牵头申报的“馆藏中华古籍与近现代纸质文献规模化脱酸装备试制及实证”项目获批立项。这是南京博物院在“十四五”期间获批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
2023-02-13 20:20:00
...期是最名贵的典籍用纸。2017年,黄宏健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合作开展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经过几年努力,将近乎失传的生产工艺重新“复活”。如今开化纸成了网红,会不会出现
2023-07-05 00:29:00
共话传承保护!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穗召开
...初心,一支多学科研究人员创始组成的研究团队,一系列古籍保护与利用相关的创新应用成果,正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书写着一段新时代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佳话。11月19日
2023-11-22 22:58: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江苏各地公共图书馆探索古籍创新传播唤醒“沉睡”宝藏,让今人看懂古籍□ 本报记者 周 娴“乾隆四十四年,乾隆帝下旨,在金山行宫旁,建起了一座皇家藏书楼‘文宗阁’。
2024-06-04 05:14:00
...,孩子们还体验了抄纸,亲手制作出完整的纸张。在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的古籍线装本展示厅里,孩子们观赏了印制精美、内容丰富的古籍,并了解了古法宣纸四色套印技术。最后,展厅负责人给
2024-09-03 07:30:00
...接近古纸水平,纸张保存寿命可达千年以上,不仅适用于古籍修复、书画创作,且可用于印刷。“未来,我们将全力推动开化纸成为书画创作、古籍修复、雕版印刷等领域的中国传统纸代表,要让开
2023-06-29 04: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男子国庆假期开飞机返乡 普通人实现“飞行梦”还有多远?
大皖新闻讯 这个国庆假期,当众多车辆在高速公路排起长龙时,合肥飞行教员王磊载着女儿,仅用80分钟就飞完了300公里的返乡路
2025-10-08 19:22:00
六安一处河堤草坡,国庆假期变成滑草乐园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位于六安城东安丰南路与淠河总干渠交界处的一段河堤草坡却热闹非凡,许多年轻家长带着孩子来此进行滑草娱乐活动
2025-10-08 17:00:00
大连一动物园观光车压碎老虎下巴?涉事动物园回应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大连森林动物园有老虎被观光车压碎了下巴。8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大连森林动物园
2025-10-08 16:59:00
坚守岗位度中秋|安庆行车公寓工长的一天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接近尾声,安庆行车公寓工长潘晓波连续在岗,又度过了一个工作忙碌的假期。作为一名铁路双职工,他和担任高铁乘务员的妻子早已习惯了节假日的聚少离多
2025-10-08 15:50:00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码上响应”解民忧
河北新闻网讯(杜小楠)10月1日清晨,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码上监督”平台收到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辖区居民王先生为国庆假期出行提前办理了身份证
2025-10-08 12:24:00
晋州市举办“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10月1日,晋州市文联、大地书画院在晋州镇李家庄民俗文化馆开展“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和笔会活动
2025-10-08 12:21:00
赵州桥景区:联动救援,落水无人机“完璧归赵”
河北新闻网讯(聂聪超)近日,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游客在景区拍摄时,由于操作不慎,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坠入水中。接到求助后
2025-10-08 12:27:00
学府碑廊传经典
学府公园花团锦簇,游客在秋雨中赏花拍照。张澍宏 摄国庆期间,学府公园内银杏初染、桂香浮动,太原市第十七届“一园一品”暨学府公园第十六届“国学艺术展”秋之篇章拉开帷幕
2025-10-08 11:16:00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