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19 12: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655年的10月13日这一天,唐高宗李治说王皇后诅咒武昭仪,就直接把王皇后和萧淑妃通通囚禁起来。七天后,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子李弘成了嫡长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那么,唐高宗李治为什么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是否有人出来反对?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继承皇位,就是唐高宗。高宗李治这个皇帝当得不轻松,本来他的资质平平,和皇位毫无关系,如果不是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涉嫌谋反,在权衡利弊之后,太宗才选择他为太子。

否则,李治是毫无机会的,所以李治刚继位的时候,工作非常勤奋,干出了一些成绩,哪怕是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处理的也十分妥帖。对于李治这段时间的治理,无论当时的人还是后世的史家都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因唐高宗在位第一个年号为永徽,因此称他的治理为“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但是,就在群臣认为先帝李世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候,高宗李治突然宣布要把皇后废掉。高宗李治为什么要废掉皇后呢?李治的王皇后,出自当时的门阀士族大家,王皇后所在的家族是太原王氏家族,太原王氏家族不仅享有极高的社会威望,还和李唐皇室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首先,王皇后的叔祖母是李渊的妹妹,太宗的女儿也嫁给了太原王氏家族的王大礼。王皇后也是太宗给李治亲自选的皇后,既是世家大族,又是世代联姻,而且王皇后没有任何的过失。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李治要废掉皇后,主要原因是他要立武昭仪,也就是后来的女皇武则天为皇后。

面对皇帝李治这超乎寻常的举动,大臣们议论纷纷,作为执掌朝政大权的尚书右仆射褚遂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他说:“王皇后是太宗亲自给你选的皇后,而且太宗去世之前嘱咐我,要好好的辅佐陛下和皇后,而且太宗还说皇后没有过错,是不能废的。”

褚遂良还说:“武昭仪之前是先帝的嫔妃,陛下呢?你册立她为皇后,你不要脸,老臣还要脸呢?”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那么李治为什么会看上自己父亲的嫔妃,而且又执意要立她为皇后呢?

武昭仪的父亲是荆州都督,这个身份在当时还不算入流,但是她的母亲身份显赫,是弘农杨氏,而她母亲40岁才嫁给了武则天的父亲,当个侧室,所以在武家也没有什么地位。后来武昭仪12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了,杨氏在武家就备受歧视,实在过不下去,于是就带着三个女儿到长安亲戚家寄人篱下。

在当时,作为一个女人,武昭仪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通过嫁人这一条路,但是她这个家庭状况非常的难,因为人们娶妻子不光看长相,还要门当户对,你穷家小户地想攀上有钱的有权的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所以武昭仪只能认命,找个普通人家还可以,平平安安的过日子。但是武昭仪根本不是一个听天由命的人,等到了少女时期,武昭仪通过选秀就进入了皇宫,很快被封为五品才人。不过从此以后的12年时间,武昭仪就一直是个才人,到了她25岁的时候,唐太宗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老皇帝一死,像才人这样身份的人只能到感业寺修行。

可以说,当时武才人的人生算是画上了休止符,不过最终李治把武才人带回了皇宫,因为据说两个人在之前太宗病重的时候就认识了,而且李治对这个武才人迷恋到一往情深的地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本来李治和武昭仪的事儿不是很光彩,现在褚遂良当着朝廷的面把这事抖了出来,大骂武昭仪,这样的出身和经历配得上大唐的皇后吗?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说完,褚遂良当众脱下朝服扔到地上,准备要告老还乡了。高宗李治脾气再好也忍不了,直接命人把褚遂良轰出大殿。你爱告老还乡,那就告老还乡去吧。

褚遂良被轰了出去,其他老臣也气不过,担任侍中(位正三品,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兼太子宾客的韩瑗,就站出来说:“普通人找老婆还讲个门当户对,更何况皇帝呢。”

然后韩瑗又说什么纣王找了苏妲己,导致商被周取代,又说周幽王贪图美色,让赫赫宗周灭亡了。反正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不要随便废皇后,也不要沉迷美色,会误国的。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接着出来的是中书令来济,来济说陛下立皇后要选名门礼教家庭出身的淑女。接着又给李治讲了周文王娶老婆的故事,说娶贤惠的女人当皇后,不光能辅佐君主,还能成为天下妇女效仿的对象。

总之,这些太宗朝的老臣,大多都还是唐太宗时期冒死觐见的精神头儿,说话一点都不留情面。什么汉成帝沉迷美色导致亡国,什么周文王娶个好妻子,国运昌盛,反正这些老臣从血统、身份、背景各个角度,来论证武昭仪不配当皇后。三省重臣、前朝元老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绝对不行。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其实最开始李治没有打算让武昭仪当皇后,他也知道废掉皇后非常麻烦。李治最开始只是想给武昭仪一个夫人的编制,夫人这个编制虽然不是皇后,但是起码比才人要高,但是当时的高宗有四个夫人,编制满了,于是李治就说要不要扩编,四夫人改成五夫人行不行,这个也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李治当时看到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条路,一步到位,直接封为皇后。这就让老臣们彻底坐不住了,集体劝谏,各种例子典故全都出来了,但是高宗李治就是不松口,于是反对的大臣们就寄希望于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地位无人能及,如果没有长孙无忌,李治这个皇位也不一定能坐上。其实,李治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早就找过长孙无忌,他甚至和武昭仪亲自上门,带着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让长孙无忌帮自己说话,甚至把长孙无忌喜欢的一个小妾的儿子提拔做了大官。

但是长孙无忌在这件事情上不发表任何看法,为什么这些朝廷重臣,包括长孙无忌都对这件事持反对的意见呢?

武昭仪和王皇后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生了两个儿子,而王皇后没有儿子。当然,这也不是非要改立武昭仪为后的唯一原因,比如萧淑妃也生了儿子,但是朝廷大臣根本不看生没生皇子的问题,他们甚至宁愿让庶出的皇子当继承人,也必须力挺王皇后。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这么做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士族的利益,唐朝皇帝哪怕是政治上的主宰者,但是在社会影响力方方面面,依然要仰仗士族大家。

所以废王皇后这件事情,长孙无忌的态度是非常坚决,不说、不听、坚决不支持。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李治换皇后,太宗时期的老臣李勣就特别会来事儿,上来就给高宗来了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选皇后是皇帝的家务事,你为什么问这些外人呢?这事往简单地说,不就是你自己的家务事吗?外人说得着吗?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于是,公元655年的10月13日这一天,李治说王皇后诅咒武昭仪,直接把王皇后和萧淑妃通通囚禁起来。七天后,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子李弘成了嫡长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

高宗李治如此的任性和执着,也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出,当时他对朝政把控能力的自信。拥有了自己的心仪皇后,又册立了自己心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

武昭仪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为她下面的执政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那么,极力反对和赞成武昭仪为皇后的朝中几位大臣,又有哪些结局呢?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位极有手腕的人,不讲什么人,一旦得罪她,她就会往死里整。因此,极力反对的几位大臣,包括皇帝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结局相当的凄惨。

公元657年,褚遂良被武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武则天指使许敬宗等人诬告来济、韩瑗与褚遂良妄图谋反。658年,褚遂良在爱州带着遗憾离世,享年六十三岁。尽管他死了,武则天依然还不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爱州。

因为被诬陷谋反,韩瑗就被贬为振州刺史。659年韩瑗病死,死后又被抄没家产。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唐高宗李治为何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朝中大臣站队,结局冰火两重天

660年,来济改任庭州在西突厥十姓的边界,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刺史。662年,西突厥部落进攻庭州,来济统兵防御,赤膊上阵,率军出击,力战阵亡。

而极力迎合武则天的李勣却得到了重用。

公元669年,李勣被加封太子太师。年底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李治为他举办丧事,停止上朝七天,让他陪葬在昭陵,李勣得以配享高宗庙受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治废王立武的真相是什么
唐高宗李治在历史上争议比较大,主要就是因为武则天这个女人的出现,让原本可以安然度过一生并且留名青史的李治,成为千古以来人们议论纷纷的人物之一。关于他的议论当中,废除发妻王皇后一事
2023-07-22 14:21:00
武则天还俗入宫,与唐高宗真心相爱,李治内心爱江山还是爱美人?
...是选择美人呢?恐怕不同的人选择也不一样,比如唐朝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的感情,李治爱武则天到底爱多深?李治会为武则天放弃江山吗?李治内心真实的想法恐怕李治本人也说不清楚,但
2024-02-27 21:38:00
武则天怎么不杀程咬金
...他下杀手,这个人就是程咬金。 公元655年:武则天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公元656年:程咬金挂帅西征 公元656年:程咬金因为贻误战机,杀降取财,被罢官;虽然随后起用为
2023-10-09 15:07:00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唐高宗接进宫前,曾做过唐太宗的才人(唐朝嫔妃的一种)。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眉来眼去,暗通私情。唐太宗死后,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武则天依据
2024-06-02 08:37:00
为什么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忽然宣布:他要废掉原配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这瞬间在朝野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强烈反对。为啥呢?但凭武则天是先皇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这一点,就足够了。
2024-05-15 17:09:00
唐高宗李治在临死前下了一封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七天后出殡,皇太子李显在灵柩前继位为帝,下葬的各项园陵制度,一切以节
2024-07-16 16:59:00
唐高宗李治:被低估的英明君主,疆域扩张与内政稳定
...统治下唐朝的疆域空前强大,外国对他的评价都很厉害。唐高宗李治的登基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任皇帝,他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在李世民最看好的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相
2024-02-29 02:34:00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手段,基本上每一部有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影视作品都会将唐高宗李治刻画的十分庸碌无为。在很多的电视剧当中,李治的很多政治决策都是要通过武则天进行拍板的,这就让李治的形象变得非常庸懦
2024-07-07 19:30:00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怎么办?武则天如何答
...说起一代女皇武则天,无法不提起她和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高宗李治的故事。有人说武则天入宫是因为她的才华,其实更多是因为美貌,但唐太宗选她入宫后却只封了个小小才人,且入宫12年、直
2024-06-19 16: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