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要阻拦武则天当皇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08:37: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唐高宗接进宫前,曾做过唐太宗的才人(唐朝嫔妃的一种)。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眉来眼去,暗通私情。唐太宗死后,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武则天依据唐例,和其他没有孩子的嫔妃一起在感业寺出家为尼。

后来唐高宗李治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二人互相倾诉思念之情。

当时的王皇后因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与萧淑妃明争暗斗,王皇后想利用武则天打压萧淑妃,于是趁机向唐高宗李治进言,将武则天接进宫内。

因武则天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嫔妃,按辈分,唐高宗李治得喊武则天一声母妃,接进皇宫,本就惹得群臣反对,可他还一意孤行,非要让这身份敏感的人登上母仪天下之位。

你可知向来迂腐的大臣,是如何劝说唐高宗的?为何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肱骨大臣都纷纷要阻拦武则天当皇后?

武则天向来有野心,为登上皇后之位,她先是牺牲自己的女儿诬陷王皇后,又派人联系肱骨大臣长孙无忌,用钱财和地位诱惑长孙无忌,暗示他当着朝臣的面向唐高宗提议废后,可长孙无忌顾左右而言他,对武则天给予的权势诱惑熟若无睹。

当她费尽周折利用手段废掉王皇后之后,便开始图谋皇后之位,虽说后宫不得干政,可前朝后宫却是荣辱与共的。武则天暗中联系朝臣让他们上书请封自己为皇后,李义府与长孙无忌素有愁怨,为报复长孙无忌他投靠武则天,在值宿时接近唐高宗请封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得知大喜,不久之后,李义府便被提拔为中书侍郎。随后久未升迁的崔义玄、袁公瑜等人都纷纷投靠武则天,为其说尽好话,大臣们看清封武则天有利可图,便纷纷效仿。

这些见风使舵的人乐意看到武则天当皇后,可效忠于皇室的人,却不愿看到唐高宗犯下如此大错。先帝在时曾对褚遂良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褚遂良牢记先帝所托,进宫劝谏唐高宗说:“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褚遂良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他甚至因为此事请求唐高宗放自己回家。

褚遂良用先帝遗命来劝说唐高宗,希望他能感念孝道,阻止唐高宗废掉王皇后。王皇后性情淑君,除却被武则天诬陷外,没犯过任何错,朝中大臣都十分欣赏她。

韩瑗得知唐高宗要废王皇后时,极力劝谏说:“匹夫匹妇,犹相选择,况天子乎!皇后母仪万国,善恶由之,故嫫母辅佐皇帝,妲己倾覆殷王,《诗》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每览前古,常兴叹息,不谓今日尘黩圣代。”

韩瑗以国家大义来劝说唐高宗,希望唐高宗能以国事为重,放弃立武则天为后。可无论大臣们如何劝说,唐高宗都坚持让武则天做皇后。许敬宗在朝中大放厥词说:“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武则天命人把这一席话传到唐高宗耳中,唐高宗本就因大臣的反对而愤恨,他听到“家事”二字之后豁然开朗,他不再去问别人的意见,也不再苛求朝臣的支持,而是雷厉风行地下达圣旨,立武则天为后。当初那些反对的大臣心中虽有怨恨,却也知道君无戏言,只能听皇命行事。

综合而言,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之所以纷纷阻拦武则天当皇后,原因无外乎三点:

一,当时的王皇后是生前的唐太宗李世民钦定,也就是说,废掉王皇后,就意味着更改、推翻唐太宗留下的一切制度,比如长孙无忌一干人等的辅政地位,这从另一方面说,唐高宗李治这是要独立自主,所以这些迂腐的老臣当然要反对;

二,一国之母和普通嫔妃还是不一样的。就拿李治接武则天进宫,虽然也有人反对,但是没那么强烈。直到听闻唐高宗要“废王立武”,反对声才日渐高涨。毕竟皇后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地位尊崇。而武则天此前是先皇(李世民)才人,后又入感业寺为尼,这在古代礼仪道德为天的时代,肯定是会遭受到各方阻拦的;

三,武则天背景没有王皇后强大,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仅仅是一个木材商人,后因李渊起兵出钱资助,才混得一官半职。王皇后就不同了,高祖父王思政是西魏将领,官至尚书左仆射,王皇后一族与唐朝皇室系旧亲,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孙女。

因此王氏出身显赫,既是西魏重臣的后裔,其父母两族亦都是唐朝皇室的姻亲,属于关陇贵族军事集团。这么一对比的话,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反对也不无道理,毕竟李治刚继位,需要关陇贵族势力的扶持。

可惜的是,终究还是没能阻挡成功,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当初一些反对立后的大臣都惨遭迫害,诸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被罢官削爵,流放外乡,最终惨死。

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虽有很多肱骨大臣的反对,可唐高宗却一直坚持,而且武则天暗示长孙无忌提议废后和用官职拉拢朝臣这两件事上,唐高宗不仅没加以阻止,还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由此可见,武则天能有此成就,凭借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谋略,更多的是高宗的信赖和宠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淑妃的挑战,王皇后在永徽二年(651年)将在感业寺出家的武则天接回了皇宫。永徽三年(652年),王皇后迫使唐高宗立宫女生的庶长子李忠(王皇后的养子)为太子。这两件事都得到了长
2024-06-11 19:13:00
权谋之斗:长孙无忌如何助武则天登顶皇后之位
为了避免误解,事先声明:标题说的李世民组成武则天称帝,指的是无意的,不是有意促成的。核心在于他信错了一个人,用错了一个人。李世民信错的人就是他的儿子,太子李治。他认为自己这个儿子
2024-02-07 17:17:00
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有何历史意义
提起武则天,我们都会想到,她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是如果有人说,武则天当皇后的历史意义,比她当皇帝还重大,你同意吗?这个观点,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所
2024-05-13 15:52:00
李治是喜欢武则天才封为皇后的吗
唐高宗肯定是喜欢武则天的,除了武则天长得漂亮,符合当时的美人标准外,高宗李治性格懦弱,做事依赖别人,特别是母亲早逝,他更喜欢年长的女人,有人说这是恋母情结。武则天大李治4岁,她的
2023-06-06 14:46:00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导语:《武则天秘史》李治是庸碌皇帝?功比仁宗康熙,为何废掉结发妻子,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武则天秘史》等这一类有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影视剧到如今也已经拍摄了许多部,或许是为
2024-07-07 19:30:00
唐高宗为什么废立皇后?王皇后有什么故事
...徽六年(655),唐高宗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几乎同时,朝廷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均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而遭到贬逐或诛戮。对于这一史实
2024-06-22 19:50:00
长孙无忌与武则天的权力对决:权臣败落的必然与偶然
...的地位。但是之后的发展堪称魔幻:那就是长孙无忌在和武则天的斗争中被武则天斗败,最终还赔上了性命。那么,为什么长孙无忌没能斗得过武则天?这一切,还得从李世民尚在人世的时候说起。
2024-02-18 19:42:00
...治舞台。根据传统史书的描述,李治废掉王皇后是受到了武则天的欺骗和蛊惑,是个软弱平庸的“昏童”被“蛇蝎美人”诱惑而犯下大错的故事。但唐高宗李治废掉王皇后是特别的政治考虑,武则天
2024-06-06 06:20:00
唐高宗李治:被低估的英明君主,疆域扩张与内政稳定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帝,在那个年代全是关于武则天的传说,所以导致当时的皇帝李治很容易被人们遗忘,毕竟武则天的光芒太过强大。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一代女皇武则天
2024-02-29 02: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