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9: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导语:《武则天秘史》李治是庸碌皇帝?功比仁宗康熙,为何废掉结发妻子,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武则天秘史》等这一类有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影视剧到如今也已经拍摄了许多部,或许是为了突出女帝武则天的手段,基本上每一部有关于女帝武则天的影视作品都会将唐高宗李治刻画的十分庸碌无为。

在很多的电视剧当中,李治的很多政治决策都是要通过武则天进行拍板的,这就让李治的形象变得非常庸懦,可能这更加有利于渲染整部影视作品的氛围,利用唐高宗李治与女帝武则天之间在政治才能上的差距,突出女帝武则天在政治上的远见和才能,给予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更高的殊荣和评价。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上,女帝武则天的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一个非常庸俗无为的人吗?就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中,也把李治说成一个毫无作为的君主;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首先,在很多电视剧当中,刻画得唐高宗李治不理政务的这一形象就非常的错误。李治继位初期,虽然有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掌控着朝廷的大权,但是李治也是不遑多让,他每天处理政务长达十几个小时,这样的勤劳程度在很多地方当中也是位居前列的。

他在位的时候,唐朝的疆域范围达到了鼎盛,向北任用高侃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向东平定高句丽等等,这些事件是其祖父唐高祖李渊,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想做的事没做到的事情,唐高宗李治都做到了。

唐代的版图也是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向北囊括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32年之久,以此来看,唐高宗的政治才能其实并不亚于武则天,他对于唐朝政治和经济的贡献也是非常卓著的,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也少不了唐高宗李治的功劳。可以说,李治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守成皇帝之一,他的功绩足以与创造“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创造北宋最富裕盛世的宋仁宗,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有得一比。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其次,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上,也并不像是很多电视剧当中所描绘的那样。虽然在唐高宗初期她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到了后来,唐朝也是经历了一段帝后交锋的历史时期的。因为武则天干预唐朝的政治决策十分明显,唐高宗李治曾经有过多次想要废后的举动,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就是因为为唐高宗李治拟订废后诏书而被武则天拉下马的。由此可见,武则天的阵容与李治的阵容交锋实际上非常激烈。

除了武则天罢免上官仪之外,李治对于武则天势力集团的清理也是非常有手腕的。他在位期间武后的支持者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武后的政敌及家属封侯拜相,王皇后(废后)家族的兄弟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武后对此皆无可奈何。上述这些都说明李治并非是一个庸碌无为的皇帝,相反,李治对于唐朝政治、经济、社会的贡献是可以与武则天比拟的。

李治输给了武则天也并非完全是由于政治才能的原因,一个是李治输在了“废王立武”的事件上,另一个原因是李治输在了自己的身体上。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那么李治为何要“废王立武”呢?第一,李治的性格比较仁慈,柔弱,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来辅助李治;而唐太宗为了防止主少国疑,军权旁落的危险,防止出现隋文帝杨坚以外戚辅政的身份夺取北周的江山,唐太宗将女儿长乐公主和新城公主分别下嫁长孙家族来巩固联姻;唐太宗又有意安排褚遂良保护长孙无忌,但是太宗却不知道,此举竟是养狼为患,也为武则天的上台埋下了伏笔。

唐太宗曾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于是,“初,无忌与遂良悉心奉国,以天下安危自任,故永徽之政有贞观风。帝亦宾礼老臣,拱己以听。纲纪设张,此两人维持之也。”《新唐书》卷105《长孙无忌传》。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从以上词语可以看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对“永徽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两人成了铁板一块的小集团。这就造成了长孙无忌成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人物,权倾朝野,可以左右皇帝的决策,而李治的王皇后与长孙无忌还有联姻关系,也就是说长孙无忌是站在王皇后一边的。

权力是个好东西,一旦大了就会出事的,长孙无忌在房遗爱等人谋反事件中的强势反应,诬陷大臣,干涉皇室等种种作为遭到了皇室和大臣不满和痛斥。

李恪骂他“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资治通鉴》199卷;许敬宗斥他“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资治通鉴》200卷。

李治也意识到了这种危险,面对这种功高盖主的大臣,如果不能保持时刻忠于皇帝,那么下一步就是废帝或者杀帝了;况且李治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的瓦解长孙无忌集团,但王皇后与长孙无忌有深的利害关系,要想削弱长孙无忌的势力,那只能先从王皇后下手了。而宫中的萧淑妃政治才干一般,大臣们支持势力也要,那么李治只能重用武昭仪(武则天)了。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武昭仪与王皇后相比虽然有一些劣势,武昭仪是先帝才人,还曾出嫁入感业寺,名不正言不顺;王皇后是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赐婚,也就是说王皇后是李治的结发妻子;并且王皇后还得到朝中宰相重臣的支持。

但是,武昭仪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皇后无子,按照唐朝法律规定这是犯了“七出”之罪,丈夫是可以休妻的,何况在皇家。而最为关键的是武则天的手段比王皇后强很多,武则天为了当皇后不择手段,甚至掐死自己亲生女儿然后嫁祸给王皇后,其残忍程度最终让王皇后望而却步,武则天成功当上了皇后,这也意味着,李治的皇帝做不多久了。

最后,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要远比王皇后和萧淑妃深得多。

《资治通鉴》第206页记载,“王皇后、萧淑妃与武昭仪更相谮诉,上不信后、淑妃之语,独信昭仪。”《资治通鉴》第199页,面对“兼涉文史”又有权术谋略的武则天,唐高宗说“朋友易得,知音难求”。由此,可见李治与武则天的感情和互相信任程度,那么“废王立武”不足为怪了。说到底,李治迫不得已的“废王立武”竟是唐太宗埋下的伏笔。

为何说唐太宗埋下伏笔,让武则天成皇后

李治败给武则天第二个原因:输在了自己身体上,唐朝的李氏家族有一种家族性的遗传病,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后世很多任君王都有这样的病症,高宗李治自然也是不例外的。后期的唐高宗李治也深受这种家族性遗传病的困扰导致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后期为了休养身体李治已经不能够再接触政务,这就给了武则天极大的钻空子的机会。

实际上,李治这个人是非常不好掌控的一个人,这从他多次想要废后的举动来看,他就给武则天想要称帝的念想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他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服从放任的关系,这一对帝后夫妻之间的斗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李治这个人创造了历史上很多记录,他父亲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妻子是武则天,他与武则天生有的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都曾立为太子,其中儿子李显和李旦先后成为皇帝,李治和武则天一家出了四个皇帝,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高宗李治真的懦弱无能吗
...的,后世有强汉盛唐之说,这就形容了唐朝的强大。早在唐太宗时期,唐朝就走向了巅峰,出现了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在唐太宗之后,唐朝没有陷入下坡路,在这之后,唐朝一直保持着强大。
2022-12-29 14:21:00
唐朝这位杰出皇帝,夹杂在父亲和妻子之间,被世人误解千年
...。李治夹在谁中间呢?他前头是开创“贞观之治”的老爹唐太宗李世民,后头是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个是战功赫赫、文治武功双爆表的“千古明君”,一个是权谋高超、历史争议满满的“女
2024-12-19 10:08:00
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从尼姑到女皇,她是如何一步步造就辉煌的?
...,她被李世民看中,从而进入皇宫成为了武才人。不过,唐太宗的后半生虽宠幸武则天,但却没有给她任何的提拔,两人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太宗皇帝去世后,武则天按照礼法进入感业寺,成为了
2023-11-25 15:22:00
武则天为什么要处死对她有恩的王皇后
...个人叫同安长公主,她是谁呢,她是李渊同母的妹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姑姑。而王皇后是她的曾孙女儿。王皇后生的眉清目秀,个性温文典雅。深得她这个曾祖母的喜欢。所以同安长公主极力的向
2023-07-21 21:59:00
权力游戏: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如何颠覆大唐王朝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死。后宫才人武则天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才人在妃子中地位是很低的。高宗李治当太子时,就看中了武则天,即位后来寺中行香。两人重逢,旧情复萌。恰巧,高宗后妃之
2024-03-16 10:40:00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有爱情吗
...,很难用常理推测。01一个14岁入宫的少女,会对已40岁的唐太宗产生爱情吗?据《新唐书·本纪第四·则天皇后中宗》记载:“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这里的“后”指武则
2023-07-20 17:25:00
武则天从感业寺被接回宫,是哪个女人救了她
武则天一开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才人品级中等偏下,所以,武则天并不得宠。唐太宗死后,按照惯例,武则天和那些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一样,被安排到感业寺当尼姑。但是武则天是一个特别有心
2024-06-19 19:22:00
武则天还俗入宫,与唐高宗真心相爱,李治内心爱江山还是爱美人?
...爱武则天爱一个女人就是想要和她在一起。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个儿子,李治能够当上唐朝的皇帝,其实是前八个儿子是在是不争气。李治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被封为太子,相反李治幼年的
2024-02-27 21:38:00
唐太宗逝世后,李治如何处理后宫佳丽的?
唐太宗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皇帝,他死的时候,是皇九子晋王李治接的班。李治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高宗。唐太宗死的时候,后宫佳丽还有上百号人,面对这些小妈们,新登记的皇帝李治是如何对待
2023-10-12 15: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