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青藏高原腹地5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
...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距今5万年前,青藏高原腹地已有人类居住。这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青藏高原腹地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历时6年的最新考古发现,...……更多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交互作用区,构造复杂,拥有险峻的高山峡谷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体已向东生长300公里
...、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人员提出青藏高原东向生长新模式,解决了国内外学术关于青藏高原东向生长驱动机制的难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地学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据介绍,青...……更多
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
...方。现在我们希望把它发掘出来,能揭示几百万年以前的青藏高原这一带的生态环境特征。 在卓奥友峰海拔4800多米的地方,科考队员还发现了上新世的小檗、栒子、云杉等化石。推测在距今500万年的上新世早期,这里曾经存在...……更多
3.5亿年前,秦岭是海洋!听地质专家解密“沧海桑田”
...,曹毅表示,“现今存在于中国大陆内部的主要山脉(如青藏高原、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大别山),绝大多数都经历过从海洋向陆地的变化。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的海洋生物(菊石动物)化石,就是沧海桑田转变的实例。”...……更多
卓奥友峰科考:希望解密高原生理适应机制
...对象,开展急进高原人群生理适应性数据采集和调查,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向山而行、勇攀高峰。朱彤院士和团队成员在卓奥友峰科考中肩负哪些使命?与此前的珠峰科考有何关联、又有何区别?...……更多
非洲黑犀起源于中国?中国科学院:原始祖先1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土地上
...的祖先在距今1000万年,这里写的“晚中新世”。它沿着青藏高原北缘这样的路线,就跨过红海,当时跟非洲是可以连接在一起,从阿拉伯半岛进入了北非,进入了非洲的这个中部,直到今天它仍然在非洲,我们还可以看得见它...……更多
党项羌的起源与迁徙: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千里旅程
...学者根据这首歌,认为党项羌的族源之地在青海湖一带。青藏高原,由于常年受着太阳紫外线的照射,那里的居民,他们的肤色呈现出“高原红”。在青海湖的北面有一大片很大的沙漠,直到现在还有一个地方叫沙岛,这也就解...……更多
中国历史上四大帝王的疆域扩张传奇
...朝逐渐把河西和西域纳入版图;窝阔台次子阔端第一次把青藏高原和东北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而清朝乾隆皇帝时再次把西域纳入版图,奠定了现代版图的雏形。虽然说几乎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但是毕竟在...……更多
吐蕃:夹缝中生存的强大政权
青藏高原有史以来一直是一片荒芜之地,由于海拔地势太高,气候条件太差。一直是人口稀少环境恶劣,难以成为了富饶之地,也难成为强大政权立足之地。可就是在唐朝时期,几乎与大唐一同兴起的就是立足在青藏高原的吐...……更多
高原铁路信号工化身“清洁工” 为铁路道岔“搓澡”
...p>作者 祁增蓓 赵风斌 杨琴仲冬时节,地处柴达木腹地的青藏铁路柯柯站内,寒风呼啸,让人不自觉地裹紧衣裳。16时,十余名身穿蓝黄对比服的作业人员正拿着油泥铲、钢刷、棉纱、防护木锤等工具对铁路道岔进行清扫...……更多
...青海湖盐、茶卡3100、茶卡湖盐三大系列17款产品,延续了青藏高原湖盐特有的风味,至味鲜美。(来源:青海日报) ……更多
...有一个叫五道梁的地方,位于被世人称为“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说起五道梁气候恶劣,有一句顺口溜很形象,“上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在地高天寒、长冬无夏的五道梁当兵,自有乐趣。董甫说他之所以爱上五道梁,除...……更多
郄秀书:“操控”雷电的女科学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郄秀书因在“青藏高原雷暴以及雷电与人工引雷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贡献”当选2023年度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该荣誉旨在表彰国际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最具有远见卓识、在基...……更多
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0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23日,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此次会议以“守护雪豹同道同行”为主题,将通过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研讨会主会议...……更多
青藏高原探出惊天宝藏!价值上万亿!西方分外眼红!我国禁止开采
我国青藏高原惊现沉睡的矿产宝藏?为什么西方国家从嘲讽到羡慕?20世纪初,黄金和铜矿对于中国来说都是十分稀缺的资源。西方国家抓住这点大肆嘲笑中国“缺铜”,还“贫金”,更有固定标签“青藏高原无大矿”。面对资...……更多
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初现规模成效
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已成功验收,为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奠定了基础。 该项目依托青海省科技厅高原生物技术创新转化中心建设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专...……更多
...际,10月22日至23日,以“守护雪豹 同道同行”为主题的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将在西宁举办,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主题交流分享,努力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更多
人民建议直通车|保护高原生态 持续加大青藏高原科研投入力度
...次仁罗布 李海霞“十多年来,我和我们的团队,一直在青藏高原从事经济林的资源收集、评价、保存、利用、研究。随着国家对青藏高原的科研以及生态的重视,现在我们的研究材料正逐步走向应用,在生态建设当中发挥了重...……更多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近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公布了第十四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国强教授荣获该奖励。“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由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于1995年设立,是国...……更多
...科学考察服务中心、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成果展(西宁)”,将于2023年12月21日至2024年1月20日在西宁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展会以“走进青藏高原,守护地球第三极”为主题,届时将组织...……更多
青藏高原最大编组站启用三年 中转运输货物超6300万吨
...有限公司格尔木车务段获悉,自2021年4月15日启用至今,青藏高原最大编组站——格尔木南站三年共中转运输货物6342万吨,极大提升了高原铁路运输能力。图为4月13日,青藏高原最大编组站——格尔木南站内,调车组人员正在进...……更多
最新报告:地球三极冰盖冰川物质过去20年损失量超7.68万亿吨
...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1月5日在北京发布,其“南北极与青藏高原冰雪变化及影响”专题报告显示,南北极冰盖与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物质呈现损失状态,2001-2020年,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极)和青藏高原冰...……更多
【青藏集团公司】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次驶上青藏高原
...提前4分钟驶进终点站西宁站。这是由中国华中地区开往青藏高原的首趟直达智能动车组列车,也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次驶上青藏高原。图为1月10日,由武汉首发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G853抵达终点站西宁。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更多
...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后全线通车。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青藏高原这片神秘的土地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在青海、西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我在现场2006年7月1日,对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更多
口述丨“我们在海拔4000米处攻坚世界性难题”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田波行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田波团队苦中有乐。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是我和团队开展研究的地方。我们常年在这里调研特殊复杂环境、筑路材料和路面使用性能,攻克青藏高原冻土路基...……更多
“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11月25日至26日,“青藏高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研讨会由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与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更多
这里的绿化带成了露天公厕
...民反映居住在三其西路附近的王女士反映说,因这里临近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路边停放的车辆较多,流动人员多,因此许多大车司机吃住都在车内进行,内急时就在绿化带里方便,很多人还将车里的垃圾随手扔进绿化带...……更多
...成功范例。”“我们要以雪豹为典型代表,让更多人了解青藏高原,关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既有各省区协同协作、齐头并进的力量优势,同时也面临矛盾风险并存的艰巨挑战,保护雪豹任重而道远。”……10月23日,青藏...……更多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这是中国墨子望远镜,建在4200米的青藏高原上,刚刚投入运行两个月,就发现了两颗新的近地小行星,其中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此前从未被人类观测到。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中国墨子望远镜今年9月投入使用,是北半球最强...……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四川青川:年产10万吨纳米碳酸钙生产线预计8月建成投产
近日,在青川经济开发区庄子产业园内,青川华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纳米碳酸钙项目建设现场繁忙而有序。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机械焊接作业青川华纳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
2024-06-17 15:05:00
梦想当“燃”| “链”上奔跑,浪潮这个团队最盼“守得云开见月明”
产业链供应链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维护其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但在当下,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
2024-06-17 15:32:00
中移物联智慧酒店亮相郑州数智化赋能酒店高质量发展大会
6月6日,由河南省旅游饭店业协会主办的“数智化赋能酒店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郑州圆满召开,200余名酒旅行业专家、企业创始人
2024-06-17 15:43:00
全民参与、多元创新,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圆满闭幕
2024年6月9日,以“全民参与·创新驱动·绿色未来”为主题的阿拉善SEE气候周(下称气候周)在北京闭幕。从6月6日至9日
2024-06-17 15:45:00
家电安装收费为何总也说不清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桑雪骐)免费安装是大多数需要安装的家电产品的销售承诺,但在限制条件之外的收费问题也常受到消费者的质疑
2024-06-17 15:45:00
鑫源摩托“慢捣公元”6月15开业,打造重庆摩托新地标
看到那七八层楼高,一整面玻璃墙的摩托阵了吗?——帅吧,那可是“摩托之都”最拉风的打卡地标! 看到那颗用摩托零件搭建的金属大树了吗
2024-06-17 15:46:00
超大规模免息券补贴 京东白条推出全场12期免息券
6月15日0点,京东突然上线了618全场12期免息券,领券就享全场12期免息券。小米pad 6 pro,每月只要167元
2024-06-17 15:47:00
遂川县新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旅游业革新者的蓝图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遂川县新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其创新思维和深度洞察,以“衣食住行旅游服务平台”为核心,重新定义了旅行体验
2024-06-17 15:50:00
从小众走向大众,无糖茶为何成为茶饮界“顶流”?
茶饮赛道的战争,已经卷到了“无糖”这个概念。6月3日,喜茶再上新轻负担饮品,同时发布“果茶控糖宣言”,宣布“全面展开果茶控糖计划”
2024-06-17 15:59:00
清能股份全新AEM电解槽,实测效率高达95%!
在电解制氢领域,相较于其他技术,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技术因其强大的动态响应能力、更低的设备成本和超高的效率,展现出其极高的竞争潜力
2024-06-17 16:00:00
光明乳业荣膺2024NHNE营养星球大赏年度影响力品牌金奖
近日,2024NHNE营养星球大赏召开。光明乳业受邀参加,并在此次活动中荣获年度影响力品牌金奖。本届NHNE营养星球大赏旨在“链接每一位卓越营养人”
2024-06-17 16:07:00
最高补贴19000元 成都市成华区汽车生活周火热来袭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6月15-16日,成华汽车生活周通过“汽车、家电、家居展销+音乐表演+美食市集+体验游戏”打造美好生活嘉年华
2024-06-17 16:17:00
本报讯 (记者 王 洋)随着消费者不断趋于智性消费,当下零售商正经历大浪淘沙的生存之战,为应对消费者追求极致质价比的挑战
2024-06-17 16:18:00
必胜客携手它基金在广州打造动物友好餐厅,践行动物关爱公益
近日,必胜客作为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它基金)的公益合作伙伴,官宣了在全国18座城市推出了21家“必胜客 x它基金动物友好公益主题餐厅”
2024-06-17 16:19:00
从短剧“少爷”到直播间“销冠”,抖音霸总变形记
(转载/原作者:刺猬公社)摘要:一种很新的直播模式,一次很爆的营销新尝试。“就让我亲手把你投上总裁宝座吧。”“我还没有试过说话被打断的滋味
2024-06-17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