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2 00:2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青藏高原东南部是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交互作用区,构造复杂,拥有险峻的高山峡谷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

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和行星变化》发表最新成果,揭秘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从早期炎热干旱的低海拔沙漠到现代季风气候控制的高原,其演变过程中还经历了夏季炎热干燥、春秋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芒康盆地达日剖面上出露的植物化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供图)

科研人员研究的区域为芒康盆地,该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缘,平均海拔约4300米。现今,盆地的气候为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9℃,年降水量为590毫米。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定量重建了芒康盆地距今4200万年至3600万年的隆升历史。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员熊中玉介绍,芒康盆地新生代沉积厚度约600米,可分为四个岩性段:一段和三段主要是火山岩地层,二段和四段是河湖相地层。

经过深入分析,科研人员认为,以贡觉、热鲁盆地等为代表的青藏高原东南地区5000万年前是一片炎热干燥的沙漠,海拔仅约700米,形成了大规模的风成沙丘沉积。4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开始快速隆升,至3900万年前,芒康盆地抬升至2600米,约3600万年前抬升为接近现今的3800米。

“青藏高原东南隆升至现今海拔后,水汽传输受到影响,形成了一种过渡态干湿季对比明显的‘奇异季风’。”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丁林说,这是一种流行于青藏高原东南地区独特的地中海气候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为双峰式降水——春季和秋季有两个季节性降水高峰,降水量每天约4-5毫米,夏季季节性降水较少,每天小于2毫米。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地表抬升所形成的这种独特的气候模式,导致了独特的降雨季节性变化,增强了藏东南地区的风化剥蚀作用,使得青藏高原东南地区河流下切广泛,藏东南的隆升和气候的协同作用逐渐形成了现今的高地形起伏,促进了新物种的形成,推动了东亚生物多样性的现代化进程。

熊中玉表示,这项研究为验证青藏高原差异性隆升模式提供重要证据,也为回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圈层耦合作用过程奠定基础。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刘娟

三审 田旻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破解“藏地密码”(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丛书/杨丰美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朱敏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青藏科考”)事业随着祖国迅猛发展的脚
2022-12-20 04:13
啥叫“双核型”变化?科学研究揭示亚洲高山区降水变化特征与成因
...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揭示了引起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夏季降水“双核型”变化以及未来喜马拉雅降水变化拐点的驱动因子和动力机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
2023-10-12 10:13:00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目前,钻探深度达
2024-09-10 12:09:00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来源:极目新闻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段时间,多支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仍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创新之源、启航新篇,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藏科考来
2023-07-19 14:40:00
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从青藏高原湖底沉积物取岩芯,看百万年来气候变幻。这场纳木错湖泊科考是突破,亦是见证。7月12日18时35分,水上钻探平台钻机轰鸣,卷扬机拉紧钢绳,高达14.3米的钻塔,将层层包裹
2024-07-13 14:00:00
喜马拉雅山区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支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峰站”)位于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围绕我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地球“第三极”复杂地形山地大气过程和环境变化
2023-12-14 16:08:00
在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主要的本地民族,分别是羌族和藏族。在古代文献中,羌族和藏族统称为“羌”,按照汉文意思就是“牧羊人”。在语言学上有一个“汉藏同源”的理论,也就是汉族和藏族、羌族的
2024-04-29 21:22:00
深度达510.2米 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刷新
...510.2米,再次刷新了我国湖泊钻探最深纪录。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拉萨与那曲两市之间,是西藏的第二大湖。湖面海拔4718米,最大水深约100米。此次科考队负责人、中国科学
2024-07-17 23:00:00
肩扛“国家责” 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快抢占科技制高点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本报通讯员 王艺璇 刘晓倩《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1日 03版)陈
2023-10-01 04: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