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19 14:40: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段时间,多支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仍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创新之源、启航新篇,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藏科考来探秘地球“第三极”。 从今年7月10日开始,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等组成的2023慕士塔格联合科考队,在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展开为期2个月的综合科学考察。慕士塔格峰位于帕米尔高原,属于典型的西风带气候影响区,作为青藏科考的一部分,此次考察对于研究青藏高原西缘的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在慕士塔格峰极高海拔钻取梯度浅冰芯 科考分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研究西风带大气垂向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在慕士塔格海拔7200米和扩扩色勒海拔5800米钻取深冰芯。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此次慕士塔格综合科考具有很高的挑战性,科考团队搭乘直升机先飞到慕士塔格海拔6350米的冰芯钻取点,再徒步到海拔7500米处,每隔100米向下钻取浅冰芯。这也是慕士塔格峰历年科考中第一次在极高海拔钻取梯度浅冰芯。 科考分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在海拔6350米建立观测站,系统开展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大气气溶胶、温室气体、大气臭氧和冰-气界面光化学过程等观测。结合“巅峰使命”珠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为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影响寻找关键证据。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所以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研究,在印度季风影响的珠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这样一些极高海拔地区,同时还要在西风影响的慕士塔格这样一些地区,把极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变化以及它的影响过程要搞清楚。 多年冻土系统考察正在青藏高原腹地开展 除了冰芯,冻土芯等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员们青睐的“宝贝”,它与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服务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密切相关。多年冻土是青藏高原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天,综合考察团队正在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开展多年冻土系统考察。 科考队员用无人机记录下一片高寒草甸出现滑塌,看起来有点像草甸的“伤疤”,其实是高原多年冻土融化形成的热融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是显著的气候变暖造成的相对剧烈的多年冻土融化形式,对当地的植被、水文、工程建设安全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其动态变化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次综合考察,涉及地形地貌、水热条件、植被、土壤、水文等多个方面。为了获得一手的调查资料,22名科考队员在海拔4760米的高寒草甸上相互配合,采集冻土土芯。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科考分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丁金枝:因为冻土的介质复杂,包含土壤、岩石、砂砾、冰、水、泥浆等等,所以完整的冻土土芯的获取,对于冻土科学家来讲一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本次通过技术改良获得的大量完整漂亮的冻土土芯,是非常珍贵的。 最新数据珠峰顶部积雪厚度为9.5±1.2米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每天都会早几秒钟抵达珠穆朗玛峰。在世界之巅,水升为云,云降为雪,雪终年不化。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近日,珠峰顶部积雪厚度也有了最新数据,7月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公布了在“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科考队员利用雷达剖面测量方法测得珠峰顶部最新积雪厚度为9.5±1.2米,这也是来自地球之巅珠峰顶部积雪厚度的最新数据,受到全球广泛关注。此外,在2022和2023连续两年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中,还首次取得海拔梯度间隔100米样品支撑的珠峰顶部冰雪样品。据了解,第二次青藏科考实施六年来,大量的创新性科考数据成果被汇聚到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目前已经集成发布了近6000个科学数据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9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流“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实践与思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保护好
2023-05-30 02:35:00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组织科考分队2600多队次,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
2024-08-18 15:14:00
...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产出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推动我国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排头兵。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七年来,全体科考队员聚焦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08-20 05:58:00
... 脱畅《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10版)“同学们去过青藏高原吗?”看着台下青年学子面面相觑的样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笑着“解围”,“去一
2023-09-06 03:45:00
...样性保护研究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泛第三极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涵盖东亚、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密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加强交
2023-10-10 03:51:00
破解“藏地密码”(书里书外)
本文转自:长沙晚报“青藏高原来了科考队”丛书/杨丰美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6月朱敏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以下简称“青藏科考”)事业随着祖国迅猛发展的脚
2022-12-20 04:13:00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本报记者 韩扬眉 见习记者 王一鸣新春佳节,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
2023-02-02 05:46:00
...成因类型、沉积环境分析、河流泥沙搬运过程等调查,对青藏高原南部的地质演化历史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并指出,雅鲁藏布江的形成与演化与印度和欧亚大陆新生代碰撞以来的地质演化息息相关
2023-06-30 22:21:00
站在巅峰的科学追问:卓奥友峰科考看点几何?为何选择它?
...揭示亚洲水塔冰冻圈变化过程和机理,为亚洲水塔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姚檀栋说。约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碰撞挤压中隆起。这座依旧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年轻高原
2023-10-01 21:0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小伙因“感冒”就医,医生敏锐识破致命肺栓塞!精准介入取栓碎栓,成功化解“夺命危机”
鲁网10月30日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想到差点丢了命!”康复出院时,35岁的壮小伙小李(化名)仍心有余悸。而这场“夺命危机”的元凶
2025-10-30 11:36:00
费用究竟啥时候能退,田先生希望得到明确回复。近日,市民田先生向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为报考中医专长的执业资质证
2025-10-30 07:10:00
10月29日省招考中心发布消息,我省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所有报考点均需网上确认,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5日
2025-10-30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9日,由致公党南京市委会主办的“百年致公·侨海同心——庆祝中国致公党成立100周年书画摄影作品暨致公党南京市委会历程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
2025-10-30 07:57:00
南京新增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累计培育45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九南报网讯(记者徐宁)根据工信部统一部署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通讯员张天意)10月28日,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启幕
2025-10-30 07:57:00
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举办十三个韩国优质科创项目来宁路演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0月28日,“智汇中韩、健启未来”——2025中韩创新产业技术合作对接会在南京举办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10月28日,“南京方志大讲堂”走进建邺区江心洲街道,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高,南京史志学者
2025-10-30 07:57:00
为国人“豆”志昂扬 “大豆院士”步履不停
盖钧镒与学生交流。 学校供图盖钧镒展示大豆植株。学校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实习生杨久久这种大豆异黄酮含量高
2025-10-30 07:57:00
萍乡家长注意!RSV全年“无休”,0-1岁宝宝预防要趁早
10月26日,萍乡市RSV预防科普活动在安源区妇幼保健院举行。此次科普活动聚焦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防控,为当地0-1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预防服务
2025-10-29 14:50:00
写好字,更立人:简小知写字课守护孩子的健康未来
当下,脊柱侧弯与肥胖、近视并列,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总数已突破500万
2025-10-29 15:01:00
贾平凹新作《消息》在地坛发布:90多个短篇勾勒当代“山居图”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秋阳正好,地坛公园方泽轩文博中心10月26日迎来一场文学盛会:“百草奋兴 群生消息”——贾平凹最新长篇笔记体小说《消息》新书发布会在此举行
2025-10-29 15:04:00
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雄安新区智慧城市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同步启动全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5-10-29 15:19:00
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导,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不良资产处置及风险防控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10月31日在北京举行
2025-10-29 15:46:00
温柔与坚韧并存,女性驾驶员展现独特风采
在城市的脉络中穿梭,她们是晨曦中的温柔力量,夜幕下的坚韧守护。每一个站点,都是她们无声的誓言,承载着无数归途的期盼。她们用微笑迎接晨光
2025-10-29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