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02 05: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董慧科正在挑样。王一鸣/摄

■本报记者 韩扬眉 见习记者 王一鸣

新春佳节,在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地球系统与资源环境重点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在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之间,副研究员董慧科正小心翼翼地在一堆沙石碎粒里寻找一些东西,连眼都不敢眨。

“我在找青藏高原上粒径范围为10微米到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趁着喘息的空当,董慧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道。

微塑料的踪迹已经出现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微塑料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微塑料降解缓慢,能长期储存在环境中,并对生物以及食物链产生有害影响。借助水、风和海冰等,微塑料可以跨越山海,进入世界三极地区。

董慧科的研究对象是青藏高原的污染物,他想要探明污染物在青藏高原环境中是如何输入、迁移和转化的。2022年底,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队队员们在三江源,以及中科院在青藏高原设立的野外台站,如纳木错站、珠峰站、藏东南站等地采集了降水和河流水体样品共260余个。

作为科考队的科研工作者,根据科研进度安排,董慧科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所有水体样品的前处理“净化”以及分析工作。这个春节,他和小伙伴们一直坚守在实验室里。

消解、过滤、浮选、挑样、测试……水体前处理过程难度不大,但必不可少,且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首先,董慧科要根据样品采集时间的长短、性质等对样品进行分类,以便使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董慧科拿着三角试剂瓶向记者演示了已经完成的“消解”工作。他表示,“消解”是处理的第一步,这一过程需要3天,温度要控制在60摄氏度左右。接着,他把消解液过滤到薄膜上,借助氯化锌溶液沉淀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从而筛出浮在表面的微颗粒。

由于杂质太多且种类繁多,稍一不仔细,就会挑出无用物质或遗漏研究对象。

接下来,董慧科要进一步“净化”样品——定性和定量分析。定量是对微塑料的个数进行挑选和统计,定性则是对筛选出的样品颗粒逐个进行“拍照成像“,观察其形态、尺寸和颜色等,再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聚合物类型,把“真”微塑料颗粒挑出来。

这一系列工作费时费力,但在董慧科看来意义重大。他告诉《中国科学报》,青藏高原拥有除南北两极外体量最大的冰川,而一直以来,大气-冰川-湖泊系统中微塑料的迁移机理研究尚未开展,大气沉降和冰川融水对青藏高原湖泊中微塑料负荷的贡献还无从知晓。

“比如三江源表层水体微塑料相关研究还没人做,我们获得的这些数据是比较珍贵的。”董慧科说。

2021年,董慧科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环境科学研究领域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纳木错湖水体的研究,首次定量了高原封闭湖泊微塑料的物质情况。研究表明了大气沉降是微塑料湖泊输入高原偏远地区的主要方式,微塑料在冰川中长期储存,为冰川消融释放微塑料过程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我很享受科研的过程,获取有用的实验数据让我感到充实,很有成就感。这些数据也许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些科学支持。”董慧科说。

董慧科的眼神和语气中流露出对科学和青藏高原的热爱。在太行山下长大的他对山川充满向往,后来毅然把青藏高原环境研究作为科研事业的追求,足迹踏至海拔5000米的冰川湖泊。如今,作为一名年轻科研人员,董慧科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希望为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数据支撑尽一份力,守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积极落实《林芝倡议》确定的各项共识。首先,持续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年来,西藏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惠民广度,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
2023-10-28 06:28:00
肩扛“国家责” 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快抢占科技制高点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陈发虎作者:本报记者 齐芳 本报通讯员 王艺璇 刘晓倩《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1日 03版)陈
2023-10-01 04:31:00
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从青藏高原湖底沉积物取岩芯,看百万年来气候变幻。这场纳木错湖泊科考是突破,亦是见证。7月12日18时35分,水上钻探平台钻机轰鸣,卷扬机拉紧钢绳,高达14.3米的钻塔,将层层包裹
2024-07-13 14:00:00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组织科考分队2600多队次,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
2024-08-18 15:14:00
为什么在青藏无人区,晚上烧火取暖等于找死?过来人告诉你答案
...燃起篝火的行为,这真的会危及你的生命吗?一、荒凉的青藏高原无人区“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地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但在这片广袤
2024-01-30 18:09:00
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0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23日,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此次会议以“守护雪豹同道同行”为主题,将通过青藏
2023-10-23 15:29:0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碳封存能力年增114万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联合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在
2023-07-05 11:01:00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拟明确:禁止游客随意抛撒生活垃圾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拟明确禁止旅游者随意倾倒、抛撒生活垃圾行为。12月26日,澎湃新闻从全国人大获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将于12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其中
2022-12-26 10:55:00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目前,钻探深度达
2024-09-10 12: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修文县关工委:发挥“五老”优势 筑牢安全防线
为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有效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连日来,贵阳市修文县关工委组织“五老”志愿者开展防溺水巡塘专项行动
2025-08-14 20:08:00
权威发布丨节气交替之际,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有一种生活叫黔西南|一碗羊肉粉,地道“酱香”味
“老板,这是我的粉吧?”身体前倾,双手微举,手指触碰到瓷碗边缘的瞬间,陈娅忍不住说了声,“哇,这个好烫。”8月13日上午
2025-08-14 1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