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30 16:12:00 来源:UTV兵鉴

这是中国墨子望远镜,建在4200米的青藏高原上,刚刚投入运行两个月,就发现了两颗新的近地小行星,其中一颗对地球有潜在威胁,此前从未被人类观测到。

新发现的近地小行星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中国墨子望远镜今年9月投入使用,是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的巡天望远镜。

它建成后,也是给地球对小行星的“防御网”补上了东半球的空白,终于形成了一个24小时无死角的小行星观测体系。

11月22日国际小行星中心(MPC)宣布,确认了中国墨子巡天望远镜(WFST)发现的两颗近地小行星。

2023WX1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编号2023WB2的小行星属于“阿莫尔”型小行星,总共有1200多个,轨道跟地球公转轨道没有交集,所以不用担心。

但是,另一颗编号2023WX1,属于“阿波罗”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总共有4000多个,轨道跟地球是有交集的,所以对地球有潜在威胁,是重点观测对象。

这颗小行星直径大约170米,根据中国墨子望远镜的数据测算,它距离地球轨道最近的时候是0.0416个天文单位。

按照规定,小于0.05个天文单位的小行星,就要被划分为潜在威胁小行星(PHA),因为在天文尺度上,受到引力等因素影响,小行星很容易偏离轨道,太近了就会有撞击地球的风险。

一些阿波罗小行星具有潜在威胁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直径170米的小行星如果撞击地球,大概相当于1000个广岛原子弹的威力,差不多可以摧毁整个东京都市圈了。

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阿波罗”小行星名字叫“薛西弗斯”,直径10公里。

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也是10公里,撞到地球的话那就可能又是一场大灭绝。

2013年2月15日,有一颗小行星撞击了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直径大概只有17米,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冲进大气层,然后剧烈燃烧,在大概2万米的高空爆炸解体,爆炸能量相当于47颗广岛原子弹,冲击波破坏了很多建筑玻璃,造成1200人受伤。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事后科学家收集残骸,测算轨道,发现这颗小行星就很可能是“阿波罗”型小行星,但是人类一直没有发现它。要不是俄罗斯地广人稀,可能伤亡还会更大。

而且就在同一天,除了这个撞上地球的,还有一颗编号2012DA14的小行星,从距离地表2万7千公里的地方飞过去了,已经比同步卫星的轨道还低了,天文尺度上几乎是擦着地球飞过去的。

这次事件也充分说明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是一直存在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流浪地球2》里有句话说得好,“危难当前唯有责任”,随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初步具备防御小行星的能力,开始担负起保护人类文明的责任。

我们的科学家想了很多预案,比如发射很多长征五号大型火箭,带着氢弹连续爆炸,去把小行星炸偏。

还有个办法是给小行星安装发动机,让它们慢慢偏离撞击轨道。

但是这些办法都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得先发现得了啊,而且要尽早发现,太晚了留给我们的反应时间也很少。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太空这么大,小行星又那么暗,发现和跟踪小行星是比较困难的。这些年来人类城市化很快,地球光污染很严重,再加上星链卫星捣乱,干扰还挺多的。

虽然我们可以把望远镜搬到太空,比如哈勃望远镜、韦伯望远镜,还有我们2025年发射的空间站巡天望远镜,避免光污染。

但是太空望远镜造价太贵了,维护也很难,而且还有很多别的科学任务。所以目前监视小行星的主力,还是地球上的望远镜。

目前人类有三大天文观测基地,美国夏威夷莫纳凯亚山天文台,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天文台,还有西班牙加纳利群岛天文台。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这三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气视宁度极高,都在0.6到0.8角秒之间。

视宁度是指光线穿过大气时受到的扰动大小,我们肉眼看星星在闪烁,就是大气扰动很强烈,视宁度太高了。

当然天文台还有很多别的指标,比如一年当中高质量的晴天夜晚有多少天、天空背景亮度等等。

像是智利阿塔卡玛,一年有85%的时间是超级大晴天,几个指标都得天独厚,所以那里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天文基地,美国欧洲全都在那搞了天文台。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但是很可惜,刚刚说的三大天文台都在西半球,东半球是个空白,巡天观测就有漏洞。

我们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有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但是这些天文台都处于大城市区域,夜间光污染很严重,受天气影响也很大。它们可以看做是后方处理庞大数据的基地,而不是前沿的观察哨。

真正的“眼睛”,还是要建设在远离光污染、观测条件更好的广大西部地区。

我们中国几十年时间里,一直都没找到有像智利那么好条件的地方,直到2016年,我国启动了重大科技专项的十三五规划,确定要发展12米口径的光学红外望远镜。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科学家们天天泡在几千米的高原上风餐露宿,不辞辛苦,地方政府还借来直升机给他们吊运设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科学家团队终于在2018年,在4200米的青海海西州冷湖的山顶,找到了一处极佳的地点。

然后,我国团队又进行了三年的数据监测,发现大多数指标都达到了西方三大天文台的水平,部分参数还要更好一些,比如水汽干扰更少;当然也有部分指标差一些,比如晴夜数量少一点。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冷湖的视宁度指标极佳)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但是总体来看,青海冷湖的天文观测条件,完全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完成了选址之后,中国最大的天文观测基地,就在青海冷湖动工了,第一座2.5米口径的“墨子”巡天望远镜,2023年9月投入使用,不仅给我们中国填补了空白,也给人类填补了空白。

墨子望远镜有7.65亿像素,三个晚上就可以巡视整个北天球,这一开工就发现了之前从没发现的小行星,可以说实力很强。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目前冷湖还在建设更多、更大的望远镜阵列,造福全人类。

除了冷湖,我国还计划在日喀则建设40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项目,将支撑我国探月工程四期,还有未来小行星探测、火星探测等深空任务。

有了这样更多“耳聪目明”的太空观察哨,我们未来星辰大海的道路,才会走得更加顺利。

在天文观测上,青藏高原有优势

北半球最强,东半球唯一:神秘的中国冷湖基地,撑起地球防御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1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达70%,每年可用于天文观测的天数超过300天,是目前为止东半球天文观测的最佳选址。吴晓军表示,以往天文观测的最佳选址都在西半球,而冷湖小镇建成之后,填补了空白,在全球范围内
2024-05-24 13:32:00
刘慈欣寄语青海冷湖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
...好用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地区特有的赛什腾山“北半球最佳观测点”天文观测资源和“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雅丹地貌资源等独特科幻场景禀赋,更好赋能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3-07-27 15:57:00
...达70%,每年可用于天文观测的天数超过300天,是目前为止东半球天文观测的最佳选址。“以往天文观测的最佳选址都在西半球,随着冷湖小镇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建设运行,在全球范围内构成
2024-05-29 07:07:00
...址打破了长期制约中国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填补了东半球世界级光学天文观测台址的空白,为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一个完整时域、空域的观测网络,推动国际光学天文发展提供极其宝贵的战略性
2024-11-16 15:08:00
冷湖之变:5年从荒无人烟的空城到天文城
...光。赛什腾山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在这里,东半球首个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正拔地而起。眼前,一辆大型吊车正缓缓吊起一台红色的望远镜支架。名为落下闳—SONG的望远镜将通过
2023-06-15 09:51:00
我国唯一!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在青海冷湖投入观测
...了长期以来制约中国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还填补了东半球世界级光学天文观测台址的空白。这一战略性的稀缺资源,为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完整时域、空域的观测网络提供了可能,也将为推动
2024-11-17 20:52:00
天文基地拔地而起 青海奏响创新强音
...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填补了从美国夏威夷到欧洲间东半球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大量
2024-01-08 02:05:00
...次,而且这个水平达到了国际的先进水平。【解说】作为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的设备,墨子巡天望远镜能够捕捉到宇宙中很多一次高能的现象,为研究天体的各种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能
2023-09-17 19:00:00
人生是旷野还是轨道?青年科学家们这么看职业选择
...了冷湖赛什腾山是世界一流的光学红外天文台址,填补了东半球一流光学天文台址的空白。对于人生是轨道还是旷野的争议,陈孝钿向南都记者表示,“做天文面对的就是旷野,是宇宙,看到这些景
2024-01-11 14:2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
“中国脑机谷”落户新奥新智感知产业园 政企研协同构建脑机接口产业新生态
河北新闻网讯(张新)9月26日,脑机接口产业联盟首届“脑机接口50人论坛”暨天津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会举办。会上,由新奥集团旗下的天津新智感知科技有限公司
2025-10-01 08:40:00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守护灯火庆华诞 主动运维显担当
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及时更换损坏器件并调整传动系统并完成设备修复及全套试验。(纪长添 摄)东南网10月1日讯 9月28日
2025-10-01 09:19:00
9月26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瀚杯”走进企业的法律课公益大赛正式启动。腾讯云作为大赛的技术支持单位
2025-10-01 09:56:00
平望实小承办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吴江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2025年9月24日,由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2025年吴江区骨干教师(数学)讲学团活动在平望实验小学举行
2025-10-01 09:58:00
AI技术让抗战文物“活起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
9月30日,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80年,80件》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
2025-10-01 10:00:00
新时达2025工博会圆满落幕 | 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2025年9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举行。新时达以"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2025-10-01 10:00:00
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开展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
河北新闻网讯(胡广涛)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
2025-10-01 11:12: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30日,由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2025-10-01 14:11:00
“智慧武当”给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汪伟 周琼 耿宇)“一部手机游武当”预约购票、AI导游、《入境武当》VR大空间、问道武当数字客厅……国庆假日
2025-10-01 18:35:00
津云文旅电商版块上线 首发“笑漾海河”优选线路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1日,天津鹏欣水游城14周年庆暨津云新媒体“笑漾海河”文旅电商线路首发仪式成功举办。近年来,随着“文旅+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
2025-10-01 18:55:00
陕西数字贸易闪耀第四届数贸会 数字贸易合作成果丰硕
9月29日,为期5天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在浙江杭州大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此次盛会,陕西代表团表现亮眼
2025-10-01 18:58:00
高德扫街榜国庆提醒:全国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看这里
2025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叠加,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赶高铁如何吃饱吃好?今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十大吃货友好高铁站”
2025-10-01 20:19:00
能效提升15%,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岸式全自动化码头再迎新突破
9月2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着A23自动化轨道吊精准将集装箱吊起、转运,标志着日照港研发的新一代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投产试运行
2025-10-01 23:08:00
健康之旅,“媒”好同行!爱康集团烟威区域媒体开放日圆满结束
为构建与公众的沟通桥梁,让烟威人民更好地了解爱康的医疗品质及优质体检服务,9月25日下午爱康集团烟威区域媒体开放日活动于爱康莱山区分院成功举办
2025-10-01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