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煜的悲欢离合:一首《望江南》的人生百味
...的追忆。笔者本期要介绍的就是他沦为阶下囚之时所写的一首小令,短短27字,以乐写悲,令人怅然。其中一句更是出现在《情深深雨蒙蒙》的歌词中广为流传,相信很多人读起来会不由自主唱出来。《望江南》-(南唐-李煜)...……更多
《中国诗词大会》和他连线 高铁司机秦鹏的诗意人生
...的方法来给自己减压。”秦鹏说,日常生活中,每每看到一首好的诗词作品,他都会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努力背诵,那种心情就像喜欢收藏的人遇到了心仪的藏品,必得之而后快。说到学习诗词的方法,秦鹏说,他觉得没有固定...……更多
李白与苏轼:唐代与宋代文学的巅峰代表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的“诗仙”,苏轼是宋代现实主义的文学巨人。两人都是文学界的大师,他们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他们两人在死后都成了著名的“生”和“神。李白和苏轼的事业不是很顺利,等等。李白的诗洒脱,浪...……更多
...为人风流放纵,在位14年失国退位;被俘后封为违命侯,因一首\"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虞美人》令宋太宗大怒,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初七(978.8.13),在他生日这天将他毒死,他是南唐后主李煜,年仅41岁。唐末以来,历史上出现...……更多
被偏爱的荠菜
...时人常吃的“荠糁”。陆游多次在诗中提到荠糁,其中有一首《食荠糁甚美,盖蜀人所谓东坡羹也》:“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知难敌,牛乳抨酥亦未珍”,就道出了两种菜名间的渊源。北宋张耒也有《食荠糁》诗...……更多
...,故称鲥鱼。古人很早就认识且珍视鲥鱼的美味了。老饕苏轼对鲥鱼赞赏有加,作诗称赞鲥鱼“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认为鲥鱼之美味比莼菜羹、鲈鱼脍更胜一筹。鲥鱼很早就成为江南最具代表性、最负盛名的名...……更多
苏轼与西凤酒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大家都知道苏轼非常热爱美食,如果古代搞一个爱吃排行榜,那苏轼一定能挤进前三。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苏轼还是个酒鬼。而且他不但爱喝酒,还会自己酿酒。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苏轼和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更多
王庭筠:金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一生官海浮沉留下不朽盛名
...汉文化的推崇,汉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金太宗曾表彰苏轼、黄庭坚等为人忠贞、刚烈,还命人搜索苏轼的遗迹。因此“苏学”逐渐盛行,以苏轼和文同为代表的“湖州竹派”也开始走进金朝士人的视野。虽然王庭筠也受到江...……更多
北宋名相一生为国为民,却被列入《奸臣传》,蒙冤九百年
与苏轼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横木其上,惇揖轼书壁,轼惧不敢书。——《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这是《宋史》中对苏轼和章惇友谊的描绘。章惇在《宋史》中,章惇被同蔡京等人一起,列为《奸臣传》中。...……更多
苏轼与章惇:从挚友到政敌的转变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流放到了惠州。苏轼在抵达惠州后,生活还算安逸,已有终老于此之意。但是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又遭到了贬谪,“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当时海南非常落后,“非人...……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仅以三苏成长过程中有关文献所载,就有天庆观北极院,苏轼就学时,有童子几百人(苏轼《众妙堂记》),苏轼对自己的这段求学经历颇多美好回忆,如:“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童子几百人……”(苏轼《东坡志林...……更多
人到晚年,请尝试“低配生活”,避免晚景凄苦
...乐,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皆是美景。一杯茶,一本书,一首歌,都能带给自己美好的享受。过“低配生活”,更容易接近高质量的人生。 ……更多
苏轼是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文学方面,以词见长,开创了“豪放学派”的先河,与辛弃疾一起被称为“苏辛”。诗的造诣也颇高,善用夸张比喻,独具一格,是“唐宋八大家...……更多
苏轼死因揭秘:并非死于中暑,而是这些疾病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传言称苏轼是死于中暑,但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脚?苏轼的真正死因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探讨“死于中暑”...……更多
苏轼有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洗冤录”系列,藉由历朝历代的真实案件,窥古代社会之一隅。本文为“洗冤录”番外篇,讲述中国法医鼻祖宋慈本人的“悬疑故事”。说起中...……更多
徐州举办“彭城七里.苏轼文化”学术报告会弘扬历史文化
近日,徐州市苏轼文化研究会联合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在徐州市鼓楼区黄楼街道办事处举行“彭城七里•苏轼文化”学术报告会。与会领导及学者参观了黄楼,重温947年前苏轼带领徐州百姓抗洪保城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更多
...达。韩愈为潮州百姓驱逐鳄鱼、破除百姓对河神的迷信;苏轼发动工人挖淤泥、除葑草,疏浚西湖、修建苏堤;曾巩致力于平反冤狱、救灾防疫、兴办学校等,并提出了“当官不与民争利”的观点……诸公的为民思想和动人故事...……更多
想与所有交友的,不是任何的朋友
...也好,富有也好,就都能淡然地面对了。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可以说在常人眼里,是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可苏轼一颗豁达豪迈,淡定,从容的心态没有受到一丝的改变。更是写下了脍炙人...……更多
...知杭州时,有一回到杭州开元寺观牡丹,见徐凝题牡丹诗一首,大为赞赏,恰好此时张祜来了,三人相聚甚欢。后来白居易判徐凝的牡丹诗胜出,并且把一个举荐名额给了徐凝。徐凝的牡丹诗有两首,除了这首《题开元寺牡丹》...……更多
...里瞻依在,遥见云头鹤往还。这是《山中即事》三首中的一首,为明嘉靖进士、诸城名士丁惟宁辞官归隐九仙山时所写。诗中对九仙山的风景不吝赞美,让人神往心仪,而其坎坷的仕途经历也见诸于笔端。从诗中可以想见作者曾...……更多
一起欣赏宋朝最经典10首诗
...事多艰,小人误国,“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写下了这一首律诗,其水平堪称宋代一流,和杜甫不分高下。全诗沉郁浑厚又雄放豪迈,并且能够化用典故于无形,天然巧成,不可为不妙。5,程颢《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更多
北宋名臣辈出,但为何传世的政绩却很少?
...要稍微机灵一点,一个名臣的称谓是跑不掉的,欧阳修,苏轼等当然是文学界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哲学态度,文学人生都是可圈可点的,然而,大臣是要处理政务,治理国家的啊,他们确实有名,但是政绩却...……更多
2022-12-19 15:30名臣,政绩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③|从“诗酒趁年华”,品苏轼的“超然”力量
...坊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积淀了厚重绵延的文脉印记。苏轼,是其中之一。苏轼人物雕塑(图源网络)在诸城市超然台广场,一座苏轼人物雕塑矗立在最显眼的位置,只见他右手低垂,拿着一支毛笔;左手向天高举,目光顺着...……更多
芙蓉:冰明玉润天然色
...是歌咏芙蓉在秋风中拒霜开放的风骨。宋代范成大曾作有一首《菩萨蛮·木芙蓉》:“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拚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 绿窗梳洗晚。笑把玻璃盏。斜日上妆台。酒红和困来。”岳麓山上穿石坡湖畔...……更多
“吴中诗冠”徐祯卿揭秘:宋朝富阳谢家的传世传奇
...官的时候,就曾经到富阳谢家所居住的小隐山访友,并有一首诗留了下来:“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咸淳临安志》:富阳县小隐山,谢...……更多
苏轼为什么多次向北宋皇帝推荐高俅
...情又是如何呢?其实在历史上确有高俅,根据史书记载,苏轼当时是十分看重这个颇有才气的少年,想到大名鼎鼎的东坡老先生对其都有如此赞誉,想必真人应该是一个才学渊博的人。但是水浒中记录的高俅却完全不同,首先便...……更多
...在戏中的《书香少年》,还有“人”在戏中的《如果没有苏轼》......此次展演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华夏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培养了同学们发现美、欣赏美、歌颂美、传承美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更多
...降为策论的第二名。揭榜之后才知道,却是眉山苏洵儿子苏轼的答卷,而此子十八岁的弟弟苏辙,也榜上有名。 原先,殿试都会有一些考生落榜。有的来自边远地区的落榜者,因为缺少返回家乡的盘缠,流离失所,甚至有人跳...……更多
川博跨年大展苏轼主题展上新 三件苏轼真迹齐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安源摄中新网成都1月16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6日从四川博物院获悉,四川博物院跨年大展“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迎来文物上新,《...……更多
秦观在苏轼面前班门弄斧写首词,为何至今仍令人动容
作为宋代文坛的两位顶级高手,苏轼与秦观,一个是豪放派一哥,一个是婉约派词宗。但卸下这样的荣耀,他们其实更是一对心心相惜的师徒。1078年,30岁的秦观还没多大名气,他对别人说:“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