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远离节后综合征有“良方”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8 05: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远离节后综合征有“良方”

远离节后综合征。 新华社发(王鹏作)

本报记者 张家祯

春节假期,很多人熬夜、暴饮暴食,睡眠、饮食规律被打乱。假期结束后,部分人觉得无精打采、精神萎靡、胃口变差,甚至焦虑、烦恼。这时,要警惕节后综合征的发生。

节后综合征是指在长时间的节假日之后,人们从放松状态回到工作或学习状态出现的一系列身心不适症状。对此,专家提醒,应及时进行科学调整,减少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 调适心理

“我现在没精神,感觉浑身不舒服。”29岁的李晚(化名)告诉记者。李晚今年回安徽老家过了一个热闹的春节。假期结束,李晚重返工作岗位后,总是失眠、精神状态很差,工作也经常出错。

假期结束后,很多职场人发现同样的症状出现在自己身上。

2月19日,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焦文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包括身体症状、心理症状以及行为改变。常见的身体症状有疲劳、头痛、胃肠不适、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放松和休息后,突然回到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导致的。节后综合征还可表现为一系列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改变有缺乏动力、工作效率下降、学习兴趣减退等。长时间的放松和休息可能会打乱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节奏,导致人们在回归正常生活状态时难以适应。

出现上述表现,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调节和缓解呢?焦文燕建议:“在生活和工作中,大家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连续工作,要给自己休息和恢复的机会。同时,合理规划工作或学习任务,避免过大的压力和负荷,以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缓解节后综合征非常重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提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焦文燕说,“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身体的耐力和抗压能力,有助于缓解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适。”

焦文燕建议,大家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节,如放松训练、冥想、与他人交流等,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调节节后综合征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焦文燕提醒,如果节后综合征严重影响了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科医生,以获得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 合理饮食

春节期间,由于生物钟紊乱、饮食不规律,不少人出现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胃部不适以及腹泻等症状。

在成都上大学的赵强(化名)春节期间回到西安,朋友邀约不断。

面对家乡的美味佳肴,他胃口大开,连着几天大吃大喝,经常中午刚吃完,又开始晚上的聚餐,有时还转场吃夜宵。收假后,赵强发现自己的体重增加了3公斤,还出现了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

春节后应该如何合理膳食?2月20日,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田亚涛告诉记者,首先,要坚持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应摄入25种以上食物,并且做到合理搭配。

其次,要吃动平衡,维持健康的体重。各年龄段人群每天都应进行适量运动并做到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日常每天走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再次,要多吃蔬果以及奶制品、全谷物、大豆制品。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应尽量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克至350克新鲜水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相当于每天300毫升以上液态奶;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大家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先选择鱼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田亚涛说,“还需要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糖的摄入量。”

田亚涛提醒大家,春节过后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规律进餐、适度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足量饮水、少量多次饮水,尽量喝白开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 适度运动

春节期间,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出现身体疲劳、精神不振等问题,科学运动是缓解节后综合征的关键一招。

“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心理健康。适度的运动,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提升精神状态,让人们更快地适应上班生活。”2月20日,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刘军说。

刘军介绍,大家节后可以选择有氧运动让身体“满血复活”。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滑冰、游泳、自行车、太极拳、健身舞、跳绳和韵律操等。大家日常运动时,只要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呼吸心跳加快即可。如果平时有运动基础,运动强度可以适当增加。运动时间可根据习惯和空闲时间安排,但不要过晚,以免神经兴奋影响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平日有运动基础,假期停训后也要重新适应、循序而进,以防受伤。

“如果假期频繁应酬团聚,久坐状态居多,或者经常宅在家蒙头大睡,不妨做几组拉伸运动,以缓解僵硬的肌肉,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让肢体舒展。除了瑜伽等较为专业的以拉伸为主的运动项目之外,久坐人群也可以进行肩颈部、腰背部的简单拉伸,如双手叉腰抬头上望、左右缓慢转头拉伸颈部肌肉、双臂互助进行肩部拉伸、双手借助墙壁或桌椅进行背部拉伸。拉伸动作也可在工作间歇进行,防止久坐成伤。”刘军说。

假期,大家也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赶路,也许走亲访友叙旧,也许带着孩子度假。不管从哪种状态中回来,都需要增加对工作的专注度。刘军建议,可以借助冥想等配合呼吸提高注意力、调节情绪,缩短不适应期。

“无论选择哪种类型的运动,都要谨记: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除了运动,保持成熟稳健的心态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假日成为身心彻底放松的‘中转站’。”刘军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失眠困扰了十几年的藏族老人,终于找到了治疗失眠的良方
...发现,格桑次仁的睡眠节律紊乱,并存在严重的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老人在睡眠过程中,气道会不断堵塞,导致缺氧,进而影响睡眠。而长期服用失眠药物又给他的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
2023-04-30 14:37:00
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长骨刺不用慌,壮医经筋疗法——缓解疼痛的良方
...腰椎间盘突出、胳膊麻木、乳腺增生、网球肘、腰 3 横突综合征、骨盆不正、臀部疼痛麻木、手部健康、腹股沟、后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脏 腑 疾 病】:夏季养心、肝病、胃痛、阑尾
2025-01-06 11:19:00
了解一下慢性疲劳综合征
...。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将疲劳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是指疲劳引起的一种长期疲乏无力的状态,不通过卧床休息而缓解的全身不适、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候群而
2023-11-26 17:46:00
节后上班身心都需“缓缓” 医生支招应对“节后综合征”
...谭心怡)假期的余温还未散去,不少上班族却已被“节后综合征”困住:白天提不起精神,晚上迟迟睡不着,胃口也跟着消失。有人戏称“身体已在上班,灵魂还在放假”。事实上,这种身心不适并
2025-10-10 14:43:00
告别“节后综合征”——南阳市中心医院专家助您开工元气满满
...以集中精神,身体好像被“掏空”,这很有可能是“节后综合征”。为此,南阳市中心医院专家给您开出了绝妙“良方”,助您开工元气满满。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医师刘海玉介绍,
2024-02-20 12:18:00
帕金森病并非只有“抖”多种睡眠障碍需重视
...9感觉障碍;10.疲劳;11.冲动控制障碍与多巴胺功能失调综合征;12.语言功能障碍。非运动症状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可能已不同程度地存在,且可贯穿全病程。不过,该院
2024-03-01 04:07:00
本周末(8月16-1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军军来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坐诊,手术预约从速
...、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盆腔淤血综合征,精索静脉曲张等。坐诊时间和地点: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门诊4楼血管外科8月16-17日预约电话:15963216106(
2025-08-13 10: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暐:心悸心慌中医有良方,标本兼治调养心神
...管炎,消化不良,便秘,焦虑,抑郁,慢性疲劳,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状态等疾病。出诊时间:每周天上午一、心悸的中医定义心悸指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症状。中
2025-07-22 13:56:00
中医如何破解不孕不育难题
...疗女性不孕症、男性不育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卵巢早衰、绝经综合征、失眠不寐、亚健康调理、痤疮、黄褐斑、急慢性盆腔炎、HPV感染、宫颈病变及高危妊娠、产
2025-04-28 11:3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龙岗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探索“喉咙痛”谜题
得了流感后,除了会突然的高热,喉咙痛可以说也是很常见的症状了。但是有一种喉咙痛,可能会伪装成流感或感冒。一定要警惕!喉咙痛
2025-11-17 18:13:00
中国AI神经介入的“出海样本”:强联智创的东南亚突破与全球雄心
中国AI神经介入赢得全球瞩目,强联智创海外首展即斩获订单。“今年下半年,我们才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尝试参加了一些国际展会
2025-11-17 12:46:00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专家详解马拉松赛前赛后注意点□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今天,备受期待的2025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
2025-11-16 08:43:00
脊柱微创手术优缺点一次说清楚
随着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发病率升高,手术治疗需求逐年增加。传统开放手术因切口大、创伤重、恢复慢
2025-11-17 04:59:00
早产儿救治的关键是什么?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小于259天)出生的新生儿,他们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和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7 04:59:00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