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攀升 重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8-06 14:19:00 来源:金陵晚报

□通讯员姜海英吴畅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结直肠癌在癌症中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四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专家提醒,结直肠癌症状易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炎等相混淆,容易被大众忽视;往往一经发现即已晚期,错失治疗良机。

忽视“症状”酿成重疾

快五十岁的张先生(化姓),十多年前从事业单位辞职创业。由于业务繁忙,他平日里应酬多、喝酒频繁。有时劳累后会出现大便带血,但因为有痔疮,便以为是痔疮出血,没当回事。

近年来,张先生发现自己便意频繁,总有排不尽的感觉,还时不时出现腹泻症状。今年,他尤其感到乏力、没精神,时常头晕、心慌,家人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导致。一次,原单位老同事见到他时,大吃一惊:“老张,我记得以前你胖墩墩的,现在怎么瘦成这样,要不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张先生思虑后,意识到自己辞职后十多年没去过医院,便在家人陪同下前往,进行了胃肠镜检查。当看到检查结果上的结肠癌字样时,他如遭晴天霹雳,“压根想不到自己正值壮年,竟患上了这样的重病!”

与张先生的患病经历相似,某网红博主因卵巢癌去世,她此前长达十余年忽视身体健康,后又因种种原因,一步步错失治疗良机,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70%的成年人存在肠道问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傅赞介绍:我国约70%的成年人存在肠道问题,结直肠癌发病率更是逐年攀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傅赞表示,我国肠癌患者有三大特点:一是经常发现即晚期,83%的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二是不分性别,男女发病率都很高;三是发病逐渐年轻化,40岁左右就要开始警惕。

傅赞指出,肠道不仅是食物的消化场所,更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内的免疫系统占据了人体免疫系统的70%以上,对抵御外来病原体和有害物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肠道还是情绪调节中枢。

“脑肠轴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指大脑与肠道之间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和微生物信号进行的双向通信系统。因此,肠道健康直接影响着全身机能。”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但它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而医学界用“五年生存率”这把尺子衡量抗癌战役的阶段性成果。结直肠癌的数据对比,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生存阶梯:Ⅰ期(早期),肿瘤局限在肠壁最内层或肌肉层,此时果断手术,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甚至接近治愈;Ⅱ期,肿瘤穿透肠壁肌层,但未累及淋巴结,及时手术后,五年生存率仍能达到70%—85%;Ⅲ期,癌细胞已扩散到区域淋巴结,尽管手术仍可行,但生存率显著下降至约40%—70%,术后通常还需辅助化疗以剿灭残余隐患;Ⅳ期(晚期),癌细胞已至肝、肺等远方器官,此时手术效果大打折扣,五年生存率骤降至约10%—15%,治疗重心转向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这些数字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从Ⅰ期到Ⅳ期,五年生存率从90%以上断崖式跌至10%左右。

傅赞表示:“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完全可治愈。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识别预警症状及时就医

如何及时发现结直肠癌的早期信号?傅赞提醒:结直肠癌早期症状易与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炎等相混淆,但出现一些情况时,请务必及时就医。

“要注意观察,大便带血、大便形状改变都要提高警惕。包括粪便带鲜血、脓血,大便变细、变扁或表面出现槽沟。”傅赞提醒,排便习惯和感受的改变,也要重视,“排便习惯改变,包括排便次数突然改变,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这种症状持续超过3周应格外注意。排便感受改变,包括便意频繁,有排不尽的感觉,时常有肛门下坠感。”

此外,出现腹痛腹胀、腹部肿块,也要及时排查。“腹痛腹胀可能表现为隐痛;如果结直肠癌导致肠腔狭窄,可能出现阵发性腹部绞痛。腹部肿块是可能在腹部摸到体积较大、较硬,大小不等,表面有结节的肿块的。”傅赞提醒,“如果还伴随着一些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要立即提高警惕。”

如何降低发病风险?

远离结直肠癌,做好预防与筛查也很重要。

傅赞强调,首先要识别高风险人群,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通过以下项目进行评分,以下各项累计评分不低于4分者,认定为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49岁(0分),50—59岁(1分),≥60岁(2分);性别:女性(0分),男性(1分);吸烟史:无(0分),有(1分);BMI:<23kg/m2(0分),≥23kg/m2(1分)。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结直肠癌:无(0分),有(1分);其中,如有1个一级亲属<60岁时被确诊为结直肠癌,或者2个一级亲属确诊结直肠癌,则为4分。

而具有林奇综合征或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的人群,则属于遗传性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

“一旦被认定为高风险人群,最重要的是早筛、早诊、早治,应定期进行筛查。”傅赞提醒,结肠镜检查是一线推荐筛查方法;对于不耐受或不依从一线筛查方法者,可选择免疫法或化学法的大便潜血检测,乙状结肠镜、结肠CT成像、多靶点粪便DNA检测等替代方法。

此外,调整生活方式可降低发病风险。“除需警惕上述症状和遵循高风险人群定期筛查外,控制吸烟、保持健康体重、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傅赞建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肠癌”难发现?医生:4种迹象可能是肠子的“求救信号”
...有粘液或脓液。若重复呈现便血需及时就医。2.呈现肿块直肠癌患者,基本上都会在右腹部摸到肿块。这种肿块的质地都是比较硬的,并且,按压会呈现疼痛。基本上,假如咱们摸到了这种肿块,
2024-05-24 16:27:00
便秘是身体求助信号
...医师表示,大量的临床病例及研究证实,长期便秘的人群直肠癌发病率并没有提高。直肠癌是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归咎于便秘其实并不科学。临床上便秘患
2023-12-26 05:06:00
...民网2023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四大致命癌症,其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多数发现已是中晚期,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接受手术治疗预后良
2023-04-25 17:01:00
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平安,7类人尤其要注意
...为什么肠癌被发现时基本都是晚期?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肠癌55.5万例、死亡28.6万例,该病严重威胁我国群众
2024-01-01 11:26:00
结肠癌的预警信号,你留意了吗?
...该疾病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患者的比例约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形态呈息肉状
2024-11-26 01:27:00
不容忽视的肠道杀手:结直肠癌!肠道发出求救信号,你注意了吗?
...然而,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的癌症——结直肠癌,正在威胁着这条“生命通道”。结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结肠或直肠部分的恶性肿瘤。它从一个微小的息肉开始,就像种子一样在结直肠
2024-04-11 13:32:00
爱吃烧烤炸鸡,30岁小伙查出直肠癌晚期!如何辨别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
...来,便血就会得到改善。便血拖了一个月才去检查结果是直肠癌晚期没曾想,过了一周,小苏的便血依旧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了一天排便4、5次的状况。这时候,他开始慌张,意识到自己的便
2023-11-24 09:59:00
结直肠癌前期有什么症状?提醒:若有6种信号,不妨多多留意
生活似乎总爱开玩笑,26岁的李女士,她不幸被确诊为直肠癌。李女士的身体异常首次出现在一次火锅大餐之后,她遭遇了令人不安的便血情况。最初,她将其误认为是痔疮发作,并且由于症状随后消
2024-05-22 14:22:00
肠癌不是忽然来的?医生建议:发现走路出现这几种异常要注意
结直肠癌,这一猖獗的癌症,其发病率赫然位列第三,仅次于胃癌与肺癌,而其死亡率更是紧随四者之后,位居第五。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我国的结直肠癌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4-06-28 10: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
禾伊希凭 280 道尔顿 “超级肽”,掀起口服抗衰技术革命
当 “分子量”“吸收率”成为口服抗衰的核心评判标准,人们早已告别 “盲目跟风”,转而追求 “科学精准”的护肤方案。禾伊希 PQQ 鲟鱼子酱胶原蛋白三肽凭借一项核心技术突破 ——280 道尔顿鱼胶原蛋白三肽
2025-11-13 11:50:00
以专业与爱心守护肌肤健康!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用仁心仁术点亮患者康复希望
在白癜风等皮肤顽疾诊疗领域,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都白癜风医院”)凭借十余年深耕积累的专科优势与人文关怀
2025-11-13 10:33:00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