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
全媒体记者侯利平实习生徐瑞泽
骨质疏松常常是在悄悄地发生,默默无声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多数人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骨中的钙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常常已经丢失了50%以上,治疗起来就很困难,因此,骨质疏松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对此,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师胡紫姣进行了介绍。
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头变轻,骨微结构破坏,密度变小,骨头中出现了小洞洞,从此骨骼变得不牢固,容易发生骨折,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
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中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负责骨的形成与钙化,破骨细胞负责骨质的吸收和溶解。年轻的时候,它们分工合作,互相平衡。人在35岁左右,成骨细胞变弱,而破骨细胞一直活跃,吸收不断,骨质每年以1%的速度流失,骨密度慢慢地一点点降低。
人在70岁左右,骨密度只有35岁时的64%。一旦有骨质疏松,骨头就像饼干一样,稍一用力就会骨折。无论是男性或女性一般在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当于人体中的“骨矿银行”储备越多,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晚,程度也越轻。
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呢?
1.疼痛。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常常会有全身的骨痛,以脊柱与骨盆为主,多为持续性的,一般会在长时间坐着或长时间站立时疼痛加剧。
2.骨折。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在受到轻微外伤甚至没有受到任何外伤的情况下就会发生骨折,比如日常活动、普通的跌倒就会导致骨折的发生,发生骨折的常见部位多为脊柱、髋部、前臂,其他部位也会发生,如肋骨、盆骨、肱骨、锁骨等。
3.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的人会出现身高变矮和驼背。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一旦发生骨质疏松,那些空洞洞就会使椎骨变得很脆弱,承受压力后就很容易被压扁甚至变形,从而导致身高变矮。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造成脊柱向前弯曲,进而形成驼背。
骨质疏松危害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骨质疏松列为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病。骨质疏松的危害那么严重,应该如何预防呢?
一要合理膳食。
1.低盐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腌制品。
2.增加钙的摄入量及适量摄入蛋白质,如要多食用牛奶、酸奶、豆类及豆制品、虾蟹类、紫菜、海带等富含钙的食物,但要避免高蛋白饮食。
3.增加膳食中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海鱼、鱼肝油、蛋类等。
二要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
1.晒太阳可以增加维生素D的储存,维生素D能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日照,每次15分钟~30分钟。
2.适量运动促进骨骼更强壮,缺乏运动就会造成骨量丢失。每周5天~7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活动形式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网球,力量训练如杠铃,柔韧性锻炼如太极、瑜伽。
3.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活动过度造成损伤。
三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1.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2.不吸烟、不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等,尽可能减少体内钙的流失。
四要加强骨密度检查。
对于骨质疏松有潜在风险的人群及40岁以上的人群应进行骨密度检测,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