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浅析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解题策略 (教学与研究第375期)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3-01 14: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杨为芳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阶段,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一直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一直是难点,很多学生非常头痛,不能冷静的分析题型,解题思路不够明确。有少部分学生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一遇到解决问题就逃避,从而数学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针对这种现象,数学教师及相关学者也做出了研究与探讨,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在不断地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进行策略分析,以求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解题能力提供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概念着手,再进行例子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解题,之后再布置作业。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地讲解,学生在讲台下自顾自地打瞌睡开小差,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的是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不会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更没有提出质疑的能力,师生间欠缺有效的思维沟通,枯燥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特别是丧失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一直提不上去。

2.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开发。当下,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在课堂中依然能够看到,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中仍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掌控着整个课堂的教学。而学生作为被动的学习者,一直将教师视为权威,从不会怀疑知识传授的正确与否,更不会停下脚步进行思考。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是由教师机械化的传授而获得,最终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能独立完成解题,一遇到新问题,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只会想着得到教师的点拨,没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题思路混乱,清晰的解题分析能力相对缺乏。对于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解题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分析题目,将题目拆分开来,挖掘数学信息与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但是从学生的解题来看,学生在思路上依旧模糊不清,对于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与题型相联系,最终导致解题分析不透彻,察觉不了解决问题中隐藏的关键所在,导致解题非常混乱。

4.形成定式思维,缺乏解题方法的灵活多变性。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影响,三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上容易形成定式。也就是说当两个问题形式相同而本质不同时,学生不能有效地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受表面现象的影响,不去分析本质,从而解题方法形成定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的解题策略思考

1.设计创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思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处在一个学步的阶段,因此老师需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设计一些通俗易懂而又有趣的问题,去吸引他们的注意。要知道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难度较深的问题,以此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解一些加减实际解决问题时,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加减法入手,举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熟悉感。比如可以举这样的例子:一个班上男生女生的人数分别是22人和21人,9月3日有12人去医院体检,剩余没有体检的人有多少呢?这个问题中有一些日期数字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干扰,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去思考、去辨别,这个问题的主旨是什么?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这个解决问题讲的是什么了,那么解开题目也就非常简单了。

2.借助引导性的解题思路,开发学生的解题思维。都说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始,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的。老师在讲课时可能会提出一些有难点的问题,学生遇到这类问题也许会没有解题思路,那么老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引导,让学生找到解题的点,这样学生才会印象深刻,对于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培养也是很有帮助的。老师在讲解了简单的数学解决问题后,可以趁热打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增加一些思考的难度,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学生这时候印象也比较深刻,更容易接受新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举一些余数地解决问题,一根棍子长30厘米,砍掉13厘米后,剩下的每3厘米做一个相等段,那么可以砍多少根呢?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学生不会的话,老师可以进行一些引导,以通俗的话语将题目复述出来。比如将这根棍子看作一根火柴,甚至可以将火柴带到课堂中进行比喻。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知道这个题目讲的是什么了,那么解题也就很简单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他们的思维发散也很有帮助。

3.注重理论付诸实践,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是学习最基本最关键的目的。在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周围的一切,发掘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启发学生尝试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对于年、月、日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将它与生活相联系,布置一定的作业给学生完成。让学生回去整理与年、月、日相关的历史小故事,然后针对闰年要特别注明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再自己设计一个年历,到时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分享讨论。学生亲自参与了生活,将知识运用其中,那么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

4.打破思维定式,提倡思路的灵活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在解题中受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往往体现在学生对已知数学信息不认真分析,不积极思考,而集中精力去联想教师或自己编制的各种习题的解法分类,发现类似之处,就如获至宝,生搬硬套。这些学生往往忽略题目之间的细微差异而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讲解习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先通读,再细读,对关键性的词句要认真斟酌,弄清题意,确切掌握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培养严格审题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图形的性质与特点出发,进行分析和综合,演绎和归纳,联想解题经验,寻求解答。而不是生搬硬套,先入为主,完全纳入过去的经验。

综上可知,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教师需要知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慢慢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解题能力。

(作者系河图街道中心小学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展开了研究与分析。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数学 命题 策略一、小学数学命题常见问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命题工作实际开展中存在以下问题,导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遇到了重重阻力
2024-04-19 10:36:00
...口算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关键词:小学数学 口算教学 策略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有着很好的帮助。口
2024-05-15 10:59:00
...力。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与策略(一)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教育部门一直致力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为了提升这
2023-09-20 12:11:00
这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 线上线下近千人参加
...索》。李博老师在报告中通过“重构课程内容、探索教学策略、开展评估式评价”三方面,从整体上诠释了“新课标视域下学段衔接的教学”,体现了长春市小学数学学段衔接教学的整体构想,介绍
2023-06-21 17:00:00
...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等,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数学 情景教学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
2023-08-19 10:07:00
...始衍生较为明显个体差异的关键期,教师应积极变革教学策略,融合丰富的教学元素,在集体共同进步下,推动教学有序发展。转变教学角色。课堂上,教师应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内容,让学生
2024-03-27 00:04:00
...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赵劲松的“数感:内涵、表现和教学策略——以‘数的认识’为例”等教学展示,结合实例和教学实践,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理念,深度解读小学数学数
2023-10-30 10:55:00
...惯,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凝练小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落实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纵观小学数学3个学段,教材中关于量感的教学内容有:时、分、秒,年、月、日,长度,面积,体积,
2023-10-26 07:48:00
...的教学效果。二、小学低年级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策略如下。1.将抽象概念形象
2023-06-30 10:1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