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浓浓年味 美食飘香(新春特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1 05:5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浓浓年味  美食飘香(新春特辑)

图片从上到下依次为:

腊肠与调料。

罗跃文摄(影像中国)

王哥庄馒头。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供图

客家煎粄。

蓝启隆摄

麻叶与焦丸子。

王 旭摄

最爱家乡的腊味

周钰姣

当街头出现挑柏香桠的山里人时,我知道,年近了。

地处西南的遵义,大多地方属高寒山区,全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食物特别是肉类不易储存。在没有冰箱的年月里,山里人制作腊肉,长年悬挂于灶头,任灶火烟熏火烤。这样的腊味从浅栗色渐渐变成了焦黑色,味道却是越来越醇厚。

家住城里,没有柴火煮饭,但熏制的腊味仍是必不可少的年货,否则年就少了味道。还记得当年居住的家属院里,闲置着一个大铁皮桶,到了冬至前后,铁皮桶就派上用场了。从第一户人家开始熏肉,小院里的烟熏味就一直飘荡到腊月二十八,从不间断。

熏腊味,对哪家来说,都是过年的一件大事。早早地,母亲到菜市场买了肥瘦相间的“二刀肉”跟五花肉,划成大小适中的长条。回家来,先拿高度白酒在肉上涂抹,既可消毒杀菌,又有益入味。然后将食盐加入花椒、八角等香料,微火慢炒出料香,炒至食盐微黄,趁热在猪肉上反复揉搓,让它们渗进肉里。腌上一周左右,其间翻动两次,再取出晾干,即可熏制了。

正如年味里不能没有腊味,腊味里岂能没有香肠?腊肠最有技术含量的环节是调味,每家调料各有千秋,或辣或甜,全凭喜好。

灌香肠也是个技术活,太紧实了,容易把刮得极薄的肠衣撑破;太蓬松了,蒸熟后切不成片,对主妇来说就算是失了手,正月里吃“转转饭”的时候,定会让亲戚们说道很久。肉块不紧不松地灌进肠衣后,一截截用棉线扎紧。最后一道工序同样不能含糊,用针扎孔,好透出香肠里的空气。

腌制一周左右,中间翻动揉搓一次,再风干两天,去掉水分,就可以熏制了。母亲拿出平素积攒的瓜子壳、花生壳,以及烘干的橘子皮和甘蔗渣,再到街上寻一担柏香桠,找一些锯木面,就万事俱备了。

把肉和香肠有序地码放在横穿过铁皮桶的钢筋上,盖上几层厚厚的麻布,在铁皮桶下专开的灶门处点火加柏香桠,熏肉就开始了。柏香桠和坚果壳的香味随着白色的烟雾飘出,不一会儿,油润的腊味香也散逸了出来。在“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中,肉发出“吱吱”微响,不时有一滴油脂滴进火堆,“啪”地绽出一朵火花,“啪”地又绽出一朵火花。

熏肉是件苦差事,母亲得一整天守在铁桶旁,须臾不能离开,既要不时加燃料以保证持续有烟冒出,更要注意控制火不能过大,别烧着了肉,中途还得熄火翻动一次,使肉被熏得更加均匀。

黄昏时候,肉终于熏好,提回家来,挂在阳台上,香喷喷的烟熏味瞬间溢满整个屋子,晶莹的油珠时不时滴下,这是“年”香喷喷的味道。

除夕夜的团年饭,腊肉香肠无疑是主角。过了这天,亲戚间开始吃“转转饭”。每家的招牌菜各有千秋,但腊味的地位从来不可撼动,不管是下酒还是下饭,都最受欢迎。各家腊味各有不同,这是评判一个主妇厨艺的重要标准。

腊肉在母亲手中可谓变化无穷,可以万搭,又皆是绝配——腊猪脚炖方竹笋,腊排骨炖阴包谷米,腊肉炒大头菜、炒蕨粑,腊肠炒折耳根……每一样都是地道的黔北年味。

当然,更常见的做法是不加任何配菜直接蒸煮。更醇更浓的腊香里,肥的晶莹透亮,瘦的红润紧实,一口下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浓浓的油脂香伴着淡淡的草木香,是层次异常丰富的年味,从年头香到年尾。

现在物资充裕了,再不需要通过熏制的方式来储藏肉食了。自家做腊味的越来越少,一年四季都是到市场上采购成品,稍加料理便可大快朵颐。但我依然想念着自家熏制腊肉的时光,只因那烟火缭绕的腊味香里,承载着时间的记忆与亲情的味道。

红红火火蒸馒头

王 溱

“李婶,泡上引子发好面,咱们做大馒头喽!”

“张叔,蒸馒头就看你的了。风力要足,火苗要旺!”

逼仄的大杂院里,一声声呼喊声响起,全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随后李婶忙着找出面盆,把发面引子泡开;王大娘把一堆“卡子”洗了又洗,擦了又擦;张叔把炉灶用柴火点燃,然后“呼哒呼哒”拉起风箱,火苗一阵阵窜出炉膛,把厨房映得通红。不一会儿,热腾腾的蒸汽从开着的窗户飘出,风箱“呼哒呼哒”响得更欢了。

过年蒸馒头,是迎年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家乡青岛,过去逢年过节祭祀先人,馒头必在其列,可见馒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今,馒头虽已成为平常之物,但寓意依旧深远。做馒头要“发面”,要“火蒸”,与“发家”“蒸蒸日上”等谐音美词相关联,也是人们新年愿景的一种表达。所以,尽管当下食物极为丰富,购买也十分方便,许多人还是保留着过年蒸馒头的习俗。

做馒头少不了“枣饽饽”。把洗净的枣均匀插进白白圆圆的面团上,乍一看就像一座“枣山”。也有的把大枣切成片,枣核去掉,插在馒头上,呈鱼鳞状,像一只肥胖的“枣鱼”,又像一只长满硬刺的“刺猬”。坊间对红枣的解读多按谐音来:鸿运当头,红红火火,是幸福吉祥的象征。枣饽饽不仅在视觉上好看,而且吃起来香甜,寓意也吉祥。吃了过年的枣饽饽,会迎来一年的好运气。

除了做馒头,蒸“卡子”也是过年不可缺失的面食。“卡子”是一种木刻模具,专门用来制作各种花样面食,人们将用其制作出来的面食也称作“卡子”。“卡子”实际也是馒头的一种,只是式样不同而已。“卡子”模具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方有圆。“卡子”的花纹图案很多,常见的有鱼、桃、莲蓬、蝉、十二生肖等,还有囍字、福字、寿字,寓意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一般过了小年,大院里就会热闹起来。邻里间相互帮忙,有的提供“老引子”,有的指导“发面”,大娘大婶会帮着双职工的人家忙乎;家里有“卡子”的都会贡献出来,一家家“击鼓传花”轮流用。有大铁锅的人家,那些日子甚至到邻家做饭,大铁锅专门让给邻居们蒸馒头。从早到晚,你来我往,东家串西家走,那欢乐、和谐、温馨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大院,让人感到过年的美好。

馒头蒸好后,要放在阴凉干燥处。半世纪前,普通人家没有冰箱冰柜,过道、走廊这些阴凉的地方都被利用起来。用干净的纱布把馒头、“卡子”包好,外面再包上一层保护层,或者放进缸里、坛子里、纸箱里,放十几天没问题。有的保存得当,出了正月还鲜美如初。

正月里是口福劲爆的日子。就着卤肉、炸鱼和现炒的蔬菜,喝上二两小酒,再吃上个白软的大馒头或“卡子”,那幸福感,简直没得说!

进入21世纪,一些传统的习俗在慢慢改变,但它们的“根”还在,更多地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变得越发令人喜爱。

现在过年,人们可以到超市随心所欲地挑选各式馒头、“卡子”,不用再亲自动手发酵、和面、揉形了。馒头也成了家乡人致富的工具。青岛的王哥庄十几年前就成立了大馒头生产基地,街道办事处负责把好“材料关”“质量关”“信誉关”:酵母统一提供,面粉每年一次招标,既保证了面粉的营养和档次,也鼓励周边农民多种粮种好粮。以大馒头为主打产品,同时配以“燕子”“福寿桃”“富贵鱼”“枣花糕”等花样馒头为副品的产业链,让崂山脚下这块土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更让当地村民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共同富裕的甜头。

“无粄不过年”

钟兆云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山区,有一类美食被统称为“粄”,泛指用大米磨成粉或浆后所制的食品。其种类繁多,应节气制作,根据馅料、颜色、形状等变换出不同的味道,既可作点心,也可以是主食甚至是一道菜肴。客家人的餐桌一年四季都有它,春节期间更是一道“硬菜”,这从“无粄不过年”之说可见一斑。

打小,我就对粄有着超乎寻常的嗜好,尤其喜欢闽西老家武平县岩前镇的特色煎粄。它色泽金黄、外酥内韧、香甜可口,出锅后隔夜食之,咬起来就变得嘎嘣脆,更以其保质期长而名扬四方。

年关一到,家家户户都开始做粄,一到村口便能闻到空气中飘浮的香味。这个时候,再调皮好动的孩子都能静静地围在热气腾腾的灶边等吃,“小圆球”到嘴后还往往抓几个出门,向村里小伙伴炫耀自家的“富有”,像馋猫那样吃得津津有味。客家人淳朴善良,热情大方,自家炸好了粄子,只要知道邻家谁还没开锅,就会端一碗过去一起尝鲜。

记忆中,家里过年时的粄子从熬红糖、搓粄团到生火油炸,都由父亲操持,母亲和我们姐弟负责在厅堂传递做好的“小圆球”。“小圆球”大小匀称,一大竹篮里能排列几十个,不能紧挨,更不能重叠,以防黏糊。这边做好一篮时,灶房那边也差不多煎炸好了一锅,几大竹篮轮流替换。两边都干得热火朝天,必须赶在大年二十九前一气呵成,年三十得让出灶台做年夜饭呢。

渐渐地,我的位置由灶房的柴火工上升为做粄子的主力队员,但从没替换下父亲的“帅”位。其实主帅不好当,籼米粉与糯米粉配比失调、糖水熬不到位、火候不够,就容易造成粄团炸裂、没炸透、一锅焦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油温六成热时下锅,几分钟后球表呈黄色,转小火再炸一小时左右,不时用锅铲为球翻转,以免粘锅烧焦,再用竹罩箩罩起,架在固定瓷盆里待油滴干后再行入缸。粄子一个个炸得晶莹剔透,出锅不久便呈焦糖色,放上一宿即成著名的岩前煎粄。制作一锅好粄,虽需多人配合,但技术活还得靠老手掌舵。

劳动现场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现做现吃,咬一口香一嘴。大人为了让馋嘴的孩子早点吃到粄子,第一锅总是炸个七分透便起锅,称“籽火粄子”,软糯香甜,多吃也不会上火。有次我连吃十来个,满满一大碗瞬间变成底朝天。孩子们吃得越多,母亲越开心。母亲开心时,会唱外婆在世时所教的歌谣:“洋叶子(蝴蝶)叶叶飞,阿母做粄女儿归;大粄拿给阿姐归,细粄留来逗老弟(弟弟)。”声情并茂,让人感到幸福是这样简单、亲情是这样无价。

一锅锅圆滚滚、热乎乎、香喷喷的粄子炸就,肥瘦相间的腊肉有了,飘香的米酒也酿好了,红红的春联和门神都贴上了,屋里屋外全弄清爽了,家里和村子里陡增的欢声笑语,一并在春风里传递。

家乡的多数人家都会保留一些粄子,到春耕劳动时随身携带,当干粮或当点心,谓之“撑腰骨”。牙口不好,则可将之与早饭同蒸,或切成小块来冷吃。也有的老人将其炖粥或焖地瓜,口感不稍变,弹牙又筋道。这一份年味儿,挨过端午节还是原汁原味。

多年之后,我们长大了,走南闯北,却始终忘不掉故乡的味道。每年春节,我都会邀请两三亲友相聚在家品尝岩前煎粄,如有“闽西八大干”之首的“武平猪胆干”,再来个此味只应天上有的“岩羊炖汤”,便自嘲赛过神仙了。家乡的味道、游子的情怀,值得一生细细品尝。

“叔,来碗煎粄哟……”如今回家,常常刚入客厅落座,耳边就响起侄辈们的声音。碗里摆着十来个玲珑的粄子,他们脸上的笑容,就跟眼前的“团圆煎粄”一样,喜庆而灿烂。

美味“开花”

李丹崖

在家乡安徽亳州,春节前人们最喜欢做的就是麻叶,俗称“焦麻叶”,也有的老年人唤作“焦叶子”。麻叶,顾名思义,以芝麻为主要特色做成的美食。芝麻分为黑白两种,所以,麻叶也分黑芝麻麻叶与白芝麻麻叶。

一入冬月,主妇们就开始忙年。她们把秋日里收获的芝麻从袋子里取出来,清水滤去尘埃,晒干之后备用。和面可大有讲究。做麻叶的面,须用植物油来和,这样一能保证味道纯正,二能确保炸制后的麻叶酥脆可口。面和好,还需盘面,然后擀成面皮,在面皮擀制差不多的时候,伸展面皮,撒上芝麻,再擀一遍,确保芝麻和面皮粘合在一起。然后在擀面杖上把面皮卷起来,“刺啦”一刀,把多层面皮从中间划开。面皮被划开成面片,然后切成菱形,放在筛箩中晾干。

年关的风,很快就把筛箩里菱形面皮中的水分蒸发掉了。这时候,麻叶初步成形,芝麻在面皮上粒粒可见。紧接着,烧油下入生麻叶,文火炸制。直到麻叶变黄,用笊篱搅起来,哗啦作响。出锅放凉后,麻叶焦酥可口,满屋飘香。

麻叶的吃法有多种,可置于盘中,当成一道菜肴来下饭;亦可夹在热馒头中间来大快朵颐,热馒头的热气,能够催化油脂的香,增益麻叶的口感;或者把麻叶敲碎,与韭菜、虾米一起包成扁食来吃;当成茶点来吃也不错,故乡腊月无琐事,家人闲坐“闲嗑牙”。“闲嗑牙”是方言,意思是吃着美味聊着天。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着电视,吃着麻叶,其乐融融。

麻叶其色如金,号称“金叶子”。除了麻叶外,春节的吃食还有馓子。此时的馓子是“小馓子”,是以麻油和面,撒上芝麻,擀成长方形的面片。刀在面片上纵向划几个口子,两端并不断开,捏着一拧,便成了糖果样式,小巧别致,焦香四溢。北方小年当日,祖母会把炸好的小馓子一层层码在白瓷盘中,金灿灿的小山一样,和祭灶糖一起,让孩子们来吃。祖母说:“吃小馓子就要嚼出动静来!不然,浪费了一口好牙和满口好酥脆。”

和“年”有关的吃食,皆有好彩头。麻叶有开枝散叶、多子多福的寓意;小馓子则有拧成一股绳、家庭团结的寓意。另一种油炸的美味——焦丸子,则寓意着团圆。

做焦丸子,也要用香油和面。丸子焦不焦,粉丝是关键。上好的红薯粉丝,用热水泡发两个小时,剁成碎末,与面和成糊糊状,撒入五香粉、盐巴等物。抓一把面糊糊攥在手中,稍稍用力挤压,面糊就会从虎口处冒出来,挤到沸腾的油锅中,“吱啦”作响,立时升起来一股香气。炸好的焦丸子,焦酥可口,可以直接吃,亦可蒸食,或是下在羊肉粉丝汤中,别有一番风味。时至今日,焦丸子仍是皖北人年关必备的吃食。

麻叶、小馓子、焦丸子在油锅中滚成一朵朵花,食物在沸油中绽放的状态,似在迎接新春后的百花齐放。除了麻叶、小馓子、焦丸子之类的吃食,各色糖果、巧克力和饼干在桌上纷呈,各家各户都像是开了一个小超市。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母亲正戴着老花镜在剪窗花,是喜鹊登枝的图案,女儿则端着奶奶刚炸好的麻叶,一点一点挤上番茄酱……幸福而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

在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里,食物带给人的除了美味之外,更多的是团圆喜悦的仪式感。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美味“开花”,不负新春。

版式设计:蔡华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1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意AI视频年味篇:最好的“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新岁年味浓团圆的餐桌上藏着各式各样“年”的味道厨房中厨具叮当作响煎炸煮蒸中烟火气升腾酸甜苦辣咸组成家庭食味在北方过年肉和面食是硬通货还有必不可少的过年“主角”——饺子在南方香甜软
2024-02-14 13:38:00
遇见福建:永定年味浓 腊味香
...“腊猪头皮”这道特色美食发扬光大,成为当年的特色“年味”。张福光检查“腊猪头皮”风干情况。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我每天要对这些晾晒的猪头皮进行反复翻面,让整个猪头皮受热、风干
2024-01-18 17:16:00
腊味飘香!十堰人的年味从这里开始
...部分农贸市场,发现各种腊味美食销售十分红火,车城的年味浓了。腊味飘香年味来在十堰东岳市场,记者看到,这里200多家店铺、各种各样的美食摊点前都很热闹,前来选购年货的市民络绎不
2025-01-13 19:19:00
遵义绥阳:“腊味”飘香年味浓
多彩贵州网讯 年关将至,绥阳县不少市民朋友开始着手置办年货,腊肉、香肠等特色美食迎来销售旺季。各大市场、商超“腊”制品出现消费热,市场走俏。近日,笔者走进绥阳县洋川街道南阳苑,工
2024-01-10 12:10:00
武汉庙会年味浓 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
...贺新春”兔年茅庙集庙会徐一帆摄(新春走基层)武汉庙会年味浓 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中新网武汉1月16日电 (武一力 黄立 彭辉)“嘿呦,嘿哟……”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茅庙集古街“
2023-01-16 17:38:00
贵阳年味渐浓 农贸市场“腊”味上新
腊八节你吃腊肉了吗?近段时间,贵阳各大农贸市场内弥漫着浓郁的腊味。香肠、腊肉等腊味食品纷纷上架,吸引了市民前来选购。记者走访了贵阳市内的农贸市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在三民东路
2025-01-07 20:55:00
腊味飘香处 年味渐浓时
...打糯米粑粑,是故乡备年货的重点。跨入腊月后,乡村的年味就浓了,农家院落里,人们开始杀年猪,除留下眼下要吃的外,全部腌制成腊肉。腊肉作为春节期间的传统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
2024-01-30 08:41:00
无“腊”不成年,湖南腊味拼多多年货节走红,消费者日拼10吨过大年
湖南人的年味中,少不了一道腊味。“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
2023-01-17 14:51:00
浙江“海宁媳妇”自制年货:腊肉里的家乡味道
...用她的话来说,自己动手做年货更放心,还能给家中增添年味,一举两得。王茂秀今年55岁,是安徽六安人,也是一名海宁媳妇。现在她和丈夫都退休了,平日里就喜欢做做美食,给生活增添些滋
2023-01-13 20:0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
杏林春暖除鼻患,丹阳陆鸣斋中医诊所创新疗法获赞誉
随着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鼻炎已成为困扰众多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喷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1-13 15:23:00
深圳永福医院:排便剧痛、大便出血 警惕肛裂找麻烦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后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
2025-11-13 15:25:00
数据管理再进阶!盈康一生以DCMM四级认证领跑大健康行业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最新评估结果,盈康一生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4级(量化管理级)认证
2025-11-13 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