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今年2月,42岁的傅女士因“月经紊乱,月经过多”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下腔静脉血栓,髂静脉血栓”病症。
为进一步诊治,她来到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在CT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其子宫肿瘤沿盆腔静脉生长,沿左肾静脉一直长入下腔静脉并到达右心房;心脏超声检查时观察到下腔静脉的肿瘤延伸到右心房;进一步行左心腔超声造影并心肌灌注显像时发现,该肿瘤是乏血供的,考虑为良性肿瘤。紧接着,医生在单纯超声引导下完成了盆腔肿瘤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平滑肌瘤,良性。
由于静脉平滑肌瘤侵犯范围广,手术风险大,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后,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多学科手术团队(MDT)在3月26日紧密合作,轮番上阵: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先是妇科切除子宫及附件,接着是血管外科沿肿瘤游离卵巢静脉及左肾静脉、下腔静脉,最后由心脏外科打开心脏取出肿瘤。当肿瘤像“萝卜”一样被完整“拔”出来的时候,各个学科的医务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平滑肌瘤,沿静脉血管生长,通常起源于盆腔静脉,向上沿静脉系统蔓延,可累及髂静脉、下腔静脉和心脏。好发于生育期及围绝经期妇女,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虽然少见,但是该病累及下腔静脉和心脏的比例较高,若不及时发现,临床后果严重。患者多数有子宫肌瘤的病史,或者子宫切除史。首发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月经不规律或经期延长,腹部包块或腹胀,阴道大量流血等。随着肿瘤沿静脉血管蔓延生长,侵犯的部位越多,并发症就越多。如肿瘤侵犯髂静脉压迫输尿管则引起尿路梗阻的症状,甚至引起肾积水;如侵犯下腔静脉而且肿瘤较粗大则影响心脏血液回流,进而引起心脏衰竭、呼吸困难甚至猝死。
该病分为4期——
1期:病变局限于子宫及子宫旁,除局部占位外无大血管阻塞情况,患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盆腔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妇科症状。
2期:病变侵及腹腔血管,但尚未到达肾静脉水平。
3期:肿瘤延伸超过肾静脉水平,进入下腔静脉,或瘤体延伸入右心房,但尚未到达肺动脉。
4期:肿瘤延伸侵入肺动脉和(或)发生肺部转移,患者可发生晕厥或猝死等。
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无创、简便、费用低,是协助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首选方法,能够较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性质。有研究发现超声造影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通过超声造影可发现其特异性征象,实现多模态超声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特异性征象的统一。
2.CT增强扫描及CT静脉成像:CT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的位置和完整的延伸途径,准确直观描述静脉内占位情况,确定肿瘤与血管及心脏的关系,对诊断、手术计划和随访有重要价值。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尽量一期完成包括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血管内肿瘤及心脏内肿瘤的切除。对于无子宫外血管受累的年轻、未生育患者,可考虑暂行保守性手术,但术后应密切监测,一旦复发,尽早发现并手术切除;对于反复发作,广泛累及子宫外大血管及心脏的患者,即使未生育,也应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对于无法手术、术后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可采用抗雌激素治疗。
2.激素治疗:对于无法实施手术、肿瘤残留和术后复发的患者,建议行抗雌激素治疗。常用抗雌激素药物包括他莫昔芬、甲羟孕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临床观察发现其具有抑制静脉瘤栓生长等作用。目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激素治疗多为试验性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尽管该病存在广泛的血管转移,但手术治疗后的预后大多良好,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切除肿瘤。由于该病具有远期复发的特点,故严密随访非常重要,应定期行超声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转移并及时治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