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土 灶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6-29 08: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许昌日报

土 灶

□白杰

虽身居闹市,我却时常想起老家的院子,想起灶屋顶上那根黑色的烟囱,想起烟囱里飘出的一缕缕炊烟,想起烟囱下的土灶……

土灶是庄户人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大瓦房还是茅草屋,谁家里能没土灶?有了它,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便有了着落;有了它,日子才有了烟火气息,才叫日子。农家人的一天,从早起在土灶里燃起一把柴火开始,到晚上熄掉灶膛里最后一把柴火结束。

我家的土灶不大,长两米,宽一米多,用土坯砌成。土灶正中是个大圆灶孔,像张大的嘴巴——那是坐锅的地方。后面靠墙的地方是个碗口大小的孔,通着烟囱。大灶孔旁有个瓦罐,被砌在土灶里,罐口略高于灶台。烧锅时,瓦罐里储上水,灶膛里的温度会传导给瓦罐,饭做好了,瓦罐里的水也烧热了。尤其在冬天的早上,天冷得伸不出手,用瓦罐里的热水洗手洗脸,很舒服。

如果说厨房是家里的演出场的话,那土灶就是舞台了。当然,出场的永远是母亲。别看是独角戏,母亲却演得极为用心,即便是缺油少盐的艰难日子,她也总能使出浑身解数,把光景烹调得有滋有味。每天鸡叫头遍,母亲就蹑手蹑脚地起床了。她把锅坐到灶台上,添上水,盖上锅盖,点一把柴火放进灶膛,然后拉动风箱。在“呼嗒呼嗒”有节奏的响声中,柴火毕剥作响,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膛,也照亮了整个厨房,一缕炊烟通过烟囱升腾起来,一天的日子便在炊烟中氤氲开……除了在土灶上做一家人的饭菜外,母亲还要在土灶上煮猪食、拌鸡食,一个早上都要围着土灶转。

至今我还怀念土灶上做的“柴火饭”的香味。那时,我们家人多,母亲每顿要炒一筐的萝卜或青菜。我最爱吃的是炒青菜。母亲把青菜择好洗净控干水,用大火把铁锅烧热,然后倒进一点菜籽油,等锅里的油冒烟、空气里弥漫着呛人的油烟味儿时,迅速把青菜倒进锅,顿时满屋都是“刺刺啦啦”的声音,母亲用锅铲快速翻炒,一时间,菜香四溢,让人垂涎。饭菜做好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享受着简单的幸福。

用土灶做饭,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最关键是把握火候。根据食材的不同,添柴的缓急多少都有区别。倘若柴火添得太少,火势不旺,做的饭菜就欠了味儿;添得太多,既浪费柴火,还容易把饭菜烧糊。还要根据食材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柴火。如果是蒸馍,就要用劈柴,大火,这样蒸出的馍才暄腾好吃;如果是烙馍,就要选取麦秸或苞谷叶,这样能随时控制火候,不至于把馍烙焦……所有这些,都要凭经验。小时候我常帮母亲烧锅,往往一顿饭做下来,不是被烟熏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就是被弄成“花脸猫”。

土灶留给我最快乐的记忆,莫过于它能够让我吃到原生态的灶膛“烧烤”——夏天烤玉米,冬天烤红薯。做饭时,把带皮的玉米埋进灶膛下的灰烬里,饭菜做好了,玉米也烤熟了。用火钳把玉米从灰烬里扒拉出来,撕开苞叶,露出金灿灿略带焦黄的玉米,色香味俱佳。冬天,从灶膛里掏出来的红薯,拍掉上面的柴灰,揭去烧焦的红薯皮儿,露出金黄的瓤,边吹边吃,软糯香甜,比现在街上卖的烤红薯好吃!

土灶最忙的时候是在腊月。腊月二十三,民间又叫“祭灶日”,家家户户把厨房收拾干净,举行完简单庄重的祭灶仪式,便开始为过年作准备:蒸蒸馍、煮肉、炸丸子……忙碌中透着喜庆,让人感受到土灶的古朴、温情和神圣,更感受到一种信仰的力量。它是有形的,但似乎又是无形的,它让我们面对袅袅炊烟和氤氲热气,懂得了淡泊、知足和感恩。

土灶虽其貌不扬,却承担着全家老少一日三餐的重任,又是一家人精神的寄托,无论日子多么艰难,只要土灶点燃,热气就会蒸腾,心中就会有暖意,日子便有了生机与希望。

如今,农村已经普及液化气和电磁炉,既干净又快捷,但它们似乎让日子缺少了点烟火气。土灶,正慢慢淡出我们的视野,渐渐变成我们匆匆岁月中一个难忘的记忆符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方土灶暖流年
... □资料照片从前的日子,虽然清贫,却很暖心!灶,是土灶,是一家人动手垒起的。那年秋,见老灶已朽,父亲牵着那一头老牛,拉着碌碡,带领一家人,将一块收割后的稻田碾平,母亲紧随其后
2023-01-31 02:47:00
...锅里互相配合着奏乐,土灶台散发出阵阵菜香,灶膛里的柴火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快过来添柴火。”母亲招呼我过去。我嘴里嘟囔着:“我又不爱吃锅巴,干吗让我烧火呀,谁爱吃你让谁来嘛。”
2023-02-13 03:36:00
柴火灶的诱惑
...分贝。柴火灶烧饭烧菜,确实很香。小时候家里烧的就是土灶,母亲在灶台上做饭做菜,我则守在下面往灶膛里添柴添草,大铁锅炒出来的菜,就是香,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再后来,家家户户用上了
2024-01-21 10:23:00
...几张图片,并附言:“哥,你回来过年吧,我准备了一台土灶,可以吃锅巴、卤肉。”我仔细一看,这是一台刚刚砌好的土灶,修长的烟筒,一口大锅,灶台宽敞明亮;灶膛深邃,可烧木柴、麦秸、
2024-01-13 11:23:00
从小吃到大的柴火饭 温馨
...:闽南日报厦门某外企软件工程师 戴柏峰:从小吃到大的柴火饭 温馨我生长在长泰武安镇一家庭农场里。记得小时候过年,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就是全家老少都爱吃的柴火饭。年三十的清晨
2023-01-20 01:59:00
忆昔柴火灶
...代的变迁,多数农家以液化气灶、电饭煲、电炒锅取代了柴火灶,致使炊烟成了“稀罕物”“奢侈品”,那嘎嘣脆的锅巴仅存记忆,偶尔在大饭店、农家乐点上一盘,往往价格不菲,且少了从前的滋
2024-02-29 04:06:00
浠水土灶里的年味儿
...茹外公乡下的旧房子旁边修了一座新房子,旧房子里面的土灶被他重新修整了一番。“今天大年三十了,用土灶给你们做锅巴粥吃。”外公说。我们都很开心,因为自从离开浠水后,这份记忆中的“
2023-02-01 06:16:00
...城里高层住宅厨房抽烟机的低声“轰鸣”,回到老家厨房柴火“噼里啪啦”响。小时候我们家里都不富裕,大家都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柴火灶做出来的美食。现在物质
2023-01-19 01:18:00
...去找柴火的,有去找土块的,最关键的是还需要一个人挖土灶,垒地锅锅。垒地锅锅对庄稼人来说也是一项技术活,父亲是当地烧地锅锅的好手,他不但灶台挖的好,土块也垒的特别美观且稳固,烧
2023-01-06 02:5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
东湖评论:尊重性格差异,关爱内向孩子
近日,河南洛阳一位老师为内向孩子设计的抽签活动在网络上收获一片赞誉。为鼓励班里最内向的孩子,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场抽签活动
2025-10-12 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