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唯独姥爷和旁人不太一样,他个子不高,身形略显清瘦,中山装的口袋里总插着一支豆色圆珠笔。他说话不紧不慢,透着斯文,一有空就待在屋里看书。
姥爷的屋子只有十几平方米,用木质隔扇隔成了里外两间。所谓的外间,其实就是窄窄的一长条,只能放下一个水缸、一个火炉和一张单人床。床放在最里面,一侧靠墙,另一侧的空间小得只能容人转身。每天下班回家,姥爷打理完家里的活计,就会打开床头的小台灯,斜倚在床边,随意翻看着书。有时我和姥姥看完了电视里所有节目,出来一看,姥爷还没睡,依旧在看书。我心里纳闷,便问他喜欢什么电视节目,他想了想说“戏曲”。我接着追问“那为啥不看呢”,他只是眯起眼睛笑一笑,不说话。
记忆这东西很神奇,它会自动过滤走过的时光,常常弄丢连贯的故事情节,却偏偏把点状的画面保存得格外清晰。就像这些年,只要一想起姥爷,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他侧身读书的模样。
一开始我并不爱看姥爷的那些书,甚至有时还会讨厌它们。家里没有书柜,那些书占了单人床的小半面积,我在姥爷床上躺一会儿,翻身时都可能被书硌到。偶尔拿起书来,不是讲解放太原的,就是说山川地理的,要不就是历史或名人传记,我看一眼封皮就又放下了。
上初中后,姥姥家在院里还有间小南房空着,姥爷怕我缺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就让我常住在那儿。有一回我在姥爷的单人床上躺着,实在无聊,就在书堆里翻找,翻到了一本《唐诗》。说实话,在街巷里长大的孩子没几个爱读书的,身边整天有群小伙伴“勾搭”着玩,哪有心思看书。可那天,我竟一连看了好几页,诗里的词句美得像天仙,虽然大多不懂意思,却莫名舍不得放下那本书。
姥姥上班是倒班制,周末家里常常只剩我和姥爷两个人。有一次我俩都没事做,姥爷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竖着翻页、带塑料外皮的小本子。隔着火炉上那把老式茶壶冒出的缕缕热气,姥爷打开本子,郑重地读了起来。那一刻,屋外的冬天好像不那么冷了,玻璃窗上的冰花也显得格外好看……如今我早已记不得姥爷当时读的词句,只记得自己是他唯一的听众,而那些诗句,都是他写下的对日常生活点滴的感触。我傻傻地看着、听着,一句话也没说,却隐约觉得有什么东西钻进了眼睛里、心里,再也不想出来。
前两年我看了部动画电影叫《寻梦环游记》,里面有句话说:“如果家族谱系里的前辈或更早的族人,刻骨地爱着某样事物,那么在后辈子孙中,必定会有人爱上同样的事物。”我不知道这话有没有科学道理,但我信。
我上中专住校的前一夜,姥爷把一本油墨印刷的薄薄册子交到我手里,让我有空读一读。我看见白纸做的封皮上写着《名贤集》——他大概觉得,十五六岁的孩子读这种简短的哲理性句子正合适。而我也确实很喜欢里面的内容,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这本册子,偶尔翻找东西时看到它,就会怔怔地坐一会儿,想起姥爷。
后来我也爱上了古诗词,不管是在杂志、报纸上,还是在好朋友的摘抄本里看到好词句,都会抄下来。再后来,我还会涂鸦似的自己写几句。唯一遗憾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没把自己学诗、写诗、抄诗的事告诉姥爷。就在我快要中专毕业的时候,老房子拆迁了,姥爷也过世了。光阴无情,带走了我们的亲人,却带不走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黄金”。
诗里有古人的忧愁与欢喜,有明月与流水,总能让我即便身在世外,也仿佛置身其中。对我来说,诗就像身体的一部分,是藏在心底的角落,是和每天吃饭穿衣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
儿子在澳大利亚念书也有两三年了,他独自在异乡生活,经历了不少事,却很少跟我说。我知道,留学对一个孩子来说,本就是一次灵魂的成长与磨砺。从前不喜欢诗歌的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也爱上了那些词句。每次他通过微信语音跟我聊诗,聊我们最爱的苏东坡,还把自己写的诗发给我看时,我总会蓦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轻轻掠过,像羽毛一样柔软、温暖,又轻盈。
姥爷走了也有35年了。当年他总随身带着一个随时记录的小本子,而我如今也在电脑或手机上写了很多,还集成了两本诗集。这些年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铺开一张白纸,或是面对一方空白的屏幕,生活里的难题好像都能迎刃而解。
姥爷是位谦谦长辈,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没高声责备过我和弟弟。要是我们犯了错,他只会把我们叫到一边,和声细语地教导。他做事也细致有条理,干什么都有计划——记得每年过年前,姥爷都会列一张长长的年货采买清单,名称和数量写得整整齐齐。他还每天早早起床,把整个院子甚至大门口都扫得干干净净。偶尔,姥爷也会像个孩子似的,跟我小弟下象棋时,总要争得面红耳赤。他还给我做过天底下最好吃的清汤挂面。
是姥爷把他的热爱传承给了后辈,就连他床头那些随意摆放的书,都成了指引我的光。我无数次想象,如果姥爷还在,看到我正深爱着他当年爱的事物,会不会还像那年冬天一样——趁茶壶里的热气丝丝缕缕蒸腾起来时,我给他读我出的书、写的诗句?那时候,他一定比当年还要兴奋,还要幸福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