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10-14 18:26:00 来源:太原新闻网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唯独姥爷和旁人不太一样,他个子不高,身形略显清瘦,中山装的口袋里总插着一支豆色圆珠笔。他说话不紧不慢,透着斯文,一有空就待在屋里看书。

姥爷的屋子只有十几平方米,用木质隔扇隔成了里外两间。所谓的外间,其实就是窄窄的一长条,只能放下一个水缸、一个火炉和一张单人床。床放在最里面,一侧靠墙,另一侧的空间小得只能容人转身。每天下班回家,姥爷打理完家里的活计,就会打开床头的小台灯,斜倚在床边,随意翻看着书。有时我和姥姥看完了电视里所有节目,出来一看,姥爷还没睡,依旧在看书。我心里纳闷,便问他喜欢什么电视节目,他想了想说“戏曲”。我接着追问“那为啥不看呢”,他只是眯起眼睛笑一笑,不说话。

记忆这东西很神奇,它会自动过滤走过的时光,常常弄丢连贯的故事情节,却偏偏把点状的画面保存得格外清晰。就像这些年,只要一想起姥爷,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他侧身读书的模样。

一开始我并不爱看姥爷的那些书,甚至有时还会讨厌它们。家里没有书柜,那些书占了单人床的小半面积,我在姥爷床上躺一会儿,翻身时都可能被书硌到。偶尔拿起书来,不是讲解放太原的,就是说山川地理的,要不就是历史或名人传记,我看一眼封皮就又放下了。

上初中后,姥姥家在院里还有间小南房空着,姥爷怕我缺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就让我常住在那儿。有一回我在姥爷的单人床上躺着,实在无聊,就在书堆里翻找,翻到了一本《唐诗》。说实话,在街巷里长大的孩子没几个爱读书的,身边整天有群小伙伴“勾搭”着玩,哪有心思看书。可那天,我竟一连看了好几页,诗里的词句美得像天仙,虽然大多不懂意思,却莫名舍不得放下那本书。

姥姥上班是倒班制,周末家里常常只剩我和姥爷两个人。有一次我俩都没事做,姥爷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竖着翻页、带塑料外皮的小本子。隔着火炉上那把老式茶壶冒出的缕缕热气,姥爷打开本子,郑重地读了起来。那一刻,屋外的冬天好像不那么冷了,玻璃窗上的冰花也显得格外好看……如今我早已记不得姥爷当时读的词句,只记得自己是他唯一的听众,而那些诗句,都是他写下的对日常生活点滴的感触。我傻傻地看着、听着,一句话也没说,却隐约觉得有什么东西钻进了眼睛里、心里,再也不想出来。

前两年我看了部动画电影叫《寻梦环游记》,里面有句话说:“如果家族谱系里的前辈或更早的族人,刻骨地爱着某样事物,那么在后辈子孙中,必定会有人爱上同样的事物。”我不知道这话有没有科学道理,但我信。

我上中专住校的前一夜,姥爷把一本油墨印刷的薄薄册子交到我手里,让我有空读一读。我看见白纸做的封皮上写着《名贤集》——他大概觉得,十五六岁的孩子读这种简短的哲理性句子正合适。而我也确实很喜欢里面的内容,直到现在还保存着这本册子,偶尔翻找东西时看到它,就会怔怔地坐一会儿,想起姥爷。

后来我也爱上了古诗词,不管是在杂志、报纸上,还是在好朋友的摘抄本里看到好词句,都会抄下来。再后来,我还会涂鸦似的自己写几句。唯一遗憾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我都没把自己学诗、写诗、抄诗的事告诉姥爷。就在我快要中专毕业的时候,老房子拆迁了,姥爷也过世了。光阴无情,带走了我们的亲人,却带不走他们在我们心里留下的“黄金”。

诗里有古人的忧愁与欢喜,有明月与流水,总能让我即便身在世外,也仿佛置身其中。对我来说,诗就像身体的一部分,是藏在心底的角落,是和每天吃饭穿衣一样自然而然的事情。

儿子在澳大利亚念书也有两三年了,他独自在异乡生活,经历了不少事,却很少跟我说。我知道,留学对一个孩子来说,本就是一次灵魂的成长与磨砺。从前不喜欢诗歌的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竟也爱上了那些词句。每次他通过微信语音跟我聊诗,聊我们最爱的苏东坡,还把自己写的诗发给我看时,我总会蓦然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轻轻掠过,像羽毛一样柔软、温暖,又轻盈。

姥爷走了也有35年了。当年他总随身带着一个随时记录的小本子,而我如今也在电脑或手机上写了很多,还集成了两本诗集。这些年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铺开一张白纸,或是面对一方空白的屏幕,生活里的难题好像都能迎刃而解。

姥爷是位谦谦长辈,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没高声责备过我和弟弟。要是我们犯了错,他只会把我们叫到一边,和声细语地教导。他做事也细致有条理,干什么都有计划——记得每年过年前,姥爷都会列一张长长的年货采买清单,名称和数量写得整整齐齐。他还每天早早起床,把整个院子甚至大门口都扫得干干净净。偶尔,姥爷也会像个孩子似的,跟我小弟下象棋时,总要争得面红耳赤。他还给我做过天底下最好吃的清汤挂面。

是姥爷把他的热爱传承给了后辈,就连他床头那些随意摆放的书,都成了指引我的光。我无数次想象,如果姥爷还在,看到我正深爱着他当年爱的事物,会不会还像那年冬天一样——趁茶壶里的热气丝丝缕缕蒸腾起来时,我给他读我出的书、写的诗句?那时候,他一定比当年还要兴奋,还要幸福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4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道立家 善行天下
...使然,一半就是秉持了让长辈安心的孝心吧。这份孝道的家风并非一日成就。爷爷家、姥爷家祖上世代务农,虽然文化不高,但都以“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为治家理念。到了爷爷姥爷这一辈,他们一
2024-01-04 07:04:00
央视报道白岩秀一家团圆年:三代人的家风传承
...特别节目《锦绣中国年》聚焦十堰一家三代的团年饭讲述家风传承的故事。在2023年12月11日,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播出了“遇见你——白岩秀 妈妈得了阿尔茨海默”。节目讲
2024-02-15 20:13:00
编者按:家风不单是一个词语,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是一个家的灵魂。家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塑造个人品格、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选取了“‘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2024-12-22 07:50:00
81岁老太新冠后去世 家人意外发现“情书” 一直以为不识字
...外孙女易澈(化名),她在整理姥姥遗物时发现这封信。姥爷走后一年多,姥姥也走了。她81岁,前些天感染新冠去世了。当时舅舅在家照顾她,测了抗原是阳性。一次正要给她翻身,发现没有了
2023-02-16 13:21:00
...燕“我们家四世同堂,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孝老爱亲的家风代代传。”谈到家庭,常晓青自豪地说,“我从父母的身上读懂了什么是‘百善孝为先’。”常晓青是桥西区逸夫回族小学教师,她性格
2023-12-27 08:39:00
又 值 清 明
...成为了教师,没有一个靠姥爷走后门谋前程,淳朴正派的家风得到不断的传承。岁月如风而逝,姥爷已离开我们10多年了。如今,在眼前,总是浮现的,是姥爷戴着老花镜,边看报纸边跟人念叨:
2024-04-05 03:14:00
王娜:平凡岁月里彰显纯朴孝心
...世同堂的时光虽已不在,但朴实温情的生活、孝老爱幼的家风,却一代代传承下来,被邻里周边传为佳话。在王娜夫妻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已懂得体恤父母、照顾亲人,这令夫妻俩倍感欣
2023-09-15 06:04:00
我的妈妈孙迪和姥爷孙毅——写在百岁将军孙毅诞辰120周年
...12日是母亲节,也是我的外祖父孙毅将军120周年诞辰日。姥爷孙毅是闻名遐迩的胡子将军、百岁将军、布衣将军。然而,我觉得他还是一位幸福将军。在他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妈妈和我作为
2024-04-03 13:45:00
胶州:长婿如子践孝道 十载坚守传家风
...补贴家用,晚上再回家一同照料老人。孝老爱亲树典范,家风润泽代代传“家里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还能保持如此整洁,实在难得。”负责为老人做居家护理、配送尿不湿的周护士感叹道,每次
2025-06-09 10:57:00
我爸来海南第五天,九十岁姥姥快把我爸电话打爆了,儿啊你何时回
...了十二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我妈是她们家的老幺。姥爷一家世世代代都是从事牙科行业的。起初,姥爷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在农村集市上摆摊修牙,虽然是手艺人,但挣钱也不多,过着勉强维持
2024-03-19 06:1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
一把幸“孕”钥匙开启两次好孕,点赞济南嘉乐生殖医院
"胡主任,我们一家子又来向您报喜了!"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的诊室里,来自山东的艾女士捧着鲜花,在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陪伴下,向胡雪慧主任分享怀上二胎七个月的好消息
2025-10-20 16:41:00
做事与修心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心性修炼得还不够,遇事容易急躁,情绪起伏如潮;欢喜时也藏不住,心随境转,难以自已。年岁渐长,步入人生下半场
2025-10-20 18:27:00
接亲路上被拦车要喜烟,新人无奈骑电动车回家? 新郎回应:都是朋友,大家为了热闹
大皖新闻讯 新人结婚被拦车要烟,新郎新娘无奈骑电动车回家?10月19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新郎官遇到要香烟的
2025-10-20 20:39:00
男子花近30万闪婚一月后人财两空 贵阳警方:涉事女子已被刑拘
大皖新闻讯 接触两次后就领证,一个月后女方提出离婚并失联,29岁的安徽太湖小伙何先生疑遭遇婚骗。据其所述,在支付近30万元彩礼与中介服务费后
2025-10-20 21:52:00
亲子“吐槽大会” 幽默化解矛盾
“我很认真了,妈妈却嫌我粗心。”“爸爸偏爱弟弟,陪我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坦然说出心里的委屈,家长认真聆听。10月18日
2025-10-19 17:08:00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
小保答粉丝问丨男方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16 14:09:00
【天眼快评】江西有“鸡排哥”,贵州有“汉堡姐” 小善举汇成大温暖
近日,贵阳一位经营汉堡摊的老板娘,因一个暖心的举动悄然走红网络。清晨,她刚支起摊子,便看见一个书包歪斜的小男孩站在路边掉眼泪
2025-10-16 15:18:00
恋爱时转的3.8万元,分手后到底该不该还?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亲爱的,我信用卡快逾期了,先帮我周转一下?” “最近学费交不上,你救救我吧……” 恋爱中,一句句看似甜蜜的求助
2025-10-15 15: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