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金黄的粽子鲜艳诱人。
咸蛋黄加肉粽近年来深受梅州市民喜爱。
店家在制作软糯香浓的咸蛋黄加肉粽。
吕伯超百年粽店被誉为“梅城老街名店”。
碱水粽是客家地区端午佳节的传统美食。
扫码看客家碱水粽制作短视频
开栏语:
一方水土,一方美食。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梅州客家人,在山川间,孕育出独具一格的客家饮食文化。它是岭南本地自然物产和中原烹饪技艺的完美融合,以吃粗、吃野、吃出健康为特色。烹饪手法多样,既有煎、炸、炒、煮,也有蒸、炖、烧、卤,甚至包含一些独具特色的制作工艺。即日起,《南方日报·梅州观察》推出“探寻客家美食手艺”栏目,以视觉影像展现客家美食的制作技艺和背后故事,敬请垂注。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即将迎来端午佳节,梅城大街小巷,浓浓粽香扑鼻而来。碱水粽、肉粽、板栗粽、咸蛋黄加肉粽……各式各样的粽子摆出了店铺,吸引路人驻足挑选。
对于客家人来说,端午节必定少不了碱水粽。碱水粽,又被称为灰水粽,它因食材中有碱水而得名,是客家地区端午时节的传统小吃。
在梅城江北老街,有一家百年粽店,它因卖粽子而闻名,因历史悠久而深入人心。“这家老店在老街已有117年历史了。”店主吕俊生介绍,店名“吕伯超”取名于他的爷爷。“目前已成为梅州客家粽的品牌代表。”
这名“85后”店主已是“吕伯超百年粽店”第三代传人。据他介绍,碱水粽最关键的工艺是“碱水”的制作过程。
将布荆燃烧成灰烬,把灰烬装进过滤袋,而后放到水里重复煮沸,然后过滤掉灰烬,剩下的便是碱水,用来浸泡糯米。糯米渐渐变黄,再包入干净的粽叶中,用清水煮熟,一个可口的碱水粽便形成了。
客家人喜爱用碱水粽蘸糖食用,甜甜的味道和糯叽叽的口感,是客家人对于端午节的集体记忆。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粽子的口味和种类也越来越多。“爷爷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大家生活水平好了,就不仅仅想吃毫无馅料的碱水粽了,于是在粽子里加入了猪肉,肉粽深受当时街坊邻居的欢迎。”吕俊生说,又过了10年,在香港工作的亲戚把咸蛋黄粽带回梅州,品尝到新口味的吕家人,又将咸蛋黄放入粽中,形成了新的口味——咸蛋黄加肉粽。
如今,在吕伯超百年粽店里,已有十多种不同口味的粽子。“当代人比较注重健康,不太爱吃甜的,比较喜欢吃咸的。咸蛋黄加肉粽、板栗粽比较好卖。”吕俊生说,作为应季食物,他们的店铺也是应季开放。“我们一般在端午节前两个月开始卖粽,持续到端午节后一个月,一年卖4个月。”端午节前后一周达到销售的高峰,“一般一天能卖上千个。”
“每年都会来这里买粽子,买灰水粽,有上百年历史了,大家都认准‘吕伯超’这一品牌。”前来购买粽子的市民刘先生说,这次是他在广州工作的朋友托他来买粽子,“说是想念家乡的灰水粽了。”
吕伯超百年粽店里摆在各式各样的礼盒,吕俊生告诉记者,经过真空包装的粽子,销往广州、深圳、北京、哈尔滨等地,让远在他乡的客家人也能尝到家乡味道。“端午吃粽子是各地都有的习俗,但客家碱水粽是客家人的专属记忆。”吕俊生说。
文字: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