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长寿这件事情都是非常热衷的,现如今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我们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可能无法真正实现长寿。
尽管如此却可以养成健康长寿的体质,安稳度过晚年生活,保障身体健康状况,让人拥有健康的身体。
01寿命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1.遗传基因
如果一个人家族有长寿史,那么此人的长寿机率就会比一般人高一些。如果一个人有家族病史、基因缺陷或有严重疾病的遗传,那么此人后天发病机率也会高一些。
2.环境因素
居住生活地域的水、土、植被、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决定寿命的第二位因素。许多长寿村百岁老人居多,就是因为当地生存环境非常宜居。
3.良好生活方式
决定寿命的因素取决于基因端粒的长度。不吸烟、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每天进行20分钟的有氧锻炼等方式,可以延长端粒的长度。
4.性格因素
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02杨振宁的“长寿秘诀”:运动、喝水都不在其中,关键或在于这4点
杨振宁院士针对长寿的秘诀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自己表示目标是活到108岁。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长寿的秘诀就是多运动多喝水,实际上并非如此,杨振宁院士对健康长寿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秘诀。
1.和谐的家庭关系
杨振宁院士说:和睦的家庭关系对心情的影响很大,只有家庭关系和睦了,做什么事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恩爱,母慈子孝,尊老爱幼,也会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2.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发现自己身体可能存在疾病后,会进行自我安慰或者麻痹自己,不去医院做检查和治疗,最后却耽误了病情,影响到了寿命。
杨振宁院士在1997年的时候,在美国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那个年代,能够接受这种手术的患者非常少,但正是因为他对治疗疾病的决心和果断,所以为长寿打好了基础。
3.良好的心态
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会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身体出现高血压精神涣散等情况,还会加重病情。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容应对,杨振宁院士在科学生涯中遇到过无数次的难题,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反而是调整好心态继续攻克这些难题。
4.不争名夺利
虽然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地位,但他却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成名后的他与世隔绝,尽管在物理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赚到的钱盆满钵满,年长后却归功于平静的生活,不争名夺利。
他从没有攀比心,会在极其安逸幸福的环境下生活,这或许就是杨振宁院士能够一直保持长寿的秘诀。
035个行为看似正常,实则减寿
1.长期熬夜
很多人在谈及熬夜所带来的危害时,想到的往往都只有睡眠质量受到影响。事实上,经常晚睡除了会导致睡眠质量大幅下降以外,更重要的是会对心脏、血管产生不良刺激,而且对内分泌的不良影响也相当强烈。
2.不吃早餐
很多人为了控制体重长时间不吃早餐,殊不知早餐也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提供,通过三餐规律饮食可以满足身体营养需求,防止营养缺乏降低抵抗力。长时间不吃早餐会让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还容易损伤胃粘膜,影响肝脏功能。
3.不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过于懒惰不喜欢运动的话,就会使得肌肉过度萎缩,心肺功能也会下降,人体的体力会渐渐降低。另外,还会使得血液循环、代谢速度、消化速度减慢,身体当中的一些废物和毒素无法快速排出,很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4.上厕所玩手机
上厕所玩手机或者看书,会分散人的注意力,本来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半个多小时还没解决,使排泄物长时间憋在肛门口,或对血管产生刺激,产生淤血,长时间会造成血液回流不畅、血栓,形成痔疮。
5.吃肉不吃菜
吃饭不只是为了填报肚子,更是为了让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维持生命活动。餐餐大鱼大肉的人,易导致体内缺乏膳食纤维,不但会导致肥胖,还会加重肝脏和肠道的负担,诱发心血管疾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