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晨七点半,油榨街早已人头攒动,490个划线摊位上摆满了新鲜蔬果、特色小吃,满头银发的菜农用当地方言吆喝着,附近居民慢悠悠地逛着,远来的游客拿着手机好奇地记录着每一帧画面,空气中混合着烤辣子鸡、现榨刺梨和油炸粑的香气。

早晨八点半,油榨街菜冠金宏农贸市场人流如织
“阿姨,这个土豆片怎么卖呀?”“先不急,你先尝一尝,好吃得很!”在油榨街菜市场,摊主黄奶奶正操着“贵普”向游客介绍自己的产品。来自深圳的房女士带着父母和双胞胎儿子,沿着油榨街慢慢走到农贸市场内部,孩子们的目光被烤鸭和现炒辣子鸡牢牢吸引。
房女士的母亲笑着说:“来贵阳就是想感受当地生活,这里的早市货品多又新鲜。”
早市,城市生活的缩影
油榨街片区内有3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多,虽然分散着3个农贸市场,但仍难以满足群众的购买需求。每天清早,来自永乐乡等地的菜农们凌晨进城卖菜,曾经常常陷入“打游击”的窘境。
如今,情况得到了改善。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南明大队通过“错时服务”“三定法则”和“三方共治”三项举措,破解了这个片区市民“买菜远”与菜农“卖菜难”的双重困境。
清晨6点30分,由执法队员组建的“晨巡小队”准时到岗,进行安全检查、摊位引导和特需帮扶,为老年菜农解决智能手机操作、货物搬运等难题。
美食,唤醒味蕾的诱惑
油榨街早市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美食魅力。房女士感叹:“在这里都能解决一天的饮食。”她的儿子补充道:“来贵阳很开心,吃到了牛肉面,很好吃。”

浓香四溢的自选牛杂汤铺前,食客正在等待新鲜出炉的食物
刚出笼的破酥包皮薄馅大;挨个排着队的麦粑;冒着红糖香气的碗耳糕、豆沙窝、苦荞饭。还有那家开了好多年的辣鸡面店,烫好的米粉浇上糍粑辣椒炒制的辣子鸡,再来上一勺红油,豆芽提鲜。
街口的豆腐圆子一出摊便排起长队。摊主熟练地将一个个白豆腐圆子放进油锅,稍等片刻,白色外衣变成了金黄盔甲!一口一个,外壳酥脆,内里爆浆,唇齿之间瞬间溢满豆香。
特产,味蕾的旅行记忆
一对来自北方的夫妻在早市上买了很多当地特产,还在鲜榨刺梨摊边驻足,品尝了刺梨原汁。这种富含维生素C的贵州特色水果,以其独特的酸甜口感征服了外地游客的味蕾。

北方夫妻在早市上品尝了刺梨原汁
菜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贵州人的挚爱——折耳根!来上一把野葱、一捆香菜,放上糊辣椒一拌,搭配酸菜豆米,妥妥的下饭神器。
还有用小竹筐装着卖的土鸡蛋、手工现舂的辣椒面、肥瘦适中的烟熏腊肉、现炸的酥肉和茄盒。每一样都让外地游客感受到贵州独特的美食文化和生活气息。
年轻人,爱上菜市场的新群体
两个来自南京的大学生在农贸市场里充满好奇,拿着手机到处拍摄,把一位油炸粑摊位的店主都逗笑了。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如今,年轻人逛菜市场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今年端午假期,不少来贵阳游玩的年轻游客纷纷把“逛市场”列入自己citywalk的重要一站,更有甚者制定了周密的贵阳“菜市场”打卡攻略,来一次地地道道的“菜市场旅行”。
豆瓣“菜市场爱好者”小组成员达到了16.7万人,其中热帖前十中有5篇内容关于贵州的菜市场。



惠民,公交专线的支持与调整
为方便菜农卖菜和市民买菜,贵阳公交公司专门开通了多条“惠农”公交专线。花溪区孟关乡五星村的张建友老人每天背着蔬菜乘坐“惠农”公交专线到油榨街卖菜。
“现在,贵阳公交不仅把我们出门卖菜的交通难题解决了,还协调好了卖菜地点,这周到细心的服务,真的没话说了,”张建友说。
不过,根据最新消息,自2025年8月18日起,为配合城市更新和管理需要,“油榨街”站附近的惠农果蔬临时销售点正式取消,两条“惠农专线”也不再停靠“油榨街”站点。需要售卖或购买农产品的市民朋友需要前往贵阳市内其他指定的“惠农果蔬临时销售点”。
烟火气,城市中最抚慰人心的地方
互联网时代,在“95后”“00后”成为主流叙事中,往往充满着优绩主义和效益主义。而有着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历史的菜市场则代表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生活方式,质朴、简单、实在,直接指向味蕾及人对吃最原始的需求。
来自珠海的游客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天和朋友逛了油榨街这边的菜市场,吃了很出名的‘贵州沙拉’,也吃了酸萝卜和卤味,一路都在跟朋友说好像我很久都没有像今天那样食欲满满,也很久没有这样好好吃饭了。有时真的觉得这样普普通通的一饭一菜才是生活本味。”

“贵州沙拉”——凉拌烧椒茄子
无论是深圳的房女士一家,北方夫妻,还是南京的大学生,都在油榨街早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食体验和城市记忆。这或许就是菜市场的魅力所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展现最真实的生活。
清晨的阳光洒在油榨街上,摊主们热情地招揽着顾客,游客们好奇地探索着每一处新奇的美味。夏去秋来,万物的成熟让一缕缕烟火气变得更加浓郁清晰。生活就在这早市的一声声吆喝里,热气腾腾地一轮轮上演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宛璐
编辑 胥芬芳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