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远去的捣糕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04 00: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远去的捣糕声

金时锋(穿了一辈子制服)

南方人喜欢年糕,就像北方人喜欢馒头,与生俱来。

馒头的来历不知道,年糕在汉朝就有,魏晋南北朝已很流行。在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中对年糕的制作有记载:“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

“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年糕的谐音喜庆吉祥,寄托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期待着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

年糕的储存方法很简单:年前做好的年糕,晾七八天后,直接浸泡在放有明矾和盐的大水缸里,过段时间换一次水,储存半年没问题。

有年夏天探亲回家,母亲说,留了几根年糕和一块麻糍给我吃。由于时间长,年糕表面微黄,我皱起了眉头,不敢当母亲面说是否变质了,装作没事一样,把母亲做的放了很多“料头”的这碗年糕吃了下去。弟弟悄悄告诉我:“没事的,我们常吃,泡久了的年糕去火,有人上火了专门找这样的年糕呢。”

儿时吃过的许多美食慢慢冷落了,说消失还不至于,偶尔在饭店能见到。像炒圆、炊圆、糖圆、硬擂圆、酒盅印等等。除了做工麻烦,更主要的是现代人怕糯米食难消化。长浦的战友告诉我,94岁的父亲突然有天想吃糖圆,两口子二话不说,买来糯米粉揉好,包的馅有红糖的,也有猪油拌花生芝麻的。为防止老人噎着,做的圆每个都是小小的,形状还是尾小头大带尖,忙活了半天,老人各吃两个,显得很满足。

在我印象中,家乡的美食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百吃不厌的只有两种:米面和年糕。共同特点都便于保存,食用方法简单,且都是大米做的,能吃出许多花样。妇女坐一次“月子”,少说要吃掉几十斤米面,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吃,“送月里”的人也吃,“月里满”后少不了给邻居送一碗“护生面”。现在台州很流行的一道美食姜汤面,一定是“坐月子”的人吃出来的。凡是来台州的朋友,我一定会请他吃一次姜汤面或食饼筒,花钱不多,反映不错,有人回去后还念念不忘。

无论米面或年糕,农家人最常用的做法也是两种:烫或炒。区别在于前者有汤后者是干的,前者吃着鲜,后者吃着香。客气不客气,就在料头上,招待人的料头少不了有肉、蛏子或小白虾、香菇、黄花菜、青菜、鸡蛋丝。自己吃没这么复杂,有肉有虾干或带鱼干就不错,满满一大锅,每人盛一碗,有主食有蔬菜,稀里哗啦吃下去了。不像吃米饭总要炒几个菜,麻烦。

年糕相对于米面来说,有嚼头,经饿,便于携带,把年糕切片蒸熟,冷了吃也很有劲道。年糕是敬祖宗少不了的贡品,不管年成好坏,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做年糕,即便困难时期也没间断。记得那时家里做的糕有“白糕”和“乌糕”,大米做的“白糕”很少,多数是用绿豆面或磨淀粉后剩下的番薯渣晒干,打成粉再掺点米粉做的“乌糕”,吃不出啥味道,只能填饱肚子。

现在生活好了,在城里也能一年到头吃到新鲜的年糕,感觉上总没有农村的“水浸糕”有嚼头有香头。饭店主食炒年糕档次越来越高,像螃蟹炒年糕,岩蒜炒年糕,还有黄鱼汤蘸年糕等等,价格是炒上去了,就是吃不出儿时花草炒年糕的味道。端上这个菜,脑子马上浮现出春耕时的情景:房前屋后,遍野都是学名叫紫云英的花草,开的紫红色小花像撑着的一把小雨伞,望不到边的一片,很是养眼。我有时突发奇想,城里的草坪种上花草多好,又省钱又怀旧。

现在年糕都是机器做的,把米挑去,付点加工费挑回来的是糕。多数人图省事,米也不用挑,直接从加工点购买年糕。上年纪的人始终觉得,手工糕比机器糕好吃,但手工做糕离我们远去,做糕用的捣臼废弃也难以找到。早几年我家翻修老宅,作为装饰,特意把捣臼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凡是来家的人一致称赞,情不自禁地会上去踩几脚。

农村的过年做糕,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印象太深刻了。

做麻糍用糯米,做年糕用粳米,队里在年初就有规划,种的早稻以卖公粮为主,晚稻种农垦五八和糯谷,以社员口粮为主。分到口粮后,各户都会反复盘算,留多少口粮,做麻糍做糕用多少,计划不好就会青黄不接。

一般在大寒前后开始做糕,那时节,清早睡在被窝里,你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捣糕声。石头撞击年糕的声音,像低音炮也像女中音,浑厚而不沉闷,圆润而不刺耳,直抵人心,很是享受。有个说法立春后的年糕不能浸水,否则会起皮。

做糕的米须磨成粉要先浸水,做麻糍的糯米不必磨成粉,浸水时间不讲究。做糕的米没浸够磨的粉就粗,浸过了头会粘在石磨上出不了粉,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诀窍:看浸泡的大米上出现两道裂缝正好。

做糕这一天很忙碌也很辛苦,我家拼在潘家里七队做糕,天没亮就把大米糕粉和柴火挑过去。一旦糕粉上了饭蒸(甑)就像工人上了流水线一样,一环扣着一环,一刻也停不下来。当饭蒸炊熟后,倒出来迅速端到捣臼上捣糕,捣好后端回来放到案板上,利用还有点热乎劲迅速分解,揉成一根一根的,冷了不大好揉,揉慢了,下一蒸又上来了。麻糍捣好后不用分解,团成圆形即可。视饭蒸(甑)大小,一蒸大约有二三十斤,人多的家庭做十几蒸,少的也有五六蒸。

糕场上有几个关键人物,略作一表:首先是“饭蒸头”,他是做糕的总指挥,我们的“饭蒸头”是七队队长梅玉,一个很有威望的人。他负责糕粉上饭蒸,烧多大的火,搓什么样的粉,蒸多久掀开钻出气孔,完全凭的是经验。饭蒸顺当,一蒸一蒸很利索;饭蒸不顺当,老是夹生,返工很麻烦。其次是“糕头”,他把饭蒸出来的糕端到捣臼去,负责在“捣臼碗”添糕,即把边上的糕翻到中间去,并在捣臼头上抹点清水,防止粘连。最后有个“打筋斗”,把糕翻转过来,这是个技术活。捣糕少说都有三四个人,左右叉开,肩挽着肩,说说笑笑很轻松。“捣臼碗”边上“添糕”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闪失,后果严重。再一个是“老作头”,揉糕这活大家都会,凭的是力气,揉成圆柱状后,用筷子在两面按印使糕呈扁平状,便于切糕时不打滑。做“猪头啼”这活,只有“老作头”会。那时人们穷,谢年、做除夕夜、敬祖宗买不起猪头,都是用替代品,每家都要用糕做猪头、公鸡、鲫鱼之类,“老作头”不参加捣糕,他只负责做贡品,有空了还会给孩子捏小鸟、小狗之类,很受大家欢迎。

想念做糕的日子!

想念可亲可敬的乡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日照:年糕飘香年味儿浓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大集上村民争相购买年糕。陈光金摄人民网日照1月20日电 俗语说“无糕不成年”。 临近春节,在山东日照的乡村,传统的年糕加工作坊又开始热闹起来,街头巷尾飘
2023-01-19 10:56:00
中老年人要保持健康,就需要少吃猪肉,多吃“3珍”
...汁变浓稠。9、将浓稠的汤汁均匀地浇在黄豆上即可。3、年糕-轻松提高能量的健康食品年糕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食品,它有丰富的热量,是一种轻松提高能量的健康食品。年糕富含淀粉和蛋白质
2023-11-29 10:07:00
年糕精致点春心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年糕精致点春心□舒一耕年糕,黏糕,寓意“年年高”,是我国传统美食。北方年糕的形状是窝头状。家里的老人说,早先人们蒸年糕用的是黍谷子,这种黍谷子有黏性。人们把黍谷
2024-01-26 07:44:00
...大院,每年腊月间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磨豆腐,做挂面,蒸年糕。这是一个大家庭三代人之间的劳动协作,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到了腊月,三爷开始做豆腐。做豆腐是体
2023-01-05 09:31:00
台州人的厨房,微缩的“美食江湖”
...出多少台州人的乡愁。到冬天,台州人的餐桌,往往会被年糕占领。“作为台州人,我从小生活在被一盘年糕封印的‘恐惧’中。有的是青菜炒,有的用花草炒,还有的用白菜炒,有时候是汤年糕,
2024-01-26 00:59:00
小吃里的台州江湖(上)
...糕,是台州人谋生的起点,起早贪黑,用一膀子力气捶打年糕,小本生意,只要肯吃苦,生活总能过下去;嵌糕,也是台州人发迹后“落叶归根”的那个根,山川湖海,四海八荒,天下那么多美味,
2023-12-14 01:41:00
在上海,收到家乡年味
...裹,里面多是“三件套”:零食是花生加山芋胖,点心有年糕和榨面,硬菜为糟鸡糟肉。在计划经济年代,上海的年货按大户小户配给,但量少,花生小户只有半斤;不管大小户,冰鸡冰鸭是二选一
2024-02-21 06:01:00
东北美食第一狠城,凭什么香翻一众南方人?
...美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熟悉的是打糕,刚打出来的年糕热乎乎,蘸上黄豆面软糯香甜。如果重大节日,如过年、周岁宴等,年糕会被做成色彩缤纷,包着豆馅的形态,更显喜庆和热闹。水上市
2023-01-13 21:56:00
年糕主料为糯米 春天吃要看时节
年糕是糯米制成,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韩国炒年糕是韩国风
2023-09-03 16: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