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波浪热、马耳他热、懒汉病等。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布病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二、布鲁氏菌特性、传染源及易感人群?
布鲁氏菌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3%漂白粉和来苏水数分钟能杀灭;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强,对低温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其在奶及乳制品、皮毛、冻肉、水及衣物等中能长时间生存。
染疫的羊、牛等动物为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也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可以从染疫动物的乳汁、脓汁、尿、阴道分泌物、肉类等产品,甚至排泄物气溶胶等感染得病。
(一)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
(二)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人员;
(三)畜牧兽医人员以及疫苗生产人员、实验室科研人员等。
三、布鲁氏菌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
(一)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二)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近年来,由于喝生羊奶而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屡见不鲜。
(三)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四、布鲁氏菌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布病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临床分期包括急性期(病程在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病程在3-6个月以内)和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
(一)发热,为布病最典型症状,体温多在傍晚升高。高热时,患者往往神志清醒;体温下降时,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加重。
(二)多汗,为布病的主要症状,一般晚上多汗,睡后出汗增多,汗液黏稠。
(三)关节痛,可出现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疼痛与风湿病疼痛相似,大关节呈游走性疼痛。
(四)倦怠乏力,所有患者均有此症状。
五、得了布鲁氏菌病怎么办?
首先到当地正规医院/职业病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进行治疗,必要时延长疗程。根据有无并发症及并发症类型来选择药物及疗程。
(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补充,给予高热量、足量 B 族维生素以及易于消化的饮食。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适当使用退热剂等。
(二)病原治疗。常用四环素类、利福霉素类药物,亦可使用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在结核病高负担地区,如不能排除结核杆菌感染,不建议使用利福平治疗。
六、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布鲁氏菌病?
检疫淘汰、隔离疫畜、培养健康畜和进行畜群免疫接种等,是预防布病最重要的一系列措施。
养殖户如何预防布病:养殖户要做到科学养殖、规范屠宰,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注意个人卫生防护。进行照料牲畜、清洁圈舍等劳动时,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后要彻底清洗。
家庭如何预防布病: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清洁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特别是肉、奶等畜产品,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不可食用生肉、生奶等。家庭用的菜刀、菜案,要生熟分开。
如何防止经皮肤黏膜感染布病:职业人群要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皮肤、手如有刮伤,破损,要及时消毒、包扎。(济南医院 王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