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4月25日,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漳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药品、保健品消费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要科学理性消费,提高辨别意识,警惕健康服务变高价推销、陌生电话推销等消费陷阱。
消费者购买药品、保健品要科学理性消费,购买药品应选择正规医院、正规药店,认准“国药准字”批准文号;购买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识及“国食健注”或“食健备”批准文号。切勿通过无资质商家、流动摊贩或网络“三无”链接购买。保健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可以调节机体功能。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对缺乏科学依据的宣称“根治糖尿病、高血压”“抗癌防癌”等功效产品,要加强辨识,谨防上当受骗。
消费者要警惕健康服务变高价推销消费陷阱。养老机构或人员以“健康管理”名义,夸大老年人健康问题,兜售高价保健品或器械。销售人员通过嘘寒问暖、认“干亲”等手段获取信任,逐步推销高价产品。先以免费试用、低价旅游吸引老年人,再通过恐吓式营销(如伪造体检报告)逼迫其消费。将普通食品包装成“高科技保健品”,宣称具有药品疗效,误导消费者。
另外,个别商家利用老年人对电话销售辨别真假能力较弱的特点,以能够准确说出电话接听者的姓名、地址等个人信息等方法获取老年消费者信任,并抓住老年人更偏向现金支付心理,告知可以货到付款购买各类商品,让老人放松警惕,认为见到实物再付款更安心,到货后才发现存在付款金额高、货不对板,假冒伪劣等情况,后续因联系不上商家而被迫收货情况频频发生。
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漳州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留存证据,包括产品包装、说明书、付款记录、宣传资料等,特别注意留存销售人员承诺的录音、视频证据。若遭遇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或质量问题,立即拨打12315进行投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7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