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8-04 0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信息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

李若萌

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其开展效果影响着高校育人的总体水平,决定着高校能否顺利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身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思政教育可依托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多元的教育形式与广阔的教育场域,以大学生为教育主体,全方位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变革,以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为重要抓手,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活起来”、出实效。

精准引领:落实精准化思维,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与思政教育的精准推动需要高质量队伍建设予以支撑。换言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精准化教育理念、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技巧、拥有较强信息化素养,以保障思政教育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准开展。一方面,高校应组建高质量思政师资队伍,引领思政教育的精准化推进。具体而言,高校应将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专业课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家长等全面纳入思政教育队伍中,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强调专兼融合,在各方主体的密切协作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状态组织定向育人活动,打造多元协同的思政教育大格局。另一方面,高校应结合必要的培训活动和育人实践锻炼,培育教育者精准化思维,全方位提升教育者队伍综合水平,引领思政教育的精准化推进。具体而言,高校应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在教育者队伍培训中落实精准化思维,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准化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激发教育者参与培训的热情,并在培训形式的创新中全方位提升教育者信息素养。

精准画像:聚焦学情实际,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其个人价值观选择、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水平等都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成效。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坚持把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精准定位学情实际的基础上设计教育模式、组织教育活动,以提升思政教育针对性、深化思政教育影响力。其一,高校应引导思政教育工作者切实将以人为本落至实处,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尊重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氛围,并将学生主体的学情实际调查融入思政教育宏观规划中,为思政教育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多元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实际调查工作,全方位收集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行为习惯、家庭情况、个人性格等信息,并加以整合分析,形成学生主体专属的数据资源库,以可视化的学情实际精准定位学生需求,为推动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奠定现实基础。其三,在精准画像实践过程中,高校应注重学生学情实际调查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依托定期调查活动及时更新数据库资源,做好对学生学情以及思想动态的跟踪把握。与此同时,高校要注意数据信息的隐私保护,采取加强防火墙设置、安排专人维护网络平台等方法为思政教育的精准化推进积极创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空间。

精准供给:丰富教育内容,高质量实现供需平衡

在精准定位学生学情实际的基础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依据,持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在精准供给中实现思政教育供需平衡。从教育内容层面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教育目标和学生学情实际,既要确保教育内容的政治性、理论性和导向性,又要贴近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从学生认知范围和成长规律入手,提升思政教育内容亲和力。在具体实践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拓展思政教育内容来源,重视网络资源的转换整合,在与时俱进中借助信息技术精准获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资源,并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转换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多元教育内容的育人作用。从教育形式层面看,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独特的成长环境,以学生习惯在网络中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特征为依据,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形式。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基于信息技术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多元性等特征,灵活运用信息平台,设计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的情景体验式、合作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育模式,以此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全过程,并在精准供给中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高质量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精准评估: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全方位反映教育实效

教育评价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精准化推进思政教育,需要全面创新评价体系,以精准评估全方位反映思政教育实效,助推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高质量践行,在多元协同中提升思政教育实效。其一,高校应全面推进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借助信息技术动态化分析教育方案的落实、师生的参与、学生的获得感等,通过实时关注和动态对比综合得出思政教育结果,以此提升评价结果全面性,及时发现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精准解决,提升思政教育精准度。其二,高校应完善思政教育评价指标,将学生学习态度、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等与思政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掌握等全面纳入评价指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大数据整理与智能算法等作用,从教育过程入手,在采集、整理与分析学生学习实践中,综合形成教育评价结果,为教育模式的精准创新提供有效依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各环节,以推动教育实现科学化、高效化、精准化发展。思政教育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在数字赋能下迎来全新发展机遇,有利于精准分析教育对象、呈现共享性教育资源、
2023-12-06 06:10:00
...求学生具备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技能和良好的品德修养。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了提升育人效果、满足现代
2024-04-23 10:55:00
...的需求。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一是变革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包括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教育效果;二是加强与新媒体的结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思政理念,善用互
2023-09-02 09:10:00
...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在“双高计划”引领下重新审视思政课,明确自我定位,深化以人为本理念,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三方面入手实现精准引领、精准供给、精准变革,在供需平衡
2023-09-21 05:53:00
...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将红色文化资源转换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搞活思
2024-03-29 05:40:00
...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的手段、渠道等,还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如思政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越发丰富。基于此,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好新媒体自身优势
2023-10-04 08:09:00
...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资源。高校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在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创新思政教
2023-10-12 10:11:00
...在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思政”的概念应运而生。“数字思政”指的是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模式、手段
2024-02-02 05:21:00
...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思政教育以培育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及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根本目标,必须
2023-02-27 03:4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