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阳光型”抑郁症,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漳州心理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月凤
有的抑郁症患者会将不良情绪隐藏起来,带着“微笑面具”面对外界。 本报记者 严 洁 绘
从学术上没有所谓的“阳光型”抑郁症的说法,之所以称为“阳光型”抑郁症,是因为我们容易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来做判断,在心理学上叫做根本归因误差。抑郁症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与生理、心理、所处环境、自身性格、现实压力、亲密关系质量等息息相关。所以,“阳光型”抑郁症是用来形容那些把郁闷、委屈、愤怒等情绪掩藏起来,他们表面上给人阳光、快乐、充满激情的感觉,但如果他们的情绪长期无法得到宣泄,也没得到很好的治疗,最终很容易变成抑郁情绪,严重者就会变成抑郁症。“阳光型”抑郁症的人身上一般包含以下两种特点:一、自尊心强,不容易求助甚至害怕麻烦别人。在我所接触过的“阳光型”抑郁症的人当中,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很优秀,他们的自尊心强让他们会不断自我要求,不想麻烦别人,想靠自己,这成为他们努力与前进的动力,但过度的话,反而容易“自伤”。二、觉得外界不安全或担心个人隐私泄露。比如,“他(她)会不会替我保密?如果不能,那我岂不是给自己增加更多麻烦”等。由于过度放大自己的问题,又不能信任他人,导致情绪垃圾越来越多。一旦自己无法承受,就会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连自己也无法控制自己。
面对“阳光型”抑郁症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在安全范围内发泄。如果无法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可以通过写情绪日记。每天的心情,通过电脑、手机文档或纸笔写下来,以此抒发自己的情绪。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是轻度与中度的抑郁症,每天坚持1个小时左右的运动,比如跑步、快走、打球等。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运动所达到的效果,跟吃药的效果差不多。咨询中我一般也会建议来访者,让他们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不管是什么运动,每天先从坚持15分钟开始,到第二周坚持每天20分钟,第三周坚持每天25分钟,以此类推。三、拓宽认知勇敢面对问题。一个人拓宽认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旅行、看书、听课程、报个沙龙与不同的人交流。这些都是拓宽认知很好的方式。四、身边人的理解与支持。亲人、朋友的陪伴与理解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可以说在我接触过的抑郁症来访者中,他们在选择药物治疗的同时,以心理疏导为辅助,发现那些有着家人朋友大力支持的来访者中,他们恢复的效果往往很好。五、做个人成长规划。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经历不一样,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能扛或渡过去,有的人却没办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往往跟他们的人格相关,所以请不要去指责他们。除了药物治疗,在心理辅导中除了帮助合理泄渲情绪以外,还得帮助人格成长。比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抗挫折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在个人成长中花大量时间慢慢去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