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甘温除热法治失血后发热验案一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2 08: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偶鹰飞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温除热法,是指用味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养血作用的方药来治疗气虚发热或血虚发热的一种方法,属于中医学“八法”中“温法”“补法”范畴,亦是“热因热用”的从治之法。

甘温除热法的理论来源较早。在《内经》中就有“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记载,为后世医家用温热药治疗虚性发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来治疗少阴表证发热。李东垣提出了“阴火”学说,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由此创制了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诸多方剂,在临床上仍有较为广泛的运用。

近期,笔者运用该法治疗了一例大出血后发热的女性患者,疗效甚显,遂与同道分享。

张某,女,28岁,2023年10月24日初诊。患者2023年10月中旬在分娩过程中子宫破裂出血,紧急送至我院收住入院,后行剖宫产+子宫修补+子宫动脉结扎术。术后第5天患者出现发热,先后予以头孢呋辛、亚胺培南/西司他定等抗感染治疗,但体温仍波动于37.4℃~38.8℃。刻下:患者双眼睑色苍白,发热伴有恶寒,无明显恶心呕吐,纳差,口不渴,腹部微有刺痛,二便正常。舌暗,苔少,脉沉细弱。血常规:白细胞9.6×109/L,中性粒细胞74.1%,血红蛋白99g/L,C反应蛋白194.4mg/L。

辨证:太阳太阴合病,表证未解,阴血亏虚,夹有瘀血。

治法:温中养血,扶正祛瘀。

方用当归建中汤合下瘀血汤加减:桂枝9g,赤芍12g,生姜12g,大枣15g,当归5g,炙甘草5g,制大黄3g,桃仁5g,麦芽糖2勺。5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

10月30日二诊:近2天体温正常,感纳差,恶心欲吐,少量汗出,咽中稍干,无口渴,腹无疼痛,大便质软,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沉细。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74.7%,血红蛋白96g/L,C反应蛋白91.57mg/L。改方为:桂枝6g,生白芍9g,生姜9g,大枣10g,当归5g,炙甘草5g,苍术9g,神曲6g,姜半夏9g,炙鸡金6g,麦芽糖2勺。7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

11月6日三诊:患者精神佳,体温无反复,恶心呕吐、咽干及汗出症状皆除,纳食亦较前明显好转,二便正常。舌红,苔薄腻,脉细,较前有力,以香砂六君丸健脾益气和胃善后。

按 本案为青年女性,剖宫产术中子宫破裂大出血,术后出现发热恶寒,考虑合并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体温仍有反复。后世医家认为“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表证则当先解表,但《伤寒论》云:“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丹溪心法》也有“产后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证,以末治之”之论。故权衡之后采用甘温除热法,以当归建中汤补养气血、温经散寒。二诊时,患者舌苔白腻,考虑病在太阴脾,遂以半夏、鸡内金等健脾化湿、降逆止呕,调节中焦升清降浊功能,有益于人体气血的恢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冬季养生做准备
...补肾助阳。肉桂辛甘、大热,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红糖甘温,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三种温热食材皆入脾经,可祛除体内寒湿,养心益脾,温胃止呕,温肾散寒,尤其适合胃
2023-09-29 10:34:00
益气生血法治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热
...为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后中度贫血。治法:益气生血,甘温退热。处方:黄芪30g,白术20g,党参20g,当归10g,柴胡6g
2023-11-10 08:14:00
治疗失眠的3种中成药有什么区别
...中人参甘补微苦微温,善大补元气、补脾肺之气;炙黄芪甘温补升,善补气升阳、健脾生血。二药相须为用,既增强补气之效,又能补气以生血,故共为君药。当归甘补辛行而温,善补血活血,为补
2023-12-19 00:39:00
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益气开胃常食可起到抗衰老、美容等作用
...、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益气开胃,有健脾止泻,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具有补肾滋阴、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
2024-04-03 09:18:00
甘温升补说黄芪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中医指南】甘温升补说黄芪魏琳琳黄芪被誉为“补气之长”的药食同源佳品。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蒙古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和黑龙江,膜荚黄
2024-04-01 05:40:00
固本健脾汤
...脉细无力。方解:此方以玉屏风散为主方加减,方中黄芪甘温,主入肺、脾经,为补药之长,可益肺固表;白术主归脾、胃经,健脾益气,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本草正义》释防风“通治一切风邪
2023-10-25 06:56:00
...赤芍、麦冬。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麦冬滋养心阴;当归苦辛甘温,补血和血,与芍药合而补血虚;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甘草、大枣之甘,益气健脾,既助归、芍归血,又助桂枝通阳;丹参、赤
2022-12-30 17:53:00
经常疲劳乏力不想动,可能是中气不足了,李东垣教我们补中益气!
...的方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这个方子是“甘温除热”的代表方,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这八味药组成。方中的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党参、
2024-04-09 11:49:00
气血不足,容易疲劳,中医调理法,简单易行!
...均为气虚之象。组方思路:四君子汤里面,人参为君药,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药是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药是炙甘
2024-01-19 16:3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
新选择,超声也能查胃肠!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上新喝杯“糊糊”就能做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
鲁网11月14日讯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舒适化诊疗的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医学中心正式引进并开展“胃肠充盈超声造影”检查新技术(以下简称“胃肠超声造影”)
2025-11-14 10:22:00
血脂报告单上“↑↓”符号,哪个指标风险大?
许多人在拿到血脂检验报告单时,最关注的是报告单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健康信息,其中一些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紧密相关
2025-11-14 06:49:00
掌握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这5个部位要重点检查
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前来医院就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2025-11-14 06:49:00
“大脑重启”不是科幻片:MECT治疗室里的“无痛升级”全记录
在精神科治疗领域,有一种被称为“大脑重启”的治疗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它就像给大脑做一次精密的“系统升级”
2025-11-14 06:49:00
咳嗽总不好?中医辨“寒热”、西医查病因!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
2025-11-14 06:49:00
便秘太难受,可试试这些方法改善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
2025-11-14 06:49:00
中医如何看待腰椎病的成因以及预防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
2025-11-14 06:49:00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