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之间的感情是爱吗
常言“最是无情帝王家”,历史上不少帝王为了帝业皆不惜抛妻弃子,背叛手足。顺治皇帝,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一)顺治其人顺治是第一位入关的清朝皇帝,这要得益于皇叔摄政王多尔衮。顺治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母就是声名远播的大玉儿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孝庄太后,一个撑起大清朝的女人……更多
曹操猛将不多还能三分天下有其二,全仗这五人
三国中武将虽然不少,各方诸侯动不动就上将千员,但真正称为当世名将的不过几十人。如温侯吕布,蜀国五虎上将,河北双雄颜良文丑等都可谓猛将。而曹魏呢,除去许褚,典韦武力有的一拼外,其他如夏侯惇,庞德等人武艺还是有所欠缺。那问题来了,曹操猛将无出蜀国五虎将之右,但仍能三分天下有其二……更多
为何诸葛亮北伐粮食总是不够
刘备打仗多年很少缺粮,为何诸葛亮后来北伐,粮食总是不够?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是什么原因呢?话也不是这么说……更多
乾隆身边相马师的独门绝技,马识叛将助清军平定新疆
一、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一个重臣,名叫来保。他有一个独门绝技,善于相马。来保相马非常厉害,几百匹马放在一起,他只要瞥一眼,就知道那些马的优劣;坐在屋内,只要听到马的嘶鸣声,就可以判断这匹马的品种、毛发颜色,有什么毛病和其优劣。来保高超的相马能力,令各地贩马者感到震惊……更多
为什么汉武帝能在汉朝历代帝王中脱颖而出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很出名,可以说几乎是和秦始皇齐名。但是汉朝的皇帝很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只有汉武帝和秦始皇齐名呢?细看汉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几代汉朝的皇帝都对待政务都很励精图治,像刘邦和项羽的战争中获得胜利,后面的皇帝刘恒和刘启更是开启了文景之治。但是像征服匈奴……更多
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是刘彻而不是刘邦
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其功勋自不必多说,然而在后世,很少有人称高祖刘邦为千古一帝,反倒是汉武帝刘彻多被这样称呼。甚至在诗词中,常常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帝并列出现。显而易见,在后世人的观念当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位帝皇的地位是凌驾于中国历史上其余四百多位帝皇之上的……更多
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对比,谁做的事情更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对刘邦和汉武帝刘彻对比,谁做的事情更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其实大多数人都还是认为刘邦是“千古一帝”的,但事实上,汉武帝做的事情,的确要比刘邦多很多。刘邦乃是汉武帝刘彻的曾祖父,两人看起来隔着的时代久远,但是辈份差得并不多。关于汉武帝,人生就没有崛起一说,不管是当年仅仅是汉景帝的庶子身份……更多
出身底层的刘邦,为何能战胜项羽建立汉朝?
西汉的建立,简单来说,其实就是秦朝灭亡之后,出现了一大堆割据诸侯。然后,这些诸侯进行混战。在混战的过程当中,底层出身的刘邦,逐渐拉拢其他诸侯,跟他一起围攻项羽。项羽虽然很强,但是架不住被一群人围攻。所以最后,项羽败了,刘邦赢了。而刘邦赢了之后,在其他诸侯王的推举之下……更多
纳兰明珠为什么要妻子弹劾自己
众所周知不管在哪个朝代,谋反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比贪污受贿严重多了,可是在清朝,有一位大臣,他因为贪污被抓了之后,却要自己的妻子向皇帝弹劾自己,到处宣扬他有谋反之心,这位大臣就是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来头不小,纳兰一族与爱新觉罗家有着亲戚关系,他的妻子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更多
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
大家带来同为秦国重臣,商鞅和白起都没能善终,为何张仪能全身而退?商鞅、白起和张仪都是秦国重臣、功臣,商鞅主持变法改革为秦国发展成为强国奠定了基础;白起为秦国征战一生,斩敌百余万,攻城近百座;张仪出使诸侯,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三人都为秦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多
李陵出身将门世家,为什么最后不顾气节而投降
李陵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后世对李陵的悲剧争议非常大。有一些人认为李陵贪生怕死而且还投降于匈奴,这是非常耻辱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李陵的下场表示非常同情,而且认为李陵的悲剧另有隐情。李陵出身将门世家,为什么最后不顾气节而投降?到底是李陵贪生怕死还是权力的牺牲品?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事……更多
“牛李党争”斗了40年,到底在争什么?
一般认为,“牛李党争”是指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代表的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它历经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六朝四十年,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奇怪的是,时至今日,人们都没法说得清“牛李党争”的本质,甚至连“李”是谁都存在争议。陈寅恪先生认为,牛僧孺代表了进士出身的官僚集团……更多
义纵有何本事能被重用
义纵,河东郡人。西汉中期的著名“酷吏”。义纵在年少时曾伙同他人抢劫为盗,是一个标准的流氓混混,他的姐姐义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医生,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义姁因为医术高超被召入宫给王太后看病,她也得到了王太后的宠爱与赏识,王太后还向汉武帝提到了义纵,依赖这种关系……更多
王翦用了什么计策,才打败李牧攻灭赵国
虽然韩国是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攻灭的国家,但秦国第一个攻打的国家并不是韩国,而是赵国。在秦国攻灭韩国的六年前(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便派王翦率军攻打赵国,不过由于赵国有名将李牧坐镇,一直到公元前230年攻灭韩国时,秦军也未能攻破赵都邯郸,那么王翦最后是如何打败赵国的……更多
萧正德投靠侯景的原因是什么
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起兵反叛,攻打建康,萧梁自此陷入侯景之乱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在梁武帝忙着进行平叛时,他的亲侄子与养子萧正德却投靠了侯景,联合叛军围攻建康。那萧正德为何要背叛自己的亲伯父梁武帝呢一,三伯养子萧正德是萧梁临川王萧宏之子……更多
宋仁宗身为皇帝脾气为何那么好
对宋仁宗为什么脾气那么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宋仁宗在位的时候,虽然他的才华、谋略、经历、军功都算不上十佳,但是他在人格上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好”皇帝,他宅心仁厚,仁慈善良……更多
南军大将盛庸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南军大将盛庸的故事。盛庸是明朝初期靖难之役时朝廷军的一个主要将领,他在洪武年间的时候,就已经官至都指挥了。到了靖难之役初期的时候,他起初以参将的身份,跟着主将耿炳文一起参与北伐燕王朱棣的战争……更多
唐武宗的皇位靠一个“假小子”诓骗来的吗?
唐文宗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将太子李成美托付给了宰相李珏。不料,当大臣们灵前跪拜新君时,被惊得目瞪口呆,端坐在龙椅上的竟然不是李成美,而是唐文宗的弟弟、颍王李炎。大臣们左顾右盼,全都一脸懵逼,而一旁的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人则面无表情。大殿里安静得可怕,禁军将士们的刀尖透着森冷的寒光……更多
娄师德为何能受到王十朋的推崇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1112-1171年),以坚持正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直言批评朝政受到世人的称赞,他写了一首《娄师德》诗,大意是:不顺从不和睦的事情不难纠正,只要做到别人的唾沫吐到脸上让它自己干。遇事心平气和认真想一想,就会心悦诚服娄公的肚量了……更多
聊聊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陶璜
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人,交州刺史陶基之子,三国时期东吴及西晋初年将领,官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璜本人曾历显位,因为其父曾任交州刺史,故陶璜也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263至271年东吴与西晋在交州一带爆发争夺交州地盘的战争……更多
胤祥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胤祥排行十三,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清王朝一向是“子以母贵”。但胤祥的生母是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因此身份低微。后来虽然得到康熙的临幸,生下了胤祥,但并没因育嗣有功得到册封。尽管如此,聪敏好学的胤祥不仅学识渊博,书法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另外,他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更多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骑常侍。交州刺史陶璜死后……更多
东吴至西晋初年将领吾彦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骑常侍。交州刺史陶璜死后……更多
曹操的贴身保镖许褚为何没得到好结局呢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为什么没能得到一个好结局呢?这是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管之前曹操多么喜爱许褚,在掌权人改变之后,许褚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不然的话,根本没办法得到新任掌权者的喜爱。原本许褚就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豪杰,后来被曹操发现并带到自己身边……更多
南明这三次大战有希望反清复国,却因自己人而失败
靠着给崇祯报仇的口号,多尔衮在吴三桂的带领下,领着浩浩荡荡的八旗士兵开始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山海关。面对着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大明半壁江山,满清人笑得很开心。而被李自成祸害惨了的明朝利益团体们,也因为满清帮自己报了被欺辱帝王仇,也同样很开心。但只可惜,这份同乐乐并没有持续多久……更多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乾符初年(874年)……更多
张彦远提出了哪些观点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乾符初年(874年)……更多
CCTV《艺术传承人》——周厚明
周厚明,男,笔名吉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全国中语会会员,陕西语言学会会员。《中华文学》签约作家,陕西《作家摇篮》签约作家。河北《清风世界》社签约作家、副主编、名誉社长。陕西安康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第三届副会长。《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陕西安康市作家协会……更多
聊聊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乾符初年(874年)……更多
聊聊东吴官员、书法家——贺邵
贺邵(226年—275年),字兴伯,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政治家、书法家。吴国将领贺齐之孙,贺景之子。人物生平太平三年(258年),吴景帝孙休即位,贺邵由中郎之职升任为散骑中常侍。贺邵后来出朝担任吴郡太守。吴末帝孙皓在位时期,贺邵入朝担任左典军,后升任为中书令……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