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以梅抒情,中国赏梅极简史
中国梅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可与 “国花” 牡丹比肩。中国文学史与绘画史上,涌现出众多出色的梅花诗词文赋及绘画作品。梅花绽放之际,古人常借梅抒情、喻人,以“梅”见天地、见自然、见人见己。时至今日,鉴于梅花对中国人的特殊意义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梅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更多
贾宝玉一生唯一亏待的丫鬟是谁?不是袭人,但是她比晴雯还要冤屈
前言:怡红院中的丫鬟众多,莺红柳绿让人目不暇接。袭人对待贾宝玉体贴入微偶尔还兼暖床,最后嫁给了蒋玉菡,袭人亏不亏?晴雯在怡红院工作中认真负责,和贾宝玉之间冰清玉洁,最后担着污名被撵出大观园,晴雯冤不冤?袭人和晴雯是贾宝玉的左膀右臂,两人最后的下场确实不尽人意……更多
读懂贾元春的性格特点,方能明白她的辛酸,光鲜的背后满是孤独
贾元春性格特点:隐忍、内敛、有耐心。贾元春是贾府四春之首,既然身为贾府中人,她的命运就摆脱不了家族的控制。显然,贾元春没有辜负家族的希冀,成功坐上了贵妃之位,使其日趋衰败的贾府,迎来了烈火烹油的一幕。如果想要理清贾元春的性格特点,完全可以从她的人生经历着手。隐忍贾元春早年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充任女史……更多
林黛玉对贾宝玉唯一的一次“动粗”,为何他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在荣国府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从小一块儿长大,关系亲密,也是因此,日常的口角是少不了的。但是,即便他们关系亲密到如此地步,也是有一定的底线的,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回看《红楼梦》前八十回,我们会发现,即便是在清虚观打醮期间,因为“金玉良缘”,宝、黛二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更多
探秘北齐大墓 看老祖宗超绝审美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内景。记者钱龙摄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黄土堆砌的坟墓、深不见底的墓道、雕花石刻的墓门……走进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仿佛走进真实北齐大墓中,一眼千年。游客参观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记者钱龙摄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它直接建在北齐时期大臣徐显秀墓上……更多
“90后”对话“90后”④|赤水河畔访红迹:一扇门板映照军民鱼水情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90后”对话“90后”》主题报道,通过贵州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和90岁以上的老人的对话,追忆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更多
展现北平军民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展现北平军民抗日斗争的历史画卷——简评“北平抗日斗争历史丛书”“北平抗日斗争历史丛书”重点聚焦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民族抗战爆发、北平城内地下斗争、平郊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敌后游击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回顾了北平抗日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更多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今天(12月20日),上海市青浦区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典—《“落纸云烟”—纪念清初书法家沈荃400周年诞辰特展》在青浦区博物馆开幕。展览正值青浦区博物馆新馆开馆20周年之际,展现出“帝师”沈荃词翰人生的华章重彩,是持续发掘青浦名人文化,助力打响青浦江南文化品牌的重要活动……更多
霍去病:西汉名将的传奇一生,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格局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字子孟,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而闻名于世。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屡次带领汉军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成为西汉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将领之一。本文将从霍去病的生平、军事成就……更多
霍去病:年轻英雄的故事,激励我们追逐梦想的力量
霍去病,这位年轻的西汉将领,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和短暂而辉煌的生涯,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瞩目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不仅充满了战斗的荣耀,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霍去病的传奇人生,看看他是如何在短短的24年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1,背景与成长霍去病生于公元前140年……更多
白起:战神还是人屠?揭秘这位武安君的真实历史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国历史上那位传奇的军事将领——白起。有人称他为“战神”,也有人把他称为“人屠”。那么,白起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他的历史成就和争议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位武安君的真实面纱!白起绝对是个战神!作为秦国的名将,他在战场上屡次创造辉煌。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长平之战……更多
汉武帝给霍去病送数十车肉,为何宁愿放臭,霍去病也不给士兵吃?
公元前117年,当匈奴单于伊稚斜再次表达不愿对汉武帝称臣后,汉武帝的愤怒达到了顶峰。正当他准备再次派霍去病征讨匈奴时,获得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霍去病已经不在人世。这位年仅24岁的民族英雄在征战中积劳成疾,匆匆离世。汉武帝为此痛心不已,按照霍去病的功绩下令其墓建成祁连山的模样……更多
汉武帝开眼看世界之后,立刻让卫青端了匈奴右贤王
骑马七百里,穿越戈壁无人区,硬是杀到匈奴王庭门口。这不是电影,而是汉武帝手下大将卫青的真实战绩。一次突袭,打得匈奴右贤王连夜抱着爱妾逃跑。更绝的是,汉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次“飞将军式”的奔袭,彻底改变了汉匈边境的局势。时间回到公元前124年,那是汉武帝登基的第十个年头……更多
霍去病:19岁平定匈奴,23岁以身殉国,他的一生短暂却璀璨
大家本以为他提到的杀敌只是小孩子玩笑话,没成想他早已悄无声息地绕到匈奴背后,来了个彻底的“釜底抽薪”。在短短六天内,他连续攻灭了五个国家,使得匈奴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四散逃跑。全凭他一人之力,立下显赫战功,被封为狼居胥,为大汉王朝赢得了长久的和平。被命运眷顾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出生的时候……更多
汉武帝对匈奴最致命的打击:摧毁匈奴的经济根基,夺走其生存资源
长久抗争:匈奴人的牧场失落记1.揭秘汉武帝如何摧毁匈奴生存根基,夺走其牧业资源2.从卫青到霍去病,汉朝将领是如何一步步击溃匈奴的?3.匈奴为何迅速衰落?解析汉武帝深远的战略打击4.通过卫青和霍去病的战役,汉朝是如何摧毁匈奴人的经济根基的?2000多年前,经过一系列的战役……更多
霸天下的卫子夫,除了卫青霍去病之外,还有哪些拿得出手的外戚?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卫子夫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外戚,他不仅智慧超群,还依靠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谋略,赢得了对整个国家的掌控。在他的麾下,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犹如璀璨的星辰,大放异彩,书写了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段段传奇。不过,除了这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外戚,卫子夫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亲属……更多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于谦,明朝的兵部尚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诗句展现了他的高尚追求,也映射出他清白无暇的一生。在大明朝生死存亡之际,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从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撑起了摇摇欲坠的朝堂,赢得了永世的荣耀……更多
马皇后葬时暴雨倾盆,朱元璋发怒,发怒,老和尚一句话救下众人
在我国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拥有众多的妻妾,有着三宫六院。许多皇帝即便册立了皇后,可那基本上也只是一种政治上的形式,皇帝在背地里往往有着自己更为喜爱的女子。不过,明代的朱元璋却很是特殊,他这一辈子虽说也有不少嫔妃,却唯独对自己的马皇后钟爱有加。当马皇后逝世的时候……更多
朱元璋:从贫苦小子到大明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生
朱元璋(1328年—1399年),字国瑞,号明德,后世称为明太祖。他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传奇之一,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小子到开创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的经历充满了奋斗、智慧与决策的智慧,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朱元璋出生于元朝末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凤阳……更多
从黄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是如何一步步,坐稳皇帝宝座的?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尾声,一个名叫赵匡胤的青年将领,以其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在陈桥驿导演了一场改写历史的兵变,建立了延续三百余年的北宋王朝。而陈桥兵变,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赵匡胤的人生轨迹,更是对整个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陈桥兵变五代十国那会儿……更多
涿鹿之战:古代战争与文化融合的象征
涿鹿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极具重要性的事件,传说发生在4000多年前,涉及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联合对抗蚩尤及其九黎族。此战不仅是一次军事冲突,更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化认同与族群融合的象征。以下将对涿鹿之战的背景、经过及其历史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一、历史背景涿鹿之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部落社会……更多
李渊:从隋末动荡到大唐辉煌,他的传奇一生为何值得铭记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李渊这个名字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被后人称颂不衰。李渊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故事,从隋末的动荡不安,到唐朝的辉煌盛世,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渊的传奇人生……更多
历史的另一面:崇祯皇帝的神秘逃亡与台湾隐传说
在中国悠久历史的壮阔画卷中,明朝的终结无疑是浓墨重彩却又悲情满溢的一笔。1644年,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的悲惨自缢,成为了后世反复咀嚼的历史之痛。但在这哀婉的悲歌背后,崇祯皇帝的结局似乎并非仅有史册所载的那般决绝,而是藏着层层迷雾和未解之谜。今日,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尘封的秘密……更多
汉灵帝: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抹独特的色彩
汉灵帝刘宏,作为东汉的第十二位皇帝,统治时期从公元168年至189年。这个时期,正是汉朝风雨飘摇的年代,内忧外患交织,宦官专权的现象愈演愈烈,民众的生活陷入困境,国力逐渐衰弱,历史的车轮在这一时刻似乎走向了不可逆转的颓势。然而,除了国家政治的风云变幻,汉灵帝的个人生活同样成为后人讨论的热点……更多
宋太宗与唐太宗比谁更仁慈?说出来你会更相信谁?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光义这俩人还真有不少相似之处呢。他们都是各自朝代的第二位皇帝,而且都被称作“太宗”。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俩的名声在后来的历史中简直就天差地别。另外,后世还常常争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俩究竟谁更仁慈一些。可以这么说,尽管这俩人不是开国的皇帝……更多
宋太宗与宗教的交织:政策的权衡与深远影响
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太宗赵光义的统治时期,宗教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宋太宗的宗教政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又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宋太宗即位后,面临着一个宗教多元且活跃的社会环境。佛教、道教等宗教在民间拥有广泛的信众基础……更多
秦琼后人墓志揭开尉迟敬德丑事,猛将也陷入尴尬境地
秦琼后人墓志铭,记载着尉迟敬德的丑事,原来猛将也难逃此等尴尬李世民的麾下有两位声名远扬的勇猛将领,此乃众人皆知之事,他们在民间着实占据着“门神”的地位,其中一位为秦琼,另一位是尉迟敬德。秦琼和尉迟敬德这两位英勇的好汉,从前曾守护着难以入眠的李世民,让他能够安心入睡……更多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员有哪些?其实里面有很多官职都是虚职
众所周知,官员是有等级之分的,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等级最低的是九品芝麻小官,等级最高的是一品大官。不过,清朝一品官员担任的官职可能和大家心里想得有点不太一样,这到底咋回事呢?图片:清朝一品官员剧照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如果要详细划分,清朝官员的品级一共有九个大分类……更多
皇太极名字怎么来的?他比努尔哈赤还厉害,名字霸气有帝王之象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明朝后期后金政权的第2位大汗,也是大清王朝的建立者。对于皇太极,史上不乏溢美之辞,评价很高,《清史稿》称:“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还有,“中外即归于一统,盖帝之诒谋远也”,肯定皇太极为清王朝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更多
皇帝问宰相:天下什么东西最大?宰相只说了2个字,皇帝拍手称赞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时候一些简短的回答反而最能打动人心。丞相在古代中国可是一个很显赫的职位,通常也都是皇帝信任的大臣来担任。今天咱们聊聊赵匡胤的丞相——赵普。大家都知道,赵匡胤能够成功登基,那可不仅仅是因为“黄袍加身”,其中赵普的贡献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在宋朝建立之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宋高宗赵构手书的《南宋太学石经》知多少?
坐落于杭州吴山脚下,有这么一座“大隐隐于市”的“石质书库”——杭州孔庙碑林。杭州孔庙碑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内陈列着自唐代到民国期间的各类珍贵碑石近500件
2025-02-02 10:39:00
清朝皇子一岁时抓周,用毛笔胡写1个字,皇帝看到后脸色大变
雍正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是康熙帝的四子,是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皇帝,也是清朝皇帝中争议最多的皇帝。从继位到死亡,无论民间还是学术界都对他有诸多议论
2025-02-02 12:21:00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古往今来,权力向来都是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5-01-31 20:44:00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什么?老祖宗的用词真是太生动了
#历史开讲#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大侠舟车劳顿后进了一个客栈,总会有小二急忙凑过来,先来上这么一句:“客官
2025-01-31 21:02:00
故事: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身高不超20公分,国王把公鸡当成坐骑
提起“小人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故事里、梦境里。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在清朝就发现了“小人国”
2025-01-31 21:17:00
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
2025-01-31 21:31:00
清代义犬夜夜渡河,忠心救主远胜八公
康熙年间,乌镇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每天晚上都要跳下河里,游到对岸,帮另外一户人家夜里守屋。狗主人起初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它每天早上湿漉漉地回来
2025-02-01 10:11:00
我想做一名清官,真的很难!
贪官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说“老子是腐败分子,难道老子的上任不是腐败分子吗?我敢肯定,我的下任绝对还是腐败分子。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
2025-02-01 16:13:00
加入北约后的新烦恼:芬兰奥兰群岛地位争议
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
2025-02-01 16:14:00
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孩子出生时的忌讳,有啥道理
万事万物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和平衡,也有着其独特的相对性,换言之,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们在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5-02-01 16:20:00
老百姓:“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房”,准备盖房的注意了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落叶归根”,不管在什么时候
2025-02-01 16:22:00
被演义美化的纪灵,历史上的反差太大
《三国演义》给纪灵加了很多戏,先后单挑关羽、张飞,使一柄三尖两刃刀。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艺术加工,史料对他的记载仅有辕门射戟一处
2025-02-01 16:24:0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公路边的明朝古墓,两根望柱就能猜出墓主的身份
那桐镇至隆安县城的508县那门村段有一处明朝时期修建的古墓,在1000平米范围内埋葬着20多处墓葬,其中最早安葬的是明朝
2025-02-01 17:10:00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法国产生的领土纠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领土不断更迭,百年战争结束后领土边界逐渐清晰起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逐渐丢失
2025-02-01 17:28:00
苏联解体后,为何多数加盟共和国改革都失败了?
对于国家改革来说,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不断进行调整。让国家激发新的力量和激发新的活力,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基本上多数国家改革
2025-02-01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