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太宗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明朝后期后金政权的第2位大汗,也是大清王朝的建立者。
对于皇太极,史上不乏溢美之辞,评价很高,《清史稿》称:“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还有,“中外即归于一统,盖帝之诒谋远也”,肯定皇太极为清王朝奠基做出了巨大贡献。
康熙皇帝也十分肯定祖父“盛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谟真显赫,武烈实飞扬......”,甚至连当时与之为敌的汉族大学士洪承畴也赞他:“真命世之主也”,等等。
那么,如此一个在创业、治国能力等方面被广泛盛赞的大清开国皇帝皇太极,究竟有何非凡魅力,他的名字又有什么来历呢?
一:皇太极其人
皇太极有多厉害?
史上很多评论家都这样认为:皇太极是一个比父亲努尔哈赤都还更厉害的狠角色。
一是从武勇方面看。
皇太极长得比父亲努尔哈赤更为高大,更为魁梧,能披重甲,拉重弓,臂力过人,武艺超群,驰骋疆场,不知疲倦。
可见其身体素质远超常人,按练武之人所言就是:此子骨格清奇,日后必成大器。
据载,在努尔哈赤的“龙兴之地”沈阳,有一个实胜寺,里面就收藏了努尔哈赤生前所穿过的一副甲胄,当初努尔哈赤就是靠13副铠甲起兵的。
而就是努尔哈赤的这样一副甲胄,几个普通人都没法举起来,可见努尔哈赤有多勇猛过人。
但是,相较于他的八子皇太极,努尔哈赤还是稍逊一筹。
这不,在实胜寺里,还收藏了一张八子皇太极用过的弓,矢长足有4尺多,可见皇太极长得有多高大。
不仅如此,在力量方面,就连身量与其差不多的大块头壮汉也很难拉开此弓。
但是,皇太极当年却能将此弓运用得出神入化,毫不费力。
史载,皇太极曾凭借此弓在一次围猎中,可连发多箭,有很多箭都连穿两只羊,足见皇太极有多臂力惊人。
二是从性格方面看。
皇太极不但武勇过人,骁勇善战,他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爱战善战的基因,而且性格沉稳,为人很有谋略,凡事讲究策略。
他不但懂军事政治与治国谋略,还很注意拢聚人心,这一点也比父亲更胜一筹。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从小聪慧过人,学东西很快,3~4岁开始就非凡过人,十分懂事,据说他“一听不忘,一见即识”。
可见皇太极天赋异禀,资质超群啊
到了7岁时,努尔哈赤就教他独立处理家政,训练皇太极的独立处事能力,皇太极也是不负父望,努尔哈赤因此对他“爱如心肝”。
这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啊。
后来随着年纪渐长,皇太极随父兄征战沙场,开疆扩土,增长能力,拓宽视野。
他不是一味对父亲愚忠愚孝,他看不惯父亲所定的奴隶制度,在他上台之后就采取了缓和矛盾的休养生息安民政策,下令满人汉人一律公平对待,恢复经济,一切以保护人民生产为出发点,又开科取士,统一漠南,等等。
沈阳的后金改清,也是源于皇太极。
可以说,皇太极为大清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堪称功不可没。其实从严格意义上看,皇太极才应该是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
二:皇太极名字的来历
人的名字,往往与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皇太极名字的来历也是历史之谜。
《明实录.崇祯实录》记载:“黄台吉谋大逆入犯,边臣告急。”皇太极这里叫“黄台吉”。
陈锡仁《山海纪闻》里记载:“一,奴酋名号。号憨者,主也”,这里皇太极成了“喝竿”。
那么,皇太极名字究竟怎么来的呢?据说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是叫阿巴海或阿渤海。
皇太极七哥叫阿巴泰,他叫阿巴海似乎也是可信的。但又有学者据说这源于一个俄罗斯汉学家,他很可能将皇太极的年号阿巴海误解为名字了。
总之,这种说法不太靠谱。
二是与“黑还勃烈”有关。
此种说法接近历史真相。因为“黑还”是“黄”字的汉语拼音切读,“勃烈”在蒙语中有“苍狼”之意。
据女真学、满学、蒙古学专家称,努尔哈赤的满文意思为“野猪皮”,三弟舒尔哈齐意为“小野猪皮”,四弟雅尔哈赤意为“豹皮”,多尔衮为“獾”。
而皇太极则是“苍狼”。
不得不说,当时女真人以动物等为名,还是十分接地气的。
三是蒙古贵族称号“台吉”的音译。
皇太极中的“太极”就是蒙语中的“台吉”。而蒙语中的“台吉”是王子的意思。
在一些典籍中,皇太极名字一度以“黄台吉”出现,意思就是“黑还的小王子”。
可见,这的确是一种尊称。
不过,不管皇太极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常言“名如其人”,单从名字来看,皇太极的名字就大气恢弘,非常霸气,很有帝王之象啊。
其实,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众观整个中国历史,皇太极的名字早已成为了一种恢弘历史的时代称号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