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11: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清太祖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从“丰姿貌美,颇有机变”到领衔众福晋,阿巴亥的少女心着实不柔弱。

阿巴亥,一个让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二度废立大妃的女人,独占风光、独得恩宠,但她最后竟然落得“殉葬”的凄惨下场,不禁让人唏嘘。试问,阿巴亥的三个儿子此时在哪,为什么对自己母亲的死无动于衷,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实力不济还是另有隐情呢?要解开这些谜团,必须从努尔哈赤说起。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金钗之年,阿巴亥12岁就嫁给了比自己大31岁的努尔哈赤,从此之后,开始了她不寻常的一生。很明显,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命有不凡,锋芒初露。跟了努尔哈赤之后,年少的阿巴亥就透露出“丰姿貌美,颇有机变”的成熟气质。由于天资聪慧,善于心机,阿巴亥以独特的气质赢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即使当时努尔哈赤已经有7位福晋。阿巴亥入宫后两年,努尔哈赤就封她为大福晋。不得不说,这份独宠让阿巴亥受宠若惊。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自古以来母凭子贵,阿巴亥不但勤奋,而且自己的肚子也很争气,在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的几年间,她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四子多尔衮和第十五子多铎。了解大清历史我们知道,这三位阿哥都是难得的将才,尤其是多尔衮,最后甚至位极人臣。由于是嫡出,努尔哈赤将八旗军队中的三旗交给他们分别掌管。此时的阿巴亥已经成为努尔哈赤枕边最亲密的女人,而她在众福晋中的位置已是无法撼动。

民谚有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阿巴亥的生活环境毕竟不同于平民百姓,她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女人,而且后宫本来就是一块政治燃烧场地,所以她面临的危险也处处存在。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我们知道,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一旦新主登基之后,想着的第一件事是就是立储,即选好太子。努尔哈赤力克中原以后,长子褚英被指定为汗位继承人,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被圈禁处死。之后努尔哈赤立皇次子代善为太子。代善是努尔哈赤15个皇子中最为年长的一个,也是褚英之后最有勇有谋的一个。代善是努尔哈赤第一位大福晋佟佳氏所生,所以立他为皇太子,合乎礼制,也可避免不必要的朋党之争。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历代以来,皇家子嗣兴旺是一个朝代兴盛的重要标志,例如唐朝的帝王大都是多子多女的皇族群体,除唐哀帝以外,每个帝王都有子嗣,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位“高产”皇帝,他的儿女多达59人,这也是唐王朝能绵延300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子嗣一多不可避免会分成若干阵营,因为他们都觊觎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都有一个“皇帝梦”。所以兄弟相残、同胞互斗一直在宫廷内不断上演。因此,每位阿哥都必须小心翼翼,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代善由于战功卓著,离大汗之位可谓一步之遥,然而一步之错,努尔哈赤最终将其废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史上明确记载着这件事,那就是代善私通阿巴亥。

后金有“收继婚”的习俗,阿巴亥生下三个孩子之后,也不过才二十五岁,所以努尔哈赤有意在自己身后将阿巴亥再许配给代善。但收继婚都是先主死后发生的事情,努尔哈赤健在人世的时候,居然就被告发说大妃阿巴亥跟皇太子代善有私情,这是儿子给爹戴了绿帽子,努尔哈赤岂能容忍。而告发此事的人正是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这就是清朝天命五年引发的“大妃事件”。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努尔哈赤心里清楚,“后院起火”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引发更多的政治争斗。为了平衡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更为了避免家丑外扬,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废,同时阿巴亥的大妃之位被废。

考虑当时的政治环境,能接替努尔哈赤之位的无疑在八大贝勒当中产生。代善被废之后,阿敏和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之侄,予以排除,剩下的5位贝勒,除了努尔哈赤皇五子莽古尔泰、皇八子皇太极之外,还有三位贝勒,就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

众所周知,皇太极对于太子之位是最为处心积虑的一个。苦于找不到时机,这次大妃事件,正好为皇太极提供了绝佳机会,因为他心里清楚,要想夺得太子之位,必须钳制代善并除去阿巴亥以控制她的三个儿子,大妃事件正好随了他的愿。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前文有述,阿巴亥并非平凡之女,对于皇太极等党羽的野心,阿巴亥心里是洞若明镜的,而此时自己的儿子,除了长子阿济格22岁之外,多尔衮15岁,三子多铎才13岁。大妃事件之后,一个柔弱女子想要扳倒皇太极又谈何容易?何况自己现在已经失宠。

幸运的是,大妃事件一年之后,阿巴亥又重回大福晋之位,可以看出,努尔哈赤不单单只是因为对阿巴亥念念不忘,更多的是阿巴亥早已成为他事业中的重要助手,努尔哈赤离不开阿巴亥。阿巴亥此后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逐渐由闺阁走上政殿,这些福晋在阿巴亥的带领下,已不只是帝王的附庸,这不得不归功于阿巴亥的领衔作用。风生水起的阿巴亥似乎要重新洗牌后宫格局,此时的皇太极自然浑身不适,阿巴亥一天不死,他就寝食难安。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1626年,努尔哈赤两度征战,不料旧病复发,他自知大限已到。弥留之际,他命人将阿巴亥接到清河,对阿巴亥交代了一些后事,几天之后,努尔哈赤便一命呜呼了。

可以说,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阿巴亥是安全无忧的,清太祖一死,接下来瞬息万变的时局,就非一个柔弱的女人所能掌控得了了。皇太极觊觎帝王之位已久,努尔哈赤已死,他觉得最佳时机已到。他联络其他贝勒,上演了一出“逼宫”大戏。他要如何施展自己的妙招呢?

皇太极闯入后宫,传达了所谓的“帝遗言”,里面有一条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阿巴亥“殉葬”。阿巴亥百口莫辩,自知难逃此劫,虽然明知这是一场惊天阴谋,但她却无力反抗、无力回天。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太祖武皇帝实录》: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这是文献记载阿巴亥临死之时的情形。虽然阿巴亥三个儿子年龄尚轻,但在古代已是成年,对于皇太极逼死母亲之事,孩子们会坐视不理吗?这明显不合常理。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母亲的死持将信将疑的态度,而且和母亲的日常交代分不开,所以他们只能“视而不见”。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呢?

(一)阿济格性格粗暴,有勇无谋。据史料记载,阿济格骁勇善战,是清初著名的将领,但阿济格缺少智慧,意气用事,想要对付老谋深算的皇太极,以镶黄旗、正黄旗去攻打贝勒们的六旗,根本就是以卵击石,更何况,皇太极打的是“帝遗言”之牌,所以阿济格不敢轻举妄动。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二)对于“殉葬”,兄弟三人将信将疑。殉葬一直是女真人奴隶制的一个陋习,此前由于自己的母亲与代善出轨在先,加上私藏金银事件被揭发,故而三个儿子认为母亲有大错,被要求殉葬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默许”。

(三)为保全儿子性命,母亲不得不作出牺牲。阿巴亥生前一定经常跟三个儿子讨论宫中时局,一方面要他们精诚团结,另一方就是要提防“四大贝勒”。当时除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毕竟年纪尚轻,为护儿子周全,唯有牺牲自己。所以,事前阿巴亥一定会要求三个孩子学会隐忍和自我保护。

阿巴亥被逼殉葬,是罪有应得还是一场阴谋?

结语:阿巴亥之死,或许还有很多种猜想,只是一个女人在孤立无援、孤独立世的时候,想要撑住场面,没有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政治手腕,是根本做不到的。身在皇宫帝王之家,身处深宫大院,面对尔虞我诈、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阿巴亥虽然牺牲了自己,但却成就了自己的三个儿子。阿巴亥失败了吗,并没有,她恰恰创造了奇迹,赢得了自己。“伴君如伴虎”不过如此罢了。

(一代雄主努尔哈赤对阿巴亥情有独钟,但旧主未亡,阿巴亥就与代善“暗通款曲”,最终被处心积虑的皇太极抓住把柄而“逼宫”。阿巴亥为护三子周全,选择了不予抗争,因为她知道这是一场阴谋。对此你怎么看?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6 15: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没爹的孤儿,于是便由叔叔布占泰收养。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灭了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兔死狐悲,为了乌拉部的生存,布占泰被迫将11岁的阿巴亥送到了努尔哈赤的怀抱中。努尔哈赤时年
2024-02-01 10:34:00
皇太极逼迫阿巴亥殉葬,多尔衮为何不反抗
...应对这场政治风暴的?这段历史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努尔哈赤的离世与阿巴亥的命运1626年9月,后金王朝的缔造者努尔哈赤病逝于沈阳。这位蒙古统帅一生战功赫赫,最终成功统一了东北
2024-04-12 16:48:00
清宫秘闻:努尔哈赤儿子代善,真的和大妃阿巴亥有暧昧吗?
...那么一点“绯闻”。什么是收继婚制?通俗来讲,那就是努尔哈赤驾崩后,他的顺位继承人代善就是下一任大金皇帝,而代善,除了继承努尔哈赤的江山以外,还能继承努尔哈赤的后宫,除了自己的
2023-07-05 05:05:00
阿巴亥:努尔哈赤的宠妃与清朝首位殉葬皇后
1601年,年仅12岁的阿巴亥被父亲安排嫁给了43岁的努尔哈赤,而后生下了3位皇子,全部成了清朝赫赫有名的战神。可是,努尔哈赤死前却留下遗言,让阿巴亥陪葬,原因竟然和大贝勒代善有
2024-01-18 05:32:00
努尔哈赤四个老婆一个比一个惨,或殉葬或被杀
清太祖努尔哈赤一共有四个正妻: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衮代、大妃孟古哲哲、大妃阿巴亥。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这四个人下场都不好,其中后三位,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一,元妃佟佳氏佟佳氏名哈哈纳
2023-05-13 18:47:00
一代皇后为何被儿子活活勒死?是自作孽还是儿子、丈夫之错?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四大妃之一。(四大妃:元妃佟佳氏、继妃富察氏衮代、大妃叶赫那拉孟古、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元妃佟佳氏生二子一女,分别是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和东果格格;继妃富察氏衮
2024-02-19 13:22:00
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真与继母阿巴亥有暧昧吗?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可是代善却曾经与努尔哈赤的大妃也就是自己的继母阿巴亥传出过暧昧绯闻,而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代善宁可支持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却为何不肯支持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继
2022-12-22 21:03:00
哪位女人愿意为努尔哈赤殉葬
...部族酋长杨吉努的小女儿。十四岁时,杨吉努履行之前与努尔哈赤定下的婚约,将她送往建州与之完婚。婚后,夫妇二人感情甚笃,四年之后,皇太极出生了。但是好景不长,一六零三年,孟古哲哲
2023-08-06 20:32:00
阿巴亥:努尔哈赤的宠妃与政治棋子
努尔哈赤虽没有执掌过大清王朝一天,但他依然是在满人心中神一样的男人,他作为一代枭雄,把女真族收复到自己的政治版图上,并创立了后金政权,他对大清所做的贡献是后面几位皇帝望尘莫及的,
2024-04-06 12: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