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0 09:15:00 来源:戏说三国

于谦,明朝的兵部尚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诗句展现了他的高尚追求,也映射出他清白无暇的一生。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在大明朝生死存亡之际,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从水深火热中拯救百姓,撑起了摇摇欲坠的朝堂,赢得了永世的荣耀。然而,最终他甘心接受被抄家的命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这样的人物仅此一位。土木堡之战,瓦剌攻打北京

在明朝正统十四年,之前被宣德皇帝朱瞻基击退的瓦剌军队又回来了,他们不停对明朝发起攻势。其实,瓦剌和明朝的纠纷早就开始了,自打朱元璋建立明朝起,他就一直对北方用兵。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明成祖朱棣亲自带兵五次远征漠北,硬是把瓦剌军队逼退到了斡难河畔,继诸葛亮之后,他是第一个打进漠北的。接着,他的孙子朱瞻基也厉害,直接让瓦剌部投降了,这一系列动作给明朝带来了长达几十年的和平。

朱祁镇被称为“大明战神”,但他跟他的曾祖和父亲不太一样。他想要像他们一样带领军队打败瓦剌,可惜他并不适合做这个。他不仅不懂怎么指挥军队,连用好人材这点也做不到。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他接手的时候,父亲留给他的可是三朝元老“内阁三杨”,他却把军权交给了什么都不懂的太监王振。

结果,大明的50万精锐就在土木堡那一场战役中全军覆没,连朱祁镇自己也被敌方活捉,成了阶下囚。力挽狂澜,于谦指挥北京保卫战

明英宗被抓了,明朝的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因此,瓦剌的领袖也先就趁机大举入侵中原,他带领着瓦剌的骑兵大规模地朝北京城进攻。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消息一传到北京城,满朝文武官员都慌了手脚。毕竟,国家的君主被抓,军队的实力也消耗殆尽,那会儿真是没有人能挑大梁。

徐有贞等官员认为,咱们应该把都城迁到南京去,这样既能保住现有的实力,又能利用黄河和长江的天险来对抗瓦剌的军队。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和敌人抗衡,为将来反击留下机会。

不过,有官员不认同这个做法。他们认为这跟宋朝的靖康之耻差不多,如果也先的瓦剌军队打过来,大明的百姓可能会被杀得一个不剩。这样一来,大明朝不仅会失去北方的土地和资源,以后想要恢复国力也会非常困难。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这些官员认为咱们应该坚决守卫北京城,因为城墙又高又厚,城里物资也充足,足够抵挡瓦剌的军队。就算牺牲,也不能让历史重演,像宋朝那样丢掉都城。

就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兵部左侍郎于谦突然发言,他给出的方案让大家都很惊讶:既不打扰南迁,也不坚守城池,而是要打开城门,直接和也先的部队交战。

大家听了于谦的提议,都笑他像个疯子。但于谦心里有数,他觉得南迁的办法要不得。要是让瓦剌控制了北方,我们不仅拿不回失去的土地,老百姓还得忍受没完没了的战乱。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守着北京不动的办法不行,因为如果瓦剌军队长时间攻不下北京,他们肯定就会转移目标去打别的地方。如果把通往北京的所有路都堵上,北京就会被包围得严严实实,等到城里的粮食吃光了,北京自然就守不住了。

于谦提出个办法,就是咱们打开城门,把瓦剌的主力吸引到北京来打,同时派人去通知各地的藩王带兵支援。还得调动福建防备倭寇的部队,让他们北上切断瓦剌的粮食供应。这么一来,就能把瓦剌的军队困在咱们中原,到时就能一举消灭他们。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于谦提出的战术非常大胆,一旦失败,他将背上千古罪名。可大明王朝历来有骨气,孙太后采纳了他的建议,赋予他最高权力,让他全面负责指挥北京保卫战。

瓦剌军队还没打到北京城,于谦就赶紧让人把土木堡丢的盔甲、火枪等装备都收回来,重新整编了神机营。由于瓦剌主要是骑兵,对火器不太重视,这让于谦有了机会。

他决定让石亨等犯过错的将领赎罪,要他们保卫北京城的交通要道,不得有失。最终,他自己亲自出征,站在德胜门前指挥战斗,与瓦剌军队正面对抗。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瓦剌首领也先没料到,大明军队在城下还能拼命抵抗。他于是让朱祁镇站在阵前,羞辱他,想借此打击明军的士气。

他们显然小看了于谦保卫北京的坚定意志。为了破灭也先的非分之想,于谦直接请求孙太后更换皇帝,强调国家社稷远比君主个人重要,结果朱祁钰登基,成为了新的明朝皇帝。

后来战况正如于谦预计的那样,大明各路藩王持续围攻,瓦剌军队渐渐撑不住了,最后只能撤回漠北。因为于谦守护大明立下大功,他被提拔为兵部尚书。为社稷百姓,甘愿含冤受死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迎回朱祁镇后,“大明战神”立刻发动了夺门之变,把朱祁钰从皇位上赶了下来,自己又当上了大明朝的皇帝。他一登基,马上就决定对于谦,就是那位曾废掉他皇帝位的大臣,执行斩首示众。

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的时候,于谦肯定听到了风声。但他选择束手就擒,是因为他心里想的都是大明的江山和百姓。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于谦那时候在朝中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身为少保、兵部尚书还统领全军,权力大得很。朱祁钰是他推荐的,对他非常信任,事事都听他的。北京保卫战之后,孙太后也特别信任于谦。朝里的大小官员,也都紧跟他的步伐。

如果朱祁镇悄悄策划造反,一点都没让朝廷的人察觉到,这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毕竟,于谦的女婿是锦衣卫的统领,想偷偷摸摸地绕过锦衣卫干出叛乱的事,简直就是做梦。

所以,他最后决定从容面对死亡。他很清楚,朱祁钰那时已经病得很重,没有子嗣,如果他去世了,继承皇位的事情肯定又会引发一场混乱。

出将入相国士无双、百姓眼里的青天,历史对于谦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朱祁钰和朱祁镇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化解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还在世,因此他重新登基,让皇位传承合理,避免了百姓因皇权斗争再次陷入战乱,大明朝也因此迎来了和平。

于谦明明知道朱祁镇一旦登基,就会对他下狠手,但他还是没有阻止。他觉得自己的生死跟老百姓和国家的安危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这样一心一意为国家和人民的人,真是世间少有。所以说史书对他再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人被斩首时天空阴云密布,刽子手见后竟然含泪自杀
...不过在他上位之后,立刻下达一个命令:少保、兵部尚书于谦入狱论死。这件事情惊动朝野内外,于谦在朱祁钰在位期间很受重用,他的话皇帝听了都是言听计从,于谦为官清廉一心为公,再加上统
2023-01-19 17:46:00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撑起一片天,成就不世的大业?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于谦这个普通文官,仅仅用他66年如履薄冰的人生,便将“忠义”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没有名门背景,却有敢于直言的刚毅品质;他没
2023-12-10 22:08:00
于谦历史评价为何这么高?既成功且主动成仁,历史长河难有第二人
于谦在历史上的评价,特别是在历代文人的心目中,应该高于岳飞和文天祥。岳飞和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但毕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只成仁却未成功。但于谦不同,他既成功又主动成
2024-11-27 09:16:00
明朝忠臣于谦被冤杀的历史真相
...是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千古名句的于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千古忠臣是故事。自小风高亮节于谦是明朝的一位大臣,出生于1398年,为官多年,一直是尽职尽责,敢于
2024-01-08 15:44:00
朱祁镇要杀于谦,真的是为了皇权吗
...门之变再次登上皇位,而他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杀掉于谦。要知道土木堡之变后,正是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挽救了大明王朝。于谦可是绝对的国家功臣,为何朱祁镇一定要杀了于谦呢?剧中
2023-06-20 19:43:00
于谦是如何在土木堡之变后,让本应就此覆灭倒塌的大明朝起死回生
...童降世,才为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强行续命了200年。于谦,这个仅凭一人之力就强行为大明续命二百年的男人,究竟是如何在土木堡之变后,让本应就此覆灭倒塌的大明朝起死回生的?在明
2024-07-07 21:58:00
明朝功臣被皇帝冤枉,断头台上作诗一首流传至今
...了稳住民心便需要推选新的皇帝。最后,一个自称青天的于谦站出来主持局面,最后让朱祁镇的弟弟登基为帝,之后便组织大批人马进攻瓦刺,慢慢的大名又恢复的正规,地方见这就皇帝也没用了,
2022-12-15 20:48:00
...及《钩易图辩》、《制器尚象论》等书卷。历史评价白面青天陈希亮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不洁之女,虽功容绝人,不足自赎;不廉之士,纵有他美,何足道哉!——[宋]真德秀陈希亮(999
2023-08-18 15:56:00
于谦在历史上留下了哪些佳话?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他是明朝著名大臣、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时,于谦曾领导了北京保卫战,拯救明王朝的危机。除此之外,刚直清正的于谦在历史上还留下了许多佳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
2023-07-23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