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0 16:47:00 来源:中国网

今天(12月20日),上海市青浦区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典—《“落纸云烟”—纪念清初书法家沈荃400周年诞辰特展》在青浦区博物馆开幕。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展览正值青浦区博物馆新馆开馆20周年之际,展现出“帝师”沈荃词翰人生的华章重彩,是持续发掘青浦名人文化,助力打响青浦江南文化品牌的重要活动。双重庆典吸引了众多文化界人士、书法爱好者及市民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高光时刻,感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独特魅力。

沈荃(1624—1684),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江南青浦籍华亭人,出自江南著名的文化世家,是明初书法家沈粲的后裔。他是清代帖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清初“馆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

沈荃的书法之路,既有着深厚的家族文化渊源,又融入了自身独特的艺术感悟与创新精神。其家族华亭沈氏乃声名远扬的文化世家,家族传承有序,人才辈出,尤其在书法领域建树颇高。明代的沈度和沈粲兄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兄长沈度以其婉丽的笔法、精湛的书艺,擅长篆书、隶书、真书、行书和八分书等多种字体,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与推崇,其书法风格曾在当时引领潮流;弟弟沈粲则以遒逸、飘洒的书风见长,自成一格,于永乐元年被选入翰林院任待诏,后历任要职,深得明成祖喜爱,兄弟二人被时人并称为大、小学士。沈荃作为沈粲的后裔,自幼便浸润在这样浓厚的书法氛围之中,家族的文化基因犹如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其日后在书法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沈荃的书法,师法董其昌、米芾等前代大家,却又不拘泥于前人之法,而是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楷书作品,布局疏朗开阔,字里行间尽显平和中正之气,笔法温润细腻,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其行书则温厚秀雅,笔墨流转之间,既有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畅,又不失端庄稳重的大家风范。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笔墨的交织,更是其心境与才情的完美体现,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他在康熙年间声名远扬,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备受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沈荃的书法成就不仅仅局限于民间的赞誉与推崇,更是深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并深深影响了他的喜好。康熙帝曾多次召其入内殿,赐坐,论古今书法。康熙帝曾说:“有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曾教我书法”,因此本次展览标题取康熙亲笔赐题的“落纸云烟”四字。康熙皇帝对他的书法见解与指导颇为重视,“每侍帝书,下笔即指其弊,兼析其由”,不仅经常与他在内廷探讨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还将沈荃任命为自己的书法代笔人,“凡御制碑版及殿廷屏障御座箴铭,辄命公书之”。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康熙皇帝也曾对心腹重臣李光地感慨道:“朕初学书,宗敬(沈宗敬)之父荃实侍、屡指陈得失,时下每作书,未尝不思荃之勤也。”为了表彰沈荃的勤勉敬业和非凡书艺,康熙皇帝曾赐予他御书、笔墨、貂裘、文绮等丰厚的赏赐,这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沈荃在当时书法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沈荃的才华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法领域。在诗歌方面,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成就,与宋琬、王士禄、王士祯、施闰章、曹尔堪、程可则、陈廷敬等七位文人雅士合称为“海内八家”。他的诗文风格澹雅文厚,不事雕琢,幸得其曾孙沈泰多方搜录整理,最终汇集成了十六卷的《一砚斋诗集》,为后人全面了解沈荃的文学成就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让我们得以领略这位文化巨匠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深厚造诣。

此次展览,青浦区博物馆精心筹备,集中呈现近 40件(套)沈荃及其亲友的珍贵作品,这些作品犹如一扇扇穿越时空的窗户,让观众们得以近距离地领略沈荃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无论是书法作品中蕴含的笔墨神韵,还是诗文中流淌的才情诗意,都将在这个展览中一一呈现,为观众们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观众们可以在欣赏沈荃书法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感受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紧密交融,与这位书法大家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廿载沉淀,青博传承展望新程

庆祝沈荃书法展开幕的同时,青浦区博物馆也迎来了新馆建成 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12月,青浦区博物馆新馆落成,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邢同和匠心独运,赋予其独特的蝴蝶外形,尽显海派建筑的独特韵味与魅力。踏入馆内,高达8米的《青龙赋》浮雕衬得大堂庄严肃穆,如同历史的回响在耳畔萦绕,为观众营造出宁静、优雅且充满文化氛围的休憩与交流空间。

两翼展馆宛如文化的宝库,承载着上海深厚的历史底蕴。“上海古文明之源”沿着时代的脉络徐徐展开,从马家浜文化的古朴起源到马桥文化的多元发展,凭借丰富多样的文物展品和创新多元的展示手段,鲜活地勾勒出上海从史前时期到两汉时代的漫长发展轨迹,恰似一部生动详实的历史长卷在眼前缓缓铺陈;“申城水文化之魅”则聚焦于青浦独具特色的水乡风情以及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辉煌传奇,以专题叙事与实景交融的独特方式,精心描绘出一幅诗意盎然、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水墨画,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二十载岁月如歌,青浦区博物馆在文物收藏领域成果丰硕。截至 2023年底,藏品总数近5万件,涵盖石器、玉器等18个门类,这些丰富多样的藏品紧密串联起青浦乃至上海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脉络。在展览策划与展示方面,年均举办8-9个临时展览,累计推出近二百场专题临展,如 2017年的“青龙镇与海上丝绸之路”、2022年的“韵度清越——元代画家曹知白诞辰 750周年纪念展暨山水画展”等,这些展览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年均接待观众人次达18万,总参观人数近360万,在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博物馆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成为青浦地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风华同绽未来可期

活动现场邀请了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的十余位博物馆同仁,以及众多文博界、书画界人士共同见证。青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国、青浦区人大副主任陶夏芳、青浦区政协副主席徐孝芳出席开幕式,共同为沈荃书法展的开幕按下启动键,并对青浦区博物馆 20年来的发展成就表示祝贺。

青浦文化盛事 | 沈荃书法展启幕与青浦区博物馆二十载风华同绽

本次展览是国内首个以沈荃为主题的展览,分“泖峰文采世无伦,翰墨风流奕叶存”“君也读书致上第,传家翰墨闲游戏”和“天上星辰方六度,云间词赋已千秋”三个单元,介绍沈荃家世、生平及交游,重点呈现其书法、诗文成就。展览共展出沈荃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作品(含复制品)近40件(套),其中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无锡博物院、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四馆共10件真迹亮相本次展览。

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在观展后表示,此次展览是对沈荃这位青浦历史名人的重要回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物馆从多方借调珍贵藏品,让青浦市民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这位文化先贤。

据了解,沈荃书法展将持续至2025年3月20日,期间还将举办形式多样的社教拓展等配套活动,旨在深入推广书法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互动。(青浦区委宣传部供图)(推广)(责任编辑:沈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转自:皖西日报 本报讯(记者桑宏)4月10日至12日,上海市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小菁率上海市青浦区代表团来我市考察,并与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签订对口合作协议,开启了六安
2024-04-13 09:56:00
2025年大家查书画家作品值得收藏排行榜正式发布
...副主席叶辛举办的首届全国乡愁文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青浦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吴则兴吴则兴,号磊山主人,生于1959年10月,海南省海口市人,当代著名书法家。毕业
2025-10-20 13:35:00
量身定制二维码,青浦古镇古桥迎来“新生机”
...建议不断完善古镇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近日,位于青浦区金泽镇的一座“如意桥”吸引了不少往来居民驻足观望:重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古桥已不乏斑驳的印记,但在文物保护标志牌的右上角
2023-12-06 11:02:00
乒博馆残健融合乒乓球活动在沪举行
...又有趣。”比赛现场经过一天角逐,普陀区、浦东新区和青浦区代表队获得了团体赛前三名,普陀区、青浦区和浦东新区获得了趣味挑战赛前三名。本次活动由上海体育大学、中国乒乓球学院主办,
2023-10-25 20:00:00
从“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青马”何以“沸腾”?
...参赛号码牌裱在了一个相框里,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青浦区体育局局长顾桂芳介绍,此次奖牌的设计整体轮廓呈不规则异形,通过叠加环绕的摆放方式,寓意长三角各地相互交融、协同共生的紧
2024-12-28 20:43:00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从“上海第一港”到“开放第一门”
...上海),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四叶草”,就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西虹桥区域。青浦,一个充满生机的名字;青浦,延续着千年的大港口、大码头之梦。唐宋年间,吴淞江畔的青龙古镇,堪称江南巨
2023-10-30 07:09:00
谱写百年磨炼育人新篇章
...台,以艺术滋养心灵。学校开展系列课外教育活动,借助青浦区及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完善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此外,以健康教育为辅助点,优化德育常规。在健康教育方面,采取“五结合”策
2023-10-20 06:11:00
首期建设规模6.8万方!爱仕达上海智能谷正式开园 引领行业向“智造”蝶变
...战略初见成效。9月20日,备受关注的爱仕达智能谷在上海青浦区举行隆重开园仪式,来自全国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代表近400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首批入驻园区23家企业的签
2023-09-23 15:07:00
青浦邀请影视及产业链相关企业推动“青浦影视”融入“上海电影”品牌版图
上海市青浦区聚焦“战略赋能区、数创新高地、幸福温暖家”目标,持续加大影视领域对外开放和招商力度。2024年11月22日,上海市青浦区邀请60余家影视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参加“2024
2024-11-25 12: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