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黄老道家的信奉者曹参为汉朝立了哪些功劳?
汉高祖刘邦将长子刘肥封为齐王,而任命曹参为齐王的相国,在高祖六年曹参被赐予列侯爵位,朝廷与诸侯对半剖分信符,以使诸侯家的爵位世世相传,永不断绝。曹参的封邑平阳县有一万六百三十户,他被称为平阳侯,他以...……更多
汉朝继承了战国七雄的哪些文化?
...连平时看起来“游手好闲”的陈平年轻时也是黄老之学的信奉者。文景两帝时期的窦太后、汲黯、庄青翟、石庆也都是黄老之学的支持者。在此期间,西汉治国指导思想一直采用“无为而治”的手段,就是学习齐国的“黄老之学...……更多
...谋略,他听取了盖公“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言论,用黄老之术治齐,使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更多
乐氏氏族为何能稳渡周秦汉3朝7国,繁盛200多年
...土。同时,乐氏另两位后代乐臣公、乐暇公则向名家学习黄老之学,在齐国开馆授徒,很受当地尊敬,人称“贤师”。诸子百家这些情况足见乐氏家族并非拘泥于兵家,本来善泳者溺,兵家从来没有百胜将军,一旦失败很可能带...……更多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了范蠡不世出的人生。纵向历史坐标看,范蠡正处在儒家道家思想鼎盛时代。可以设想,理想主义的范蠡或许从未放弃儒家那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情怀。他投身政治,做宰相,励精图治,都来自斯文儒雅的正义感...……更多
古籍中发现上古大战的背后竟隐藏着重大秘密
...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佛道之争历经汉、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时间,直到隋唐明清末期才渐渐消退。 这是历史中的佛道之争,在神话传说中是有另外一种说法...……更多
汉朝有一位丞相,能力一般终日饮酒作乐,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治国这件事,创造出了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三】黄老学说的追随者为无为而无不为。萧规曹随一方面是曹参对萧何的熟知与信任。另一方面曹参本人崇尚黄老学说。曹参在继任汉相之前是齐国的丞相。当时齐国是刘邦分...……更多
...”的至德之世。到战国中期,道家开始分化为老庄之学和黄老之学两大派别。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著有《庄子》。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能生成天地与万物。庄子主张...……更多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还是他的那本书:《吕氏春秋》。这本书的主流思想以黄老学说为主,另外还兼儒墨,合名法。与我们的普遍印象不同,黄老学说可不是纯正的道家,它有另外一个名字:齐法家。相比于一味强调刑罚的秦晋法家,战国时期的...……更多
黄老之术与战国时期的齐国:一种策略的失误及其后果
...不做战争准备。其实在田氏代齐的时候,齐国就流行起了黄老之术,尤其在五国伐齐以后。所谓的黄老之术,就是清静无为一切随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躺平、佛系,齐国从上到下都对于战斗没什么兴趣,名将田单也觉得不能...……更多
...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从此曹参决定采用道家的黄老之术治理齐国,并且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但实际上,这一选择背后有着现实的考虑。从《史记·吕太后本纪》我们可以发现,在...……更多
老子是哪国的人?司马迁为何记载错了
...宋国,而齐国田氏、孙氏也是从陈国来的。齐国田氏遵从黄老思想,其原因就是他们来自于陈国。齐国的田氏和孙氏都擅长兵法之学,出现了孙武、田穰苴、孙膑等军事家,而他们的许多思想和老子也是互通的。因而,我们将道...……更多
齐王刘襄铲除吕后余党,作为刘邦长孙的他为何无缘皇位?
...等人里应外合,铲除了诸吕。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齐王的功劳都是诸王中最大的。而且,齐王刘襄也是高祖长孙。因此,以齐王刘襄为天子的呼声一度很高。然而,最终,还是由代王刘桓作了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最强大的诸...……更多
秦国是一辆高速奔驰可能自行散架的战车,吕不韦想为它装上刹车
...有大名鼎鼎的李斯,以及…嫪毐。吕不韦信奉的是道家的黄老之学,认识到秦国这台战争机器制度上的弊端,担任相国后,开始推行“无为而治、抚民以静”的政策,降低税率,减少战争,恢复国力。吕不韦废除了用首级记军功...……更多
曹参为什么能被世人传颂
...理齐国,曹参四处访贤,请教治国之策。听说胶西盖公对黄老思想颇有研究,曹参便亲自登门请教。相国亲自登门拜访,盖公详细说出了自己对治国之道的理解。他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就是要推行无为之治。“君无为,民自化;...……更多
2022-12-20 19:54世人
秦始皇如果用西汉文景之治的黄老之术治国,秦朝能长久吗?
...想治国不能生搬硬套,要视历史环境而定。假如秦始皇以黄老之术治国,很显然就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文景二朝以黄老治国有其可行的历史条件,秦朝统一后却不具备这种条件。黄老治国的核心思想及条件黄老思想是道家思...……更多
汉文帝在诸吕之乱中平乱无功,为何他不仅摘了桃子还大权在握
...。▶诸吕之乱后,汉王朝的军功贵族们,为何要选择没有功劳的汉文帝当皇帝,而不是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子刘襄?吕后已经尽可能高估了刘氏诸侯的势力,为此,她不惜将齐国一分为四来扼杀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但很显...……更多
揭秘韩信被杀之谜:庸医蒯通与功高不赏的代价
...五十多座城。当了好几年将军,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儒生的功劳大。”韩信一听,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继续去打。这边齐王已经听从了郦食其的劝说,打算归降了,正在好吃好喝的招待人家,结果听到韩信继...……更多
张角太平道成立初期很受欢迎是为何?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张角的太平道是以黄老之道为基础的,也就是所谓的黄帝老子思想,也就是后世常说的道家思想。但对汉朝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百家百家开始被摒弃,唯儒家为尊...……更多
“纵横家”苏秦是六国宰相吗
...拜当时的名士鬼谷子为师。鬼谷子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兵法集大成者。不要说当时,就是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国可以与其相比的人也寥寥可数。拜了这么一位大人物做老师,苏秦出师后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更多
末代齐王建:消极应对与亡国命运
...对战争之法。这也怪不了齐国,因为早在田氏代齐开始,黄老之学便在齐国盛行,五国伐齐后,黄老之学更成了齐国的主流。PS:黄老之学将就“清静无为”,也就是现如今的“躺平”和“佛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齐国对战...……更多
张鲁为何宁可投降曹操也不愿和刘备结盟
...教形式出现的,但作为诞生于道家的宗教初始形态,它同黄老道学存在十分相似的意识形态。曹氏家族正是传承黄老道学的家族,曹操本人更以黄老之道作为家学交到子女。后来曹丕称帝更以黄初为年号,便是一例。张鲁的五斗...……更多
“二百五”的由来,居然是因苏秦之死爆出的千年粗口
...见了燕王说道:“臣只是东周负郭村的村夫,没有过什么功劳,就被大王请入太庙主持祭祀,并厚礼相待于朝廷之上。今臣为王要回了齐国侵占的十座城池,按理来讲应该和大王更加亲近。而大王却相反对臣更冷淡,那必是有小...……更多
桂陵与马陵之战:魏惠王穷兵黩武的代价
...可以从惠施的好友身上看出端倪。惠施的至交好友,就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不强行改变现状。虽然惠施与庄子是不同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学术观点多有差异,但两人既然是至交,彼此的思...……更多
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固
汉初吸取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所谓\"黄老学说\",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说。黄帝之学也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它与老子学说...……更多
...朝,战胜项羽之后,两人的关系却越来越僵。事情还要从功劳这两个字说起。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开始对手下进行论功行赏,准备根据功劳大小进行封赏。 刘邦没想到的是,这次论功行赏大会开了一年还没...……更多
汉朝七国之乱和明朝靖难之役,为何结局不一样
...我的!除了制度不同,二者的治国理念也不同。景帝时是道家治国,建文帝时是儒家治国,一个清静无为,一个积极有为。景帝时,道家的黄生与儒家的辕固生在商汤与周武王是受命于天还是篡逆作乱的问题上展开了争论,黄生...……更多
聊聊智勇双全的外交家-晏子
...子对齐王说,大王何不把这两只桃分给朝中大臣,看谁的功劳最大就给谁吃,齐景公同意了。公孙接第一个站出来,拍着胸膛说:“我有一次陪大王打猎,突然窜出一只猛虎,是我冲上去将老虎打死,救了大王的命,我的功劳最...……更多
百花齐放,却终凋零:稷下学宫的兴衰史
...官学作为稷下学宫的主打特色专业,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学明白的。黄老之学指的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这可是正了八经的帝王学问。孙悟空拜菩提老祖为师,学的也无非就是黄老之学...……更多
刘邦后代的权力斗争:刘兴居的悲壮自尽
...吕更始除掉。在诛伐诸吕过程中,刘兴居没有两位哥哥的功劳大。在铲平诸吕以后,功臣派拥立代王刘恒,刘恒进京以后,刘兴居与汝阴侯夏侯婴把在位的后少帝逐出宫外,以少帝兄弟几人不是惠帝亲生子为由,连夜将他们杀害...……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