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19: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人物独树一帜,两次担任官至相国,三次慷慨散财天下,他的风采与举世敬仰何等相称?

这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究竟有何卓越之处,让他能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成为万世敬仰的象征?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投奔勾践,侍奉英主

范蠡生于春秋后期,年少的他聪慧过人,涵养深厚。彼时中原龙争虎斗,各国混战,局势严峻。作为士大夫出身的范蠡对乱世有着清醒认识,他早已看清权谋政治的肮脏与黑暗。与此同时,范蠡天赋异禀,胸中抱负不凡。他渴望实现功成名就,而非一介泛泛之辈。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想与现实判断,一向睿智的范蠡选择投奔当时实力强盛的越国。此前范蠡已与好友文种彼此欣赏,志同道合。二人商议后都认为,当今天下惟有越王勾践为人中豪杰。于是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投奔越国。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勾践英明睿智,也正是范蠡梦寐以求的明君。二人一拍即合,勾践对范、文二人宠爱有加,任其长谈国事,委以重任。

范蠡作为智囊,见多识广、机敏善辩,勾践也更加倚重他的谏言。然而勾践英明神武之余,也有难以遏制的侵略欲望,最终执意发动了吴越战争。范蠡虽竭力谏阻,奈何其势不可当,至此黯然退居幕后。

吴越大战,越军全面溃败,眼见吴军直逼越都,勾践只得丢盔弃甲,向吴请降。然而越王出降的消息并未打击到范蠡的斗志,溃败之际,他仍执着地支持勾践,而非像其他文武百官那样临阵脱逃投奔他国。相较之下,范蠡的胸襟与气度已然超脱,堪称大丈夫。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伏匿深宫,忍辱负重

入吴为奴,勾践深受屈辱,数次口出怨言,恨不得杀了夫差泄心头之恨。若非范蠡再三劝慰,只怕越国希望即刻灰飞烟灭。此时越国其他文武已然四散奔命,唯有范蠡心怀忠贞,至死不渝地伴随勾践左右。

范蠡言语犀利,劝勾践度日如年,忍耐法正心忍,方能扭转乾坤。二人此时此刻,正以空前的毅力与韧性,面对命运最残酷的试炼!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于是勾践听后恍然大悟,卑身伏匿深宫,甘心忍辱。即便是面对夫差跋扈任性的挑衅,他也只是毫不在意。一次夫差骄奢地踩踏着勾践的脊梁而上车,勾践静静地忍受着这份屈辱;甚至当夫差染病难愈时,勾践再一次发挥忍辱负重的大无畏精神,亲自动手食用夫差的粪便,终使夫差病愈。

然而这些卑贱行径的背后,范蠡以宽厚的胸怀激励勾践——只要心怀理想,肯忍辱负重,终有扭转乾坤、雪中送炭之日!终有翻身再造、残冬逢春的一天!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妙计出奇兵再成强国

伺机东山再起,正是成功之道。在范蠡的策划下,勾践渐渐取得夫差的信任,终于重登越国王位。自此开始了与范蠡一道敷衍吴国,内治越国的宏伟蓝图。

此时此刻,勾践渴望尽快报仇雪耻。范蠡不慌不忙继续劝阻,直言越国还未恢复国力,仍需韬光养晦。于是勾践听从谏言,振兴农业增强国力。数年后,越国国富民强、锐气蓄势。勾践心急如焚,再次提议伐吴。而范蠡深谙大义,判断时机尚早,再次挽留勾践的军令状。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如此几番,待到越国虎踞龙盘、兵强马壮之时,范蠡这才欣然点头应允,随即一举攻下夫差都城。这场胜利不仅标志着吴国的灭亡,也是勾践雪耻扬眉吐气之日,更是范蠡手段老辣、用兵如神的体现!

吴国自此灭亡,勾践方欲速速重用范蠡为相国重臣,无奈范蠡心有远慧,已看穿勾践,不久后主动致仕离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越国再无用武之地的范蠡,不禁想起老友文种,唏嘘万千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隐居经商鸱夷子皮

离开越国后,范蠡远赴齐国。他意识到自己已是红人,低调行事,遂取了"鸱夷子皮"此别名。最初范蠡身无长物,只得与族人在海边处置田宅谋生。

然而商业天赋异禀的范蠡很快便在此经营出一片坊市,远近皆知鸱夷子皮。但范蠡并不以物喜,也从不贪图暴利,他以宽和仁慈之心经商,长年秉持薄利多销、惠泽本地的理念。往来生意不分贵贱,利益只取百分之十——这在当时也可谓少有。正因如此深得民心,加之口碑本身优良,范氏商业版图在齐国日渐扩大。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数年后,其名声传至齐相国府。齐王不远千里征召范蠡入相国府相助。当然,习惯于清静生活的范蠡并不渴求功名,但为报答齐王厚意,还是欣然前往,来到相府。即便如此,他在相国任上也并无半分骄奢行为,依然谦逊平和、严于律己。范蠡时时规劝齐王锐意进取,与民休息,齐国由是日渐兴旺,四境安定,声势大振。

然而,也许是因为实在太过得民心,亦或源于同僚的忌妒,范蠡的势力和威望逐渐成为齐国朝堂上的心腹大患。辩若悬河的范蠡很快察觉自己恐怕身陷险境。所以在集权日益膨胀的情况下,他果断主动提出辞官,离开相府归隐。不仅如此,他还再次将巨额家财散尽于百姓穷苦之家,沿路传播仁义大德的美名。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告别相国之职,范蠡重新捡起昔日经商的行囊。这一次,他来到西北一处偏僻城镇,足迹遍及各地,诸侯贵族往来的车马盈门。虽然只是浮沉一隅之地,但范蠡依旧看中了这里重要的地理位置,将之作为自己商业宏图的重要一环。

很快,凭借在齐国的积累与人脉,范蠡又一次靠智慧与宽厚积累了可观财富。而那些先富者,也总是范蠡乐于伸出援手的对象。他把自己大半财富都投入到当地的教育开发与扶持贫苦上。后世有谚云:“范蠡三迁,名垂后世。”可见范蠡超脱于世俗荣华的人生理想。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积极进取仁者无敌

也许在范蠡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春秋籍儒士人格的高度凝聚:明辨事理,正心修身的古典儒家教诲;顺应天时,识人善断的老子“道”学养养;打开局势,认清形势,积极进取的不平凡意志与抱负。正是这三者相辅相成,最后成就了范蠡不世出的人生。

纵向历史坐标看,范蠡正处在儒家道家思想鼎盛时代。可以设想,理想主义的范蠡或许从未放弃儒家那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情怀。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他投身政治,做宰相,励精图治,都来自斯文儒雅的正义感。但是他也深谙时势,明白顺势而为的道家人生智慧。所以面临危机关头,他总能洞察先机,果断退居幕后或者转身离去。甚至在经商场上,也体现出头脑清醒的理性。

但是也正因积极进取,才终获正果。范蠡在不同领域的不俗表现,成功塑造的先贤形象,都源于这种趋利避害的积极人生态度。他不甘于平庸,但是也从不盲目乐观;他憧憬功成名就,但是也深谙义利难两全。正是在这样的积极进取中矛盾统一,才逐步了朝野上下,赢得千古赞誉。

他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两次官至相国三次散财天下

结语

范蠡的传奇经历给了我们答案。作为人臣,他清醒认识自我局限,又化身而立,远见卓识地抉择;作为商人,他不为利禄所惑,又洞若观火地经营宏图。这正是因为积极进取,才终成正果;这也正是因为内外兼修、仁义为先,外物从未形成桎梏。

或许,积极进取、兼容并包的大无畏精神,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习和传承的。面对挫折与不公,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正心积极,与人为善;面对成功与赞誉,我们更应做的也是心怀天下。忠贞助民,宽厚待物,仁者无敌。这是范蠡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超越几千年依然发光发热的人生真理。

让我们以范蠡为楷模,宽以待人,积极进取,行仁抉义之举;让我们学会端坐处变,审时度势,无惧潮流侵蚀。在我们各自的人生旅途上,也仰望范蠡,砥砺奋进,终获圆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称陶朱公的范蠡为何被后世供奉为神灵
...累几十万财产。齐王知道范蠡的贤名和才能,便任命他为相国主持政务,短短数年又取得不错的成就。范蠡认为在家能积累千金财产,做官能达到卿相高位,这都是普通人能达到的最高地位,长久享
2024-06-28 19:21:00
春秋时期的三大名将伍子胥、范蠡和孙武
...。报完仇的伍子胥后来辅佐吴王阖闾称霸春秋,并被封为相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去世,阖闾趁机开战,却被越王勾践击败并重伤而亡,吴王夫差继位。夫差为父报仇击败勾践,勾践靠贿赂伯嚭
2024-01-14 20:07:00
古代比马云还厉害的商业大佬,三聚三散家财真是因为急流勇退吗?
...齐国的君主就要改姓了。就在这时,范蠡被邀请当上齐国相国高位,怎么看都不像是范蠡自己谋求的官位。而更像是范蠡在当地生意做大之后影响力上升,因为迅速的在商界和政坛崛起,范蠡才被齐
2023-05-12 09:07:00
春秋时期的\
...相围观,结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难行。护送西施的越国相国范蠡,见此盛况,心生一计,索性叫西施住进路旁旅社的一幢华丽小楼。而后四处张榜:欲见美女者,付金钱一文。告示贴出,四下轰动
2024-01-31 21:38:00
范蠡:从皇室到商界,成就霸业与急流勇退的传奇人物
...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
2023-12-11 15:23:00
范蠡、西施在勾践灭吴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表示诚心,勾践愿意带着老婆孩子到吴国去当臣子。相国伍子胥反对此事,认为上天要吴国灭越,不能同意越王的请求。于是,勾践就派人向生性贪财的吴国太宰伯嚭送去美女财物,来离间吴国
2023-06-01 11:06:00
春秋时期最后一位盟主,利用西施使国吴灭亡,范蠡成为商人保护神
...夫差等伍子胥回国后,逼其自刎。伍子胥死后,伯嚭做了相国。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国夫差赴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与晋、鲁等国会盟之际,统帅5万大军进攻了吴国。不到三天时间就占
2024-02-24 23:51:00
古代商业奇才:子贡、范蠡与吕不韦的传奇故事
...和晒盐短时间便积累了千万财富。齐国国君闻名便拜他为相国,三年后,范蠡觉得自己久受尊名,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成为一介布衣。后来他又迁徙至陶,在这个“天下之中”
2023-12-21 22:14:00
他的一生极其精彩,先帮助勾践复国,再成为天下最会做生意的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老陈讲历史,每天给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故事。记得上学的时候,奖状上写的是三好学生,老师整天对我们说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长大后才知道,想要做到全面发展真不是一件
2023-05-18 14: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