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纵横家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一种靠辩才成事的政治活动者。是“百家争鸣”中的百家之一,也是人们所说的“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之一。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公孙衍等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家喻户晓的苏秦了。
一、苏秦与其早年经历简介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纵横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人。同大多数纵横家一样,苏秦出身贫寒。这一点其实不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翻史料上百度去查,而是从他的名字里就能看的出来。
当时社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老百姓们给自家孩子起名都很随意。按照兄弟排行来说,家里孩子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分别称“伯”、“孟”、“叔”、“季”。所以苏秦的字“季子”意思就是苏家老四。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出苏秦的出身。
苏秦虽然出身比较低,但他是很有志向的。在学习上他刻苦用功,并拜当时的名士鬼谷子为师。鬼谷子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兵法集大成者。不要说当时,就是五千年的历史上,中国可以与其相比的人也寥寥可数。拜了这么一位大人物做老师,苏秦出师后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在外游历多年,游说多个国家却没有一位国君接受他的主张。比如他当年曾去秦国游说,但秦“方诛商鞅,疾辩士”,对这些擅长诡辩之术的人并不信任。苏秦在秦王面前说了许多关于国家利害的事,但秦王不为所动,最后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拒绝了他。表面上是说我们现在的思想境界还没到那个高度,实际上是说我们可不吃你这套。没有办法,苏秦只好离开了秦国。
眼看年龄越来越大成就却依然为零。家里人都觉得他不务正业不上进,看不起他。苏秦痛定思痛后在家学习《周书阴符》一年后再次出门游说各国君主。这一次他取得了成功,从燕国开始,他成功游说六国组成了联盟。
二、苏秦真的位高权重吗?
合纵成员各怀鬼胎:苏秦通过“合纵”之术将六国联系在了一起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然而每个国家都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每个成员国表面上齐心抗秦,给与合纵最大的功臣苏秦自己国家的相印,但并没有把实际权力交给苏秦。
实际上,在合纵之前六国已经有过各种联盟,由于利益的不同,联盟建立后不久就解散甚至互攻的现象时有发生。与其他国家结盟攻打别国后反过来与对手结盟攻击盟友的事情也已司空见惯。而六国合纵,实质上就是一次比较大型的联盟活动而已。看似苏秦领六国相印大权在握,而实际上,苏秦其实只是扮演一个“吉祥物”的角色而已。
第三次合纵攻秦之战:六国的联盟使秦的扩张战略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秦国军队被迫据守函谷关而无法出战吞并他国。于是秦国准备采取反间计来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秦王自称西帝,并向齐王上尊号东帝,凌驾其他各国君主之上。
因为六国联盟中齐国国力最强,且秦国离齐国最远一东一西。齐国不会受到来自秦国的直接军事威胁,必然存在消极心理。果然,齐王接受了东帝的称号。此时齐国虽未宣布退出合纵之盟,实际上已经不在联盟之中。齐王没有听取苏秦这个“国相”的意见,就接受了东帝的称号,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苏秦合纵的六国联盟。苏秦知道此事后,紧急出使齐国。
通过一番分析利导,齐王听从了苏秦的言语放弃帝号,同时答应派兵与其他同盟国家组建联军进攻秦国。看上去苏秦是影响力很大,又因为自己齐国国相的身份甚至是六国宰相的身份使得齐王放弃了东帝的称号。实际上齐王放弃东帝的称号和举兵伐秦和苏秦的齐国国相并没有直接关系。这个国相的身份只是为苏秦提供了一个面见齐王、劝说齐王的机会。
假如苏秦没能见到齐王,或者苏秦的一番利害分析没能打动齐王,单看在他的宰相身份上齐不可能放弃与强大秦国的较好。所以苏秦,他实际上只是位高,但并不权重。
各国出兵组成了联军,苏秦相六国应为总指挥,却被派了一个人来分走了他的权力。这个人就是赵的相国——李兑。从这里来看,苏秦的相国也就仅仅是名义上的罢了。尽管有这么一个名头,也获得了各国的赏赐,但实际上苏秦仍然没有什么实权。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秦国进发了。
五国的军队名义上都服从总指挥的管理和指挥,却在军队行至荥阳时停下了。五国各自扎营观望,谁也不愿意先行出击面对强悍的秦军,折损了自己的战斗力。苏秦的指挥权和影响力此时也没什么作用了。你指挥你的,我行动我的。整个联军军队已经陷入了一种互相怀疑、互相观望的状态了。秦也发现了这种端倪,主动去掉了帝号,并将之前占得的温、轵、高平等地归还给了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这下正和联军的心意,第三次合纵攻秦联军未战即散。苏秦的高位低权在这次行动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三、“联合国秘书长”苏秦
我们现在的联合国,是各国参与的一个组织。联合国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阻止战争的发生。联合国秘书长就是从这些参与国中推举出来的一个影响力比较高,号召力比较强却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为成员国之间和平而奔走的一个人物。单从这方面的属性来看,苏秦当时在六国中扮演的角色,正是这么一位“和平大使”。
除了前面说的秦齐称帝事件,苏秦也在很多事中扮演了“和平大使”、“联合国秘书长”的角色。公元前333年,燕国国君燕文侯逝世,太子即位,即燕易王。齐国趁燕国举丧之际防备大减进攻燕国,夺取了燕国的十座城池。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总体实力最弱,而齐国是除却秦国外最强的。燕国不想与齐国开战却又放不下这十座城池,于是派苏秦入齐。
苏秦入齐后拜见齐王,见到齐王之后先祝贺齐王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燕国的十座城池。以后又向齐王行了哀悼之礼。齐王很奇怪,追问他这样做的原因。苏秦回答道:“人就算饿死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喙,因为吃的越多,反而死的越快。您今天吞掉了燕国的城,使得燕和秦都不高兴。燕因为自己的城池被侵吞而不高兴。虽然燕的实力对齐构不成太大威胁,但燕毕竟是秦的女婿(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疆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疆秦敞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嚎之类也)。”
齐王本来只是想贪个小便宜,现在一听这小事竟然牵扯到了秦国,当即“恨然变色”,连忙问苏秦该怎么办。
苏秦建议齐王把那十座城还给燕国。不仅能够交好燕国秦国,还能捞一个好名声:“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已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雒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虛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当然,他后面的话都是夸大的,这十座城本来就是燕国的,燕国失而复得,不仅不会对齐感恩戴德,反而会对齐更加警惕,更不可能因为这件事而“事齐”。秦与燕的联盟并不稳固,不可能因为燕的城池伐齐。即使秦国假借该理由想要出兵,也是不可能对齐造成威胁的。秦在最西而齐在最东,中间相隔三晋之地不可能放强大的、极具野心的秦国军队过境。
无论怎样,苏秦的所做所为还是保护了六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说,苏秦在与各国的活动中,其实更多地就是解决合纵各国的矛盾,执行了一种“联合国秘书长”的任务。
四、总结:
从苏秦说约的历程来看,苏秦所做出的行动都是为了推进六国联盟对抗秦国而努力,从开始的游说各国君主阐明利害促进建立合纵联盟,到说齐去帝号,主持合纵攻秦,维护六国联盟,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苏秦的权力有限,并不是实际上的六国宰相。风光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各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无奈。在这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复杂斗争中,苏秦能够担当的,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联合国秘书长”所能担当的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