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9 14: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世人皆知苏秦是个纵横家,却不知他还是个绝顶聪明的间谍。话说那是在战国时期,七国争霸,风云变幻。苏秦凭着一张巧嘴,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一时风光无两。可谁曾想,这位曾经佩戴六国相印的大人物,最后却落得个身受重伤、命悬一线的下场?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临死之际,苏秦竟然要求齐王将自己车裂,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样做就能揪出凶手。这是何等的自信?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苏秦的传奇一生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一个名叫苏秦的人,他的一生堪称传奇。苏秦出生于洛阳,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农民,靠耕种维持生计。虽然家境贫困,但苏秦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聪明才智。

年少时的苏秦,常常在田间地头帮助父亲干活。有一次,他发现邻居家的田地比自家的产量高出许多。苏秦仔细观察后发现,邻居家的田地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耕作方法。他将这个发现告诉父亲,使得家里的收成大大提高。这件事让苏秦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

苏秦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但家里的条件不允许他去远方求学。他只能自学,每天抽空阅读从邻居那里借来的书籍。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位名叫鬼谷子的大师,据说此人学识渊博,精通纵横之术。苏秦心想,如果能拜在鬼谷子门下,一定能学到真本事。

于是,苏秦决定离开家乡,前往鬼谷子的居所求学。他带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踏上了漫长的旅程。路途艰辛,苏秦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财。当他终于到达鬼谷子的住处时,已是衣衫褴褛,形容枯槁。

鬼谷子见到苏秦,并没有立即收他为徒。相反,他给了苏秦一个考验:在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下挖土。苏秦不解其意,但还是按照鬼谷子的指示开始挖土。他挖了整整三天三夜,直到挖出一个深达数丈的大坑。就在苏秦精疲力竭,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他突然挖到了一个铁箱。

箱子里装满了古籍,其中包括《阴符》、《捭阖》等奇书。鬼谷子告诉苏秦,这些书籍蕴含着纵横之术的精髓。他说:"你能坚持到现在,说明你有求知的决心。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弟子了。"

在鬼谷子门下,苏秦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不仅钻研纵横之术,还学习了兵法、外交等各种知识。鬼谷子见苏秦天资聪颖,对他格外器重,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学成后,苏秦决定出山施展抱负。他首先来到秦国,想要游说秦王。然而,当时的秦国正处于商鞅变法的阵痛期,朝中上下对外来人士十分警惕。苏秦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反而遭到了冷遇。

遭遇挫折的苏秦并没有气馁。他转而前往其他诸侯国,开始了他的游说生涯。在这个过程中,苏秦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游说方法。他会先仔细观察每个国家的情况,然后根据不同国家的利益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游说策略。

苏秦的才能终于在燕国得到了施展的机会。燕文侯对苏秦的才华十分赏识,委以重任。借此机会,苏秦开始实施他的"合纵"计划。他游说韩、魏、齐、楚等国,最终促成了六国联盟,共同抵抗秦国的威胁。

这一壮举让苏秦声名鹊起。他成功地佩戴了六国相印,权势达到了顶峰。然而,苏秦深知,这种联盟是脆弱的。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随时可能导致联盟的瓦解。

为了维系联盟,苏秦不得不在各国之间奔波。他巧妙地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化解了无数次危机。这段时期,苏秦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为了维护六国联盟,殚精竭虑。

然而,历史的车轮终究无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国联盟逐渐松动。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苏秦的影响力也开始下降。他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可能即将迎来转折点。

燕国岁月:苏秦的转折点

苏秦在六国之间奔波多年,虽然声名鹊起,但也疲惫不堪。在这个时候,燕国成为了他事业的新起点。燕文侯慧眼识珠,对苏秦的才能十分赏识。他邀请苏秦入燕,并许以重任。

燕国位于战国七雄中的北方,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实力也不及其他六国。燕文侯深知要在群雄争霸中生存,必须有独特的战略。苏秦的到来,正好为燕国带来了新的机遇。

苏秦初到燕国时,燕文侯亲自设宴款待。席间,燕文侯问道:"先生游历六国,必定见多识广。不知燕国与其他诸侯相比,有何优劣之处?"苏秦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燕国虽地处偏远,但有三大优势:一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是民风淳朴,人心可用;三是邻近东胡,可借力制衡。若能善用这三点,燕国未尝不能在诸侯中占有一席之地。"

燕文侯听后大喜,当即拜苏秦为上卿,全权负责燕国的外交事务。苏秦在燕国的日子里,不仅帮助燕文侯制定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策略,还多次出使其他诸侯国,为燕国争取利益。

有一次,秦国派兵攻打赵国,意图打通东进的通道。苏秦得知消息后,立即向燕文侯进言:"秦国若攻下赵国,必将北上吞并燕国。我们当速派使者前往赵国,暗中资助其军饷,以挫秦国锐气。"燕文侯采纳了苏秦的建议,派人送去大量粮草和兵器。最终,赵国成功抵御了秦国的进攻,燕国也因此免遭秦国的威胁。

苏秦在燕国的地位日渐稳固,但他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深知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苏秦开始在燕国朝中培植亲信,建立自己的势力网络。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苏秦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燕易王的母亲——先王的寡妇,对苏秦产生了爱慕之情。这位贵妇人多次暗示苏秦,但苏秦一直小心应对,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

一天夜里,趁着宫中灯火阑珊,这位贵妇人偷偷溜进了苏秦的住处。她对苏秦倾诉衷肠,言辞恳切。苏秦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局面,如果拒绝得罪了她,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接受,更是后患无穷。

正当苏秦踌躇不决之时,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原来是燕文侯夜巡至此。苏秦急中生智,将贵妇人藏在床底,自己则假装熟睡。燕文侯进屋看了一眼,见苏秦睡得正熟,便转身离去。

这一惊险的插曲让苏秦意识到,自己在燕国的处境已经变得复杂。虽然有燕文侯的信任,但宫廷中的暗流汹涌,随时可能将他吞没。从那以后,苏秦更加谨慎,尽量避免与燕易王的母亲单独相处。

然而,流言蜚语还是在宫中悄然传开。有人说苏秦勾结先王寡妇,意图不轨;也有人说苏秦借此控制燕国朝政,图谋篡位。这些流言虽然没有实据,但却如同一把利剑,悬在苏秦头上。

就在这个时候,燕文侯突然病倒了。朝中大臣们纷纷前往探视,苏秦也不例外。当他来到燕文侯的寝宫时,发现燕文侯的病情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燕文侯拉着苏秦的手,虚弱地说:"先生为燕国立下汗马功劳,本想重重酬谢。如今寡人命不久矣,恐怕难以善待先生了。"苏秦连忙说道:"大王言重了。臣为燕国效力,乃分内之事。大王保重龙体,才是当务之急。"

燕文侯叹了口气,继续说:"寡人走后,朝中局势必然大变。先生在燕国根基尚浅,恐怕难以立足。不如趁此机会,另谋他途。"

苏秦听出了燕文侯的言外之意,知道自己在燕国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他郑重地向燕文侯行礼,说道:"臣明白了。多谢大王这些年的信任和栽培。臣定当谨记大王教诲,为燕国鞠躬尽瘁。"

没过多久,燕文侯便撒手人寰。燕国朝野陷入一片哀悼之中。苏秦知道,自己在燕国的黄金岁月已经结束,是时候重新踏上征程了。

齐国求生:苏秦的最后一搏

离开燕国后,苏秦踏上了前往齐国的旅程。齐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地处东方,拥有富饶的土地和发达的商业。苏秦深知,如果能在齐国站稳脚跟,或许能重振昔日"六国相印"的荣光。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苏秦抵达齐国都城临淄时,正值齐国与楚国交恶之际。齐湣王为此焦头烂额,朝中大臣们各抒己见,却无人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苏秦见时机已到,便求见齐湣王。

在朝堂之上,苏秦侃侃而谈:"大王,楚国虽强,但也有其弱点。臣建议,我们可以联合赵、魏两国,共同对抗楚国。同时,派使者暗中游说楚国内部的反对势力,以分化其朝廷。如此内外夹击,楚国必然自顾不暇,无暇顾及与齐国的争端。"

齐湣王听后大为赞叹,当即拜苏秦为客卿,并赐予丰厚的俸禄。苏秦的计策果然奏效,不到半年,楚国便主动派使者前来议和。齐湣王对苏秦更加信任,常常召他入宫商讨国事。

然而,苏秦的才能和地位引起了齐国其他大臣的嫉妒。尤其是齐国宰相田文,更是视苏秦为眼中钉。田文多次在齐湣王面前进谗言,说苏秦乃外国之人,不可尽信。

为了打击苏秦,田文设下了一个陷阱。他暗中收买了一名宫女,让她偷偷将一份机密文书塞进苏秦的住处。然后,田文又向齐湣王报告,说发现苏秦私藏朝廷机密文书,疑有通敌之嫌。

齐湣王大怒,立即下令搜查苏秦的住处。果然,在苏秦的书房里发现了那份机密文书。苏秦百口莫辩,眼看就要被打入大牢。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秦的一位旧识——齐国大夫晏子站了出来。晏子对齐湣王说:"大王,此事恐怕另有隐情。苏先生为人谨慎,岂会如此粗心大意?臣请求大王暂缓处置,待臣彻查此事。"

齐湣王念及苏秦往日功劳,便准许晏子调查。晏子暗中派人查访,终于发现了田文收买宫女的证据。晏子将证据呈报齐湣王,齐湣王这才明白真相,立即下令释放苏秦,并将田文革职查办。

这一事件虽然让苏秦洗清了冤屈,但他也意识到自己在齐国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于是,苏秦向齐湣王提出,希望能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以疏通关系。齐湣王同意了苏秦的请求。

苏秦离开齐国后,先后访问了赵、魏、韩等国。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才能,为齐国争取到了许多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苏秦也在各国建立了自己的关系网络,为日后可能的变故做好准备。

然而,命运再次和苏秦开了个玩笑。就在他离开齐国不久,齐湣王突然暴毙。新君继位后,朝中局势大变。那些曾经被苏秦打压过的大臣纷纷翻身,开始打击苏秦的势力。

得知齐国变故,苏秦一时间进退维谷。回齐国,恐怕会遭到新君的猜忌;不回齐国,又担心自己的家人和亲信遭到报复。经过深思熟虑,苏秦决定冒险回到齐国,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口才,再次赢得新君的信任。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苏秦回到齐国后,果然遭到了新君的冷遇。朝中大臣们纷纷进谗言,说苏秦在外结党营私,意图不轨。新君虽然没有立即处置苏秦,但也将他软禁起来,不许他参与朝政。

就在苏秦被软禁期间,秦国突然出兵攻打齐国。齐国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就要丢失西部边境。新君这才想起苏秦的才能,急忙召他入宫商议对策。

苏秦抓住这个机会,向新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秦国此次进攻,主要是为了打通东进的通道。我们可以假意求和,割让一小块不重要的土地。同时,暗中联络赵、魏两国,让他们从侧翼牵制秦国。如此一来,秦国必然顾此失彼,不得不退兵。"

新君采纳了苏秦的建议,果然化解了这次危机。苏秦再次受到重用,被任命为齐国的军师。然而,苏秦深知,自己在齐国的处境依然岌岌可危。那些曾经与他为敌的大臣们,随时可能再次掀起风浪。

谋略终成空:苏秦的悲剧结局

苏秦在齐国的处境虽然得到暂时缓解,但他深知朝中暗流涌动,自己的地位依然岌岌可危。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苏秦开始筹划一个更大的计划——重新联合六国,共同抗秦。

苏秦首先向齐王提出了这个宏大的构想。他说:"大王,秦国虽然暂时退兵,但其野心未减。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重新联合六国,才能长久抵御秦国的威胁。"齐王听后,虽然觉得此计可行,但也担心其他诸侯国不愿意再次联合。

苏秦胸有成竹地说:"臣请求出使各国,亲自游说。臣相信,凭借臣的口才和各国的利益考量,必能重新缔结同盟。"齐王思考再三,终于同意了苏秦的请求。

苏秦再次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他先后拜访了赵、魏、韩、楚、燕五国。在每个国家,苏秦都运用他精湛的外交手腕和雄辩术,说服各国君主加入联盟。

在赵国,苏秦对赵王说:"大王,秦国虎视眈眈,若不联合其他诸侯,赵国迟早会成为秦国的囊中之物。"在魏国,他又对魏王说:"魏国地处中原,若秦国攻破赵国,魏国必成为下一个目标。"

就这样,苏秦用不同的说辞,打动了各国君主。经过数月的奔波,苏秦终于说服了六国重新结盟。这一壮举让苏秦的声望再次达到顶峰。

然而,就在苏秦意气风发之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齐国发生了政变,新君被废黜,一个名叫田单的将军篡位成功。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苏秦顿时陷入了困境。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苏秦深知,自己作为前朝重臣,新君上台后必定会清算旧党。但此时他又不能立即返回齐国,因为联盟大计刚刚开始,需要他继续周旋于各国之间。

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下,苏秦决定先暂时留在楚国,一边继续联络其他诸侯国,一边观察齐国的局势变化。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来到了楚国——齐国的使者。这位使者带来了新齐王田单的口信,邀请苏秦回国效力。使者说:"新王仰慕先生才能已久,希望先生能回国辅佐新政。"

苏秦对这个邀请感到十分困惑。他不知道这是新王的真心邀请,还是一个引他回国的陷阱。经过深思熟虑,苏秦决定冒险一试。他想,即使是陷阱,凭借自己的才智,或许还能化险为夷。

于是,苏秦跟随使者返回齐国。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超苏秦的预料。他刚踏入齐国国境,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包围。原来,新王田单早已得知苏秦重新联合六国的计划,担心这个联盟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决定铲除苏秦。

苏秦被押解到新王面前。田单冷冷地说:"苏秦,你勾结外国,图谋不轨,罪该万死。"苏秦试图辩解,但田单根本不给他机会,直接下令将他处死。

就在行刑前夕,苏秦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他说:"我愿意以死谢罪,但请允许我给六国君主各写一封信,以示辞别。"田单考虑再三,同意了苏秦的请求。

苏秦趁机给六国君主各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既没有诉说自己的冤屈,也没有请求救援,而是给每个国君都提出了一个针对其他五国的攻击计划。这六封信被同时送出,很快就在六国之间引起了猜忌和矛盾。

当六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时,苏秦的计谋才真正显现出来。他成功地瓦解了刚刚建立的六国联盟,让各国陷入了互相争斗的局面。

然而,这个惊人的谋略并没有改变苏秦的命运。在确认六国联盟彻底瓦解后,田单还是下令处决了苏秦。

就这样,这位叱咤风云的谋士,最终倒在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棋局中。苏秦的一生,从游说六国到最后的悲剧结局,成为了战国时期一段传奇而又悲壮的历史。

纵横家的余响:苏秦对后世的影响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苏秦的悲剧结局并未使他的影响就此终结。相反,他的事迹和谋略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代表之一。

在苏秦死后不久,他的故事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对这位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谋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种关于苏秦的传说和轶事不断涌现,有的夸大了他的才能,有的则添加了神秘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秦的事迹被记录在了许多历史文献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苏秦列传》中,司马迁详细记述了苏秦的生平,特别是他游说六国合纵的经过。这份记载为后人了解苏秦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然而,对苏秦的评价却并非一致。有人赞颂他的才智和胆略,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和战略家。例如,汉代的贾谊在《新书》中就对苏秦的合纵策略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抵抗秦国扩张的有效手段。

但也有人批评苏秦的行为缺乏道德底线,认为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如唐代的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就批评了苏秦等纵横家,认为他们的言行导致了诸侯间的混乱。

尽管评价不一,苏秦的影响却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延续。在外交领域,后世的许多外交官都将苏秦视为榜样,学习他的谈判技巧和策略。例如,唐朝著名的外交家张骞在出使西域时,就曾参考苏秦的经验。

在军事领域,苏秦的合纵连横之计也被后世军事家所借鉴。宋代的著名军事家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就曾试图联合各路诸侯共同抗敌,其思路与苏秦颇为相似。

苏秦的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文学领域。他的事迹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如元代的戏曲《苏秦背剑》,就生动地描绘了苏秦为实现抱负而刻苦读书的场景。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激励后人勤学苦读的典范。

在教育方面,苏秦的经历也被用来教导学生辩论和说服的技巧。许多传统的启蒙读物,如《三字经》,都提到了苏秦"一朝显贵"的故事,用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苏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代以来,学者们开始从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角度来评价苏秦。他们不仅关注苏秦的政治谋略,还研究他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例如,有学者指出,苏秦提出的"合纵"思想,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小国抵抗强秦的共同愿望,体现了一种早期的"均势"外交思想。这种思想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一方面,苏秦的失败也被后人视为一种警示。它提醒人们,即使是最精妙的计谋,也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功亏一篑。这种认识促使后人在制定策略时更加注重考虑各种可能的变数。

苏秦到底有何高招?他为何要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现代社会,苏秦的故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苏秦的认识,也使得这位战国时期的谋士在现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秦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才智、雄心和最终的悲剧性结局,构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故事。虽然他的政治抱负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思想和谋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苏秦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他的政治成就,而在于他对中国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所产生的持久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9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纵横家苏秦经历了什么?探究造成苏秦悲剧结局的原因
...用武力互相碾压,也有广纳人才通过游说谋取集团利益。苏秦就是其中杰出的辩士之一,他凭借超凡的外交能力,居六国相位,没有损耗兵卒战力即说服六国“合纵”以对抗秦国。然而,这样一个天
2024-08-22 10:16:00
苏秦惨遭暗杀,临终前为何对齐王说:把我车裂
前言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的智谋和口才让他一度权倾天下。然而,正是这位令人敬畏的谋士,却惨遭暗杀,身负重伤。临终前,他用微弱的声音对齐王说道:“把我车裂,凶手自然就会出现。”
2024-07-25 19:58:00
揭秘苏秦:出仕不成啃老被嫌弃,奋发图强投奔燕国
...心情,于是有一部分人才来到燕国为其效力。其中纵横家苏秦也来到了燕国,并为燕国报复齐国提供了计划。1.学成出山苏秦是雒阳人,曾拜师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按照其学长庞涓、孙膑、张
2024-03-11 06:03:00
苏秦的纵横谋略与人生智慧
...的关键。今天,我们要分享一个励志故事,故事主人公是苏秦。苏秦出身贫苦,曾到大名鼎鼎的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谋略。学业完成后,他来到秦国施展他的满腔抱负。虽然他十分坚定地为秦惠王提
2023-09-05 21:15:00
苏秦为什么当面羞辱张仪
...头流浪,一直找不到工作。有一天,忽然有人对他说:“苏秦找你,打算帮你在秦国谋一份工作。”张仪闻之大喜,于是他兴匆匆前往拜访。哪知,苏秦却闭门谢客,将其拒之门外。张仪心里很郁闷
2024-06-28 14:35:00
苏秦:从低谷到巅峰,成就六国合纵传奇
苏秦字季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他同时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为一个前无先例,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他成功的故事世人熟知,本文着重探讨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一)冷落讥讽不气馁有首诗写
2024-05-11 20:29:00
苏秦与燕昭王:战国联盟下的权谋风云
...下英才”。燕昭王的此举很快就取得了成效。三年之内,苏秦、邹衍、乐毅、曲靖等人相继来到燕国,人才辈出。燕昭王也励精图治,自缢身亡,询问孤儿,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一番治理,原本破
2024-04-23 07:11:00
如果你强大了,一切都会发生逆转
...上的缺点也会变成了优点,受到别人的模仿。战国时期的苏秦,从小就非常爱学习,不爱下地干活。苏秦的兄嫂不拿苏秦当人,给苏秦狗粮吃还不给吃饱,父母更是辱骂苏秦是废物。苏秦出外游说诸
2023-06-15 10:26:00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相对的。实行合纵政策的有两个著名人物,就是公孙衍和苏秦,实行连横政策的主要是张仪。公孙衍原本是秦将,后被张仪排挤,回到魏国担任魏将,企图联合赵国、韩国、燕国、中山国等国合纵抗
2024-07-15 2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